簡體版

第九百六十八章 計劃

薛同光他們听了之後,卻是都大吃了一驚。

顯然,他們對于陳安晏的這個決定十分意外。

因為他們知道,想要培養大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天資、銀子、時間以及朝廷的支持都缺一不可。

而在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天資。

就拿薛家來說。

薛家經營藥鋪已有數代,他們的醫術在杭州乃至整個浙江都首屈一指。

可縱是如此,如今的薛家雖然說不上人才凋零,但終究還是比不上那些大戶人家。

而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天資。

在薛家看來,若是天資不夠,他們便也不願再多花精力培養,因為對于薛家來說,保住薛家的招牌和名聲才是最重要的。

而如今,陳安晏卻說要為整個大梁培養大夫,且先不說需要大量的銀子,薛家也根本沒有這個能力。

因為按照陳安晏的意思,初步就是要為大梁一千多個縣,都培養一個大夫。

如此下來就是要培養一千多個大夫,而這還只是第一步。

雖說之前薛家按照陳安晏的要求,買下了幾塊地,也開始建了一些院子,但這對于培養一千多個大夫來說,恐怕還遠遠不夠。

而且,想要培養大夫,還需要大量的藥材。

薛家經營藥鋪這麼多年,他們可是很清楚,很多時候這可不是光有銀子就能解決的。

對此,何文軒似乎也並不看好。

不過,陳安晏卻告訴他們不必擔心,自己早就有了計劃。

其實,陳安晏自然也知道光靠薛家的話,肯定無法培養著一千多個大夫。

所以,實際上陳安晏也只是想讓薛家在浙江開始嘗試。

如今的浙江有十一府七十六縣,所以陳安晏所指的真正的第一步是培養著七十六個大夫。

對于銀子或是藥材來說,陳安晏倒是並不擔心。

按照他的估計,培養著七十六個大夫最多也只要個幾萬兩銀子而已。

至于藥材,陳安晏也可以通過萬通鏢局,從其他地方買到便宜的藥材運來浙江。

除此之外,陳安晏最擔心的反而是官府的支持。

陳安晏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並沒有瞞著馬飛等人,所以李文棟其實也應該知道了這件事。

只不過,在陳安晏看來,這畢竟是一件小事,所以他也沒有去請李文棟幫忙。

而相比整個大梁來說,盡管浙江一省並不算大,但要通知要各縣,終究還是要靠這里的官府。

對此何文軒倒是立刻表示會支持陳安晏的安排。

因為若是薛家真的能培養這麼多大夫,倒也算得上他的一個政績。

而且,怎麼說這也說得上是造福一方了。

不過,杭州轄下只有九縣,還有剩下的六十七個縣卻是讓陳安晏有些為難。

原本陳安晏是想請範懷信幫忙,可是,他們這次從京城去廣西,途經杭州的時候,卻是听說範懷信最近病重,如今浙江的政務都是由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員在處理。

原本陳安晏也想過請薛家的大夫去幫忙診斷。

不過,薛同光卻是告訴陳安晏,他們在听說範懷信患病之後,他便親自帶著薛正航前去探望。

只是,到了巡撫衙門,那里的人卻告訴他們,巡撫大人正在台州,而且,已經有一位京城來的名醫為他治病了,說是請薛同光他們不必擔心。

只不過,等陳安晏從廣西又來到了杭州,如此已經過了一兩個月,但範懷信的病似乎並沒有好轉。

所以陳安晏這時候卻是有些犯難了。

這時候,何文軒卻是告訴陳安晏,這應該不是難事。

如今陳安晏既然是想要現在浙江做試驗,那他們也能先在杭州做試驗,先請薛家為杭州九縣培養這九個大夫。

而且,何文軒在杭州多年,跟附近幾府的官員倒是也有聯系,請他們發一則告示應該也不是難事。

陳安晏听了卻是大喜過望。

如此一來,他們便能靜待結果了。

不過,這時候陳安晏卻是見到薛同光的臉色似乎有些為難。

原來,盡管薛同光對于陳安晏還了薛家清白、還讓薛啟堂進了太醫院而將陳安晏視為恩人。

但如今陳安晏的這個安排卻是讓他對薛家的未來感到擔憂。

以為若是真的就如陳安晏安排的那樣,先給浙江各縣都培養一位大夫,日後再看需要決定是否繼續培養。

一旦如此的話,對于他們這些靠醫術為生的百姓,會有很大的影響。

就算是薛家這樣世代行醫的家族,恐怕也會迎來不小的挑戰。

因為按照陳安晏的計劃,浙江第一批培養的銀子以及藥材都由陳安晏負責,但是日後別的省份以及後續第二批、第三批的大夫,培養他們的費用,陳安晏會跟李文棟商議之後,由各省財政支出。

其實,攤到每個縣,支出的銀子並不多。

而這些大夫在學成回來之後,需要平價行醫三年。

在薛同光看來,如此的話,一定會對其他醫館和藥鋪有一定的影響!

其實,薛同光也是未雨綢繆。

因為從各縣選出人才,再一直培養到能坐堂問診,少則兩三年,多則五六年。

想要影響到各地原本的醫館和藥鋪,少說也得十年之後。

而陳安晏在听了之後卻是大笑了起來。

因為薛同光的擔憂,陳安晏早就已經考慮過了。

按照陳安晏的計劃,他會跟李彧和李文棟商議,將這些大夫一律納入衙門管理。

到那個時候,這些大夫便跟衙門的捕頭、仵作等人一樣,也算是吃官糧的了。

而他們在學成回來之後,都必須至少在衙門行醫三年。

不過,為了不影響其他醫館和藥房,這些大夫會優先替那些窮苦百姓治病。

這便需要各地衙門將他們的窮苦百姓都統計出來。

不過,陳安晏也想過了,不管他們有沒有銀子,都必須第一時間看病。

若是窮苦百姓,便記錄在冊,請他們日後付清。

但若是有人想要渾水模魚,看了病不給銀子,那衙門也能前去拿人。

另外,診金和藥材的利潤,只要能維持大夫的工錢就行。

如此一來,窮苦百姓去了之後便用最少的錢看病,而且還能賒賬。

至于正常的百姓,他們未必等得起,所以還是會去其他的醫館看病。

因此,這對于其他的醫館和藥鋪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畢竟,那些看不起病的百姓也不會去那些醫館。

何文軒听了之後卻是十分震驚。

他原本以為陳安晏這樣的計劃說不定只是心血來潮,卻沒想到陳安晏竟然能考慮得這麼遠。

雖說這樣的處事多少還是有些稚女敕,但卻能看得出,陳安晏的確很有心思。

因此,何文軒並沒有過多考慮,便直接應了下來。

而薛同光在听了之後,也放心了下來。

若是依照陳安晏所言,那對于薛家來說,的確沒有太大的影響,而且還能大大緩解現在的壓力。

因為直到現在,薛家還在為一些窮苦百姓免費治病。

盡管之前陳安晏曾給過他們一筆銀子,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所以,若是有衙門出手,那對于他們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

隨後,他們又商談了一些細節。

特別是何文軒,他畢竟為官多年,而陳安晏所說之事,跟官府有較多聯系。

有他這樣一位經驗豐富的官員,自然是能給陳安晏不少有用的建議。

比如窮苦百姓,衙門可以按照各戶上繳稅銀的情況來統計。

至于那些真正窮苦的百姓,衙門也可以登記造冊,用他們須交的稅銀數目來抵扣看病的銀子。

另外,盡管培養了大夫,但是在看過病之後,還是得抓藥。

是衙門再另建一座藥房還是跟其他藥房合作,這兩者互有利弊,還需權衡取舍。

除此之外,何文軒對于陳安晏計劃的收費方式也有異議。

因為若是只保證大夫工錢的利潤,那這些大夫看病的價錢必然要比其他醫館和藥鋪便宜的多。

而按照何文軒的想法,就算用優先替窮苦百姓治病的方法,以減少對其他醫館和藥房的影響,但一定還是有一些普通百姓會選擇去看病,畢竟,這可是能節省不少銀子。

在何文軒看來,替普通百姓看病的價格,大可以跟其他醫館的大夫一樣。

如此一來,對于普通百姓來說,這些大夫跟其他醫館的大夫相比,便沒有了優勢。

類似這樣的建議還有很多,陳安晏在听了之後也受益匪淺。

好在他們還沒有完全開始實施,而且至少還要數年,才能培養出這些大夫,他們還能利用這段時間來將此事完善。

陳安晏這時候也才發現,這地方的政務根本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麼簡單。

要知道,這還只是冰山一角。

因此,陳安晏在將何文軒的建議記下之後,準備回京城跟李文棟或是其他相熟的官員商議。

這時候,陳安晏又跟何文軒他們說了自己的想法,他想將這些培養大夫之地稱為醫學堂。

按照陳安晏的計劃,等到每個省份都能有自己的醫學堂之後,它們還能為朝廷培養太醫。

歷朝歷代以來,朝廷的太醫雖說也都是通過層層選拔,但很多時候一些大夫的名聲還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有了這醫學堂,也能更好的為朝廷培養太醫。

何文軒听了之後,卻是震撼的說不出話來了。

不過,一想到陳安晏所說的畫面,到了那個時候,想必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不會再有病痛申吟,不會再有賣身治病。

而一旁的薛同光,這時候卻是拉著那薛正航朝著陳安晏深施一禮。

陳安晏見了,連忙上前將他們扶起。

薛同光卻是正色說道︰「陳大人雖非醫者,但仁心天地可鑒,老朽雖然已經年邁,也願為這一方百姓,出一份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