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62章 兩經在口知名小(一更!)

第562章 兩經在口知名小(一更!)

幽暗寂無的試煉一界之中,楚維陽的身形再一度從中顯現。

只是這一回,楚維陽的身形氣機卻顯得甚是不同尋常,哪怕道人只是靜靜地立身在那里,無有分毫的更進一步的身形變幻,但僅僅只是這樣,都教楚維陽像是隔著一層厚重的霧靄帷幕一樣。

他的身形分明甚是明晰,可又在某種過分隱逸的意蘊籠罩之下,任誰一眼看去時,都要從那清晰的身形上看出朦朧模湖的感覺來。

如果說昔日里完成了第一煉的修持之後的楚維陽,是因為這真形圖的玄妙,而使得整個人不運轉道法的時候站在那里,如同洗盡鉛華、返璞歸真之後的尋常人的話。

那麼此刻完成了第二煉修持之後的楚維陽,則是在這種洗盡鉛華、返璞歸真的基礎上,過分的縹緲兼且玄虛了些,他立身在那里,連帶著整個人身形存在的概念都在隨之而消隱。

而且在這一過程之中,楚維陽長久的駐足在了形神皆妙的領域之中。

倘若說如齊飛瓊那般初涉此道還未全然走通的修士,可以短暫的駐足于形神皆妙的領域之中的話;那麼如昔日的楚維陽與允函,所能夠做到的則是只消運轉道法,便可以隨意出入于這一領域之中,長久留駐。

而如今,楚維陽已經穩穩地做到了自己與形神皆妙領域的合二為一。

如今的楚維陽舉手投足間,盡皆在這一玄妙領域之中,又或者說,楚維陽把握了某種內核與根髓之後,而今已經不再是楚維陽在去契合這一領域,而是這一領域在主動的延展,在隨著楚維陽的舉手投足而有所變化。

前所未有的,在楚維陽的注視之中,那一道靈光潰散成了塵埃,卻極為緩慢的回旋兜轉著。

而真正唯一能夠統御雷法與劍法的,則是楚維陽所修持出的《道童圖》。

那本應該是顯照光暈,洞照功果的某種方式。

伴隨著楚維陽都以一種既小心翼翼的方式,將更多愈漸的柔和的靈光灌涌入那虛幻道圖之中去的時候,漸漸地,那道圖本身愈發明亮起來,似是由虛轉實一般,隨之也愈漸的凝實起來。

更相反,道人略微皺起眉頭來,渾似是在思量著甚麼一樣,若是仔細看去時,尤還能夠看出楚維陽身上偶然間般隨著靈光的兜轉而一閃而逝的交疊鱗甲。

一道遠比楚維陽想象之中的還要更為厚重的溪流,便這樣顯照在了那里,果不其然,這才是教星河略顯稀疏的根源所在。

《法相天地》妙法的映照,亦是楚維陽自己真形道途前路上,第三煉時所需得彌補的要旨與關隘所在。

仔細想來,或許本也是這樣的,不同于道法功訣那般,有著切實不虛的被圈定了範疇的道法與義理。

倘若說早先時的雷法與劍法,盡皆是一道溪流的話,那麼眼前的這一泓星光,則要抵至「溪流」這一概念的極限,甚至在楚維陽的感覺中,已經切實有著某種星河的雛形。

在這一步上,不應該再僅僅是多一道真形圖的重復疊加。

兩道真形圖相疊加,實際上楚維陽在于道法底蘊上已經不再有所缺乏。

思緒愈發散漫之間,伴隨著楚維陽這樣的思索,愈發變得散漫,而也正是在這樣的散漫之中,冥冥之際渾似是有著甚麼靈感切實的迸發,遙遙指向了《法相天地》妙法背後更為隱沒在雲遮霧罩之中的模湖輪廓。

只是這一回端看去時,那背景的星河誠然仍舊斑斕,但卻不及往昔時那樣的繁浩,仔細看去時,那星河竟顯得很是稀疏了些。

那是《法相天地》妙法的玄奇顯照。

而如今楚維陽的真形底蘊,已經足夠道人以這樣的方式,在失去深海的海底那沛然巨壓的情況下,仍舊維持著低烈度的《法相天地》的修法運轉。

但是此刻,仿佛那靈光塵埃本身都在感應與錨定著甚麼。

而也正此時,楚維陽復又將視線落在了那星河背景的前面。

但是這一刻,伴隨著那綿柔的靈光本身,一面虛幻的道圖從靈光之中延展開來,以近乎相同的方式虛懸在了楚維陽的身後。

但是此刻,楚維陽卻始終未曾因為自身這樣的蛻變,而有著過分的沉浸自賞。

于是,伴隨著閃瞬間的綿柔呼吸聲音,有著微茫的靈光一點點的從楚維陽的身後懸照。

走過了二煉之路,楚維陽道軀之中,雷法真形圖與劍法真形圖相互交錯,符篆紋盡皆在交錯與糾纏之間融為不分彼此的一體。

缺乏盡善盡美的那一步。

一念及此,楚維陽終是從略略皺眉的狀態之中清醒過來,他不再于心神之中反復的推敲著那些自己早已經觀照了許多遍的道法演繹。

伴隨著對于《法相天地》的深入推演,楚維陽冥冥之中已經有所感應,若只是一味的堆疊與累積,不論是多少道真形圖,最後妙法的絕巔那一步,都無法做到盡善盡美。

但是,楚維陽已經歷經過了自身的實證,即便是兩道真形圖的共同支撐,能夠更為圓融的施展這《法相天地》之妙法,但是妙法演繹到瀕臨極限的時候,仍舊教楚維陽力有不逮,甚至過分的強求,會教昔日慘烈的景象復刻。

不得已,楚維陽只得將自己的心神落回到眼前的路上來。

他所缺乏的,實則是更高卓的,對于兩道圓融無漏的統御。

《道童圖》本身實則是一個很抽象、玄虛兼且形而上的概念,而也正因此,這一概念一旦映照而來,要麼全然復刻,僅此唯一而印證,要麼,便是繁浩至極的遠比尋常道法更廣博的範疇。

只是終歸未曾徹底的凝實,當一切氣韻的變化戛然而止的閃瞬間,那懸照出來的《道童圖》也僅只是維持著兼具虛實的狀態。

連帶著楚維陽都險些從形神皆妙的領域之中跌落出來。

一切與《道童圖》有關的星光盡皆匯聚于此。

這第三煉里,到底有沒有《道童圖》的位置?這古之先賢試煉的一界里,到底有沒有能夠與《道童圖》相感應的道韻?

思量再多,終是甚為虛浮的事情。

但這已經足夠了,《道童圖》的磅礡氣機自楚維陽身後沖霄而起的閃瞬間,楚維陽一揚手,將五蘊天羅法傘擎舉在了掌心中。

他分明已經駐足在了第三煉的路上,可是而今,早先時的經驗已經很難幫助到楚維陽,冥冥之中的直覺也同樣告訴楚維陽,他在走一條很艱難的路,而當這一步一旦走通,這九煉丹胎的路,對于自己而言或許便將是全部的通途!

「第三煉……」

可是即便將兩道已經被橫推過去的溪流的星光都算入其中的話,這星河的稀疏本身仍舊顯得過分的多了些。

可是,九煉真形圖的修法路上,真個有著《道童圖》的位置麼?

若是這一道仍舊能夠變演通途,那麼道童、道衡、道周三圖,這丹胎境界之中的三煉、六煉、九煉……

不過倒也未曾真個綿延去了太久遠的時間,很快,在楚維陽的注視下,那靈光塵埃顯照成了斑斕星河,虛懸成了這試煉一界的背景。

楚維陽相信,在愈發于真形道途之中深耕之後,諸妙法已經屬于十分緊密的牽系之中,一法有所應,則諸法皆有所應。

而今看來,或許是後者。

可是不等楚維陽真個把握住那倏忽間閃逝的靈感,一切便盡皆消隱無蹤,再看去時,雲霧仍舊盤桓著教人無法洞悉甚麼。

而或許也正是因為楚維陽與形神皆妙領域的不分彼此,才教而今氣息愈發隱逸的楚維陽,身形在縹緲之中愈見得玄虛起來,好似是只消下一瞬間,楚維陽倏忽間便要消隱于現世之中,遁入那形而上的領域之中去。

霎時間,那原本懸照在幽暗寂無的試煉一界之中的昏黃色靈光忽地在這一刻崩滅了開來。

在雷法真形圖先行一步之後,如今的劍法真形圖也緊隨其後,走上了「提前搶跑」的涉及道果之力的修持。

昔日雷法與劍法的溪流顯照,幾乎都只是呼吸間的事情。

一息,兩息,三息……

如果真將第三煉的路錨定在《道童圖》上面去,這真形圖該如何煉?其本身與尋常道法功訣修持所截然不同之處,如何在真形道途上有所調和?

渾厚但卻並不磅礡的天地元氣在持續不斷地朝著楚維陽的身形之中灌涌而至,伴隨著道人綿柔的呼吸,這些被鼻息所輕而易舉吞納的沛然元氣,盡皆灌涌入兩道真形圖中,在感觸到早已經與真形圖融為一體的道果之力後,瘋狂的涌入其中,以持續不斷的沖刷來蘊養。

很顯然,即便對于楚維陽而言,這都是堪稱繁浩的大工程。

可是楚維陽滿有著「苦中作樂」的心氣兒,至少在探索這第三煉的第一步上,一切盡都是順利的,楚維陽已經得以印證,這試煉一界之中,有著與《道童圖》相印證的位置。

接下來,楚維陽需得繼續去印證的,是這九煉丹胎的路上,會否有《道童圖》的位置。

也正因此,原地里,楚維陽沉沉地吸了一口氣,伴隨著法力的灌涌,再看去時,漫天的靈光此刻盡皆朝著其中一道星光灌涌而去。

(本章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