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三十一章 修路承包

這個時候,一個偏遠生產隊的隊長站起來問道︰「劉書記,如今,我們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交通不便。

即使手中有富裕的糧食,有充足的農副產品,怎麼運到公社的集市或縣里去賣?即使運出來,人力成本太高,不劃算啊!」

劉岩聞言,伸出手,直指那位生產隊長說道︰「這個問題提的很好。關于交通問題,正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重點之一,也是我們最終要徹底解決的根本問題。

但是有一點我要告訴大家,如今我們國家的各行各業正處于百廢待興的關鍵時期,國家目前並不富裕,我們不能等著向國家伸手,不能光想著要。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要讓自己過上富裕的生活,需要靠我們自己,需要我們想辦法,齊心協力共同努力。」

「劉書記,你就直說了吧,道路的問題,需要我們做什麼?怎麼做?」剛才提問題的那位生產隊長說道。

「劉書記說得對,國家已經給了我們包產到戶的好政策,把道路打通也是為了我們自己,是造福于子孫後代。

只要能讓松楊、能讓我們村徹底擺月兌貧困,我們願意干。

劉書記,你就告訴我們怎麼干吧?」另一位偏遠生產隊的隊長接著說道。

「劉書記,我們都願意跟著干!道路不通,如動脈栓塞,山里的物產再好,也運不出去。」

「賺錢的辦法不是沒想過,有一年,我借錢買了一頭豬苗,想說養大了賣錢。

好不容易養了兩年,把豬養肥了,可是山路不好走,不得不請了幾個村民,花了幾個小時,幫助沿著崎嶇的山路抬到山下去賣。

沒想到,剛抬到山下,不到半個小時就賣出去了。

結果一算帳,賣豬的錢支付請人抬豬的勞力錢就去了一大半,剩下的錢也就是當年買豬苗的本錢,這兩年養豬的飼料錢算是白貼進去了。這樣怎麼可能富起來呀?」

「何書記,孟隊長,你們就說這道路該怎麼干吧?」院子里又有幾個人著急的問道。

「經村委會集體研究決定,道路的修建依然采取家庭承包的方式。每戶在簽訂包產到戶承協議的時候,可以自願承包一定的交通路段修建。」孟祥說道。

「承包交通道路的修建?怎麼承包法?」有人問道。

「道路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從松楊通往長安公社,一個部分是各個自然村通往松楊大隊。

由遠到近,每間隔50米為一個承包路段,距離近的每戶可以多承包幾個路段,距離遠的承包路段可以少一些,也是以抽簽的方式決定。」

「如果遇到有些家庭沒有壯勞力怎麼辦?」

「有壯勞力的可以每戶單干,壯勞力不夠的可以幾家幾戶聯合協作一起干,對于農耕地的包產到戶也可以聯合協作。

雖然是承包到每一戶,但並不是說就不能互幫互助。」孟祥繼續說道。

「雖然我們搞承包責任制,目的是為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體現多勞多得的優越性。但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同時也要體現互幫互助的精神。

比如,家庭壯勞力少的,可以幫助家庭壯勞力多的多干一些日常地里的農活,讓那些壯勞力多干一些修路的活。」何長發說道。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院子里頓時陷入了一片寂靜。接著,有人開始交頭接耳議論開了。

何長發接著說︰「為了鼓勵大家積極參與道路承包建設,所有自願參與道路承包的家庭,在完成任務之後,每一個家庭計劃生育內的孩子,都可以享受九年的免費義務教育。

承包路段多的,還可以享受三年高中和四年大學的獎學金支助。」

何長發的話剛落音,全場頓時沸騰了!

大家心里明白,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沒想到是,要讓孩子免費上學,也可以先修路。

「沒想到,這個承包方案,居然把修路、上學、計劃生育全都包含了。」

「把道路修通了,今後孩子上學的學費是免的。」

「如果孩子的學習好,在高中和大學階段,還能享受獎學金。」

「為了孩子上學能免費,修路再苦再累也值得。」

「早一天把路修成,就能早一天享受免費條件。」

……

大伙兒你一言我一語議論紛紛。

但是,計劃生育這事兒,又讓在場的很多人心里直犯嘀咕。

「何書記,完成修路的任務我們有決心也有信心。但計劃生育,是不是能放寬一些呀?」有人小聲問道。

「放寬?我問你,是放寬一寸還是放寬一尺?」何長發指著那個人說道。

然後掐滅了手里的煙,繼續說道︰「計劃生育是為大家好,這事兒你得想明白,現在家庭生活這麼困難,多一個孩子多一張嘴。

一家人飯都吃不飽,就算你願意罰款,你拿什麼罰?

大伙兒不就是想多生幾個壯勞力嗎?

你也不想想,從孩子出生到長大能干活,得多少年?

萬一又蹦出一個女孩兒怎麼辦?用罰款的錢你早就蓋新房子,早就過上好日子了。

這是原則問題,不能放寬,如果放寬一寸,就會得寸進尺。」

「何書記說得對!計劃生育是國策,關系到華國的人口素質和國家能不能富裕。只有國家富裕了,國家強大了,我們老百姓的生活才能有保障。」林進娣在一旁對大家說道。

這個時候,只听見劉岩說道︰「社員同志們,我們的月兌貧致富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月兌貧和物質上的致富,更應該是精神月兌貧和精神致富。

所以,我們的扶貧不能停留在物質扶貧,更重要的是教育扶貧。

只有實現了教育扶貧,才能讓我們擺月兌幾千年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方式。

只有靠知識和文化,才能讓社員們真正富裕。到了那時候,靠的就不是體力了,而是知識。

知識才是創造財富的源泉。到那個時候,男孩兒女孩兒都一個樣的。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將教育和計劃生育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這就是長安公社扶貧計劃的與眾不同之處。」

「何書記,孟隊長,听劉書記這麼一說,我們都願意積極參加修路。」

「為了孩子,為了我們的下一代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再苦再累我們都心甘情願。」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此時此刻,西山村的隊長何明亮站起來說道︰「問題是,像我們這樣的自然村就吃虧了。

包產到戶雖然能解決我們的溫飽問題,但由于人口少,道路交通問題光靠我們自己一個村來解決,很難完成。

如果道路交通問題解決不了,我們依然解決不了孩子上學的問題。」

何長發指著何明亮說道︰「何隊長提出的這個問題很好,這也是我們今天要重點討論的另一個問題。

對于這個問題,一會兒劉書記會專門給大家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