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11章 火星救援上映,首日12億奪冠

第211章 火星救援上映,首日1.2億奪冠

《火星救援》的首日排片量高達55%,這個排片量在李沐的電影里並不算高,在張一謀、馮小鋼、周星持、原時空徐爭等人巔峰期作品的排片量里同樣不算高,在進口大片的排片量里還是不算高,那些關注度足夠高的進口大片的排片量有時甚至會高達80%左右,問題是《火星救援》是和《功夫熊貓2》同步上映。

按照國內院線經理們的排片邏輯,《功夫熊貓2》妥妥也是要給高排片的。

《功夫熊貓1》曾席卷全球;《功夫熊貓》系列的主角是國寶大熊貓,角色形象深得國內觀眾認可;《功夫熊貓1》能在2008年的國內市場拿下2億多的票房,妥妥的大賣作品,還為續集積累了足夠高的人氣;《功夫熊貓2》宣傳極為到位,不只是影迷知道這部電影即將上映,就是在普通觀眾中同樣知名度極高;《功夫熊貓2》的票房預售情況非常不錯。

可以說《功夫熊貓2》符合拿高排片的一切基本特征,如果是在平時的話,妥妥的要拿50%左右的排片,但是現在它唯一的問題是竟然和《火星救援》同步上映。

前面說了,《功夫熊貓2》符合拿高排片的一切內在邏輯,那麼《火星救援》呢?

那些由院線統一下發指導意見,旗下影院根據各自的區域和觀眾喜好,在建議的排片量範圍內適當調整的情況除外,國內大多數影院都是由影院經理直接負責排片。

而影院經理首先要看的就是明星和宣傳力度,因為大概有30%以上的觀眾屬于盲目跟風觀影,大多數時候口碑用處不大,很多觀眾經不起忽悠和炒作,能靠口碑翻身的永遠都是極少數。

而要說到制作團隊和明星陣容,《火星救援》可就不困了。

李沐都已經是世界級的大導演了,其執導作品的全球總票房穩居世界第三,獎項上更是席卷了奧斯卡。

作品如《盜夢空間》《地心引力》《刺客》《超體》等,哪部有讓觀眾們失望過嗎?就連村頭的老頭老太太都知道國家出了一個李沐,拍電影很厲害,拍一部電影賺來的錢夠買500萬噸玉米的!

老天爺,500萬噸!那是多大一堆玉米啊?!听孫子說有100億斤哩!

央視的新聞上老播他,連從未到影院看過電影的老農都知道他,更何況是較為前衛的電影觀眾?

除了李沐之外,這片的男主角可是姜聞。此時距去年大火的《讓子彈飛》上映還不到半年時間,距離《讓子彈飛》全面下映也才三個多月時間,半年前的《讓子彈飛》不但創造了票房奇跡,還讓無數國人將其視為神作,可以說現在正是市場對姜聞認可度最高的時候。

女主角鞏莉就更不用說,《地心引力》最火爆的時候一張票能被炒到1000元,影片能在2009年的市場拿下16億元的超高票房,更牛逼的是鞏莉竟然還憑此片成為了全亞洲第一個獲得奧斯卡影後的女演員。

還有柳亦非,還用介紹嗎?國內誰不知道她?

其余的就不一一介紹了,總之就這個制作團隊、明星陣容,你說如果你是影院經理你會怎麼排片?

排片還要看影片的宣傳和發行力度。

一來《火星救援》劇組是真舍得砸錢,人家制作經費都1億美金了,還差那點宣傳費用?

二來影片的投資方、發行方參與者極多,這參與者多了,分票房的人自然也就多了,但同時宣傳力度和發行優勢也會被明顯放大。

不同公司在發行方面各有自己的專長和優勢,《火星救援》分蛋糕大方,肯為這部影片賣力氣的人和公司就多。

另外,首日排片具有一定的賭博性質,而促使影院經理們最終扔下籌碼的,往往就是影片的預售數據。

而要論預售數據,《火星救援》是8500萬,《功夫熊貓2》則是5000萬。

可以說《功夫熊貓2》各方面都非常不錯,唯一可惜的就是偏偏遇到了李沐和他的《火星救援》。

那麼問題來了,《功夫熊貓2》推遲上映行不行?

當然行。

但一來《火星救援》和《功夫熊貓》之所以都選在5月26天上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天是美國的四天假期的開始,很多美國家庭都會選擇這個小長假集體觀影,而兩部電影的最大票倉又肯定都在在美國。

二來,前面說了,進口片的同步上映是影片獲得高排片重要依據之一。

原時空《冰雪奇緣》之所以口碑爆棚但國內排片卻極低,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它不是和北美同步上映,國內上映時間要晚了幾個月,很多觀眾都已經在網上看過高清原片了,那麼走進影院觀看的意願就會嚴重降低。

所以《功夫熊貓2》雖然在國內排片不夠理想,但卻沒有必要為了躲開《火星救援》就專門推遲上映檔期。

最終結果就是,《火星救援》的排片高達55%,而《功夫熊貓2》的排片卻只有35%,其他影片就更慘了,其余所有影片來一起分那剩下的10%排片。

5月26日,星期四,《火星救援》正式全國公映。

全國影院的售票大廳在這一天都明顯的熱鬧起來,很多影院都出現了觀眾大排長龍的現象。

各地的售票大廳內,購買《火星救援》和《功夫熊貓2》的聲音此起彼伏。

某影院售票窗口,一個剛工作不久的小姑娘此刻已經有些手忙腳亂了。

「我要兩張《火星救援》的票。」

「三張《功夫熊貓2》」

「給我來三張《火星救援》,對,全部3D的。」

「兩張《火星救援》。」

「上午的沒票了?中午呢?下午也行!」

……

工作人員正式檢票後,很多手拿影票的觀眾開始紛紛向影廳的入口處走去,在交了10塊錢的押金領了3D眼鏡後,隨著人群一同步入影廳。

《火星救援》的故事很簡單,華夏宇航員馬岳因一場巨型風暴而被意外遺留在火星上,這里距離地球的平均距離為2億公里,基地的食物只夠他吃上300個太陽日,最多400個太陽日,而救援飛船來接他最快也要四年時間,所以他所面對的第一個絕境——去哪找那剩下的三年口糧?

可以說《火星救援》這部影片就是男主角克服一個又一個絕境的故事。

食物不夠,就創造條件在火星上種土豆。

沒有肥料,火星土壤缺乏微生物,就用宇航員們囤積的糞便。

沒有水,那就點燃氫氣,加入氧氣,初中生都懂。

可問題是他去哪兒找氫氣?

這里可是火星!

有辦法!

飛行器里還有幾百升的燃料 ,在催化劑依的作用下, 會瞬間分解成氮氣和氫氣。

他只需要把氫氣收集在一個小的空間內,然後點燃……

好家伙,懂化學的都知道這TM根本就是在玩命啊!

可已經這樣了,不玩命又能咋樣?

說實話這片到這里沒撒一點狗血,沒刻意扇一段情,更沒有劇烈的矛盾沖突,可很多觀眾還是在觀影的過程中感受到了一種震撼。

震撼于男主角馬岳自始至終昂揚向上的樂觀精神。

就男主角面對的這種絕境,恐怕絕大多數人恐怕早就躺平等死了,可馬岳沒有,馬岳始終堅信科學的力量,即使明知希望渺茫,可仍在利用他的畢生所學在盡一切可能求活。

這種精神真的非常令人動容。

氫氣在氧氣中點燃會生成水誰不知道?

糞便能當肥料誰不知道?

火星上有土壤誰不知道?

可是們心自問如果自己也面臨馬岳的情形,自己能想到要在火星上種土豆嗎?

懸!

即使想到了,自己有這個動手能力呢?

那就更懸了!

但馬岳的方法行不行得通呢?

反正大家看不出明顯的破綻來。

第一次點燃氫氣,炸了,不過沒關系,分析清楚問題後再進行下一次,然後終于他成功了。

四年後祝融4號的登陸地點距離基地3200公里遠,他要在祝融4號登陸前趕到那里。

火星車動力不足,就用將太陽能裝置和火星車組合到一起,電力不足以供他取暖,那就把基地的同位素熱發電機給挖出來,這東西能解決取暖問題——通過里面的鐶-238的衰變來提供,但這東西一旦泄露……

好吧,已經這樣了還怕個鳥的放射性元素!

土豆種出來了,可菜地卻又炸了,土壤里的微生物損失殆盡,他不能繼續種土豆了。

火星車也改造的差不多了,這時男主角突然想到了什麼,于是他駕駛火星車出發了。

與此同時,華夏航天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也通過衛星照片發現了他的行動,但他這次的行進路線卻讓指揮中心的人模不到頭腦,因為這顯然不是去祝融4號的登陸地點,而是繞到了阿西達里亞平原,那里是一片不毛之地。

突然,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想到了什麼,他急忙找來地圖,經過一番測量後,他懂了。

原來馬岳這次的目的地是美國1996年發射的探路者號火星探測器,他是想通過美國十幾年前發射的火星探測器來和地球取得聯系。

好吧,看來要聯絡美國宇航局了。

……

上午,國內某小眾影視論壇。

「應該有看完《火星救援》的了吧?看完的能說下這電影到底怎麼樣嗎?」

二十分鐘後帖子迎來了第一個回復︰「這個問題其實有點難以回答,電影好不好看真的非常挑人,對我個人而言《火星救援》全程無尿點,尤其是最後鞏莉營救姜聞那段,真的是大氣也不敢喘一下,險些營救失敗那里過後發現自己手心里全是汗,對我而言這是李沐的又一部神作。但是對喜歡扇情、狗血、無腦強戲劇沖突的觀眾而言,這電影可能還不夠刺激。」

很快有網友附和道︰「說的太對了,明知道是大團圓結局,可還是很緊張,對我而言神作,但也知道很多人會不喜歡這種類型,像是主角研究如何自救的過程,這里面就涉及了大量的理論,而對一些觀眾而言這些東西可能會略顯枯燥。」

「本人女,超級喜歡《火星救援》,但舍友說拍的有點像科教片,所以這算好還是不好?」

「我能說已經很久沒看到這麼扎實的科幻片了嗎?必須好看!建議看IMAX,非常過癮,祝融號在太空中掠過那場景簡直不要太震撼,不知道大家怎麼想,反正我是準備二刷的,我今天把話撂在這,這電影票房絕對不會差,但也不可能太好,就像樓上有人說的,這電影對喜歡的人而言就是神作,對不喜歡的人而言可能就會顯得有些平庸和沉悶,沒辦法,眾口難調。」

「本人原著黨,限于篇幅,小說中的一些細節電影沒有表現出來,但瑕不掩瑜,總的來說電影完成度極高。」

「祝融號出場時淚目了,太震撼,听說李沐建造了真實的可拆卸模塊,這些模塊理論上真的能分別送上太空並組裝成飛船,嚴謹到嚇人,嚴重懷疑李沐有偏執狂。」

帖子里大家討論的非常熱情,可幾乎沒有人注意到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很多都在說影片簡直就是神作,幾乎很少有人說這片是爛片的,但同時大家又都非常默契地認為這片的票房可能不會太驚人。

當然了,所謂的驚人也只是和李沐自己以往的作品相比,要是和其他導演相比,李沐依然是將降維打擊。

這就奇怪了,既然這麼多人都說這電影非常牛逼,怎麼同時又都覺得電影的票房可能不會太驚艷呢?

其實是因為現實里就是有很多明明是神作但卻票房撲街的例子,而《火星救援》看起來還真就具有那麼一點撲街神作的特征。

比如里面涉及的大量的科學理論,關鍵還看不太懂,真的有人喜歡看這種論文一樣的東西嗎?

所以說,是神作沒錯,但如果票房一般的話大家也不會意外。

「豆瓣開分了,9.1,比《盜夢空間》弱一點,但也坐實本片是神作了,豆瓣9分以上的電影鳳毛麟角。」

論壇很快有人回帖道︰「豆瓣有條影評很有意思︰‘看完了,打算再去看一遍,李沐導演這次用1億美元為代價為我們奉上了一部科幻精品,但我悲哀地發現它票房幾乎不可能干的過成本只有400萬美元的《泰囧》,希望它在國內起碼能拿10億票房吧,否則真的怕李沐跑了不拍科幻大片了,明天二刷,也算是我為華夏電影市場的健康發展盡獻了一份力。’」

看完這個豆瓣評價後,很多網友都默默地回復了一句︰「要不我也二刷吧,雖然知道這種硬科幻影片能拿10億票房概率很低,但還是略盡綿薄之力。」

「算我一個吧,其實我很窮,李沐很富,但如果《火星救援》最後連10億票房都沒有的話我真的會難受。」

中午,陳凱哥導演也非常好奇地打開了豆瓣,《火星救援》就在網站首頁的左側第一個,他進入網站後一眼就看見了《火星救援》。

「評分9.1。」他嘴里都囔了一聲,然後點進評價頁面,大致瀏覽了一下影片,接著他突然看到了那條呼吁大家二刷的短評。

最後陳導繃不住,他是真有點理解不了現在年輕人的腦回路了,怎麼說的就好像《火星救援》不拿10億票房華夏電影就要完蛋了似的?

簡直就是離了大譜,全華夏有幾個導演單部電影票房能過10億的?

好像就一個李沐和一個李沐的工具人沉俊生吧?

怎麼就發展到《火星救援》不拿10億華夏電影就要完了上來了?

他陳大導演目前票房最高的作品也才2億呢,那華夏電影是不是更要完了?

簡直莫名其妙!

第二天《火星救援》首日票房出爐,昨天那個帖子立即就又熱鬧了起來︰

「牛逼!《火星救援》首日票房公布了,1.2億,大破《泰囧》首日記錄!」

「真假?不可能吧?我承認《火星救援》超級對我口味,可是這種硬科幻受眾天然沒屎尿屁廣吧?」

「千真萬確,《火星救援》官網、中影官網、新浪娛樂等都已經公布了,總之這次李導又漏大臉了。」

有網友把新聞截圖發了上來,于是帖子立馬炸了,一時間無數網友紛紛跑出來發言。

「1.2億有我84塊,昨天二刷。」

「想不通啊,不應該啊,《火星救援》怎麼可能賣這麼好?沒道理啊?」

「早知道這麼牛逼昨天就不二刷了,花了我92塊大洋,現在突然有點心疼。」

「最慘莫過《功夫熊貓2》,豆瓣評分8.1,優秀,首日票房6900萬,絕對不差,結果偏偏一頭撞在了‘火星’上!」

「生不逢時!」

……

從第二天開始,全國各大報紙紛紛開始報道《火星救援》。

食言了啊,今天就這麼多,明天補。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