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5章 天下英雄,唯大劉與沐耳

《神凋俠侶》片場。

拍攝間隙,柳亦非湊到母親柳曉莉跟前。

「小說?」

「嗯,珍妮向我推薦的,說是非常非常好看,她推薦的書我都很喜歡。這本書上架第一個月就賣了近50萬本,真的非常暢銷。對了,這本小說的作者還是個華人。」

「知道了,這幾天就托人買一本過來。」

……

一月初,李沐抽空去了一趟城都,這次《饑餓游戲》能如此順利的在美國出版,科幻世界雜志社出力良多。

雖說雜志社自己也能從這次出版中獲益,但終究李沐自己才是這次出版的最大的獲益者,所以李沐決定親自去一趟雜志社,請雜志社的眾編輯、領導們吃個飯,大家聯絡聯絡感情。

當然他最想感謝的其實是楊楓和秦莉兩位編輯。

說起來他和楊楓編輯最為熟絡,平時有事的時候也都是和楊楓編輯溝通。

此外秦莉編輯為他的事出力最多,這次更是前腳剛從美國飛回來,後腳又為了他新書的事又飛去了美國,可謂盡心盡力。

好在最後這番功夫沒有白費,出版的事終于有了一個還算不錯的結果。

當李沐的身影出現在科幻世界雜志社編輯部的時候,所有編輯的目光都落在了李沐的身上。

大家都想看看這個,只一個月就在美國賣出了48萬本書的人到底長成什麼樣子,結果一見之下,無不大受震撼。

原來竟然這麼年輕!

雖然早就知道李沐年輕,可听說和親眼看見,感觸卻又完全不同。

一些年長的編輯還忍不住拿李沐和自家的孩子做比較,有幾位編輯的孩子比李沐還要年長,可再看人家李沐這成就……

哎!

真的沒法比!

不過文字工作者都有一份屬于自己的矜持,因而雖然大家全都震驚不已,但表面上還都維持者一份澹然。

楊楓和秦莉兩位編輯都是40歲左右的女性,見面後李沐對兩位編輯表達了由衷的感謝,兩位編輯對李沐的印象也都非常不錯。

主要是李沐這條件實在是太好了,才20歲,長得又極為出眾,還憑自己的能力寫出了暢銷美國的小說,並且小說潛力巨大,甚至有可能沖擊千萬銷量。

如果《饑餓游戲》真能在美國沖擊千萬銷量,到時那將是一幅怎樣的情景啊!兩位編輯都有些神往。

更別說李沐還是程龍新電影的編劇和副導演,听說以後還要自己投資拍電影——這些哪里是一個剛剛20歲的年輕該辦成的事?

這妥妥的天之驕子吧?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李沐的嘴夠甜,對兩位編輯都非常的敬重,兩位編輯自然也就非常喜歡李沐。

如果李沐仗著自己出了一點成績,就眼高于頂的,看誰都不如自己,那他就是成績再高,兩位編輯也不會欣賞他。

既然來到了科幻世界雜志社,自然要拜訪雜志社社長阿來。

李沐在前世就听說過阿來的大名,1994年冬,阿來完成個人首部長篇小說《塵埃落定》,2000年,憑借《塵埃落定》獲得第五屆茅盾文學獎。

《塵埃落定》,一個關于土司家傻兒子的故事,這部小說還在2003年被拍成了電視劇,範彬彬在劇中飾演男主角土司家二少爺的妻子。

不過阿來沒有出席宴請。

「你們去吧,我要是去了,反而大家都放不開。」

除此之外,副主編姚海均也推說有事去不了,李沐仔細一打听,這才知道原來是劉慈新剛好也在城都,姚海均主編今天已經約好了和劉慈新聚餐。

李沐當即表示︰「那正好把大劉也叫上,幾位編輯可能不知道吧?幾個月前我還給大劉寫過信呢,那時我還沒有開始創作,有些懷疑自己到底能不能成為一個作家,又因為非常喜歡大劉的小說,所以就給大劉寫了一封信,在信里說了自己的這些苦惱。」

「沒想到大劉真的給我回信了,在信里,大劉鼓勵我說,寫作最難的永遠是開始去寫,然後我就寫了那部名為《月球》的作品。」

楊楓和秦莉兩位編輯都還是第一次听說這事,听完後兩位編輯全都唏噓不已。

知道李沐和劉慈新竟然還有這麼一段淵源後,楊楓編輯當即給副主編姚海均打了一個電話,同時正式代李沐向劉慈新發出邀請。

「我去不合適吧?」劉慈新倒是對這位突然就在美國月銷出48萬本書李沐非常好奇,可李沐宴請雜志社編輯,他去就顯得有些突兀了。

然後楊楓編輯笑道︰「大劉你這次可一定要來,要是沒有你那封信的鼓勵,李沐還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走上了創作這條路呢。」

「啊?」劉慈新頓時滿頭霧水。

楊楓笑道︰「我說你是真忘了還是在這和我裝湖涂呢?李沐剛還在編輯部說呢,說他幾個月給你寫過一封信,還說你在回信中鼓勵他要勇敢地邁出第一步,正是有了你的鼓勵,這才有了後來《月球》和《饑餓游戲》的誕生。」

劉慈新頓時腦袋轟地炸開。

「啊……那個李沐就是這個李沐啊!」

這時楊楓編輯將手機遞給李沐,李沐笑著邀請道︰「劉哥你這次可一定要來,要不是這次咱們剛巧在這兒遇上了,說不定下個月我都要直接跑去西山省找你去了。」

他對劉慈新小說的影視版權早已垂涎日久。

知道兩人還有過這麼一段交集後,劉慈新也就不再推辭。

晚上八點鐘。

城都市一家頗有名氣的酒樓。

李沐要了一個包間,包間里一共擺了兩桌。

宴會正式開始,首先是李沐對雜志社眾編輯表示感謝,尤其是楊楓、秦莉、姚海均三位編輯,然後是幾位編輯表達對李沐的贊賞。

接下來李沐又和大劉聊起幾個月前的那封信,搞得劉慈新唏噓不已。

就在短短的幾個月之前,大劉還在以一個前輩的身份鼓勵李沐勇敢地走出寫作的第一步,沒想到在短短的幾個月之後,李沐就寫出了《月球》和《饑餓游戲》這樣的作品。

尤其是《饑餓游戲》這本書,竟然在短短的一個月內就登上了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月銷售更是達到驚人的48萬冊!

劉慈新寫書多年,到現在最好的出版成績還不到4萬冊,就這還是累積多年的總銷量。

反觀李沐,竟然在短短幾個月就創造了月銷48萬的成績,說起來簡直有些不可思議!

劉慈新本人是非常看重作品成績的,他就曾在一次采訪時說過,他不會去寫沒人看的作品,因為看重成績,所以更加被李沐的成績震撼。

幾杯酒下肚,劉慈新道︰「李沐我專門研究過你那本《饑餓游戲》,以我對美國市場的了解,這本書是完全有可能創造千萬級銷量——你這是創造了一本超級暢銷書啊!」

李沐則說道︰「我一直以來都非常喜歡劉哥的作品,我絕對有理由相信劉哥早晚也能創作出一套超級暢銷書,而且從長久的影響力來看,劉哥創作的暢銷書的影響力一定會超越《饑餓游戲》。」

劉慈新笑著搖了搖頭,顯然對李沐的說法並不認可,對此時的他而言,能寫出一本銷量破5萬的書他就完全知足了。

看得出來,整個包間沒有人認可李沐剛剛的說法,大家都把李沐的發言當成了謙虛之言。

李沐這時卻正色道︰「劉哥你別以為我是開玩笑,今天我說的每一個字,都是出自真心,我是真的覺得劉哥早晚能創作出千萬級銷量的作品。」

見大家目光都落在了自己身上,李沐繼續道︰「現在國內的科幻作品為什麼銷量不高?說到底還是科幻這個圈子太窄了。受眾面太小,就必然導致即便作品再怎麼優秀,也很難真正暢銷起來,名氣就只能在很小的一個範圍內傳播。」

「其實劉哥的作品絕對有大火的潛力,目前所欠缺的,無非是破圈而已。」

「95年之前,《科幻世界》雜志月銷量不過三四萬份,95年突然就暴增至每月15萬冊;99年之前雜志月銷量還是20萬冊左右,2000年就突然就暴增至每月40萬冊。」

「為什麼1995年和2000年出現了兩次銷量暴增?」

「1995年那次是《新聞聯播》打了廣告,2000年那次是高考作文事件讓雜志社名聲大噪。」

「這兩次其實就是典型的破圈事件,而劉哥作品距離真正的爆火,可能也僅僅就是缺少一次這樣的破圈事件而已。」

劉慈新也終于正視起李沐的說法來。

「可是要想破圈又談何容易,不論是《新聞聯播》推廣,還是撞題高考作文,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

李沐卻笑道︰「這種破圈當然是可遇而不可求,可有的破圈卻是能用自己的努力得來的。」

這下整個包間都安靜下來,大家都想听听李沐接下來的說法。

尤其是劉慈新,他渴望更大成績,又看不到繼續突破的方向,現在李沐的說法就彷佛黑暗中的一道閃電,將黑夜撕開了一道縫隙。

李沐這時笑道︰「目前科幻小說在國際上的最高榮譽是雨果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亞洲人獲得過這個獎項,如果劉哥的小說能拿到雨果獎,那不知算不算的上是一次破圈?」

「不可能!」劉慈新斷然說道。

拿雨果獎?

此時的劉慈新就連做夢都不敢想。

李沐卻正色道︰「為什麼不可能?我看過很多篇的雨果獎獲獎作品,實話實說,單看水平的話,很多都沒有劉哥的作品出色。」

「既然劉哥的水平已經足夠了,那所欠缺的,就只是一次機遇而已,而既然是機遇,就遲早一定會到來。」

「在我眼里,在當今的亞洲,最有希望拿下雨果獎的就只有兩位作家。」

「曹操說︰‘天下英雄,唯唯使君與操耳。’我今天說︰‘得雨果獎者,唯大劉與沐耳。’」

「不如我和劉哥來一個競賽,看到底是誰的小說先拿下雨果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