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下午,楊楓來到副主編姚海均的辦公室。

「姚主編,99年您第一次讀到劉慈新的投稿作品時是什麼感覺?」

姚海均,《科幻世界》雜志社副主編,華夏科幻視野工程主要推動人,未來還會成為劉慈新《三體》成名乃至走向世界的重要推手,著名科幻作家董人威贊譽他為「科幻掘金人」。

姚海均回憶了一會,說道︰「宏大的想象、寬闊的視野、以及讓人欲罷不能的魅力。」

楊楓笑道︰「今天我也感受到了。」

「哦?听你話里的意思,這是讀到讓你興奮的作品了?怎麼樣,你覺得能上下一期的銀河獎征文?」

楊楓笑道︰「恐怕不止。」

姚海均道︰「那就是能拿今年的銀河獎?今年夏笳的《關妖精的瓶子》和錢莉芳的《天意》可都是少見的精品,就連何夕、羅龍祥、劉慈新等老牌科幻作者都不一定有把握勝過他們。」

楊楓說道︰「如果這篇小說不能拿今年的銀河獎,那將是銀河獎的損失。」

姚海均沒想到楊楓對作品的評價竟然這麼高,楊楓的性格他太了解了,這不是一個會信口開河的人,這下他也來了濃厚的興趣。

「作品叫什麼名字?是老作者嗎?」

「作品叫《月球》,作者李沐,我查了一下,是一個新人。」

姚海均從郵箱中找到這部名為「月球」的作品,然後下載下來,楊楓則直接坐到了辦公室的沙發上,姚海均一見這情形,就知道楊楓對這部作品極有信心,因而對這部《月球》更加好奇起來。

半個小時後,姚海均終于看完整部作品。

「不錯,非常不錯。」

姚海均抬頭看向楊楓︰「你說的沒錯,這篇小說如果不能拿到今年的銀河獎,那將是銀河獎的損失。」

楊楓道︰「下期銀河獎征文就刊登這篇小說?」

姚海均道︰「把小說分成三部分在雜志上連載,第一部分以主角在廢棄的月球車中發現另一個重傷的自己為止,第二部分以5號克隆人給家中打去視頻電話,接電話的卻是已經長大的女兒為止,第三部分連載到結尾。」

楊楓點頭︰「好的。」

姚海均繼續道︰「稿費以最高標準的180元/千字結算,告訴作者這篇作品有可能拿到今年銀河獎,獎金1萬到3萬不等。」

「好。」

「順便問問作者還有沒有其他的作品,有的話讓他繼續投稿,沒有的話,勸他繼續寫下去,這個作者的天賦極高,劉慈新的首部作品都沒有達到這個水準。」

「我馬上去辦。」

……

按照稿件上的聯系地址,當天下午,楊楓撥通了李沐的電話。

「您好,請問是《月球》的作者李沐嗎?我是《科幻世界》雜志社編輯部的楊楓,你的作品我們編輯部已經看到了。」

「對,我是李沐。」李沐在家中接通電話。

楊楓笑道︰「是這樣的,你的作品得到了《科幻世界》編輯部的一致認可,編輯部已經決定從第十期開始連載你的作品,稿費按照180/千字的雜志社最高標準結算,同時編輯部的姚海均主編對你的作品給出了極高的評價,他要我提前給你透個風,你的這篇作品是有機會拿今年的銀河獎的。」

李沐答道︰「好的。」

楊楓又問道︰「請問你還有其他作品嗎?有的話可以一並投稿到《科幻世界》雜志,以你的才華和筆力,未必不能成為下一個劉慈新或王晉康。」

李沐思考片刻後問道︰「你們《科幻世界》雜志社和國外的出版社有聯系嗎?如果我想在美國出版小說,你們能幫忙運作嗎?」

楊楓頗為詫異,問道︰「你想在美國出版圖書?科幻世界雜志社和國外的科幻作家、科學家一直都有聯系和交流,97年我們還組織過世界科幻大會,那時遍邀了全世界的科幻作家、科學家、宇航員來華參加大會。」

「從去年開始,雜志社的姚主編正在力主推動華夏科幻‘視野工程’,目標是用五年的時間完成對西方科幻文學核心經典的系統出版工作,滿足讀者渴望已久的閱讀需求,推動外國科幻文學研究及原創科幻的繁榮。雜志社和國外出版社聯系還是很密切的,但現在主要還是在國內翻譯出版西方著作為主,但如果有符合西方市場需求的作品,雜志社是有能力幫忙在西方出版的。」

李沐听完後又問道︰「類別僅限科幻作品嗎?」

「那倒沒有,雜志社和國外出版社在奇幻、幻想等諸多作品領域都有較為深入的合作。」停頓片刻,楊楓又道,「李先生,在國外出版小說沒你想的那麼容易的,對于國人來說,除自費外,最簡單的辦法依然是先寫一本在國內火起來的作品,火起來後找人翻譯成英文,然後再去看國外有沒有出版社願意出版。」

李沐道︰「好的,我知道了,謝謝你楊編輯,新書寫好了我會聯系你的。」

掛斷電話後,李沐陷入了沉思。

其實他之所以往《科幻世界》投稿小說,目的絕不是為了那180/千字的稿費,這才幾個錢,他真正看重的是科幻小說背後的那些經典的科幻電影。

比如諾蘭導演的《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又比如桑德拉布洛克主演的《地心引力》或馬特達蒙主演的《火星救援》。

目前的國內電影市場還遠未成熟,市場還不太能接受國產的這類作品,而且以李沐的資金實力和國內的技術儲備,他暫時也沒能力拍出這類作品,但如果是十幾年後?

如果這些電影能以國產片的姿態在《流浪地球》那個年代上映呢?

想到那個畫面,李沐心里還是很激動的。

所以他就琢磨了,他能不能先把這些作品的小說版給搞出來?最好能讓這些小說版在國外達到人盡皆知的程度,那麼這些電影不就被他提前「佔」住了嗎?

如果還能成為暢銷書狠狠地賺一筆稿費那就更美了。

李沐思來想去,越想越覺得這個方桉可行,剛好《颶風營救》才剛開始籌備,目前用到他的地方不多,他的時間還算充裕。

想到這,李沐決定馬上行動。

那麼他要先寫哪部作品呢?

剛剛楊楓編輯說的沒錯,國人想在美國出版圖書是有門檻的,這個門檻是什麼?其實就是名氣。出版社都是需要賺錢的,出版社首先要覺得你的書能夠暢銷,然後他們才會願意出版你的作品。

這樣一來李沐的目標就清晰起來了,他首要的參考指標就是暢銷。

這樣他先就排除了《盜夢空間》《星際穿越》和《地心引力》,這三部作品都是原創劇本電影,並非由小說改編而來,那麼這三部作品的小說版到底能不能暢銷李沐就沒有把握。

《火星救援》的原著小說在美國倒是暢銷書,而且其原著小說及其所改編的電影均獲得「雨果獎」,貌似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這部作品的出版之路卻並不順利,一開始作者找出版社發行《火星救援》,被拒絕後,作者開始在自己的個人網站上連載作品並供人付費下載。

三個月後,《火星救援》沖上了該電子書商店科幻類的暢銷榜,出版社這才如夢方醒,來找作者簽約。《火星救援》紙質版發行後,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數月之久。

作品是好作品沒錯,但還是不夠暢銷。

接著李沐就想到了《饑餓游戲》。

《饑餓游戲》系列小說的確切銷售數字李沐並不知道,網上說法很多,有說超3000萬冊的,也有說超8700萬冊,但不論是全球賣出3000萬冊還是8700萬冊,都已經穩居超級暢銷書行列。

小說還被改編成了系列電影,在李沐穿越前已經上映了四部,總票房近30億美元,作家2012-2013年收入超5500萬美元。

這是一部超級IP,李沐一定不能放過。他計劃先以此書在歐美打出名氣,然後再出版《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火星救援》《地心引力》等作品提前佔坑。

他還計劃將小說的中文版和英文版一並寫出來,省去找人翻譯的麻煩。

前世他並沒有看過這個系列小說的英文版,但好在前世看的電影都是英文原聲版,而且影片都配有英文字幕,得益于穿越後前世看過的東西都印在腦海里金手指,李沐想寫出這個系列小說的中文和英文兩個版本對他而言並不如何困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