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五十二章 避諱之事

劉進晃了晃腦袋,將腦海中的胡思亂想給甩開,笑著對淳于辛夷迎了上去。

「見過陛下。」淳于辛夷含笑對劉進行禮。

「不必多禮。」劉進趕緊將淳于辛夷給扶住。

兩人一邊說著一邊往屋子里面走去。

然而,不再拋頭露面的淳于辛夷早已經從原來的醫者成為了一名生物研究者。

自從此前劉進將玻璃制造出來後給淳于辛夷做了個簡陋不堪的顯微鏡,淳于辛夷就迷上了用顯微鏡研究各種各樣的東西。

從人體的各種組織,到各種中藥材在顯微鏡下呈現什麼形態。

淳于辛夷是研究的不亦樂乎。

就算是劉進頗為忙碌,並沒有多少時間陪著淳于辛夷,但淳于辛夷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之中,每天也過的忙碌而充實。

只是,每當有新發現的時候,淳于辛夷興致勃勃的和別人講述著那些東西,然看著別人那興致缺缺、敷衍了事的樣子,她總是感覺有點孤獨。

仿佛,就仿佛,便是在同一片天地,但兩個人卻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一般。

今日劉進難得前來,這讓淳于辛夷忍不住有一點小驚喜。

然,劉進卻覺得頗為詫異,他已經許久沒有來淳于辛夷這里了。

這一次來,竟然發現淳于辛夷的住處房間變化如此之大。

在其正屋之中,顯微鏡放置在最中間。

而靠牆的櫃台之上,放著好些瓶瓶罐罐的。

淳于辛夷看劉進好奇的看著那些瓶瓶罐罐,她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請陛下恕罪。此前陛下送給妾身那顯微鏡。

妾身頗為喜歡,且妾身此前為醫者,對藥材頗為熟悉,妾身便思考此藥為何可治病。

妾身便用顯微鏡顯微,想要了解其治病原因。

藥材有些多,便放在了正屋之中,未曾收拾。」

听到這話,劉進卻來了幾分興趣,走到了那櫃台前,他好奇的準備看看是什麼東西。

突然想起來以前上中學學化學實驗課的時候,有些化學材料可不是隨意就能踫的。

他生怕這些瓶瓶罐罐六面裝著什麼不能踫的東西,當即便對淳于辛夷問道︰「辛夷,這里面的東西朕可否看看?」

淳于辛夷走上前,對劉進說道︰「自然可以。妾身給你介紹介紹。

陛下拿的那物品,恰巧便是妾身的名字辛夷,此物……」

淳于辛夷一一給劉進介紹著,先是介紹是什麼名字,接著便介紹在顯微鏡下是什麼樣子的,最後發散性思維,提出假說這藥物到底是如何治病的。

雖然在劉進看來有很多的謬誤,但科學的大廈不就是由一次次的試錯出來的麼?

因此便是淳于辛夷頗有一些比較明顯的錯誤,劉進也未進行反駁,而是一邊听著一邊點頭,期間還對淳于辛夷提出了一些意見建議。

如建議淳于辛夷培養菌類,並針對藥物使用,觀察菌類的生存情況。

這建議一出來讓淳于辛夷眼前一亮,又興致勃勃的開始發散性思維說起來。

劉進沒有打斷淳于辛夷的話,而是含笑認真听著。

人都說一個人在認真工作並展現出專業性時是極具魅力的,會產生一種職業美感。

這話對男人適用,對女人也適用。

劉進覺得淳于辛夷最美的時候便是體現其人生價值的時候。

他不自覺的被眼前這個充滿科研活力的女子所吸引住了。

而淳于辛夷將心中的思路全部闡述出來後卻還有些意猶未盡。

以前,淳于辛夷也並非沒有和別人談過這些事情,然而他們要麼不懂,要麼覺得並不感興趣,每一次都讓淳于辛夷極為敗興。

然而劉進卻不同,在與劉進說的過程之中,淳于辛夷能夠感覺的到他能听懂,也有興趣听,甚至說的時候劉進還可以提出一些她未曾想過的意見建議。或者說淳于辛夷已經不是單純的對劉進說,而是進行愉快的交流了。

和劉進溝通,完全沒有向往常和別人溝通的那種孤獨感,反倒是有一種令淳于辛夷找到知音的感覺。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淳于辛夷想到了劉進病愈兩人準備告別的那一夜。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劉進念誦的那一首《詩經.陳風.月出》仿佛就在耳邊。

漸漸的劉進便不再說話,她抬頭看這劉進那頗為帥氣的留胡須,臉色漸漸紅了起來,人也漸漸不再說話了。

劉進正納悶淳于辛夷怎麼不說了,低頭一看,方才發現淳于辛夷臉色紅的不正常。

這明顯的情動劉進豈能感覺不到,他不禁一笑,將淳于辛夷攬住。

窗外的月色姣姣,管不住滿屋的春色,風兒一吹,吹動著遠處桃花花蕾靜靜地生長著。

許是沉迷于溫柔鄉了,第二日劉進摟著淳于辛夷如玉的身軀怎麼也不願意起床。

然淳于辛夷卻並非那為了皇帝寵幸而不管不顧的女子,輕輕的對劉進勸解著。

帶著十分的不願,劉進方才起床。

淳于辛夷親自幫助劉進穿衣洗漱。

劉進也不再和淳于辛夷你農我農的樣子了,而是開口對淳于辛夷道︰「辛夷,朕昨日听你之言,感覺頗為新奇。

說明你的研究定然有些道理。

然一人技短,兩人技長。

你不如將你所發現寫下來,令世人知曉你之研究。

如此在討論之中定然能踫撞出靈感的火花。

嗯,朕打算出一刊物,專門記錄醫者之論述。

朕以為你昨日之言,整理一番可為第一期。

刊物之名,朕還未曾想好。」

然淳于辛夷卻月兌口而出道︰「陛下,不如便叫《大醫精誠》。

陛下之心亦是希望通過記錄醫者論述,令醫者成蒼生大醫,此前陛下曾言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

妾身以為用此名再合適不過了。」

劉進一听不禁含笑道︰「辛夷,既然名字你已經起了,若不管理此刊物頗為不合適了。如此《大醫精誠》便交由你來主編了。」

淳于辛夷一陣愕然,思索一下卻也是點了點頭,當仁不讓的應下來了。

此時時候已經不早了,劉進也該前去處理政事去了。

淳于辛夷依依不舍的將劉進送至殿外,目送劉進離去。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便到了五月份了。

五月初六,正是好日子。

這一日,眾人皆提前齋戒。

長安城中千石以上的官員皆前往了未央宮前殿。

卯時,眾官員均已經到達了,在各自的位置上坐好。

此時謁者引著瑯琊王劉病已在殿中坐下,坐南朝北。

丞相在太子西邊,坐西朝東。

「《春秋》之義,立子以貴。瑯琊王病已,皇後之長子,宜承大統。」

丞相桑弘羊策書宣讀完畢。

奉車都尉史玄雙手捧著皇太子璽坐東朝西,捧到劉病已面前。

太子起身再次對劉進拜下,三稽首之後。謁者贊︰「皇太子臣病已謝陛下。」

中謁者傳達劉進的話︰「可。」

三公歸原位,上殿拜道︰「恭賀陛下萬歲。」

劉進看著手捧著皇太子璽的劉病已繃著小臉,忍不住感慨萬分,當年劉進直接從瑯琊王成為皇帝,也沒有經歷過皇太子的禮儀,現在想想頗有一絲不完整。

當然這時候不是胡思亂想的時候,劉進當即吩咐道︰「皇太子立,當大赦天下!尚書令,且念詔書。」

「唯。」尚書令張安世將大赦天下的詔書開始宣讀起來。

隨後劉病已又由奉常張賀領著前去太廟昭告祖宗。

五月初七的《大漢日報》頭版頭條便為︰皇帝嫡長子劉諱病已已被冊封為皇太子。

其下面便介紹了整個冊封皇太子的流程。後面長篇大論講述為何會冊封劉病已為太子,冊封劉病已為皇太子對大漢對皇帝有什麼重要意義。

頭版次條便是皇帝大赦天下的詔書相關內容。

冊封皇太子乃是大漢的大事,被《大漢日報》刊登出來自然引起了人們的熱議。

現在劉進已經養成了每天起來第一件事便是閱讀《大漢日報》,

然劉進看到頭版頭條「皇帝嫡長子劉諱病已已被冊封為皇太子。」

一個「諱」字吸引住了劉進眼楮。

劉進不禁皺了一下眉頭。

避諱,舊時為了維護等級制度的尊嚴,即說話寫文章時遇到君主或尊親的名字都不直接說出或寫出,以表尊重。

避免利用名字進行人身攻擊,而冒犯君主或尊親超然的地位。

當年列侯本為徹侯。

但就因為漢武帝叫劉徹,因此徹侯便改命為列侯。

劉進上一世大唐時候的著名詩人李賀,二十一歲參加房式主持,韓愈參與組織的河南府試,作《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並閏月》,並一舉獲雋,年底即赴長安應進士舉。

可是「闔扇未開逢猰犬」,妒才者放出流言,謂李賀父名「晉肅」,「晉」與「進」犯「嫌名」。盡管韓愈「質之于律」「稽之于典」為其辯解,終無可奈何,李賀不得不憤離試院。

也正是因為避諱,此後李賀甚至都沒再此參加進士考試。

「劉進,劉進。」劉進自言自語的念叨著自己的名字,「‘進’字也頗為常用啊!」

想到此,劉進忽然一驚,神色嚴肅的吩咐道︰「來人,請廷尉楊信前來。」

「唯。」接著便有人應聲趕緊去請廷尉楊信去了。

很快廷尉楊信便來此了。

「陛下。」楊信看到劉進向劉進拜道。

劉進也沒兜圈子,直接開口道︰「廷尉請起。朕有一事要詢問,還請廷尉如實回答。」

廷尉楊信听此,開口道︰「陛下請問,臣定當如實回答。」

劉進眼楮盯著楊信問道︰「廷尉。自朕登基以來,可曾有百信因犯諱而如罪者?」

廷尉楊信一听,一陣愕然,沒想到劉進竟然問這個問題,其都說如實回答,這也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廷尉楊信自然如實回答了,開口道︰「回稟陛下。自然有。」

劉進一听,接著問道︰「其人當犯何罪?」

廷尉楊信略微有些猶豫,但還是開口道:「犯大不敬之罪。」

大不敬此為重罪,其罪可死。

劉進一听皺起眉來道︰「豈能如此之重?」

廷尉楊信沒說話,他不知道劉進此時心里想什麼,實際上,廷尉楊信也是針對情況來的,對于口中用了「進」被人揭發了。

只要是被揭發之人咬死說沒有,楊信也並未再治罪。

對于書寫有「進」的,只要內容不反動、不內涵什麼的,廷尉楊信也從輕處置。

因為不從輕處置,那就殺人要殺太多了。

畢竟「進」可是常用字。

「唉,此朕之罪也。」劉進嘆息一聲說道,「朕名劉進。然進之一詞百姓用之頗多。

定然有誤用、錯用之時。

朕當早些想到的,然到今日朕翻閱《大漢日報》中標題為‘皇帝嫡長子劉諱病已已被冊封為皇太子。’,方才令朕想起來。

此罪在我,不在百姓。」

廷尉楊信,心中一陣感動,忍不住拜道︰「陛下仁慈。」

劉進擺擺手道︰「此事說來已經夠得上朕發布《罪己詔》了。

如今太子登基,大赦天下。

若有因犯諱朕之名字者,當全部放歸。

除此之外,若有錯用朕之名字者,而被行刑處分。

廷尉府當有部分錢財?」

廷尉楊信點點頭道︰「尚有一些。」

劉進微微頷首道︰「若有,當對錯用朕之名字者,而被行刑者些許賠償。」

「陛下不可!」廷尉楊信瞪著劉進道。

劉進皺眉︰「為何不可?」

廷尉楊信道︰「陛下乃萬金之軀,豈能給卑鄙小民認錯?」

廷尉楊信道︰「陛下乃萬金之軀,豈能給卑鄙小民認錯?」

劉進一听道︰「怎麼,萬金之軀便不可犯錯了?

《左傳》有雲,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朕之名常用,此當朕早便應當想到之事,今日方才想到便已經是大錯了。

若不改正,豈不是掩耳盜鈴?

不必再說了,依照朕所言去辦。」

听到這話,廷尉楊信沒辦法只能低頭對劉進道︰「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