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六十八章 無題

听劉據在這里顧左右而言他,衛太後心中嘆息一聲,知曉自己這話說了也白說,若是再說下去,恐怕便要影響母子之間的情分了。

當即便未再說話,低頭吃飯。

伺候著衛太後吃過飯,劉據便未再說其他,又囑咐了衛太後注意身體,沒再多待著,回了未央宮宣室殿。

到了寢宮,劉據有些煩悶,立刻吩咐道「來人,上酒!」

今日當值伺候的乃是奉車都尉衛山,衛山乃衛青第三子衛登之子。

衛登乃是劉據的親表弟,這奉車都尉衛山便是劉據的親表佷。

關系親密,且其榮辱與皇帝劉據于一身,因此有些擔憂的說道︰「陛下,您近些時日沒少與眾人同飲,不如酒少喝一些吧。」

劉據一听,瞪著衛山,語氣不善的說道︰「佷兒可是要教為叔做事?」

衛山一听,心中咯 一聲,趕緊低頭拜道︰「不敢。」

劉據听此,呵斥道︰「少嗦,快去給朕拿酒。」

衛山心中嘆息一聲,便給劉據拿酒去了。

待酒拿來之後,令人倒上,劉據端起酒杯便一飲而盡。

喝完,劉據吧唧吧唧嘴,覺得有點不過癮,給倒酒的衛山要過酒壺,拿著把手,直接往嘴里倒酒。

沒一會,劉據便醉意朦朧起來。

然越醉酒越是想喝酒,喝完酒,劉據竟然不再像之前那樣倒頭便睡。

反倒是興奮起來,頗有些放浪形骸的感覺,嘴里喊著︰「朕乃天子!冊封太子乃朕之權力,誰都別想安排朕,朕誰的話都不听!」

衛山听此,嚇了一跳,他也沒想到劉據竟然失言如此,趕緊令左右離開,一邊趕著,一邊扶著劉據說道︰「殿下,您醉了。我扶著您去休息吧。」

劉據一把將衛山給推開,大聲喊著︰「走開,朕沒醉!朕還能再喝!」

一邊說著一邊拿著空了的酒壺倒酒,然一滴也倒不出來了。

「酒呢。朕要喝酒!」劉據高聲喊著,「快給朕拿酒。」

衛山見此,只能用水代酒灌入酒壺之中?

「為何這酒如此之澹?」劉據疑惑的說著。

此時的他已經分不清是酒是水了。

喝完,劉據拉著衛山醉醺醺的說著︰「進兒,朕不封你為太子,朕非是對你不滿意,而是……」

衛山心中凜然,這玩意,這秘密,若是知曉了恐怕實在是太危險了。

然而緊接著,劉據這時候卻又說了︰「而是……,進兒,朕不能告訴你,不能告訴你。」

連說了好幾遍,酒瘋也耍了,酒話也說了,此時的劉據總算是消停了,漸漸算是睡著了。

衛山也松了一口氣,然而心中卻開始癢癢起來,劉據為何不冊封劉進為太子呢?

至于劉進的生母史皇後,被封為皇後之後她並沒有想象的那樣高興,反倒是對劉據未曾冊封自己的兒子劉進為太子有些擔憂。

都說母以子貴,子以母貴。

現在的這個皇後之位的取得除了和劉據多年的夫妻,感情深厚之外,史皇後也知曉其中也有幾分是劉進的功勞。

她史皇後的地位和自己兒子的地位乃是相輔相成的。

現在她自己被封為皇後了,自己的兒子卻未被冊封為太子,就算是現在是皇後,但這地位她自覺也不怎麼牢靠。

然而,史皇後在太子宮那麼多年,爭寵、宮斗什麼沒見過?

尤其是粟姬的例子就擺在眼前,她更不可能做一些看似精明,實則愚蠢的事情了。

母子二人此時倒是想到一起去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靜不如一動,因此倒也是未有什麼動作。

至于其他劉進一派的人,見劉進這邊領頭的官員們都沒什麼動靜,他們自然也不敢輕易怎麼著。

至于劉進本人,決定蟄伏之後,便窩在瑯琊王府不出來,但卻也不是什麼也沒有干,而是不停的關注蒸汽機的進展情況。

要說來,大漢的生產力依舊還不是足夠的發達,鐵器也僅僅用的是生鐵熟鐵,甚至連鋼目前都無法煉制。

因此,這個時代依舊是以青銅器為主,制造蒸汽機的原料自然也不例外。

然而銅卻是有其缺陷,質地脆,質量重,且產量並不高。

但劉進也知曉,現在的冶鐵技術水平還是太低了,用鋼鐵來作為原料改進蒸汽機恐怕目前是不現實。

至于煉鋼,劉進知道高爐煉鋼,但具體該怎麼搞,劉進也是知曉其原理,還得嘗試。

但劉進覺得這個還是緩緩為好︰一來,目前青銅器尚且夠用;二來,蒸汽機還沒搗鼓明白呢,沒有那麼多時間再去一點一點嘗試提高鋼鐵產量和質量;三來,劉進現在還僅僅是瑯琊王,他也想未來登基之後,在史書上多被寫上幾筆。

總之,劉進只是將煉鋼只是提上日程,但並未著手準備。

而此時的劉進則已經開始思索著改良後的蒸汽機當如何使用了。

劉進所想到的第一個使用場景便是秦馳道。

秦馳道和此時漢朝的馳道不大相同。

當年秦始皇一統天下,下令︰「車同軌,書同文」

書同文還好理解,但為何要車同軌?

這定然是有原因的,因為秦朝有「鐵路」!

當然,這個「鐵」可能不是「鋼鐵」的「鐵」,而是「鐵木」的鐵。

盡管材料不同,但是當年的「鐵路」原理和後世的鐵路沒有區別,並且還是復線。只是車子不是用蒸汽機車牽引,而是用馬力拉動。

秦始皇的「鐵路」是用木材鋪設的。做軌道的木材質地堅硬,經過防腐處理,甚至到了後世依舊有部分保存完好。

但只不過枕木已腐朽不堪,沒經防腐處理,材質也不如軌道堅硬。

後世的專家認為這是有意識地選擇的。比較軟的枕木可以和夯築得非常堅硬的路基密切結合,從而使軌道平穩。

且經後世專家測量,秦始皇的「鐵路」,枕木之間的距離竟然正好和馬的步子合拍。

馬匹一旦拉車到了軌道上,就不能不飛快奔跑,幾乎無法停下來。並且當年秦始皇還有修建了專門的車站,在車站枕木之間由木材填充平整,因此馬兒到了車站,就可以逐漸減慢速度並停下來。由于使用軌道,摩擦力大大減小,所以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貨物。

這是一種效率極高的方法。公認的速度日行六百里,這比號稱「八百里加急」的「馬上飛遞」還高一倍多。

然而秦朝末年,各地百姓奮起反抗暴秦的統治,連年戰亂,到高皇帝建立漢朝時,各地的「鐵路「損失已經很嚴重了。

高皇帝登基初期,山河凋敝,國家休養生息。

在開墾良田的過程中,又有大批的「鐵路「變成為良田,剩下的沒有人力、物力去維護,「鐵路「此時已經甚至不足之前的三分之一了。

劉進在知曉此事之後,極為痛心,要知曉,建設「鐵路」所面臨的艱辛和困難定然是很多人無法想象的,不知要死多少人,並且其作用也不可估量,但就這麼廢棄了,不但是對古人的建設極大的不尊重,而且再重新建設定然要耗費更多的心血。

因此,劉進欲制造蒸汽機,其原因之一便是將秦始皇留下的「遺產」給盤活了,而不是等到其「遺產」被歲月侵蝕,方才追悔莫及。

劉進經過與眾人的書信溝通,眾人已經設計出來了質地更加優良的蒸汽機。

但蒸汽機的使用,眾人還沒有開始。

劉進雖然沒有親眼見這所謂的設計的更加優良的蒸汽機是什麼樣子的,但是卻知曉,憑借現在的條件,想要進一步改進還是有很大的困難的。

但時間還長,劉進相信隨著眾工匠對蒸汽機的了解越來越多,對蒸汽機越來越熟悉,更大馬力的蒸汽機定然可以被設計出來。

等蒸汽機應用到實際的生產生活上,劉進相信那時候的大漢定然是目前這個時代的人想都想不到的景象。

當然,這段時間劉進居家,除了操心蒸汽機的事情之外,便沒什麼事情了。

人說飽暖思**。

果然不假,面對家中三個美人,劉進凡胎,根本擋不住她們的魅力。

幾乎是夜夜笙歌,荒婬無道。

弄的劉進甚至走路都開始腳上發軟了。

然而就是劉進的辛勤耕耘,終于產生效果了︰東方文君懷孕了!

當時醫者說出來的時候,東方文君是喜極而泣,她已經跟劉進數年了,然這些年,東方文君的肚子一直都沒有動靜。

東方文君的祖父乃是東方朔,其家學淵源,豈能不知道「色衰而愛馳」的道理?

現在劉進喜歡她,那是因為她年輕漂亮有活力。

她沒有那麼強烈的自信劉進未來也會喜歡她。

因此一直想要一個孩子,但比較令東方文君難過的是,肚子一直沒有動靜,她不免有些著急。

今日懷孕,怎能不讓東方文君激動?

說來,東方文君能夠懷孕,還得感謝劉進新納的夫人淳于辛夷。

淳于辛夷本身便是醫者,入了瑯琊王府後,外出行醫的時候便少了許多。

因此,自然要拿著家人操作了。

劉進、王翁須、東方文君、劉病已、劉弗陵等,以及府中的男女老幼,淳于辛夷一個都沒放過,都給好好的診斷了一番。

正所謂有病治病,沒病調養。

淳于辛夷自然給眾人開了藥方。

東方文君也不例外,誰知喝了幾服藥後,東方文君竟然真的懷上了。

這令東方文君對淳于辛夷也心存了幾分感激,完全不似之前淳于辛夷剛來的時候那種排斥了。

當然,順便也得說一句,劉進日日宣婬,夜夜笙歌,幾乎沒斷過,能撐下來也是淳于辛夷的功勞,不然就算是鐵打的腰子,他也受不了!

至于朝中,眾人見都沒有提及劉進進太子之事,中朝臣便很默契的沒有再提及,當然也沒法再提及了。

匈奴犯邊了!

說到大漢的世仇,非匈奴莫屬了。

高皇帝一統天下,冒頓單于,卻根本不該剛剛登基高皇帝面子,立刻率兵攻打太原,並圍困韓王信于馬邑。

在生與死的心靈拷問之下額,韓王信沒撐住,歸降匈奴。此後,反叛的韓王信與匈奴聯合南下,直接威脅剛剛建立不久的大漢,並伺機攻打西漢核心地區。

而高皇帝在得知韓王信反叛,並聯合匈奴南下的消息後,顯然是,異常憤怒的,帶著剛剛建立大漢政權的余威,同時也是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一番思索之下高皇帝,決定御駕親征。

然剛剛登基的高皇帝顯然有些飄了,高估了自己不說,還又犯了輕敵和冒進的重大錯誤。最終,高皇帝及其先頭部隊,被匈奴冒頓單于,圍困在了白登山,一連七日。

自此,華夏文明史上,屈辱的「白登之圍」事件誕生。

在屈辱的「白登之圍」事件中,自負的高皇帝,帶領小股漢軍,孤軍深入,與大部隊聯絡中斷。故而,在高皇帝陷入重圍後,漢軍的大部隊根本就不知道高皇帝在哪,也就無法相救他們。

最後,在毫無辦法的情況下,高皇帝采納了陳平之計,重賂匈奴冒頓單于的妻子閼氏。而在閼氏的勸說下,不管是出于什麼原因,最終,冒頓單于解開了,包圍圈的一角。直到這時,高皇帝才得以屈辱逃月兌,並于平城的漢軍主力會合。

話說,高皇帝于「白登之圍」中,乃是利用了陳平之計,才得以逃月兌。大概是不想丟華夏文明的架子和面子,之後不少史書上,都稱贊是陳平的智謀,護了高皇帝的周全。

可是,越是夸陳平之計,就越是凸顯出漢高祖的自負和軍事無能。試想一下,如果高皇帝此時,若能重用淮陰侯韓信,大概率的,華夏文明的歷史上,就不會有白登之圍了。所以,不管史書如何記載和夸贊高皇帝,乃至陳平之計,「白登之圍」都是華夏文明的絕對恥辱。

再加上白登之圍後,剛剛被羞辱完的西漢王朝,迫于強大的匈奴的威懾,隨即罷兵,且又屈辱地派劉敬與匈奴談判,結和親之約。自此,西漢又屈辱地開啟了,令華夏文明再次蒙羞的「公主和親政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