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一章 微服私訪

然而此任命,卻令儒家哀嚎不已。

田千秋乃原高寢郎,所學無他才,能術數,非是儒家。

御史大夫桑弘羊乃商賈之家,非儒家;

後將軍商丘成,乃是武人,非儒家;

太常張賀,其父乃張湯,家學刑名之學,雖以儒釋法,但終究非儒家;

光祿勛金日磾原休屠王太子,異族,亦非儒家;

衛尉任安因佔卜著名,發跡于大將軍衛青門客,亦非儒家;

大鴻臚蘇武、廷尉楊信皆原出使匈奴發跡,亦非儒家;

大司農趙過,出身農家,亦非儒家;

太僕上官桀乃武人出身,亦非儒家;

思來想去九卿之中唯有宗正劉闢疆治學儒家,少府公孫遺中途曾治學儒家。

三公九卿之中儒家之人竟然只有一個半!

眾儒家之人知曉此事之後如喪考妣,極為低沉。

然而被罷黜的百家之人則在心中幸災樂禍。

儒家落得這個局面實屬活該,陰謀詭計坑劉進,沒想到竟然栽倒在劉進的手中,且仗著武帝罷黜百家,表彰六經,竟然膨脹到當面陰陽怪氣在任皇帝劉據,簡直是不知天高地厚。

但是現在僅僅也只能在朝中大員之中排擠排擠儒家,但是若作出啥顛覆性的諸如恢復百家爭鳴,廢棄表彰六經的行為,目前定然是不可行了。

一來,罷黜百家,表彰六經,乃在漢武帝遺詔中,漢武帝以為此乃其功績。否定此,便是否定武帝之政。

二來自置博士,舉茂才、舉賢良文學後,無論是中樞還是地方,低級官員其所治之學為儒家經典者佔據了絕大多數。

若是此時行恢復百家爭鳴、廢棄表彰六經之舉,劉據的位置能坐穩當?

那根本就不可能。

因此劉據也心照不宣的令宗正此治儒家經典之人在九卿之中留下個儒家代表便罷了,其他諸人,皆不是出身儒家。

這種局面,儒家之人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非要鬧出事端來,當了三十多年太子劉據,沒點手段那是不可能的。

三公九卿皆有所換,朝中諸多事情需要交接,因此此事的長安城有些混亂。

但劉進也並未思索此事,他目前最關心的便是三輔之地的代田法收成如何。

這是從漢武帝未死之前,便由劉進和趙過二人負責之事,即便是漢武帝已經是死去了,但劉進和趙過負責這個事情也沒有因為新皇登基而換給了別人。

且原本趙過乃是搜粟都尉僅僅能控制軍田,現在任職大司農,對全大漢農業皆可管理指導,推行代田法更加名正言順了。

六月正是三輔之地夏糧收獲之事。

這一日,劉進和趙過二人皆換上常服,來到了長安城郊縣算是微服私訪代田法收獲以後的具體情況。

劉進來到了京兆尹戶縣。

一望無際的黃金色田野之上,戶縣的百姓一個個忙著收割莊稼。

炎熱的天氣令劉進、趙過等人是汗流浹背。

一輛輛滿載的糧食莊稼的牛車在路上行進著。

一個個老農看著豐收的莊稼,邊是笑聲不斷的交談著邊在收割莊稼。

此時遠處,有一個帶著草帽,從天中出來的年約五十出頭的老者正拿著水壺在田間地頭喝水呢。

劉進拽了拽趙過的衣衫,指著那老農說道︰「趙公,我等與他人交談一番如何?」

趙過點了點頭,兩人于是便前往了那休息的老者跟前。

走進一看,那老者皮膚被太陽曬得 黑,臉上的汗水滴滴淌在光著的膀子上,反射著毒辣的陽光。

劉進上前寒暄道︰「老丈,我等皆是城里的,來此打算尋親,走累了,想要休息一番,不知老丈方便與否?」

老者一打量劉進的穿著還有其身後的侍從,一眼便看出劉進不簡單,當即趕緊說道︰「此地非是老朽的,這位小公子自便便可。」

劉進也毫不顧忌,拱手道謝說道︰「那就謝過老丈了。」

說完,也不擺架子,直接便盤膝而坐,根本沒在意地下的塵土。

這一下就將此老者的好感拉起來了。

劉進嘿嘿笑著說道︰「老丈,我這一路上,路過的田地可不少。往常收糧,可是不曾見過大家伙干活都有說有笑的,今年頗為反常啊!」

听到這話,那老者立即眉飛色舞起來,手舞足蹈的說道︰「可不得有說有笑的,往年這個時候,一畝地能收二百五十斤糧食便是多的了。

今年呢,別人不說,反正我家今年一畝地至少能收四百斤糧食。

即便是老熊他們家勞力少,伺候農田不精細,一畝地也得收三百五十斤糧食。

我隔壁老孫他們家中,勞力多,人也勤,伺候農田恨不得和伺候老爹似的,他家更是厲害,一畝地竟然得有四百六十多斤糧食。

大家的收成多了一大半,任誰不高興!

我看這位老兄手上粗糙,一看也是莊稼把式。

老兄你說是吧!」

說著這老者對著劉進身邊也席地而坐的趙過問道。

趙過嘿嘿一笑點了點頭。

劉進莞爾一笑,接著說道︰「對,我看今年之地,也和去歲不同。」

老者繼續眉飛色舞解釋道︰「那是自然,你且看看。這有稜有角的田地,以前哪有這樣的。

我听人家說叫什麼代田法。

是個什麼搜粟都尉的大官弄的。

當時大家伙兒都還不樂意,非得是農吏逼著讓大家伙兒弄之後,大家伙兒不得不弄,方才弄的。

沒想到,嘿嘿,這代田法這麼厲害,竟然能讓糧食增收這麼多。

我以前以為朝廷光知道給我們老百姓要錢要人。

沒想到朝廷還有些為民做實事的官員呢。」

听到這話,劉進苦笑了一下,沒想到距離長安城這麼近,百姓對朝廷的印象竟然都是和老百姓要錢要人,一點好印象都沒有。

若是長此以往,恐怕早晚要生事端啊。

正當劉進陷入沉思之事,老者又有些憂慮的說道︰「以往收成好的時候,朝廷要的也多,也不知這次是不是這樣。萬一朝廷說大家收成好,都是朝廷的功勞,要將多收的要過去,那不白增收了麼。」

听此,劉進眼前一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