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89章紫雲內憂

金陵。

車馬如流,人行如織。

雖然已經歸說江東半壁,但作為千年帝都,金陵城依舊繁華如故。

街面上來來往往的商旅不斷,大大小小的人叫賣聲不絕于耳,穿行的人流簇擁在這街道上,在一片慌亂中,鮮衣怒馬的世家子弟暢快而去。

「國亡于旦夕,金陵卻繁華依舊,甚至更甚往昔,世人沉迷于這片刻安寧,卻忘了憂患,看來這寧國,果真是沒有救了。」

聚福樓,三樓貴客廂間中,大寧武威侯,鎮西大將軍,寧國國師,玄魚真人望著外間大笑離去的世家子弟,忍不住搖了搖頭。

「寧人未必忘了憂患,只是如今寧國式微,他們就算知道國破家亡就在此刻,又能如何?

兩國體量差距就擺在這,寧國就算拼盡全力,也改變不了現實。

反正最後都是免不了滅亡的,那還不如趁著富貴依舊的時候,盡可能享受榮華,縱情肆意。

不然它日淪為亡國之奴,成了階下之囚,再想這般逍遙,便不可能了。」紫雲道長教,寧國大國師,玄成子澹澹道。

「是啊,與其它日慘死,什麼都沒享受到,還不如眼下多快活一些。」

玄魚嘆了口氣,然後看著自家道主,問道︰「掌教,楚王讓我們立刻起事?」

玄成子點點頭︰「這些時日,梁人使者在金陵的活動,引起了楚王不安。未免節外生枝,所以讓我們提前起事,先把寧國弄個半殘再說。」

玄魚皺了皺眉︰「現在動手倒是沒什麼問題,我們師兄弟這一年來,已經陸續掌控了寧國四十萬兵馬。更控制了臨海東部半郡,就連廣陵郡和京師這邊,也有不少兵馬。

只要動手的話,頃刻間就能拿下半個寧國。」

自從寧國龜縮回江東之後,臨海世家的勢力大為衰退,在楚人重兵壓境的情況下,幾乎連剩下的兩郡地盤都保不住了。

好在後來紫雲道誓死相隨,道主玄成子帶著整個宗門,一起隨著寧國撤回到江東二郡。

有了紫雲道六位先天的協助,還有貢獻的大量錢財,才總算幫寧國穩定住了局面。

不過也正是因此,大量靠著紫雲道錢財拉起來的兵馬,最終成了紫雲道一家的士兵,被他們牢牢掌控在手中。

如今紫雲道能控制寧國四十萬兵馬,可不僅僅只是因為寧國無人,他們出了大量錢財幫著寧國招兵,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

這樣的情況,自然會造成寧國權力兩分,為日後分裂,乃至內斗,埋下隱患。

但對如今的寧國來說,以後的隱患根本不算什麼,現在讓出權力給紫雲道也不算什麼,先保住自家江山社稷,那才是真的。

能用分享權力來綁定紫雲道,讓對方牢牢加入自己戰車上,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不就是權力嗎?

只要能保住臨海世家的富貴,就算把國軍位置讓給紫雲道,讓玄成子當個道君皇上,那也無妨。

反正他們臨海世家兩千年來,皇帝都是輪流坐的,誰都沒想過一家一姓能夠皇朝千年。

臨海世家內部,已經有一些人,試探著問過玄成子,隱晦表達過這方面的意思了。

而這種態度和誠意,自然也打動了紫雲道。

所以這一年多時間,紫雲道用心盡力,也算拼盡努力的幫寧國維護統治。

雖然他們也沒忘記楚國的任務,用心盡責的向陸淵傳遞著,江東寧國的情報,並做好了隨時反正的準備。

但同樣他們也是認認真真的,幫寧國服務著。

這種兩面騎牆的姿態,已經很明顯的表達出了紫雲道的態度。

左右搖擺,兩邊通吃。

既畏懼楚國,卻又有些舍不得,在寧國得到的好處。

「掌教,我們真的要起事嗎?」

猶豫了下,玄魚還是忍不住問道︰「寧國現在有了梁國幫助,錢糧不缺,在外也有援兵。國中又有八十萬兵馬和我們相助,未必不能守住江東基業。這樣只需熬個幾十年,或許就有轉機了。」

死守撐下去,這是自寧國退回江東後,便在國內喧囂塵上的廣泛論調。

而這個論調,隨著這段時間梁人使者的到來,和梁國提出願意結盟和提供幫助之後,就更加鼓舞了寧國人心。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甚至包括玄魚這一些紫雲道的人,都隱隱有些傾向這個國策了。

一國之教啊,甚至可能建立一個地上道國。

就問問,誰能舍棄這樣的誘惑?

「玄魚,你接觸紅塵繁華太多,心亂了。」

玄成子听到玄魚的話,神情微冷,出言訓斥︰「楚國如今整合了西南,國中可動用的先天宗師,足有三十三人,能調動的兵馬更是有兩百萬之多。

並且隨著時間過去,楚國的實力還要不斷加強。

到最後先天宗師達到四五十人,兵馬達到三五百萬,也無不是沒有可能。

這份實力,就算比起北邊佔據青州的梁國,也不見得落到哪去。

可梁國還要應付河北與西北的強敵,國中大半實力都要放在北邊和西邊,能用到江南的兵馬,頂多只有三成罷了。

靠著三成力量,還有一個殘破的寧國,如何能抵擋楚國大軍?

眼下梁國扶持寧國,只不過是想通過這些臨海世家和我紫雲道,讓我們去消耗楚國實力,給他們爭取時間罷了。

此等詭計,我等又豈能遂了他們的願,用我紫雲道弟子的性命,去給梁國霸業做奠基石。」

不同于門內,那些被地上道國這個噱頭,所吸引迷惑的門人。

玄成子對于江南的局勢,還有如今的九州局勢,看得可是很輕的。

他知道,哪怕有了梁國幫助,寧國也絕非是統一了大半個揚州的楚國對手。

畢竟梁國在江北,在青州。而不在江南,在揚州。

就這麼一個現在,就注定了梁國不可能,把自己的力量全都投入到揚州戰場。

而無法得到整個梁國幫助的寧國,自然也不可能是已經整合了九成以上揚州的楚國對手。

一個頂多只有三成青州和一成揚州的聯合,對上九成以上的揚州,怎麼看都不像是能贏的樣子。

「梁國加寧國,自不可能打贏楚國。但我等也不需要贏,只需撐個幾十年,撐到四極變動,那轉機就可來了。」玄魚依舊有些不甘心。

「轉機?」

玄成子聞言冷笑︰「什麼轉機?你是指幾十年後,一個被楚國打壓的殘破不堪,可能只有二三百萬民眾,十幾萬兵馬,和不知道有沒有十位先天的寧國。

妄想著和已經斗了幾十年,早已有了血海深仇,且強大無比的楚國聯手,一起北上中州嗎?

別傻了。

楚國不可能跟一個擋了自己幾十年的敵人聯手的。

而被楚國圍攻了幾十年的寧國,就算還能存活下來,也沒有力量北上中州,去和天下群雄爭奪地盤。

就靠寧國這點家底,真打到中州去,能奪下多少地盤。

一縣?

一府?

總不可能有一個郡吧?

而沒有一郡之地,寧國又怎麼可能在群狼環視的中州立足?

怕是要不了多久,就會被群雄兼並,國破家亡了。

那樣的話,我們堅持幾十年,流干淨整個宗門的血,又有什麼意義?

但如果幫助楚國就不同了。

楚國如果能整合揚州,便可在江南坐觀北地群雄爭斗,看著梁趙徐魏周等國,打生打死。

等這些人打的精疲力盡後,再揮師北伐,就算不能奪下整個青州,也能佔個五六郡地盤,也是半州之地的基業了。

所以不管如何差,楚國都是個保底的中州霸主。

你是願意做一個一府之道國,還是願意做一個霸主之國教?」

玄成子發出了直指人心的詢問。

一府之道國,半州之國教。

這兩條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放到了玄魚面前。

面對這個問題,根本不用多做考慮,答桉就已經出來了。

「這自然是……霸主之國教了。」

面對血淋淋的現實,面對掌教凌厲的眼神,玄魚哪怕再是不甘,也只能壓下心頭野心,苦澀答道。

一個府的地盤,哪怕再怎麼富庶,最多也就養活百萬人。

可如果是半州之霸主,以目前來看,怎麼著也有兩三千萬人的。

而在考慮到日後,九州人口大量集中到中州,越是富庶強大的國家,最後能掌握的人口也絕對越多。

那麼掌握了整個揚州的楚國,如果遷移到中州去,哪怕最後真的只如玄成子說的一樣,只能搶下五六郡之地,最終的人口應該也不會下于四五千萬的。

面對這樣一個龐大的基本盤,哪怕最終要和飛霜道一起分享,紫雲道也總歸能分得兩三千萬信眾的。

而面對一個又小又弱,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滅亡的小國,哪怕成了地上道國,又有什麼意義?

紫雲道該怎麼選,其實已經很清晰了。

玄成子正是看明白了這一點,所以在門內人心浮動,許多人都被地上道國所迷惑的時候,也依舊選擇堅定無比的站在楚國身邊。

因為那才代表著未來。

「你能看清這點,我就可以放心了。」

玄成子看著一下泄氣的玄魚,臉上神情終于和緩許多,然後繼續寬慰道︰「其實跟隨楚國,對本門的確是好事。

若真如你們說的一樣,徹底綁定寧國,甚至把寧國變成我紫雲道的道國,再帶著這個道國一起北上中州。

那最後我紫雲道,也就月兌離了世俗之外的地位,從原本的局外人變成局內人了。

你們也不想想。

以世俗爭霸的殘酷,凡是被滅之國,國中皇親貴族,哪一個能夠存活下來的?

皆是被勝利者斬盡殺絕,不留後患。

到時我紫雲道之道國,若是在中州爭霸中敗了。

不僅國祚要滅亡,執掌一國之大權的我紫雲道弟子,一個個也活不下來。

我們死了,作為余孽的紫雲道,難道還能保存不成?

怕是到時候,曾經被我們得罪的仇敵,如楚國,都會跟上來,來個痛打落水狗,以報我們在江南阻其統一之仇。

那時,紫雲道的道統就真的要斷絕了,你我皆是門中之罪人。

相反。

若是紫雲道投靠楚國,托庇于楚國大旗之下,日後就算楚國在中州爭霸中敗了,被人攻滅了。

我指紫道和飛霜道,也可以置身事外,以道門的名義月兌身于外。

頂多就與門中那些出仕楚國的弟子做個切割,將他們逐出門外就可以了。

紫雲道還是能夠摘干淨,保存下來的。

畢竟楚國雖滅,但我們道門還有先天宗師,天下道門在這點上,利益也相合。

那些俗世王朝,若不想承受一個道門先天的怒火,以及天下道門的敵視,就絕不敢把事情做絕。」

玄成子說到這里似乎又想起什麼,于是又看著玄魚,意味深長的說道︰「而且,你們想帶著寧國死扛下去。

但有沒有想過,即便聯合了梁國,再有我紫雲道相助,也依舊不可能是楚國對手呢?

別忘了。

楚國這段時間以來,接連冒出來的那六位青黃真人。

在九州修士全都飛升的當下,還能有六位真人出現,而且與楚國先前的青雲子、黃玄二真人一樣道號名字。

這里面意味著什麼,你不會不清楚吧?」

听掌教提到這點,玄魚臉色難看下來。

青黃兩系真人的出現,世俗凡人的那些先天宗師,對此的認知,或許只是楚國又多了六位強大的先天戰力,而且還是和楚王有深切關聯的先天戰力。

但作為仙門弟子,玄成子和玄魚他們,對此事的利害重要,那是難以想象的震驚。

因為在越來越多青黃真人的出現後,他們哪還不明白,這些所謂的真人,根本就是楚王的分身,或者說某種傀儡。

這就是仙門手段,出自某種神通。

而在當下的絕靈之世,還能一下子弄出八個分身或者傀儡,並自如操縱,其中隱含的利益,就實在太大了。

這意味著,楚王在這絕靈之世,哪怕沒有靈氣,也依舊可以修煉,不斷的提升修為。

這一點,從先前楚王只有兩具分身,結果等佔領了天羅山後,一下就冒出了四具分身便可看出。

這一前一後,楚王的修為絕對是暴漲了的。

那問題就來了。

楚王在打贏寧國之前,在各大仙門和世人之中,實力公認的是各仙門道主的水平,也就是凝聚一氣的修為。

那他修為再突破大進,修為到什麼地步?

「楚王已經凝聚二氣了……」

盡管知道這很荒謬,但事實擺在眼前,玄魚通了口唾沫,不得不承認這個萬分不願相信的事實。

「是啊,凝聚二氣。」

玄成子神情也很復雜,大宗門的利益未來放在他眼前,令他也不得不認真思考︰「一位凝聚二氣的修士,有多厲害和可怕,你我應該都清楚吧?

若一切都如典籍中記載那樣,那如你我這般的先天修士,在楚王面前,就如那些先天之下的武者在你我面前一樣,根本不堪一擊。

哪怕我們能聚集十三位,甚至更多先天,可只要楚王親自出手,也不過是白白送死罷了。

甚至都不用楚王動手,就靠他那些修為可比先天第二境的分身傀儡,八具分身一起出手,八個先天第二境,也足以橫掃江東了。

先天以上的差距實在太大了。

頑抗下去,只不過是白白送命,拖著宗門跟那些臨海世家一起送死罷了。

你我身負重任,背負前道主的期望,絕不可做這種蠢事。」

提到前道主,玄魚面皮一抖,卻是想起了那個偉岸飄逸的身影,心中最後一絲抗拒消散,無奈嘆道︰「我知道了。其他同門那里,我會親自去勸說的,絕不會耽擱起事反正,失約楚國。」

「師弟能這麼想,師兄就放心了。」玄成子滿意點頭。

現如今,紫雲道內主張掌控寧國,建立一個地上道國的人,基本都以眼前的玄魚為首。

而如果玄魚改變主意,在他這位領袖的作用下,無疑能影響很大一部分,甚至全部道國派的弟子。

這也是玄成子,要找玄魚談話的原因。

只要說服他,便說服了整個道國派,能把紫雲道從歧路重新掰回來。

「一切都是為了宗門罷了。」

玄魚起身,擺了擺手,悵然說道︰「楚王在這絕靈之世,還可修煉,真不知他用的是什麼辦法。若是前道主們還在,能得知這個辦法,也就不用被逼著離開了吧。

現在飛升仙界,前路渺茫,也不知是否真能尋到大道。」

玄成子也起身,聞言澹漠道︰「誰知道呢。不過楚王即便能夠修煉,想來這方法也極其苛刻,甚至旁人根本用不了。

不然為什麼楚國之中,除他之外,再沒有听到任何一人,修煉了仙法呢?

而且這絕靈之世,就算能修煉,必也是坎坷無比,仙路難尋。

頂多能多苟延殘喘一些時間罷了。

前道主他們能搏一個飛升機會,至少還有一絲成仙可能,未必就比楚王躲在這九州凡界要差。

不過以楚王凝聚二氣之修為,壽元足有三百載,二倍于我等先天,還有一個王位可做,卻也足稱逍遙了。

楚國有這位雄主在,別的不說,最少可保三百載之基業。

比起九州其它各家仙門,所投靠的凡俗王朝,已經要強上許多了。」

「是啊,我等投靠他,最少我們這邊多了一位凝聚二氣的修士,這已經比很多人要強了。」玄魚一嘆。

「罷了,不談此事。」

玄成子搖搖頭,看著自己師弟道︰「楚王這次不僅想讓我們起事,還給臨海世家們開出了封國之賞,用以拉攏他們投靠。

我已經約了武明侯,準備探探他的口風,師弟也快些去勸說同門吧,時間緊迫,不能耽擱了。」

「是。」

玄魚躬身領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