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42章玉蟾困境

北國之地,隨著時間進入三月,大地的冰雪已經徹底融化,萬物也進入了復蘇的季節。

時值此時,周國那邊,終于有著騷動傳來。

楚神武十年,三月初七,周顯慶七年,周帝在城外大閱諸軍,五萬京師禁軍操演陣法,喊殺聲于長安城外,數日不絕。

足足五日之後,周帝在軍中大肆獎賞了厭惡中的勇士,隨後返回宮中,下令于關內郡各地募兵十五萬,用以填補京師防御。

因為近些年來,周國境內戰事頻發,為了供應戰事,不得不于國內加重賦稅,收取錢糧。

同時也受到了寒災影響,糧食產量有著不少減少。

重稅天災之下,周國內的百姓日益貧困,食不果月復者,隨處可見。

賣兒蠰女者,比比皆是。

底層的百姓,別說一日三餐了,就是一日兩餐也難以維持。

許多人是數年未聞肉色,一年難有飽月復,日子過得苦不堪言。

因此等征兵的消息傳開之後,無數關內健兒應征入募,各地參軍之人絡繹不絕。

這並非是他們有多麼擁戴朝廷。

這麼多人參軍的原因無它,只因加入軍隊,便能吃飽,還能有一份較為不錯的軍餉,能讓家庭過得好上一些,這便足以讓如今饑饉窮困的周人百姓為之拼命了。

因此征兵的消息才發出不過半月,十五萬人的數目,瞬間就招募齊全了。

無數被淘汰,和後來趕來的人,為之捶胸頓足,哀嚎不已。

一些想不開的,甚至干脆自殺了,只因不想再活在這昏暗世道上。

周國對國內百姓的壓榨,由此可見一斑。

以兩千萬之民,養兩百余萬之軍,真不是那麼容易能做到的。

不過六七年時間下來,周國的民力國力已被壓榨到了極限,隱然有了幾分王朝末世之象。

在這般濫用民力下去,或許不用幾年,其就將自行分崩離析,步入滅亡。

只是,即便要滅亡,最快那也是幾年後了。

直至此時,在民力的極致壓榨下,如今的周國,看上去還是國力鼎盛,軍威赫赫的。

東境河、陽兩郡四十萬兵,北境朔方三十萬兵,西晉河隴四十萬兵,如今京畿關內,同樣募軍至二十萬兵。

舉國上下,常備兵馬已達一百三十萬眾,乃是九州之中,數目僅次于東邊梁國的。

另外邊境各郡,還有數目同樣達到百萬之眾的民夫。

可以說,如今周國之中,已經戶戶出兵,家家從軍了。

以周國如今七郡六十三府,在籍戶口一千七百萬人的底蘊,供養如此數目的大軍,國力幾乎已經利用到了極限。

也因此,造就了周國在諸國之中,僅次于梁國的兵威聲望,被九州眾人視為天下前三的大國。

此時這樣一個霸國,被楚國無恥背約,趁著糧食貿易的空檔,出兵奪走了漢中郡。

如此奇恥大辱,怎麼可能忍得下氣?

故而關內大軍才剛剛募集,周邊各國收到消息後,皆都認定,這是準備出兵漢中,找楚國討回面子了。

同樣的,消息回到巴陵,陸淵在仔細查閱確認情報之後,也是這麼認為的。

于是瞬間,他不由警惕起來。

那二十萬周兵數量雖然不多,與漢中兵馬相差無幾,且新兵居多,不用太過憂慮。

但周國會出動多少先天,便就讓人難以揣測了。

原先時候,經過周國那些世卿自己培養,以及從江湖中收納高手,周國前後左右東西、南北八大柱國,皆已齊備。

甚至在此基礎上,新添了上、下兩位柱國大將軍,直接湊足了十位柱國。

可這次北伐,楚國順利攻克漢中,青雲子也在戰場上,直接陣斬了周國的南柱國大將軍東方無雲,使其折損了一位先天。

因此如今,周國的先天柱國,已經從原先的十位降到了九位,跌破了兩位數。

而在周國東境的河陽二郡,有兩位柱國駐守,防備梁國。

北境的朔方郡,同樣有兩位柱國駐守,防備魏國國。

西境的河隴戰線,更是聚集了賀拔勝為首的四位先天,以應對蕃人的年年侵攻。

剩下的兩位先天,則分別駐扎在國都長安以及漢中郡。

如今漢中郡的東方無雲死了,周國北、東、西三處戰線,皆有強敵,那幾處的先天宗師也無法調動。

國都長安的先天,同樣道理。

皇城所在,京畿重地,沒有強者鎮壓怎麼行?

此處的先天也無法動彈。

所以理論上講,周國從明面上,其實是湊不出一位先天宗師,來統領大軍的。

眾所周知。

各國出征,哪怕是那些一郡半郡的小國,也都清楚,凡軍無先天不出。

一方大軍,沒有一位先天宗師坐鎮,根本無法威懾強敵,護持全軍。

因此沒有先天宗師領兵,周國自然無法南征,漢中自然無憂。

可事情不是這麼講的。

周國明面上的九位先天,僅僅只代表了周國本身的實力。

處在周國之外的力量,即玉蟾道這個仙門,是不包含于內的。

只要玉蟾道想,隨時都可支援周國數位先天,幫對方支撐起這次南征大軍的架子。

如此一來,哪怕周國自己拿不出先天宗師來領兵,但有了玉蟾道的幫助,也是可以發動此次南征的。

一個仙門的威脅,看看紫雲道便就知曉了。

僅是對方一家,就輕易派出了四位先天,實力可謂豪橫。

而紫雲道在揚州,可還是和飛霜道共同瓜分此地,並沒有完全掌控一州資源。

但玉蟾道在雍州,卻是唯一仙門,直接統一了整個雍州修仙界的。

從此處來看,于情于理,玉蟾道的實力底蘊,應當都是強過紫雲道的。

基于此點來推論,對方如果支持周國,那麼給出的好處和派出的先天宗師,自然而然的也應該更多。

一想到玉蟾道可能派出四位,甚至更多的先天加入周國,然後這股力量還會派來攻打楚國,陸淵就有些睡不著覺。

被一個仙門盯上,實在是太讓人寢食難安了。

于是為了解惑,也同樣是為了安心,陸淵親自出了巴陵,趕往天守山,拜見了飛霜道主莫離。

……

經過一個冬天的緊急修建,大筆銀錢撒下去以後,天守山的宗門建設,進度可謂極快。

不過短短四月,山上就已經建成了宮殿三,閣樓十二,其余屋舍百余間,一個仙門駐地的雛形已經呈現。

並且這還不是停止。

在天守山上各處,隨處可見來來往往的民夫壯丁,工人巧匠,往來于山中各地,在那些仙門道士的指揮下,繼續修建著更多的宮殿樓閣,屋舍亭台。

此外一處處花園盛景,石道玉階,也在迅速延伸著,遍及山內各處。

見此一派興盛景象,陸淵也不由微微動容。

雖然從皇城司的回報中,他也了解了天守山的情況,對這里並非不知。

可紙上的文字,所得終究極淺,遠不如親眼所睹。

現在親眼一見,才知飛霜道的底蘊深厚。

才四月時間,就能把一個宗門建設的有模有樣,展露出昌盛氣象。

很難想象,對方完全坐落此地之後,會是何等場景?

‘或許到了未來,天守山附近的洞庭湖周遭,也將如同廣陵的汨羅山一樣,直接將半郡化為道場,收得百萬信眾吧?’

陸淵可是去過天羅山附近的,深知紫雲道在豫章郡之北,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地位。

此時楚國之內,也有了飛霜道這個仙門落戶,並且還給了對方國教之位。

若真讓他們發展各數十上百年,一個洞庭郡的飛霜道,必將冉冉升起,不可收拾。

屆時教權與皇權之間,官府和道觀之間,洞庭百姓該尊誰听誰,可就難說了。

一想到這種事情,身為王者本能,陸淵心中就生出忌憚敵視。

不過如今飛霜道和楚國結盟共進,彼此關系極好,此時當然不用擔心,飛霜道威脅到皇權。

對方想要發展起來,也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所以此個顧慮,倒可先行放下,不必著急。

因此想到此行目標,陸淵收攏了面上異色,隨後便在天守山門口,等著飛霜道前來迎駕。

得知楚王親自前來,飛霜道上下不由震動,很快莫離便親自下山,迎著陸淵進入山門。

一路所過,還和他介紹山中美景,各處細節玄妙,可謂張口就來,毫無半點滯澀,竟比本地人還要了解此山。

可見短短幾月間,飛霜道就已將天守山給研究透徹了。

陸淵一邊笑著點頭,時不時附和幾句,心中對于飛霜道的忌憚,又提了幾分。

等到了山上,兩人進入宮殿,彼此就坐之後,陸淵才問出了此行來的目的。

「敢問道友,雍州玉蟾道,實力如何?其等若是支持周國,能派出多少護法神將?」

莫離聞言,微微一愣,隨即想到近些日子北面傳來的情報。頓時明白這位楚王前來,是為了什麼。

于是笑道︰「看來道友是擔憂漢中之事,擔心新奪之土,被玉蟾道給壞了好事。」

陸淵點頭,沒有否認︰「漢中關乎我大楚北境安寧,此地得失,足以影響國運興衰。雖我楚國已經在漢中屯駐重兵,但玉蟾道乃據擁一州之仙門,實力絕對不容小覷。

若不弄清對方底細,知曉他們會出什麼牌。

就這樣毫無準備,等著對方主動來攻,孤心中實在難安。」

莫離听完陸淵的憂愁,不由哈哈一笑︰「看來道友對于我等仙門實力劃分,是半點也不知啊。」

他笑了一句,然後見陸淵困惑,便解釋道︰「道友有所不知,我等仙門實力,從上古年間起,便向來不以地盤之廣闊,來分高下。

一個仙門佔據的區域大小,確實或多或少能增強一個仙門實力,但這個增強比例,微乎其微。

可能佔據一州,對于一個仙門的增強,只不過時之一二罷了,影響不了大局。

蓋其原因,便是我等修士根本,仙靈之氣。

道友應當知曉,我輩修士,想要精進修為,突破境界,除了需靠自身悟道修心之外,吐納仙靈之氣,化為法力,也是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說是仙道根本。

無仙靈之氣,無以修法。

不修法無以成仙。

是以仙靈之氣的多寡濃郁,精純特異,才是決定一個修士乃至仙門,是否昌盛的根本。

若是靈氣不足,縱然佔據整個九州,但卻無法供養出一尊一氣修士。

那佔據的領土再廣,又有何用?

同樣的道理。

在如今末法之世,我輩修士想要修仙,除了靠道友這般通過先輩遺留,獲得儲靈玉中的靈氣加以吐納修行等奇遇外。

最為正統的主流,便是于洞天之中,接引靈氣修行了。

所以別看玉蟾道佔據整個雍州,為雍州修仙界之首,但這也只是名號好听一點罷了。

整個雍州境內,除了他玉蟾道外,還有何修士?

說是雍州修仙界之首,可是雍州修仙界,已經有玉蟾修士罷了。

不過自娛自樂矣。

而我揚州之地,有我飛霜道與紫雲道,听起來像是兩家共分揚州,不及玉蟾道一統雍州。

可我兩家,各自有著洞天修行,靠著自己便可傳承不斷,比起玉蟾道又差到哪去了?

九州各家仙門法會,哪家我飛霜道不可與玉蟾道共列席位,平起平坐?

他又比我強到了哪去?」

莫離說到此處,自信一笑,語氣中沒有半點謙讓。

而陸淵听到這里,心中也醒悟過來,這叫自己犯了經驗主義。

在凡俗爭霸太久,錯把凡世各國以地盤疆域之廣闊,來論實力的一套,弄到了修仙界上,造成了認知差異。

此時今莫離點醒,才明了兩者間的區別。

確實。

修仙界中,靠的不是地盤廣闊,而是自家佔據的靈氣是否充裕。

前世看過的那些仙俠小說中,那些大門大派,還都把山門建在靈氣充裕的靈脈之上呢!

陸淵所在的九州修仙界雖然並無靈脈一說,與那些金丹元嬰的仙法體系,也有著極大差異。

可縱然差異再大,總是有一些大道根本是互通的。

那些小說中的靈脈,放到九州,可不就是那些洞天福地嗎?

只不過如今那些洞天福地枯竭,無法再產出仙靈之氣,等同于靈脈枯竭,變為了普通的凡域,難為仙人居所而已。

照此理論。

雍州只有一個玉蟾道,只能供養這一家仙門,只能說雍州貧瘠,僅剩下一座靈脈,余者不堪所用罷了。

反倒是揚州這邊,還有著天羅山與汨羅山兩處洞天,有著兩處靈脈,能供養兩座仙門。

僅從這點看,揚州底蘊就比雍州強了不少。

玉蟾道獨霸雍州,確實說明不了什麼。

人家雪原蕃人還佔據了整個雪原呢?

可他們就算坐擁數十萬里之土,國力還不是依舊比不上疆土三四萬里的周國?

期間的差別在哪?

不就是土地的可利用度嗎?

玉蟾道只是看著唬人而已,實際上未必有多強。

陸淵心中想通這點後,頓時放松許多。

但他也沒真的徹底放下心來,還是繼續自己開始的問題︰「道友點醒,孤知矣。只是玉蟾道實力,究竟如何,倒有可能解惑?」

看陸淵已經醒悟過來,莫離滿意一笑,在听他繼續詢問,沉吟一下,還是回道︰「玉蟾道之實力,怎麼說呢……與我飛霜道之間,大致不相伯仲,難分高下。

而且玉蟾道面臨的局面,實質比我飛霜道還要復雜許多。

因為玉蟾道山門玉華山所在的位置,就在周國的河南郡內。

是的,玉華山就在中州之地,未來不管四極哪處天災,都影響不了對方。

他不用像我飛霜道和紫雲道一樣,為了宗門存續,要使勁的打進中州,躲下一片區域作為道統傳承根本。

人家本來就有中州的基業。

而且河南郡緊鄰梁國,玉華山身處其間,與周梁兩國都有聯系,東西都有退路。

相較于僅有兩郡中州基業,並且四面皆敵的周國。

佔有了整個青州,此時已橫霸天下,未來注定以利于不敗之基的梁國,無疑比風雨飄搖的周國是更好的選擇。

所以哪怕限于山門所處的位置,玉蟾道不得不支持周國,做出些許妥協。

但要說他能向周國下重本,傾盡全力的幫對方,卻也想多了。

要知道河南郡東邊就是梁國的滎陽郡,北邊是趙國的河內郡,身處三國之交,未來誰都可能打過來。

可謂漩渦中心也。

玉華山的位置,既是玉蟾道的幸運,但也是他的不幸。

在周邊三國沒覺出勝負前,他是絕對不可能,向單獨一國投注的。

左右逢源,道統拆分,方才是他的根本出路。

此次周國聚兵,二十萬眾听著嚇人,但也不過虛張聲勢而已。

道友已在漢中之地屯駐重兵,還有兩位護國真人在,如此實力,周人定不敢來犯。

無需憂慮也。」

莫離細細分析一番,最後做出了定論。

而听了他的見解,陸淵也在心中回盤了一下,此時天下局勢,也不由贊同的點了點頭。

玉蟾道的局面,此時看著很好。

但就如周國一樣,兵威赫赫,可四面皆敵。

如今之所以能維持,靠的不過窮兵黷武而已。

只不過表面嚇人,實則虛弱不堪。

這個仙門的威脅,確實可以忽略。

于是他不由向著莫離行了一禮︰「此方多謝道友解惑,听了道友之言,北境周國,從此不憂也。」

隨後,兩人沒有繼續談論國事,放下心來的陸淵,也趁此機會,和莫離討論道法。

這些九州仙門的最後一批修士,很快就要前往北冥幽都,舉界飛升了。

現在對陸淵來說,這幾乎等于最後與同道相交的機會,自然要珍惜起來。

錯過此次,日後再想找人論道,可就再也不可能了。

是記,楚王留居天守山,與飛霜道主論道十日,方才回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