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32章四極廢,九州裂

「道友是說,近幾年天地大寒,變故來自于北冥幽都?」

在縉雲臉色難看的時候,陸淵也反應了過來,同樣面色有幾分不好的問道。

這幾年天氣一日冷過一日,楚國雖然因為位于江南,受此的影響並沒有多大。

可也只是暫時而已。

若是真如縉雲所說,天地間的寒氣都匯聚于北冥幽都之內,而北冥幽都則相當于一個容器,用于容納這些寒氣。

此時容器出現了問題,寒氣則開始慢慢泄露。

陸淵有些無法想象,這種寒氣泄露的現象,最終會造成什麼影響。

誰也不知道,原本吸收了整個九州世界寒氣的北冥幽都,到底儲存了多少寒氣?

而這些寒氣如果全都釋放出來,對于天地氣候的影響,會有多麼強烈?

如今才只是異變發生的第五年。

可在北地,在雪域高原,這些泄露出來的寒氣,卻已經影響到了一些部族的生死存亡。

如果這種情況維持個十幾年,甚至上百年,如今的九州十域,或者說北地諸國,不知有多少會徹底化為冰霜之國。

別的陸淵不清楚。

但就在楚國邊上的雪域高原,怕是會有大半成為雪國吧?

而雪原上的那些蕃人,不說全族死絕,但死個大半,應該是肯定的了。

雪原好不到哪去,那麼就在旁邊的周國,以及周國更北邊的魏、趙等國,又能好到哪去?

就算這些北地諸國,憑借深厚的底蘊,能扛過這場寒災。

但最後傷亡慘重,也是避免不了的。

其實就算這些,倒也還罷了。

但陸淵更擔心那些北地各國,到最後會被寒災逼成如今的雪原蕃人,來一場聲勢浩大的南下,這就有些要命了。

一想到浩浩蕩蕩,數量以億計的北地之人南下,那鋪天蓋地的場面,即便他已經是凝聚一氣的修仙者,也依舊忍不住有些窒息。

‘不過這種場面,應該不大可能出現。而且就算出現,第一個倒霉的也是魏、趙等國。

然後等魏、趙等國,因為寒潮被逼南下,第一個首單其沖的也是周、梁二國。

揚州北面有雍州和青州頂著,應是不用擔憂寒潮影響的,最多要早點做防備,免得周、梁二國狗急跳牆。’

陸淵心中這麼想著,心情好受許多。

而在他對面的縉雲,則肯定了他的猜測,只見對方說道︰「大王沒有想錯,這幾年的寒潮,就是出于北冥幽都影響。」

縉雲點了點頭,然後看著陸淵難看的臉色,語氣嚴肅的說道︰「上古年間,如今的九州十域,其實並沒有這麼細致的劃分。

那時天地一片蠻荒,四極陰陽失調,西邊群山地震連連,東邊大海風暴肆虐,北邊冰雪凍結一切,南邊毒火焚毀大地。

唯有中州一部區域,地脈勉強穩定,能夠供人生存。

後來上古仙人破界而來,施展大法力,調理地風水火。

在極西安定地脈,平息了地震。

在東邊填補海眼,消弭了風暴。

在南邊封禁了毒火,修養了大地。

在極北,則修築了北冥幽都,收攏了寒氣的同時,在以其為根基,作為兩界大陣的通道。

如此一番大神通,才穩固四極,使蠻荒漸漸利于我人族生存,然後人族繁衍擴散,疆域擴大,才慢慢劃分出了九州十域。

等北冥幽都內的寒氣全部釋放出來,重新流散于天地之內後。

九州十域之地,其它一些地方,我不清楚結果會如何。

但北域草原、西域戈壁、玄域雪林,這北地三域,以及九州最北的冀州、兗州大部,還有徐州小部,絕對會化為凍土。

屆時這三域三州之地,將被冰雪覆蓋,再也不適合人族生存。

其上一切生靈,都將面臨死亡毀滅。

而這個毀滅日期,應當已經不遠了。

快則二三十年,慢則百年,北冥幽都內的寒氣估計就要全部釋放。

到那時,以上區域的億萬生靈,要麼遷徙到南部,要麼就在風雪中逐步凋零死去,別無活路。」

縉雲一字一句,訴說著這個殘酷的事實。

三州三域,近百萬里的區域,這麼大的面積,其上不知生活了多少人?

哪怕北地三域就如雪域高原一樣,環境惡劣,但上面所有的部族國度加起來,估計也有四五千萬人。

剩下兗、冀、徐三州,所有人口加起來,也絕對超過上億。

三州三域,以陸淵估模,總人口應該已經逼近兩億。

這可是兩億人啊。

如果北冥幽都徹底失控,冰寒到來,兩億人就將徹底失去家園,淪落為流民,只能向南遷徙求生。

到時這股難民洪流滾滾而來,很難想象,會對南部諸州原有的社會架構,造成何等 烈的沖擊。

‘不,或許不用等冰寒到來。’

陸淵抬眼看了眼縉雲,眼中閃過一絲異色。

既然今日飛霜道能跑來楚國,跟自己這位楚王訴說寒潮將來的事情。

那麼北地諸國,尤其是首當其沖的兗、冀、徐三州,陸淵可不信上面就沒有和飛霜道類似的仙門,或者其它修仙勢力。

或許此時此刻,甚至早一兩年前,更久前,就已經有仙門去尋找那些北地世俗王朝,跟他們說起這場災難了。

而且想想這幾年,九州的風向變動。

先是青州梁國,不顧引起天下各國警惕敵視的影響,悍然吞並了青州來國,直接統一了整個青州。

隨後此舉像是多米諾骨牌一樣,瞬間引起了周邊各國的異動,令得北地諸國,紛紛開始擴軍備戰,不斷在各自州內挑起紛爭,加快了一統的步伐。

整個九州之地,也因此變得硝煙四起,如火藥桶一樣,仿佛一點就爆。

原先陸淵還以為,這是因為梁國的強大,所以才導致了周邊各國的恐懼警惕,為了自保,才走上了擴軍備戰的道路。

但此時仔細想想,事情或許並非如此。

陸淵這些年翻閱典籍,博覽廣識,所以對于上古年間的事情,倒也通過一些傳聞記載,有那麼一點點了解。

因此對于方才縉雲口中所說的,四極之中的中州地區,大概知道處于什麼方位。

上古年間的中州,具體位置就是整個青州,還有雍州東邊河南、南陽二郡,徐州南部小部、還有挨著徐州的豫州大部,全都加起來,大概有著現如今兩州之地大小。

而作為佔據了中州一半區域的梁國,在北邊三州三域遭難的情況下,作為唯一安穩的地區,自然是首當其沖的。

梁國境內便有著丹鼎道、蒼龍道兩大仙門,這兩個仙門地處青州,門人弟子皆來自此,與梁國地方可謂息息相關。

要說他們和梁國朝堂沒什麼聯系,打死陸淵都不相信。

須知當初天羅法會,他可是親眼看到代表越國朝廷的楊景,前去參與恭賀了。

既然天羅法會如此,那麼北邊丹頂道與蒼龍道舉辦的什麼法會,應該也有類似的事情。

所以當這兩大仙門察覺到了北冥幽都的異變之後,提前將消息告知梁國,應該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而梁國也正是因為察覺到了災難即將到來,為了迎接北部三周未來的難民沖擊,才迫不及待的統一青州,想要集合一州之力,來應對這場大劫難。

同時北面兗、冀、徐三州上的各國,紛紛擴軍備戰,厲兵秣馬,也不全都是出于自保的目的,更是在為寒潮逼近後的向南遷徙,做著準備。

既然自己的領土,在即將到來的未來,已經不適合生存了。

那麼為了存活,三州三域上的無數國家和部族,自然只有向南遷徙,向適合生存的地方遷徙了。

在這場遷徙之路上,任何擋在前路的人,都將成為敵人,都將成為自己掠奪生存物資的阻礙。

殺戮、掠奪、征服……

以上這些,才是寒潮壓迫下的,北地各國各族的主旋律。

而在這旋律之下,這是充斥著死亡與壓抑的地獄。

陸淵此刻,仿佛能看到數十年後,那一片片由尸骨與鮮血組成的河流,上面有無數的冤魂在哀嚎哭泣。

人間在這一刻,也徹底化為了煉獄。

「天下從此多事矣。」

微微閉上了雙目,陸淵輕嘆一聲。

雖然已經預見了那個可怕的未來,但他對此也根本改變不了什麼,根本無力去阻止。

在面對整個世界的災難前,個人的能力顯得如此的卑微和渺小。

或許在上古年間,無數仙人在世,靠著那些仙神的大神通,能重新收攏寒氣,封印在北冥幽都。

可在這個末法之世,神通難顯,僅靠存世的那一些大貓小貓,別說收攏封印寒氣了,如今前去北冥幽都,估計都有些夠嗆。

而改變不了劫難的源頭,想要化解劫難帶來的災難,也根本不現實。

兩億人的災民,如此龐大的數量,根本就不是任何一州一地能夠收納的。

就像佔據了大半個雍州的周國,無法救濟區區六百萬蕃人一樣。

才佔據了一個青州的梁國,也救不了那龐大到令人窒息的兩億災民。

那些災民想要生存,所以只能南下。

青州的兩國子民也想要生存,所以只能阻擋災民的南下之路。

這根本就是死結,誰的化解不了。

「看來大王已經明白事情的癥結所在了。」

縉雲見到陸淵的神色和感慨,心中頓知這位楚王已經听懂了自己話中的含義,微微點了點頭的同時,又語含深意的說道︰「不過大王對于這場寒災,或許理解的還不夠深刻。」

「不夠深刻?」陸淵微微一愣,心中略有不安,意識到自己似乎忽略了什麼,而且這很重要,不然縉雲不會如此說。

他眯一眼想了想,隨後面色肅然,行禮請教道︰「還請道友明示。」

縉雲語氣悠幽幽︰「方才貧道說了,上古之時,四極失調,天地蠻荒,多虧了有仙人調理,這才有了如今的九州十域。

可而今,曾被仙人鎮壓的北極寒氣,此時已經因為北冥幽都的緣故,從封印中泄露了出來,化為了如今的寒潮。

那麼等北冥幽都的寒氣泄露出來,是不是也就意味著,作為四極之一的北極,再度不穩,失去了平衡呢?

既然北極已經失去了平衡,那麼作為與之對應的南極,少了北極調和之後,是否也會出現異狀,從地心冒出毒火呢?

南極北極皆出現問題,那麼西極大海、東極群山,是否又會重新出現風暴和地震?

整個天地是一體的,作為天地的一部分,四極自然而然也是相互對應聯系的。

此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身處這個天地,身處中州四極,就根本不可能置身事外。

而等四極出現了問題,那麼生存在這區域內的諸國人族,又該何處?

皮之不存,毛將附焉!

北地三州三域,原本是北極冰原。

南域雨林、南海島域、還有揚州,原本可是南極毒火。

若一切正如貧道所推測的一般,那麼等北極徹底失控之後,天下四極之中,下一個失控的便是南極毒火。

屆時一州二域之內,地心噴涌,毒火遍地,一片火海之下,生靈也將滅絕。

那時整個揚州,又有多少區域能夠幸免呢?

楚國處在揚州之內,到時又該如何自處呢?」

縉雲目光直直的盯著陸淵,發出了這誅心之言。

而听了對方的話,陸淵神情一變,臉色前所未有的難看起來。

因為他知道,對方說的這一切,並不是虛言。

作為修士,陸淵對于天地大道,自然也有著自己的理解。

所以才清楚,對方說的四極平衡,陰陽失調,到底有多麼恐怖。

在陸淵前世,就有一篇文章,大概描述了類似的場面。

淮南子曾記載︰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 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

此時縉雲描述的四極失衡場面,與淮南子所述的四極廢、九州裂,或許有些許出入,但大致上還是差不多的。

都是一樣的恐怖,一樣的天地末日,民不聊生。

屆時身處這樣的末日之下,恐怕整個九州世界內,唯一能夠安穩,能讓百姓得以存活的地方,也就只有梁國所在的中州故土之地了吧?

可中州故土區區二州之地,又如何能容納得了整個九州十域的人族?

所以到時候,九州十域之內,注定有九成以上的人,最後會被放棄,徹底被四極災難給吞沒。

而楚國所在的揚州,身處在南極毒火之內,多半也難以幸免。

就算最終有小部分區域,能夠避免毒火侵襲,但那對于已經失去了大半揚州的楚國來說,又有何意義?

所以對于楚國來說,其實最後的選擇也就只有一個了。

那就是向北擴張。

跟那些北地諸國一樣,為了未來能奪得一線生機,拼命地向南涌去。

只不過楚國情況比北地諸國好一點,可能只有等北極寒潮徹底釋放之後,南極毒火才會失去平衡,開始在南邊爆發。

這個爆發可能要等到一百年後,並持續數十年,等毒火遍布了南域雨林和南海島域之後,才會波及到揚州。

陸淵最少還有一百年時間的緩沖期。

但緩沖期就算再久,也總有到了的那一天。

等毒火到了揚州之後,楚國將必無可避。

屆時想要活命,那就只能向北遷徙。

「這個消息,寧國那邊知道嗎?」陸淵臉色陰晴不定,然後突然抬頭問道。

縉雲神色平靜,他早就知道這場災難的到來,此時講述出來,也已經毫無影響,此時听到詢問,點點頭道︰「金陵那邊,紫雲道早在五年前,就已經有人前去知會了。

畢竟在那個時候,世人所公認的揚州之主,依舊是金陵寧國。

那時想要挽救揚州的命運,想要帶領揚州渡過這場劫難,還得看寧國。

只是大王所立的楚國,近些年來,擴張崛起時代迅速,到了如今,更是立下了霸業,迎頭追上了寧國。

鑒于此,貧道才來巴陵,向大王告知此事。

如此,今後不論楚寧兩國,誰人能執掌揚州,也能對那快要到來的災劫,有所防備。」

陸淵聞言,忍不住哼了一聲。

他就知道,面對四極失調的大災難,天底下的那些霸國大國,不可能不提前知道消息。

楚國之前之所以遲遲蒙在鼓里,也是因為實力太過弱小,沒被那些仙門放在眼中。

若非近幾年,他一力擴張,甚至這兩年開始稱霸,在九州展露頭角,吸引來了飛霜道的注意。

怕是等到災難到來前的那一日,還不清楚事情為什麼會發生?

當初自己決意稱霸,果然是件正確的事情。

不僅讓楚國的擴張更加順利,也同時獲得了揚州救世主的半張門票。

‘不過紫雲道通知了寧國,看來這個天羅山的仙門,和那些臨海世家的關系,果然非同一般啊。’

陸淵眼神微眯,想起了那年天羅法會上,前去祝賀的那些臨海世家代表。

控制了揚州數千年的臨海世家,他們與紫雲道的關系,似乎遠比他想象中的要更加密切。

而飛霜道呢?

他看了看縉雲,對方來告知自己此事,又是懷著什麼目的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