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97章兵發西川

神武六年六月初三,陸淵領軍抵達西川郡渝中府。

到達之後,他並沒有第一時間領兵開戰,而是查閱了一下西川郡的內政情況。

經過數年發展,尤其是戰後難得的和平,楚國各地都迎來了一波新生嬰兒潮,西川郡也不例外。

前越弘道九年時,那個時候還是長沙國,陸淵對全國人口進行了一次統計。

那時西川郡就有十六萬戶,八十三萬口。

這些年經過休養生息,戶數方面沒太大增長,依舊是十六萬。但人口卻已經增長到了八十八萬,其中大多都是新生兒。

這種人口的迅速增長,如今還在持續當中,繼續維持下去的話,頂多十五年,現今西川郡三府的人口就會破百萬。

對此,陸淵頗感欣慰。

對于楚國來說,開拓新的領土重要,但增加人口更重要。

因為開拓一份新的領土,它所能獲得的氣運是固定的,屬于一次性給予,給了之後,不會再繼續增加。

但領地上的人口,同樣能給予氣運。

而人口越多,給予的氣運就越多。

如今西川境內,新生兒不斷降生,人口以一種高速的狀態增加著。

未來等這些新生兒長大,不,甚至他們降生的那一刻,就已經給楚國提供了氣運。

而等他們長大之後,能提供的氣運還會更多。而且長大之後的新生兒,同樣也能繼續繁衍下去。

如此綿綿不絕,日益增長。

可以想見的未來,陸淵能獲得的氣運將會更多,通過這些更多的氣運撬動的靈氣份額,也將更多。

在這場末法之世的靈氣爭奪上,他已經佔據了自己牢牢的一個份額,並且迅速的將這個份額擴大著。

看完了西川郡本地的人口自然增長後,陸淵又看向了另一個人口統計名單。

自從去年六月南詔軍奇襲西川國後,西川國本地的民眾,就不斷的開始向周邊逃亡。

他們逃亡的方向並不多,選擇更是只有兩個,要麼是北邊的漢中國,要麼是東邊的楚國。

而兩個選擇之中,又以楚國最為吸引人。

因為漢中國弱小,跟他們西川國比起來,並沒半點優勢。

西川國都被那些敵人攻破了,漢中國北邊還要應付周國,南邊再來一個西川國,其中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很多稍有見識,控制了大量資源人口的流民,如那些士紳豪強或者江湖人,都知道逃到漢中國,前景堪憂。

跑到漢中國,或許可以獲得一時之安寧,但等周國南下,或者南詔軍追過來,該危險的一樣危險。

但楚國就不同了。

這是一個據擁四郡、雄兵數十萬的大國,尤其在西川郡內,還屯駐了十數萬大軍。

跑到這樣一個地方,不論是安全,還是未來的發展前景,都遠強過漢中國。

能做一個大國的子民,總好過做一個小國的子民。

所以該怎麼選,其實很多人心中都有數。

于是在南詔軍肆虐的期間,凡是有條件的流民,都選擇往楚國跑。

光是去年神武五年的後半年期間,楚國就陸續接收了差不多十萬西川國的民眾。

得到了今年,隨著南詔軍的暴行越發過分,逃亡的民眾變得更多。

僅僅是今年前兩個月,西川郡就又接收了超過七萬的流民。

不過到了三月起,那些南詔軍也察覺到了西川郡民眾大量逃亡的事情。

所以開始了前面提到過的,在通往西川郡的各處要道上設卡,用來攔截封堵逃亡民眾。

幾個月封鎖下來,大量民眾被攔截,其中相當一部分被虐殺。

但南詔軍的數量畢竟有限,西川郡與西川國接壤的地方足有三府,對方不可能全攔得住。

所以這幾月下來,陸陸續續也有五萬多西川民眾,逃到了西川郡。

自從今年初,定下西征大長和,北逐南詔軍的戰略之後,陸淵就已經決定收復西川國。

西川國有半郡五府之地,域廣兩千四百里,地盤不算小了。

而如今這麼大一塊地盤,經過南詔軍的禍禍,還有大量流民的逃亡,人口流失嚴重。

初步預計,領內全部人口加起來,已經不超過三十萬,平均一府五六萬人,一個慘字都無法形容了。

這麼點人口,別說開發新收復的西川郡了,就是維持當地的官府統治,都是夠嗆。

所以往西川郡移民,已經是勢在必行的事情了。

因此今年以來,這前後收容的差不多十三萬流民,陸淵並沒有像以往那樣,送往黔中郡。

而是留了下來,臨時安置在渝中府這邊。

打算等趕走了南詔軍,就將能重新發回原籍,作為當地人口充實地方。

不過即便將這十三萬流民送回去,對于西川西面五府之地來說,依舊是太少了,遠遠不夠。

因此從楚國本土三郡,向西川郡西面五府移民,很快也將成為國內又一個大移民工程。

不過移民西川郡,所面臨的困難和阻力,比起移民黔中郡,就大大少了很多了。

畢竟作為此前金陵歷代王朝經營已久的熟土,西川郡的富庶,那可是天下聞名的。

西川郡錦官城,更是如洞庭郡巴陵城、襄陽郡襄陽城等等城池,一起位列天下名都的雄城。

這麼一個富庶肥沃的地方,對于楚國內缺地少地、想要博個機會的人來說,誘惑力可是相當之大的。

移民黔中郡那種窮山惡水,只要不是被逼到了絕路,沒幾個人會去。

但換做了西川郡,那報名的人就相當多了。

不說別處,就說眼下的西川郡東三府,在人口逐漸增長到八十八萬之後,對地方上來說,已經相當擁擠了。

畢竟這邊是山區,能夠開墾的農田並不多,田畝產量也遠遠比不上那些富庶地方。

這三府之地,能養活的人口是有極限的。

只靠本地的糧食產量,養活百萬人,就是極限了,而且這個極限,還是建立在地方民眾生活相當拮據的情況下。

如今雖然距離這個極限,還有段距離。

但生活的壓力,卻已經在一些地方顯露出來了。

很多底層少地民眾,已經不得不放棄耕種,選擇入城做工,以此補貼家業。

但這麼一片山區,沒有成型手工業,城內又能養活多少人口?

隨著入城做工的人變多,各個崗位競爭的人也多,變相拉低的工價,使得做工也賺不了多少錢,頂多能讓全家溫飽而已。

而且這個溫飽線,也隨著人口的增長,在慢慢降低著。

可以預見,如果不進行產業改革,引進更多能帶來經濟價值的手工業,那麼這東三府之地,百姓越活越窮是肯定的了。

不過該怎麼改革,要不要改革,這些都是地方官員和朝堂大臣的事,陸淵並沒有閑工夫去管這些,他也不擅長這個。

他只知道一點。

東三府的西川郡百姓,已經初步感到了生活壓力,有較大的移民意願。

「也不需要多,三府內八十八萬百姓,遷走個二十來萬就可以了。

這樣最後剩下來的人口,平均一府二十多萬,每家每戶都能分到足夠農田,地方出產的糧食和生活狀況,也將大為改善。

最後在襄陽郡和洞庭郡那邊,各自遷移個一二十萬人,一起湊足六十萬人。

再加上停留在渝中府的這些流民,還有西川國境內剩下的人,也有個百萬之數了。

有這些人,足夠支撐起對西川郡西五府的開發了。」

陸淵心中做好了規劃。

……

有了決定之後,陸淵也不耽擱,立刻寫下聖旨,傳回國內,讓崔長青等大臣進行籌備,進行先期的移民工作。

這次他統兵二十萬,其中精銳戰兵過十萬,以此雄師,驅逐區區十萬的南詔軍,根本不在話下。

甚至別說驅逐了,把這些人全都留下來,也並非難事。

至于那位南詔軍的大皇子,一個才晉先天的家伙,陸淵讓一只手,都能輕松打敗對方。

這次不讓他尋到機會,也就罷了。

不然有機會的話,陸淵並不介意再殺一位先天,為自己先天斬殺達成四人的成就。

也正好,南詔國三位先天,這實力已經有些超綱了,月兌離了小國範疇。再算上南詔兩郡半的地盤,已經隱隱有著幾分征西南夷前,那時楚國的威勢了。

面對這樣一個西南小霸主,不進行一番削弱,縱然收復了西川,陸淵也有些寢食難安。

一個隨時能出動十萬大軍,還有三位先天宗師可以調用,侵略性極強的大國,在邊上盯著你。

就問問,誰能夠安心?

陸淵此時多少也能夠理解,前越弘道帝,以及現在的寧國建武天子,面對先行的長沙國,現在的楚國,是個什麼感覺了。

想來他們,也像自己現在忌憚南詔國一樣,忌憚著楚國。

恨不得能一舉鏟除這個心月復大患,解決自己的後顧之憂,然後專心應對其它大國了。

「不過世上之事,哪能事事順心。就如現在寧國沒辦法攻滅楚國,以如今楚國之力,也還無法攻滅南詔國。

這次也只能多消滅俘獲一些南詔國士卒,削弱對方國力。

同時看看有沒有機會,除掉那位大皇子趙長卿,斷去對方一臂了。」

陸淵目光炙熱,斗志昂揚。

這兩個目標,無論完成哪一個,對于南詔國來說都是一個極大打擊。

如果兩個都完成,更是相當于減去了南詔國兩成國力。

再加上南邊中路軍黃玄,南路軍李雄、黎川,他們各自的斬獲。

此戰結束,消滅南詔國或許不敢想,但給對方沉重打擊,使其一蹶不振,三十年回不過氣來,卻是沒什麼問題的。

屆時,元氣大傷的南詔國,在恢復實力之前,再難對楚國構成威脅。

而對方想要恢復元氣,也將面臨赤黎國與昆海國的騷擾。

陸淵收兩條狗,可不只是擺出來看門的。

關鍵時候,也能是放惡狗出籠,跑去撕咬敵人的。

這次打擊南詔國後,並不意味著,楚國與對方的戰爭就結束了。

收復西川之後,接下來進入休養期的楚軍,或許不會再主動對南詔國動手。

但國內疲憊,急需大量錢糧人口的昆海、赤黎兩國,可是還饑腸轆轆,需要大量食物來填飽胃口。

而這食物從哪來?

楚國不可能給,甚至還要從這兩條二狗手中,收取貢賦。

那最後也只有邊上的大理、南詔二國能給了。

只需陸淵稍加引導,就可讓這兩個藩屬國針對南詔,牽制住對方恢復的腳步。

至于大理國,那自有蘇國、宋國去應付,用不著陸淵來操心。

征服了大長和國後,對于剩下的兩個大夷國,陸淵也已經安排的妥妥當當了。

……

神武六年六月初八,在渝中府休整五日,巡視完西川郡的內政工作之後。

陸淵總算開始調兵遣將,開始對南詔軍的攻略。

渝中府城外,大軍行營,中軍大帳。

「楚維,此戰你率領水師,運輸大軍前往西川軍後方,幫他們登陸之後。就領著手中的兩萬水師,給我封鎖長江,絕不能放任何一個夷兵渡河。」

陸淵看著下方聚成兩排的諸多將領,對著左側最前方的水師總管、弟子楚維說道。

「臣遵命。」

楚維听到命令,立刻出列,領下令箭。

這一場西川伐夷之戰,原先調來的兩支水師也將參加。

算上這兩萬水軍,還有聚集在渝中府城的十八萬陸軍,水陸合計二十萬兵馬,便是此次出戰的兵馬總數了。

有了這支水軍攔截長江,足可構成一個堅固防線。

當初周人三十萬大軍是怎麼被越國水師攔在洞庭江北的,今天那些沒有水師的南詔軍就將怎麼被攔在西川江北,只能在看著長江望河興嘆。

甚至就算有一小部分南詔軍運氣好,僥幸渡過了長江,逃回了江南。

隨後在江南與西川緊鄰的的劍川國內,也還有黃玄率領的六萬兵馬,他們將構成第二道防線,進一步阻攔江北的南詔逃兵。

如此層層設防,那些西川境內的南詔軍想要逃回去,除了按照原路,冒著物資短缺、大量傷亡的風險,再度跨越數千里無人群山,將再無任何可能。

長江、劍川兩道防線,將使得任何想要南下逃命的南詔軍,倒在這條逃亡的路上。

「韓順。」

安排完水師的任務,陸淵又看向自己另一個弟子,西川都尉、左將軍韓順,下令道︰「你率領本部的一萬郡兵,還有一萬府縣兵,孤再給你兩萬禁軍,你領著這四萬人隨著楚維登船。

等從水路抵達西川郡安岳、盤石二府後方後,即刻領軍攻佔當地。

如今南詔大軍,皆在南充,盤石二府前線,後方空虛,並無多少大軍。

你佔據這兩處地方之後,立刻構築攔截防線,阻攔南詔軍西逃之路。」

當初南詔軍從群山里出來,最初出現的地方,正是安岳府。

陸淵派韓順封鎖此地,進一步堵死了對方南逃之路。

「臣遵命。」

韓順緊跟著出列,接箭領命。

「李良。」

陸淵又看向另一弟子、後將軍李良,繼續下令道︰「孤給你一支禁軍,還有西川軍剩下的一萬府兵,另有五萬民團,合計八萬兵馬。

我要你率領此路大軍,擊破渝中府當面之敵,將盤石府前線的那三萬南詔軍,全都消滅干淨,一個不留。

你可能做到?」

渝中、磐石兩府交界,駐扎著三萬南詔軍,負責監視著渝中府的楚軍。

也正是這股兵馬,先前一直在攔截西川國境內,逃向渝中府的流民。

此前殘殺流民,挑釁渝中府楚軍的行徑,也正是這股南詔軍所做。

對這些家伙,陸淵可是恨極了。

此時下令,直欲將對方斬盡殺絕,不留一個。

面對這殺氣騰騰的話,李良也是肅容,鄭重道︰「臣遵命。」

「嗯。」

看著這位弟子,陸淵略略點頭,並不懷疑對方能否完成自己命令。

在諸多弟子中,除周青外,李良的能力是僅次于楚維的,一直都被他委以方面之任。

此前在攻打大長和國時,就率領一只偏軍,順利的完成了攻佔弄棟國的任務,並且後面還配合著李雄,打下了昆海南部之地。

論起戰功,位列諸將之首。

此次交給李良八萬兵馬,只是對付區區三萬南詔軍,完全是手到擒來的事情,根本不會有任何意外。

「藍照雲。」

陸淵又看向自己的老丈人,同樣下達命令道︰「孤同樣給你一支禁軍,你率之進攻成都府,奪下西川國都錦官城。

此地是南詔軍屯糧之處。

拿下此地,就覺得南詔十萬大軍之糧。如今錦官城中不過三千守軍,你可能拿下?」

藍照雲作為一教之主,先前更是掀起了一陣叛亂的狠人,各種手段能力自然不欠缺。

此前同樣作為方面之軍,攻略會川國,已成楚國一員大將。

听到命令,藍照雲出列,朗聲道︰「臣必下此城。」

做完了這四路布置之後,陸淵起身,環顧剩下諸將,嚴聲道︰「剩下諸人,由孤親自統帥,領兩支禁軍,合計四萬兵馬,由南進攻南充府。

那邊西川國主和一支禁軍,正守著南充府城,吸引了七萬南詔大軍,還有那位南詔國的大皇子。

諸將隨我直驅南充,截斷南詔軍主力後路。

此戰孤要會會那位南詔國的大皇子,看看他比起赤黎族的大巫祭,到底有沒有更厲害些!」

殺氣騰騰,自信無比的話,瞬間感染了在場諸多將軍,令他們忍不住齊聲喝道︰「是,願隨大王殺敵!」

神武六年六月初八,渝中府十八萬楚軍兵分五路,水陸並進,傾巢而動,征伐南詔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