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66章初勝求援

敵人?

听到這個話,再望著遠處升起的火光,還有那雖然有些細微,但隱隱乎乎還能听到的一些嘶喊和戰鼓聲。

黎川和大巫祭幾人面面相覷,心中總算接受了這個現實。

但緊接著的,就是新的疑問。

「來敵是誰?有多少人?」

作為大軍統帥,黎川第一句話,就問出了這個問題。

「來人穿著那些東揚人的服飾,打的旗號是一個楚字,可能是東邊的楚國人。至于有多少人……」

來報的傳信兵,此時也稍稍穩住了些,心頭惶恐,把自己見到的事情說了出來,然後想了想道︰「因為太過突然,熊武將軍也暫時不知。

但看走的時候那漫山遍野的楚人,最少也在一萬以上。而且還不知道,這是不是那些楚人的先頭部隊。」

帶著一絲猶疑,傳信兵有些不確信的說著。

「東揚楚人?一萬人的先頭部隊?」

黎川听到這消息,心里面的震動,越發大了。

甚至一些恐懼,都在心里浮現。

和平了千年,那些東揚人在這個時候,終于按耐不住,開始對他們赤黎族人下手了嗎?

一想到自己周邊,那些逐步被東揚人征服的羌、蠻、苗、越等族,想到這些族群如今的下場,一股不寒而栗的感覺,就在心上環繞不去。

不怪他如此。

實在是這數千年來,自從那些打著三帝苗裔旗號的東揚人渡江南下以來,整個揚州地界上,被他們征服屠戮的族群,實在太多太多了。

哪怕是他們這些西南夷人,雖然並未正面與東揚人有過這種滅族之戰的經歷。

但光是看著那一個又一個被滅的族群,看著東揚人逐步擴張的領土,作為極可能是下一個目標的西南夷人,心頭怎麼不可能沒有恐懼與忌憚。

而此時,心頭一直恐懼與忌憚的事情,總算在現實中上演了。

帶著這巨大的震撼與恐懼,黎川眸光看向了大巫祭。

只見這位神的使者,只是臉上也與自己一般表情。而見自己望來之後,大巫祭直接咬牙道︰「東揚人出現在這里,已經打破了我們與他們上千年的默契。

來者非善,他們是沖著奪取我們赤黎族人,奪取我們夷人土地來的。

這是種族之戰,是存亡之戰。」

震驚之後,這位神宮巫祭直接將此戰定了性,然後立刻道︰「大將軍,雖然不知道來的楚人有多少,但他們既然敢來,絕對是做好了充足準備的。

你立刻調派兵馬,先去救援熊武,把那些楚人擋住再說。

還有這邊的攻城……」

大巫祭看著遠處依舊在激烈廝殺,並沒被後方那場大火影響的勇士們,咬牙道︰「先停下來,等弄清楚的那些楚人的底細之後,再做打算。

眼下有外人在場,這石城,已經打不下來了。」

是的,就是打不下來了。

雖然並沒有領兵征戰的經驗,但作為神宮的大巫祭,該有的眼界和智慧還是不少的。

此時自然能夠判斷得出,再有第三股實力不明的敵人,在周圍窺視的情況下。自己這邊已經不可能像此前一樣,全心全意,毫無顧忌的去攻打石城了。

那些英勇的勇士,此時不能浪費在那血腥殘酷的攻城戰上。

他們的性命與武勇,要留著來抵御,已經開始正式入侵,實力更加強大的東揚人。

在這個大目標的前提下,石城已經微不足道了。

雖然大巫祭還不清楚,城中的那股外來人,與城外突然襲擊自己的東揚人是否有聯系,兩邊是不是一伙的?

但此時是否拿下石城,已經沒太大意義了。

縱然拿下了又如何?

在東揚人大舉入侵的情況下,耗費寶貴的力量打下這座堅城,還能指望用這座戰亂之後,殘破不堪的城池,去抵御東揚人的入侵腳步嗎?

這不現實的。

所以大巫祭這個時候,做出了這個安排。

而听他的話後,明白,這確實是最好辦法的黎川,立刻點頭道︰「我這就安排。」

話落,他扭頭看向自己的得力干將,從懷中拿出虎符的︰「石虎,你立刻領著三萬兵馬,去救援熊武。,他把人撤回來。同時試探一下那些楚人成色,看看他們到底有多少人,又到底有著怎麼樣的目的。」

旁邊一個魁梧將軍站出,領命道︰「遵命。」

說完,這將軍接過虎符,就匆匆離去了。

遠處被楚人放火偷襲的營寨,是他們大軍最東邊的側翼,駐扎了一萬左右的兵馬,由一個叫做熊武的人率領。

若真按剛剛前來報信的人所說,偷襲的楚人足有萬人,那此時突遭重襲,又遇火攻,熊武能支撐多久,真的是個問題。

最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救回熊武先不說。

先把那些楚人的勢頭堵住,別讓他們趁著這個時候裹挾,一口氣掩殺過來,把整個大軍擊穿,才是最重要的。

不然的話,那眼下這二十萬大軍,可就真的要一敗涂地,全扔在這石城腳下了。

只是要真的出現了,那他們可就真的成了個笑話。

而大長和國,也危在旦夕了。

時間緊迫,必須得快點救援。

看著自己部下領命而去,黎川又道︰「傳令下去,鳴金收兵,把前面正在攻城的人給我撤下來。」

「是」

相關將領,也立刻領命而去。

……

處理完這些緊急之事後,黎川回過頭來看著大巫祭,此時他心中震驚已平復許多,臉色凝重道︰「東揚人入侵,雖不知人數有多少,但勢頭絕對不會小。

熊武那邊傳信過來,來敵可能是東邊的楚國。

那楚國,我這幾年也有所耳聞,那是東揚人中,新晉崛起的一個大國。

據傳他們國主,隱隱有江南第一名將之稱。而楚國也有三郡之地,數十萬兵馬。

這樣一個人物盯上我們,絕不會輕易就退兵罷休的。

此次我大長和國,可能真的要面臨一場滅國滅族的威脅了。

為了保護我赤黎後裔,為了保住大神的榮光,大巫祭,此次我必須得到神宮方面全力援助。

只有我們上下一心,團結國中所有力量,才有可能擊退敵人,保住大長和國,保住赤黎大神的信仰。」

這位大長和國的大將軍,此時真心實意的懇求。

就如李雄能探查出陸淵有意大長和國一樣。

作為赤黎族附近最大的威脅,黎川對于自己這些西南夷人最大的敵人,也就是東揚人的事情,自然也有著關注。

雖然這兩年因為李雄弄起的叛亂,搞得他不得不把大量精力放在國內,專心致志的去平叛。

但對于國外的事情,對于東揚人的事情,黎川多少是有些了解的。

所以對于越國滅亡,如今東揚人六國並立的事情,也是清楚的。

原本他還感到頗為高興,認為在這種群雄爭霸的局面下,東揚人忙于內斗,應該無力再向外擴張。

但只是看來。

東揚人削弱是削弱了,但對外擴張的,似乎也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下,變得更加強盛了。

那楚國才立國幾年?

此時竟然不想著,去跟繼承了越國的寧國,爭奪天子之位。

反而把注意力放到了西南夷這邊,跑來入侵他們大成和國了。

這還真是。

‘看到我大長和國內亂,覺得是個軟柿子,就想來咬上一口,撈點好處嗎?’

黎川心中這般想著,又是氣憤,又是無力。

因為他知道。

那些楚人是真的看準了,現在內亂都還沒平定的他們,是真的成了個軟柿子。

隨便咬上一口,就能撈到大量好處。

目光看著遠處,那熊熊燃起的大火,那可能已經被擊潰了的熊武一部,這不就是大量的好處嗎?

這樣想著,心中不由更加悲哀了。

大巫祭察覺到黎川的情緒變化,想著他剛剛的囑托,神情同樣凝重道︰「沒問題。稍後我就傳命回神宮,那里面所有的巫祭都出來,增援這里的前線戰場。」

凡事能夠成為神宮的巫祭,實力與能力都是不差的,基本都有著二流高手的實力。

這次為了平定李雄這些外族人掀起的叛亂,大巫祭帶來了神宮內三百巫祭中的一半。而這些人在這一連串的戰事中,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如今面對楚國這個更大的威脅,原本想著留在神宮中繼續侍奉守衛大神,同時保留一點元氣的想法,也不成了。

剩下的一半巫祭,也只能通通調來,支援前線了。

而黎川听到這安排後,也連忙喜道︰「能有這些巫祭的幫忙,此戰定能擊退楚人,護住我們赤黎族人的土地。」

「大神會保佑他的子孫的。」

大巫祭只是點了點頭,沒再多說什麼了。

見此,黎川也沒再多說,而是靜靜等了下來。

眼下只是發現楚人襲擊,具體情況他們也不清楚。

在沒搞清楚敵人到底有多少人,楚國又有多大決心前,他們縱然想要有更多安排,也不知該如何應對。

所以此時,也只能等石虎那邊的消息了。

時間就這樣慢慢流淌。

這遼望塔上,一眾大長和國高層焦急的等待著。

前線正在熱血攻城的士兵,此時也收到了命令,一個個退了下來。

雖然打了沒多久,但原本沖上去滿一萬的勇士,等退下來時,也只剩下了八千余。

一千多人的尸體,扔在了石城下面。

而那座看起來搖搖欲墜的城池,卻依舊挺立在這片原野上。

反倒是遠方。

視線往遠處眺望,大火依舊熊熊燃燒著。

……

一片又一片的營地,燃起了大火。

營中那些大長和國的士兵,在火焰的驅使下四處奔跑。

而另有一些穿著黃甲的騎士,則在烈火之中,不斷往來沖殺。

將一個又一個驚恐的夷人士兵,砍倒刺倒在火焰之中。

更在另一處。

長矛如林,上萬已經列好陣,枕戈待旦大楚士兵,隨著陣線最前方王者的一聲長喝,緩緩逼近了遠處一支數量更多,正朝自己這邊飛速奔來的夷人軍隊。

人馬嘶吼,箭雨如飛。

烈日驕陽之下,伴隨著那烈日般耀眼的身影帶頭沖陣,氣勢洶洶而來的夷人士兵,頓時如雪融般潰散開去。

而前方無數英勇的黃甲士兵,也在王者一往無前的氣勢帶領下,奮不顧身的向前推進。

神武四年八月。

石城東南外的間郟嶺下,楚王陸淵領著一萬士兵,突襲嶺內已經圍城數月的大長和國大軍。

首戰便以火攻擊破七座大營,奪下此嶺。

而後列陣迎擊來救夷人,楚王身先士卒,又一舉破之。

間郟嶺下,楚軍兩戰兩捷,斬俘兩萬余。

才抵達石城,陸淵便先聲奪人,取得了一場輝煌大勝。

而赤黎大軍那邊,在收到消息之後,當天就放棄了東邊營地,連退十數里,將兵馬撤回了主營這邊。

又過幾日,對峙期間,大楚後續兵馬抵達。

很快,石城之下,就已匯聚了六萬楚軍。

而這幾日,南北又傳來消息。

大長和國內,北邊的會川國與南邊的弄棟國,同樣也受到了楚人的入侵。

此時這兩國內兵馬,都被收集到了石城之下,根本無力抵御。這才幾日間,就丟了大半領地。

若再無支援,全部淪喪,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短短時間之內,隨著楚國入侵,原本即將平定叛亂,形勢一片大好的大長和國,瞬間又陷入了風雨飄搖的境地。

一場滅國危機,籠罩了此國。

……

「怎麼辦?」

凝重的氣氛,悲觀的氣息,在大賬內充斥著。

黎川環顧周圍一圈,看著一個個表情不同的人,問出了這個問題。

然而面對他的詢問,面對他的視線,卻沒有一個人敢回答,也沒一個人敢對視。

前幾日的那場大敗,實在是太慘重了。而這幾天斷斷續續的交手,也都是敗多勝少,甚至就沒幾場勝的。

尤其是隨著會川、弄棟那兩邊,傳來的糟糕消息,更是讓眾人心氣越發低落。

此時此刻,竟沒一人有勇氣站出來。

看著一個個畏畏縮縮的部下,黎川心中,是又氣又急。

但他也知道,此時指望他們是不行了。

于是只能把目光轉向大巫祭,帶著一絲期望道︰「大巫祭,你可有什麼好辦法?」

听到這話,向來以智慧稱著的大巫祭,也不由陷入了沉默。

他嘴角動了動,似乎想說什麼,但又似乎有著什麼顧忌,不好說出來。

最後猶疑一會,想到眼下局面,還是咬牙道︰「楚人勢大,那位楚王也遠比傳聞中的更加可怕,想要對抗楚國,緊靠我赤黎族之力,已經不夠了。

所以必須要找盟友。

我會去傳信給盤尤和烏羽兩族那邊的神宮,讓他們派出人來,支援這邊。

東揚人入侵,哪怕來的只是其中一部分的楚國,這也是關乎我們所有西南夷人存亡的大事。

這種大事面前,不能只有我們赤黎族人來扛,他們兩族,也要一起站出來幫忙。

那兩邊神宮方面我去想辦法,大理和南詔兩國王室,就要你這里去溝通了?」

大巫祭看著黎川,神情嚴肅。

按照千萬年來的規矩,信仰的歸信仰,世俗的歸世俗。

他們神宮只負責祭祀信仰,只保證族脈的延續。

但世俗的興衰更替,王朝輪換,則由他們自己決定。

所以兩國神宮方面,大巫祭可以去想辦法聯絡。

雖然份屬不同族群,祭祀信仰的大神也不同,但西南夷三大神宮之間,還是有著聯系的。

在滅族無數的東揚人入侵的大局之下,說服另兩個神宮的大巫祭不難。

畢竟他們這些神職人員,在純粹信仰下,沒那麼多骯髒丑陋的。

可世俗這邊,被那花花世界迷花了眼的兩國王室,能不能這麼顧全大局,就不一定了。

要是那兩國存了保存實力,甚至想借著東揚人的手削弱大長和國,然後他們再趁虛而入的話,也並非是沒有可能的。

畢竟這次入侵。

雖然黎川和大巫祭說的嚴重,是東揚人千年來的首次主動入侵,是對他們西南夷人的滅族之戰。

可誰也無法否認的是,現在入侵的,只有一個楚國。

甚至現在楚國到底投入了多少力量,他們兩個也還沒完全弄清楚。

只知眼前有六萬楚軍,南北兩邊好像也只有一兩萬楚軍,加起來最多只有十萬。

後續會不會有其他力量投入,則還有待刺探。

但有一點卻是能夠肯定的。

那就是僅憑一個楚國的力量,僅憑現在這十萬楚軍,是絕對無法吞並整個西南夷的。

甚至連能否滅亡大長和國,都是個疑問的事情。

有著這點基礎下,有著這個認知下,想讓那兩國出兵出人,幫著大長和國一起打楚人,可就沒這麼容易了。

你大長和國是有滅族之危,但關我南詔和大理兩國什麼事?

憑什麼要我出人出力,耗費無數錢糧,來幫你打這麼一場仗?

就憑我們共同的一個西南夷人的身份嗎?

大家又不是同一個祖先,信仰同一個大神,我憑什麼幫你這麼做?

甚至就算是同一個祖先,同一個信仰,但大家都是活生生的人,總不能全靠信仰來活著吧?

活著就是要吃飯,要考慮得失,要計較厲害的。

真的全都指著大神,指著信仰,那大家早就活不下去,全都餓死了。

別低估西南夷人對東揚人的警惕,但也別高估他們對東揚人的警惕。

在沒切膚之痛的情況下,指望另外兩國無私地幫著大長和國,真的不現實。

可若是沒這兩國幫助,真讓大長和國獨自對抗楚國,在國內打了這些年戰的情況下,還真沒多少信心。

迎著大巫祭期待的目光,心頭想著種種得失,黎川哪怕知道此事很難辦,卻還是只能硬著頭皮道︰「大巫祭放心,我等下就傳信大王,讓他派出使者,去南詔、大理兩國求援。相信這兩國看在大局份上,不會置之不理的。」

只是話雖然這般說著,但黎川心頭卻沒怎麼樂觀。

雖然同為西南夷人,但就像同為東揚人的楚國與寧國一樣。

他們這些夷人內部,三國之間,也是沒少仇恨和戰爭的。其它利益糾紛之類的,更是不知凡幾。

如今靠著一個東揚人入侵的名頭,能讓另兩國放棄這諸多矛盾,跑來援助自己嗎?

怕是他們別趁著機會,背後插自己一刀,來個趁火打劫就好了。

但事到如今。

縱然知道這事很困難,可為了大長和國,為了他們赤黎一族,再難辦的事情也要去辦。

‘就希望此次,能少出些血吧。’

黎川心中哀嘆一聲。

他可沒指望,讓南詔與大理真的無私援助。

大長和國該出的血,該割讓的土地,該讓出的利益,絕對不會小的。

這次戰爭之後,可以預見的,他們大長和國,他們赤黎族,應是要陷入很長一段時間的虛弱之中了。

唉。

世事艱難,大神,為何不庇佑你的後裔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