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92章求助丹鼎

既已結成盟友,很多事情便好談了。

陸淵看著嚴望秋,沉吟一下,道︰「嚴宗主,我等既已決定與朝廷談判,那需得有籌碼和實力,如此才可使朝廷退讓。貴派雄踞嶺南,不知傾力之下,可聚多少人?」

嚴望秋想了想,回道︰「若舉派出動,召集附庸,我可湊十萬眾,此些皆是有勇力的豪杰。若再裹挾些民眾,那麼聚集二三十萬人不在話下。」

所謂有勇力的豪杰,指的就是那些練過一兩手的人。

這種人不一定有多厲害,甚至可能連內力都沒有,只會一兩手粗淺招式。

可你不得不承認的是,這種人打起架來,單打獨斗之下,確實比那些種田夫強上許多。

如果有十萬這種豪杰,那麼南海派所擁有的實力,確實令人可畏,不愧為稱雄嶺南的先天大派。

陸淵心中略略有些吃驚,看了眼嚴望秋,沒想到這老頭看起來垂垂老矣,但是背地里卻能隨時拉出二三十萬人來。

這等實力,說真的,比起五毒教巔峰時期,都不差了。

‘難怪朝廷對于那些先天宗門,都如此忌憚,平日里井水不犯河水。

若每一個先天宗門,都有如此實力。

大越五家先天宗門,若一同叛亂的話,豈不是頃刻間可出百萬兵?’

稍稍算了下那些江湖門派的實力,陸淵不由暗自咋舌,隨之便是心喜︰「如今我手中兵馬,有五萬戰兵,三萬苗兵。另外各地府縣,也可湊出十萬府縣兵民團。

你我兩家合力,便有四十萬兵。

此等實力,哪怕便憑你我兩人,也足可令朝廷正視了。

若是其他兩位宗師,也都能有嚴宗主如此實力,那麼我們這邊四人合力,弄出個百萬兵來,不在話下。

如此既有兵馬作為羽翼,壯大聲勢,又有四位先天宗師作為戰略威懾。

這等實力,已經不遜色朝廷多少了。」

此時此刻,陸淵對于自己計劃的願景,前所未有的看好樂觀起來。

有這些實力,還怕朝廷不肯退讓?

甚至做最壞打算,在他們這邊擺明了條件之後,朝廷還是那麼頭鐵,不肯同意陸淵等人的意見。

那他們四人直接起兵叛亂,都能搶來自己想要的地盤,甚至可能還比如今想要的更多。

畢竟如今朝廷主力,要麼被牽制在了洞庭郡和廣陵郡,要麼就遠在九真郡,京師兵馬也動彈不得。

根本就無兵可用,無兵可派了。

「其他兩位宗師,應是無我這等實力的。」

相比于陸淵的樂觀,嚴望秋卻是穩重了些,提醒道︰「白鳳寺地處臨海郡,此地乃六姓七族月復心,向來為那些世家的基本盤,一直嚴防外人插手。

所以在那些世家的打擊下,白鳳寺縱然為先天宗派,但真正實力,也就相當于一個一流宗門。

此寺傾力之下,動員僧眾,發動信徒,拉出二三萬人,或許不在話下。

但想要聚集十萬兵,卻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且臨海郡內,還有五萬朝廷的精銳禁軍,更有一位先天宗師坐鎮,若是臨海郡有動亂,隨時都可出兵平亂。

因此濟慧那禿驢,是絕不可能跟我們一起對抗朝廷的。

他沒有和朝廷對抗的資本。」

陸淵聞言默然。

其實對于白鳳寺,他原本也沒太指望對方。

此寺處在六姓七族的大本營,一有個什麼風吹草動,都會引來那些世家的集火,想要起事太難了。

也正是因此,所以白鳳寺才急著想要月兌離那個囚籠,第一個站出來,答應朝廷的招攬。

所以沉默了下,陸淵又問道︰「白鳳寺可以不去管,剩下一家呢?」

相較于一直待在洞庭郡,沒怎麼走動江湖的陸淵,嚴望秋對于其它各派,就熟絡的多了,此時張口便答道︰「此時還未接受朝廷邀請的江湖門派,還剩下三家。

一家為觀海山莊,一家為九川劍派,一家為六陽派。

首先說廣陵郡內的觀海山莊,此莊的主人喬氏,雖然說是江湖世家。

可廣陵郡地處越梁交沖,江南江北數百年來,不知在此處發生了多少大戰。

喬氏雖為江湖人,但在數十萬兵馬的交鋒下,也無法置身事外,只能選擇一方投效。

所以觀海山莊名為江湖世家,實際上,卻和朝廷那些世家走得更近一些,彼此間經常通婚,早就親密一家了。

因此朝廷十大宗師剩下一位,若是說動的是觀海山莊,那麼喬氏是絕不會與你我合流,一起反抗朝廷的。

倒是建安郡那邊,佔據此郡的九川劍派,周圍沒朝廷勢力鉗制,實力較為不錯。

但建安郡僅有八府之地,境內多山少平原,地狹民寡,向來窮困。

九川劍派哪怕佔了此郡,但也養不起太多門徒,拼盡全力,估計也只能動員出十萬人。

至于六陽派,那位尹宗師,乃是先天第二境的實力,六陽派又佔據了富庶的豫章郡。

除非能拿出整個豫章郡來,不然區區朝廷封國之賞,人家根本就看不上。」

說到此處,嚴望秋頓了頓,看著陸淵認真道︰「所以陸宗師,你我哪怕最好的情況,其實也就是能聯合九川劍派,據有三位宗師,擁眾五十萬。

你所想的四位宗師,百萬眾,基本不可能實現。

反到朝廷那邊,就算與我等對立,最少也能有七位宗師。

論起實力,還是要勝過我們不少的。」

未免自己剛剛找到的盟友得意忘形,貿然行事而出錯,嚴望秋此時,不得不澆了盆涼水。

而被這涼水一沖,陸淵也冷靜了不少。

原先因為突破先天,而生出的些許得意驕狂,頓時跟著被沖去,清醒了過來。

「多謝嚴宗主點醒。」

陸淵朝著嚴望秋行了一禮,感謝對方提醒。

「不必如此。」

嚴望秋見陸淵醒悟過來,不由露出笑容,捋了捋須道︰「你我已是一體,自當榮辱與共。老夫還指望著陸宗師能帶著我,一同割據一郡,開國稱孤呢。」

說實在的,雖然深刻清楚,朝廷那邊的實力極強。但嚴望秋對于陸淵,還是很看好的。

對方的個人實力就不說了,先天宗師,放到哪里都是核威懾。

最重要的是,這位陸宗師的領兵之能。

跟著陸淵來回奔波數千里,嚴望秋可以說是親眼見證對方,怎麼打敗十萬苗人,怎麼收復三府的。

而不只是他,陸淵麾下的那個大弟子,也同樣擅長統兵作戰。

領著一支烏合之眾的偏師,卻還能和五毒教的八萬大軍打的有來有回,最後甚至大破對方。

本人善用兵,麾下也多能征善戰之將,再有十數萬兵馬。

說真的,陸淵給朝廷帶來的威脅,遠比南海派那二三十萬人要大的多。

也正是因為看清了這一點,所以嚴望秋對陸淵,才如此有信心。

有這麼一位有實力的盟友在,朝廷如今又被周人重兵壓境,縱使十大宗師集結齊了又如何?

逼急了,他二人一同投靠周人,朝廷又能如何?

有著這最後退路在,嚴望秋還是有些底氣的。

所以此時,只要這位陸宗師穩住,那麼對方所提之事,其實確實大有可為的。

陸淵並不清楚,自己在嚴望秋心中,竟有如此的分量和價值。

不過此時冷靜下來後的他,到時再度恢復了那穩健性子。

此時在心中沉思過後,陸淵便對嚴望秋道︰「未想江湖局勢,竟也如此復雜。這樣一來的話,原本我的一些設想,便需做些改變了。

嚴宗主,不知你與九川劍派關系如何?」

嚴望秋捋須道︰「我兩家全都臨海,往日里有不少海貿交易,算是關系不錯吧。」

陸淵點頭︰「既如此,那麼不管九川劍派是否會加入十大宗師計劃,還請嚴宗主遣人過去與其聯絡,試著能否將其說動,加入我的聯盟。

建安郡窮困,想來九川劍派,也不甘心困于此地的吧?

都是其肯加入聯盟,來日以一大郡封國,豈不好過窩在建安郡?」

嚴望秋想了想,道︰「此事我可去做,但不保證能夠成功。九川劍派不似我,門內傳承無憂,不一定會冒險的。」

陸淵道︰「不管能不能成,試試總不會錯的。」說完了此事,他又道︰「既然朝廷實力比我等想的要強,那麼現在便還不是與朝廷攤牌的時候。

這樣,嚴宗主,此時距離朝廷十大宗師齊聚,應還有半年時間。

趁著此時,你我各自多積蓄些力量,以為談判增加籌碼。

嚴宗主可在南海郡積蓄甲兵,我也趁此機會,多招募些兵馬。

爭取攤牌之時,我兩家能聚集更多實力。」

既然現在靠不了外人,那想要實現自身的期望,也就只能增強自己力量了。

所以等到攤牌前,能據有更多兵馬,就成了此時增強實力的最好途徑了。

「此為穩妥之計。」

嚴望秋笑道︰「若提前準備半年,那發動之時,我南海派集兵三十萬,不在話下。」

陸淵聞言,也點頭道︰「好,到那時,我也必提兵二十萬,以為呼應。」

說完,他伸出手來,嚴望秋同樣伸手,兩人擊掌定約。

……

和嚴萬秋商量完應對朝廷的計劃後,兩邊就各自開始分開行動了。

嚴望秋派遣自己弟子,秘密返回了南海派,開始聯絡嶺南各地與他們較好的門派豪族,用各種名義,提前做著一些動員。

同時南海派也開始往嶺南各地府縣滲透,預備著與朝廷翻臉之時,能立刻奪取城池,掀起聲勢。

而嚴望秋本人,則秘密動身前往了建安郡,打算拜訪九川劍派。

隨著陸淵突破先天,他自身的自保之力,也大大增強。

因此在周邊有大軍保護的情況下,他已經不再需要嚴望秋的貼身護衛了。

嚴望秋暫時離去,也只是令他少了一位先天戰力罷了,也算不得什麼大事,只要別引起朝廷和外人的注意就行。

相比之下,若能說動九川劍派私下結盟,反倒能帶來更大助力。

……

嚴望秋那邊緊鑼密鼓的行動著,陸淵此處,也迅速的開展起了動作。

「你持著此信,往梁國江夏郡而去。在郡府有一處五湖商會,你把信交給商會主人,就說是安丘真人故人所送,他便知曉是怎麼一回事了。」

陸淵換來了自己一個記名弟子,將自己剛剛寫好的一封信交給對方,仔細叮囑。

「是,弟子定然把信送到。」那弟子躬身領命,轉身離去。

看著對方遠去背影,陸淵不由點頭。

當初在天羅法會時,安丘真人找到他贈送太平道書時,就曾言過。

若陸淵準備修此道書,那可遣人傳信丹鼎道,屆時該到會予以錢糧資助,協助他成事。

如今自己準備和朝廷攤牌,正是急需積蓄實力。

養兵實在太耗錢了。

雖然陸淵此時的兵馬,暫時由朝廷養著。在正式翻臉前,不用擔心軍餉問題。

但他如今既然打算,再招兵買馬,繼續增強自己實力,那不可避免的,就要面臨一筆新的開支。

這是多招的兵馬,朝廷可不會給他養。

先前為了應急,朝廷給陸淵養兵,就已經是捏著鼻子了。此時怎麼可能還花自己的錢,幫這個地方軍頭擴張實力。

有那個閑錢,朝廷自己多招一點兵馬,不好嗎?

所以陸淵想要擴張兵馬,那就只能自己想辦法去弄錢。

甚至以後和朝廷翻臉了,那邊斷了軍餉,現在的五萬戰兵,也得靠他自己想辦法籌錢去養。

雖然先前打下南三府,讓陸淵撈到了八百余萬兩銀子,可這其中有五百萬兩銀子,是已經答應給孫思文恢復地方的錢。

剩下只有三百萬兩銀子,是可以用作軍費的。

這點錢雖然多,但頂多能讓他再招五萬兵馬,同時支撐這些兵馬一年軍餉而已。

很顯然,陸淵現如今的財政,是遠遠不夠未來開支的。

所以為了避免以後養兵沒錢,趁著現在和曹廷沒攤牌前,多撈點銀子,就很有必要了。

而縱觀各方面,目前能撈錢的最好目標,自然是曾經給過自己許諾,同時又有足夠實力的丹鼎道了。

若能從丹鼎道那邊拉來資助,無疑能解陸淵的燃眉之急,讓他財政變得寬裕。

「丹鼎道好歹也是梁國第一大道脈,論起在道門的地位,絲毫不遜色于紫雲道。

他既然想找我做實驗,幫他們驗證仙法,總歸不能小氣吧。

我也不求他們能給千萬兩銀子資助,但給個三五百萬兩,總能拿得出來的吧。

好歹我也是一位先天宗師,值得起這個價。

只要能拉來五百萬兩銀子,那就夠我十萬戰兵,一年的開支了。

有了這些錢,倒是和朝廷攤牌,便就有了底氣。」

陸淵嘴中自語,嘴角不由露出笑意。

其實對他來說,是從未想過,去暴露自己會修行太平道書的事情。

不然到時修煉了太平道書,他的壽元卻不見削減,這件事情就無論如何說不過去。

所以這次找丹鼎道討要援助,實質上就是在欺騙對方,做的是一錘子買賣。

如果丹鼎道派人來查,直接把人引去孫思文那邊,正在秘密修建的祭壇就行。

有這麼處祭壇在,足夠應付丹鼎道,把援助騙到手了。

到時銀子到手,丹鼎道問起,為何遲遲不去祭祀修煉,自然有的是說法。

但不管哪種說法,陸淵死活都不會承認,自己修行的太平道書的。

反正自己地處江南,手握雄兵,又是先天宗師,如此實力,就算是丹鼎道,只要對方那位道主不出手,還能奈何他不成?

而為了區區幾百萬兩銀子,讓丹鼎道的道主萬里迢迢,跑來找陸淵麻煩,這也太小題大做了吧。

因此二一算作五,這筆騙援助的買賣,基本等于零風險。

丹鼎道就算知道自己被騙了,也只能吃下這個虧。

當然,雖說不能暴露自己修煉太平道書的事情。但卻也不是說,陸淵就不能在別人面前,展露仙法了。

比如他新獲得的五雷書就很不錯。

傳承完整,沒有弊端,威力又大,完全可以拿到明面上,作為遮掩嘛。

「到時我暗地里修行太平道書,從天柱中接引仙靈之氣,然後以此靈氣來修煉五雷書。

這樣明面上,我便與太平道書沒多大關系,而是一個正統的雷法修士了。

而且五雷書的來歷也好解釋。

我和孫兄是世交,他的高祖孫清義,又與紫雲道的前任道主,結伴去飛升了。

這些都是可以查到的事情,甚至說不定真玄那老道,還認識孫清義。

因此我從孫兄手中獲得五雷書,也算是有著跟腳和來歷了,不會引起他人懷疑。

而有五雷書這等上乘仙法在,我不願修習太平道書這種折損壽元的仙法,也就很容易為人理解了。

或許也可以拿這作為借口,用來搪塞丹鼎道。就說我半途獲得了新的仙法,所以不想修太平道書了。

至于我哪來的仙靈之氣修煉五雷書,到時就可拿出仙緣玉片,這就是最好的證據。

孫清義為自己子孫後代留下了仙緣玉片,結果被我所得,用了里面儲存的仙靈之氣,從而踏上仙途,這也很合乎常理吧。」

陸淵心中這般美滋滋想著,不由為自己的機智點了個贊。

如此一環套一環,層層遮掩之下,外人絕對想不出,天柱祭壇是真的,太平道書的仙法他也修煉了,壽元更是在削減著。

外人只會看到,一個好運得到了前人遺留仙緣的幸運兒,奇跡般的踏上了修仙之路。

然後這個幸運兒在發現仙路已斷的時候,轉而開始追求擴張自己在凡間的權勢,想要稱王為帝。

所有的真相,都將隱藏在陸淵給出來的這些迷霧之下。

而他長生不老的秘密,也將永遠掩埋。

一切都很完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