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47章負隅頑抗

七星門這次,是真的輸得很慘。

當陸淵領著主力大軍,抵達廬陽府的時候,他又收到了兩個好消息。

一個是七星門賊首喬修遠,逃回了廬陽府城後,立刻開始收攏各地的兵馬,準備集結兵力,死守府城。

因此除了府城之外,廬陽府其它各縣,防御都變得很空虛,可以輕易收取。

另一個這是廬陽府本地的一些心向朝廷的人,見到朝廷大軍殺回來後,紛紛起兵響應,如今不少帶著義軍前來會合。

甚至就連七星門安排在各縣鎮守的一些賊將,再看到七星門就要完了的樣子後,也開始主動反正,投靠朝廷。

因此等陸淵三天後,率軍趕到平陽縣,和自己弟子周青集合時。這位弟子手下,已經多出了兩千義軍。

另外還有五縣,有豪強起義或者賊軍反正。

算上先前被收復的三縣,廬陽府十縣之地,已經有八縣重新掛起了朝廷旗幟。

不過除了開頭三縣,是被陸淵直接控制之外,剩下五縣,都是被那些地頭蛇控制著。

眼下朝廷氣勢正盛,那些地頭蛇選擇降服。

但要是他這邊打的差了點,風向不對,說不定對面又會掛起叛旗。

因此在了解了情況之後,陸淵立刻開始分兵,安排自己那些記名弟子領軍,前往各縣接收城防。

至于那些降兵和地頭蛇,則通通被要求,到平陽縣這邊集合,接受他這位奮武將軍的直接管轄。

馬上就要參加天羅盛會了。

陸淵要在剩下的六個月內攻滅七星門,同時練出神血靈丹,借此突破到一流巔峰,時間可謂很趕。

因此在這有限的時間內,他不允許廬陽府的局勢,出現什麼變故,影響自己參加盛會。

那些降兵和地頭蛇,全都是不穩定因素,陸淵自然不會容忍他們留在地方上,抽冷子給自己找麻煩。

周青在平陽縣坐鎮幾天了,那些起義反正的縣城,還是由他名義上接收的。

所以對于廬陽府這邊的局勢,他再清楚不過了。

這時听了自己師父的安排,不由擔憂道︰「師父,那些地方豪強還有降兵降將,都把自己佔據的縣城當做了自己的地盤,恐怕沒那麼容易就範。」

亂世之中,對于那些軍頭來說,軍隊和地盤,無疑是最重要的東西了。

此時陸淵既要接收對方的地盤,又要接管別人的軍隊。但凡有點血性的軍頭,恐怕都無法接受。

這次去接收,恐怕過程不會順利。

「各地縣城,那都是朝廷疆土,何時成了他們的了?本將作為奮武將軍,有統領全郡地方兵馬的職責。

如今討伐叛逆,讓他們前來听命,合情合理。

若是此令都不接受,那定是心懷異志,為叛逆之輩。能提前發現,正好剿了。

省得來日大軍和七星叛賊酣戰時,在後方給我使絆子。」陸淵語氣冰冷。

他已經給自己那些弟子下令,要是那些地頭蛇和降兵不听從命令的話,那就直接率兵剿滅了。

他只要完全的服從,名義上的降順,對他而言,那就等于對抗叛逆。

不能為我所用者,根本沒有留下來的價值。

如今陸淵聲勢正盛,兵鋒銳利,正是實力最強之時。

那兩萬多的七星叛賊,都被他一戰攻滅了。其它五縣加起來,也幾千人的烏合之眾,又何足道哉?

這些家伙就這點實力,還想跟陸淵討價還價,那真的是想多了。

「若真要這樣,怕是一時之間,沒辦法立刻攻打廬陽府城了。」

周青嘆息一聲,無奈道︰「徒兒怕拖延久了,會讓那些七星門叛賊緩過氣來。到時想要剿滅,就更加難了。

而且如今七星門走投無路,說不定便會狗急跳牆,去聯合那些苗人叛軍。

要是將苗人引過來,此戰變數就大了。」

陸淵語氣依舊冷漠︰「正是如此,所以才更要清理那些不穩定的地頭蛇。要是苗人真攻過來,他們看到風向不對,轉投向了苗人,我等失了外圍屏蔽,就更加月復背受敵,應對失措了。」

他當然知道自己弟子在擔心什麼。

在廬陽府的南邊,是陽山府。西邊,則是九疑府、零陵府,這三府之地,基本都是山區,向來是苗人勢力最強之所。

如今更是早被叛亂苗人攻陷,三府之地,已不為朝廷所有。

三府苗人連成一片,號稱擁兵十萬,聲勢浩大,那還是洞庭郡內,最大的一股苗人叛軍。

除了這三府苗人外,北邊五毒教的總壇所在的武陵府,如今也被苗人攻佔,全府陷賊。

武陵府旁邊還有長沙府,現在也有數萬苗人作亂。但沒有攻佔府城,只是佔了長沙西部四縣之地,已經和武陵府的苗人叛軍合流。

北邊的這一股苗人叛軍,也號稱十萬,不過這應該是虛數,按陸淵這些年來的打探,對方應該就只有六七萬人。

但即便如此,這也是一股極強的力量了。

然後問題就來了。

武陵府和零陵府之間,隔了一個邵陽府。長沙府和廬陽府之間,只隔了一個衡陽府。

這也就是說,邵陽、衡陽兩府,已經成了阻隔南北苗人叛軍合流的最大阻礙。

其實在原本的時候,五毒教就打算攻佔邵陽府,將自己的地盤連成一片。

但誰曾想,踫到了陸淵。

邵陽府作亂的三萬苗人,還沒等掀起風浪,就被陸淵帶著兵馬,給直接平定了。

甚至不止平定了作亂苗人,他還干脆把邵陽府的苗人村寨給屠了一遍,殺死了大量青壯苗人男丁,徹底斷絕了地方苗人作亂的可能。

這麼一來,原本五毒教打算將自己地盤合成一片的計劃,便徹底成空了。

再加上陸淵殺了這麼多苗人,可以說,他早已成了五毒教的眼中釘,欲殺之而後快。

但原先陸淵坐鎮邵陽府,坐擁精銳戰兵一萬五千。

若是再算上地方上重新建起來的府縣兵還有鄉勇,那他能動用的人馬,就直逼三萬了。

如此數量的大軍,只要一心防守,那麼縱然苗人十幾萬人馬殺過來,也別想打下邵陽府。

所以在嘗試了幾次進攻,發現拿邵陽府沒辦法後,五毒教也只能無奈退兵,眼睜睜的看著邵陽府將自己地盤分割開來,斷成兩片。

可即便退兵,但你要說五毒教已經接受了現實,不再圖謀邵陽府,那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陸淵相信,對方只要有機會,能打通南北通道,使兩邊合流,那是絕對不會放過的。

而這一次的廬陽府七星門叛亂,便就是五毒教最好的機會。

邵陽府最精銳的一萬五千戰兵,已經被陸淵帶走了平亂。此時府內只剩下兩千府縣兵,以及萬余人的鄉勇民團,實力可以說是最為虛弱的時候了。

而原本擋住了南邊苗人北上的廬陽府,也因為七星門的叛亂,而門戶大開。

南邊三府的苗人,可以順著廬陽府,直驅衡陽府,與在長沙府的苗人叛軍合流。

所以對于五毒教來說,不管是合攻邵陽府,打通這條最短,但防衛最嚴密的通道。

還是響應七星門,一起從雖然距離遠,但防御也最為空虛的廬陽府、衡陽府入手,都是不錯的選擇。

陸淵正是看明白了這一點,所以才如此堅定地要求,接管廬陽府各地的城防,同時收繳地方上的兵馬。

這除了他想要集權之外,更多的還是提前鏟除隱患,建立一個穩固的防線,防止那些地頭蛇和苗人內外勾結,讓自己的南北隔絕帶出現破綻。

隔離五毒教的兩股叛亂勢力,把他們堵在南北兩邊,這是陸淵和郡府溝通之後,定下的平叛戰略。

不然坐視苗人叛軍南北合流,那對方瞬間就能聚集二十萬的大軍。哪怕這些軍隊都只是烏合之眾,但只靠人數,也足以碾壓郡內大部分的官府力量了。

反正陸淵很清楚,真讓五毒教聚集了二十萬大軍,那麼以對方和自己的仇恨,第一個就不會放過他。

而二十萬大軍殺來,就他手中那萬五千人的戰兵,再怎麼能打,也不是十幾倍敵人的對手。

所以阻攔苗人,將他們分開,不僅僅是為了朝廷戰略,更是為了他自身的利益安危。

「邵陽府那邊我不是太擔心,那邊有崔知府和孫兄看著,府內有兩千府縣兵,還有我建立的完善民團機制。

苗人殺來,立時便可集結兩萬兵馬。

這些人雖然打不了野戰,但守守城,還是沒問題的。

有著兩萬人在,縱然苗人十萬大軍來攻,撐個數月,等到我率軍回援,也是沒問題的。」

陸淵給自己弟子講了講自己的戰略、想法,然後道︰「反倒是廬陽府、衡陽府這邊,我最為擔憂。

衡陽府經過先前的常寧縣之戰,府內萬余鄉勇民團、府縣兵,都死在了那場大戰中。

損失了這些人馬,整個衡陽府就算算上鄉勇民團,此時都湊不出五千兵,防御可以說空虛至極。

而廬陽府就更不用說了。

全府上下,經過這番戰亂,只有兩千義士來投。算上那些我正準備接管的降兵民團,能整合出來的兵馬,估計也不足五千。

就這兩府的情況,要是放苗人殺進來,哪怕只有一萬人,怕也會瞬間將這兩府捅穿。

屆時大好局面,瞬間雲散。

所以無論如何,為師都要接管廬陽府的防務,建立起新的防線,阻擋南邊的三府苗人。

廬陽府這邊的本地人我信不過,他們與七星門牽連太深,甚至和苗人都有勾連,把月復部心髒交給他們看守,無疑是拿大軍安危開玩笑。

唯有自己人守著,我才放心。」

陸淵說出了自己的顧慮和打算。

周青听完,臉上不由露出欽佩,連忙慚愧道︰「是弟子短視了,未能領悟師父謀略。」

陸淵搖搖頭︰「這沒什麼,只是我想的多了點而已。」

他確實想的多。

畢竟被五毒教這麼個大敵盯著,不多想想,此時早就成了一具尸體了。

周青沒有陸淵這麼多顧慮,所以考慮事情沒那麼全面,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徒弟心大,做師父的可不行,此時就是如此了。

……

在大軍之中,陸淵既是統帥,又是所有將官的師尊,他有了方略,自然最快就被堅定的執行了下去。

事實證明,他這個方略,是很有先見之明的。

在如今陸淵大軍最為鼎盛的時候,那些起義反正的軍頭降兵,在接到交出城防,並且前往軍前听用的命令後,竟然還有些人選擇頑抗,拒不領命。

五座縣城,有三個軍頭聚城自守,不肯放陸淵派去的大軍入城。

只有兩座縣城選擇了听令,交出了城防,然後帶著大軍趕來平陽縣。

對此,陸淵只能再度感慨,朝廷威嚴散盡,地方上的這些軍頭,也太過頭鐵短視,分不清局勢。

那三座頑抗的縣城,里面的軍頭手下兵嘛都沒一個過千的,就這點實力,竟然還敢反抗?

不用多說。

對于那些頑抗分子,陸淵直接調集了大軍,花了幾天時間,損失了幾百俘虜編成的先登軍後,就全都一一平滅。

到最後甚至又抓了千余俘虜,先登軍人數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漲到了九千之數。

平定了地方之後,陸淵在各縣留了五千嫡系兵馬鎮守,然後就領著上萬主力、三千義兵民團、九千先登營俘虜,浩浩蕩蕩兩萬人,殺向了邵陽府城。

正月二十三日,陸淵率軍抵達了廬陽府城。

此時城內經過這些日子的收攏,七星門已經在城中重新聚集了近萬大軍。

此時看到朝廷官兵到來,這些叛賊還是堅守不出,一副死扛到底的模樣。

烈日之下,冰雪消融。

原野上戰旗飄舞,鼓聲隆隆。

陸淵站在高台,眺望著遠處雄偉的廬陽府城,凝望了一會,終是下令。

「攻城。」

令下,遠處被組織起來的先登軍,第一營千人,頓時被驅趕著涌向了城池。

新一輪的血肉廝殺,正式開場。

雖然這廬陽府看著挺堅固的,但陸淵並沒被表現迷惑,心生退意。

先前常寧縣的七星門叛賊,營盤不是修得也挺堅固的嗎?

可最後還不是被打破了。

此城硬不硬,打過了再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