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39章所向披靡

當陸淵領兵來到常寧城外時,一場激烈的戰斗,正在進行著。

只見城外的原野上,大軍的三千先鋒已經結成軍陣,和對面派來攔截的五千賊軍,激烈的交戰著。

常寧縣城已經被賊軍包圍著,他們這批援軍想要進入城中,甚至抵達城下,就勢必要穿過敵人的包圍圈。

可眼看著圍了城池,即將拿下,那些七星門的叛軍,怎麼可能放由援軍進入城中?

因此在察覺到有朝廷軍隊,想要靠近城池的時候,七星門就派出了一支五千人的大軍前來阻攔。

于是一個想進城,一個想攔著,那自然沒什麼好說的,兩邊當場就打了起來。

不過這交戰結果嗎?

七星門叛軍軍營內,一座高高的瞭望台上,七星門掌門喬修遠眺望著遠處的戰場,看著自己這邊被打的節節敗退的大軍,臉色頓時就難看了下來。

「那是哪里來的軍隊?此又是何人的部將?如此英勇?」

喬修遠指著遠處的軍隊,以及在萬軍之中,不斷馳騁的一個青袍小將,語氣有些慍怒的問道。

在他身旁,同樣立著幾人。

這些人穿著各有不同,既有江湖武人勁裝打扮的江湖客,也有身穿盔甲的將軍,更有穿著文袍的文士。

此時听到掌門問話,不由面面相覷。

遲疑了一下,終究還是一個有著八字胡的中年文士開了口︰「將軍,我觀那些朝廷官兵,進退有據,陣法熟練,刀弓嫻熟,顯然是久經訓練之精銳。

如今洞庭郡內有此實力者,只有三處。

一是朝廷派的平蜀大軍。但那些北疆精銳,大半都已入蜀,去增援武安侯了。留在洞庭郡的,只余五萬。

可在洞庭郡北邊的周國襄陽郡,周人也屯兵十五萬,威壓洞庭。

那五萬北疆精銳,也被拖在了北邊的天門府,防備著襄陽郡的周兵,根本不敢動彈。

因此,那些北疆精銳,是動不了的。

第二處有此精銳的,那便是岳陽府巴陵城的郡兵。

郡城那邊有著五千郡兵,也都是久經戰陣的精銳,但這些俊兵既要鎮壓岳陽府地方,又要負責拱衛郡城安全,也是不可能調動出來的。

所以最後可能,也就只剩下了一處。」

這文士分析的一通,然後臉色有些難看的說道︰「去歲三月,三萬多人入寇邵陽府,結果被該府指揮使陸淵率軍擊敗,三萬苗人被斬首過萬,俘者無數。

而後朝廷任命陸淵為奮武將軍,令其統管全郡地方府縣兵馬,負責平叛事。

雖然這位陸奮武上任之後,一直都懈怠軍事,並不積極平叛,坐觀地方叛亂此起彼伏。

但此人平叛懈怠,可對于招兵買馬,卻積極的很。

听聞這一年來,那陸淵說在邵陽府,每日吃住在軍營內,卻也練出了一支一萬五千人的精銳大軍。

這支大軍一直無所事事,本身又有平叛職責。如今我軍進攻衡陽府,此事郡內產糧重地,郡府絕對不可能坐視,必會調兵救援。

這次來的,多半就是那位陸奮武的軍隊了。」

這一通分析,有理有據,在場眾多人,听了之後,都不由沉默,臉上跟著凝重起來。

陸淵的名聲,在整個洞庭郡內,其實也算赫赫有名了。

畢竟在苗人叛亂,連陷數府,朝廷一片敗績,聲勢如此之大的時候。

能夠逆勢而起,兩戰兩捷,直接勢如破竹的擊潰三萬苗人大軍的人,自然顯眼無比。

若是再算上此人在武岡縣的事跡,那這位陸奮武,可就是三戰連捷,戰功赫赫,從無敗績了。

面對這樣一位常勝將軍率軍而來,眾人作為他的對手,誰的心里能不打鼓?

而且從眼前的戰場情況來看。

這位陸奮武確實有本事,練出來的兵馬,精銳善戰。

明明是三千對五千,對方還是遠道而來,屬于疲軍。但打起自己這邊養精蓄銳、人數佔優的五千大軍,卻是如此的摧枯拉朽,勢如破竹。

這才交戰不過半個時辰,派出去阻攔的大軍,就已經有了潰散之勢。

雙方兵馬素質的差距,已經體現的淋灕盡致了。

而這才三千人。

要是那位陸奮武手下的一萬五千人,都是如此精銳,就憑他們手上這兩萬兵馬,那還打什麼?

「听聞那位陸奮武,在平定苗人叛亂的時候,曾經親自出手,當場陣斬苗人叛軍中,兩位五毒教的二流高手。此等實力,應當已至一流了吧?」

旁邊,一個穿著紅甲的將軍,說著這話,視線卻是看向了喬修遠。

在這種有著武功的超凡世界,實力強大的江湖高手,在戰場之上,是能夠影響戰事勝負的。

畢竟二流高手便可以一敵百,一流高手能以一敵千,先天更可一人鎮壓萬軍。

如果陸淵是位一流高手的話,再配合如此精銳的將士,不用說,他們這邊根本就阻攔不住。

喬修遠當然知道自己這位屬下的意思,此時眉頭略皺,澹澹說道︰「若那位陸奮武親自前來,本掌門自會親自出手,攔下于他。」

作為江湖成名的老牌一流,自家宗門又是洞庭郡內,僅次于五毒教的江湖大派。

論起單打獨斗,喬掌門對于陸淵這位新晉後輩,那自然是不虛的。

他甚至還有些期望著,那個陸淵能真的跳出來,和自己進行對決。

那樣趁著兩人交手的機會,說不定能將其陣斬。

如此沒了主帥,那一萬五千的朝廷精銳,就算再怎麼能打,還不是照樣會潰散而逃。

旁邊幾人听到此話,皆是不由神情微松。

顯然,他們這時也想起了自家掌門的武功,那在洞庭郡內,都是可以排到前三的高手。而且七星門內,還有十數位二流高手,這也是能改變局部戰場形勢的寶貴戰力。

自家頂層戰力有這麼大的優勢在,與那些朝廷大軍,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一念至此,原本還有些害怕擔心的眾人,其實信心便足了起來。

其中更是有一位穿著武人勁服的中年漢子,站了出來,朝著喬修遠請命道︰「掌門,那官兵小將太過猖狂。前後數次沖入軍陣,視我大軍無人。

屬下請命,入陣斬殺此賊。用其人頭,來振奮軍心士氣。」

喬修遠看去,見說話的是自己門內的一位長老丁恆,不由微微點頭道︰「可,那便由丁長老去料理此賊吧。」

這位丁長老那是練通了十條經脈的二流頂尖高手,便是在他門中,那也是排名前五的高手。

遠處那小將雖然驍勇,但年紀終究太輕,不過初入二流的實力。

以丁長老之能,拿下此賊不難。

「是,屬下去去就來。」

見掌門同意,丁恆臉上露出一絲喜色,然後身形一躍,就從這八九丈高的瞭望台上,飛空躍了下去,最終平平的落到地上,竟沒濺起一絲灰塵。

這份輕功,當真了得。

旁邊幾個江湖武人出身的人,見此都不由大聲叫好起來。

其他一些將軍或者讀書人見了,也是不由目露驚異,但听著那些沒多大規矩的江湖武人,眉頭卻又皺了起來。

這些人基本都是體制內出身,習慣了上下尊卑、禮儀規範,其實看到這種草莽作風,都是大為厭煩。

有些人心中更是憂慮。

七星門起事,但手下都是這麼些散漫慣了的江湖武人,靠這些家伙,真能成事嗎?

不過這些話,也只能在心中想想,沒人敢于說出口。

自家主公喬修遠,都是出身七星門這麼個江湖門派,當著他的面說江湖武人不能成事,這不是在打主公的臉嗎?

他們還想活著,可不想這麼快去找死。

因此這時也只能懷著些許不安的心思,目光關切的看著漸漸往戰場而去的丁恆,期待著這位向來號稱武功厲害的長老,能帶來首戰驚喜。

……

戰場之上,周青縱馬馳騁,左手拿著一柄青鋼劍,右手則握著鐵胎弓,身後跟著一隊數十人的精銳騎士,在萬軍之中沖殺著。

自從大軍開拔之後,陸淵便任命了自己的弟子,作為先鋒大將,為大軍斫道開路。

先鋒乃是一軍之銳氣,非勇士不可當。同樣也是最為危險的,往往容易受到敵人的針對。

讓自己弟子去擔任這麼危險的職位,當然不是陸淵討厭周青,想害死自己弟子,實在是手中確實無人可用。

他起家到底是太快了。

成為一流高手才幾年,擔任奮武將軍更是只有一年,這麼點時間,根本就不夠培養起自己的班底。

至于招攬外面的高手?

在江湖上,凡是二流人物,基本都是有著門派出身的。

那些自身有著勢力的人,當然不可能來投靠陸淵。

而少數有著二流實力的江湖散人,也只好在天下動亂的前幾年里,被各方勢力收攏招攬了,哪還有剩下。

即便有那麼幾個滄海遺珠,讓人家既然都不答應別人的招攬,又怎麼可能看上陸淵這個小小的奮武將軍。

所以這種種因素之下,如今陸淵雖然有一萬五千大軍,但軍中除了他這位一流主帥外,手下的二流人物,竟然只有自己弟子一人。

其余各個屬于中級軍官校尉,甚至只能讓那些擅長統兵的三流武者來充任。

相比于外面那些勢力里,軍隊中普遍二流武者的校尉,陸淵可謂是寒酸至極了。

對此,他也沒太好辦法,只能想辦法快點培養自己那幾個記名弟子,讓他們快些突破二流,能為自己分擔壓力了。

好在有著補靈丹的幫助,只要陸淵能不惜重本,狠下心來花錢。等個幾年,那些弟子應當也就能夠突破二流,緩解自己無人可用的尷尬境地了。

不過雖然二流層次的中端戰力,陸淵大軍里缺乏的很。但在三流乃至三流以下,擁有內力的底層戰力,他確實不怎麼缺的。

在大軍擴充到一萬五千人後,陸淵原本三百的親兵隊,更是直接擴充到了一千人的親兵營。

這些新兵全都由他提供練武藥材和功法,開始修行起武藝。

如今練了一年多,基本都練出了一點內力,雖然連一條經脈都沒打通,但比起普通人已經強很多了。

有這上千親兵在,陸淵自信,哪怕來上兩三個一流高手,在千人軍陣之下,那也得乖乖授首。

而其他普通軍士,陸淵雖然沒有提供藥材,但對于一些合適的驍勇之士,那也是賜下了一門粗劣武功的。

靠那些士兵們自行學習,效率雖然比不上親兵,但架不住基數多啊。

大幾千人練下來,總有不少是願意花錢練武,也練出了內力來的。

因此他這一萬五千大軍,光是練出了內力的武者,便不下三千之數。

先不管質量怎麼樣,但就是數量,那就足以駭人听聞了。

也正是有大量這些,練出了粗淺內力的不入流武者士兵,所以周青帶領的三千先鋒,才能以如此勢如破竹的架勢,直接擊潰前來阻攔的七星門叛軍。

沒辦法,人家那邊是練出了內力的江湖武人,你這邊可能前不久還是在種地的農夫。

兩邊打起來,誰勝誰負,那不一目了然嘛。

尤其是周青還親自帶隊沖陣,領著幾十個練出了內力的精銳勇士作為鋒失,專門盯著那些抵抗頑強的賊軍軍陣沖殺。

就那些烏合之眾,哪能頂得住這種精銳的沖擊。

往往一個沖鋒下來,不是被殺死,就是被殺散了。

此時交戰不過半個時辰,賊人五千大軍就已經被擊潰大半,開始逃散了。

吁——

又從一處軍陣中殺出,周青拉了拉馬韁,然後回過頭來看了看身後的騎士,見眾人都氣喘吁吁,大汗如雨,臉色通紅,不由問道︰「諸君,可還沖得動?」

細細算來,自從開戰後,他們就已經接連沖了五個軍陣,前後擊破了千余賊人了。

「自然可以。」

「不錯,便是沖個百回,也還有力。」

「哈哈,那些叛賊,一個個像個軟蛋。見我們殺來,竟連抵擋都不敢。」

「痛快!痛快!」

「將軍待我們繼續沖吧!」

眾多騎士們紛紛大聲回應,言語之間盡是豪邁。

顯然,這一次的交手,那些七星門叛賊的不堪一擊,給了這些騎士們極大的自信。

此時哪怕確實已經累了,甚至馬兒都有些吃不住了。但還是不想就這樣退下場去,而是期望著多殺幾個賊人,好立下更多功勞。

陸淵治軍以來,雖然不怎麼管軍務,但對于有功將士,那賞賜也是毫不吝惜的。

錢財方面就不說了,他手中有錢,根本不會虧待手下士兵。

可更讓將士們看中的,還是他拿出來的武功秘籍。

將士們平時訓練用心,表現不錯,便有機會賜下一些粗淺的武功秘籍。

而在戰場上立下功來,奮勇廝殺,那更是有機會賜下高深秘籍,被收入親兵之中。

而親兵們立下功勞,練武迅速,那更是,有機會被陸淵收為記名弟子。

此前,陸淵原本只有五個記名弟子。可過了這一年多,他門下的記名弟子便有十八人之多。

這多出來的十三人,可全都是因功收入門中的。

而一旦成為記名弟子,那就是大筆銀錢賞賜、二流秘籍、營正校尉之職,實惠、底蘊、前途,可以說全都有了。

一步跨越階級,這等重賞在前,誰人能不心動?

所以,此時哪怕再苦再累,繼續沖殺哪怕再是危險,但為了搏那一個出身,眾人就敢提著腦袋去爭。

「好,前方還有一處軍陣,諸君便與我再去殺一次,擊穿它。」

周青也知曉手下這些人在想什麼,不由大聲一笑。

然後一揮馬繩,就領頭朝著前方一處還在頑抗的叛賊軍陣,沖了過去。

眾騎士紛紛跟上,無有一人落後。

前方那處軍陣距離這邊不遠,短短兩三百米的距離,在戰馬奔馳下,幾乎眨眼便可至。

而看到這麼一股凶悍的騎士,向著自己這邊沖來,軍政內的叛賊士兵們,也不由緊張騷動起來。

但很快里面就見幾個軍官模樣的人,大聲喊罵,穩定軍心。然後指揮著少有的幾個弓箭手,朝著這邊射箭,試圖阻攔。

但那點稀疏箭雨,對周青等人來說,根本毫無威脅。

不是沒有被射中,就是臨到身前,便被騎士們一劍擋下。

然後眾騎士也紛紛還擊。

他們都是山中獵戶出生,本就擅長射藝,此時張弓搭箭,對準了軍陣最前方的一批長矛手,手指一松,弦動箭飛,一陣箭雨就朝著前方叛軍落去。

「啊——」

只听得一陣慘叫,然後軍陣最前方數十人,便被箭失射中,直接帶飛了出去。

原本嚴密的軍陣,頓時就空出了一大塊口子。

周青領隊,抓住機會,躍馬進入。

然後便抬起長劍,對著正在驚慌的叛賊們一陣砍殺。陣列中頓時響起一連串的慘叫,叛軍們霎時驚慌的潰散了。

也就在這時。

正當周青等人殺得起勁的時候,只听得遠處傳來一聲怒吼。

「朝廷狗賊休得猖狂,那賊將,可敢與我一戰。」

聲音如雷,瞬間傳遍了這片區域。

周青心頭 的一季,回過頭來,就見一個藍袍男子,正朝著自己這邊飛速奔來。

看那奔走如飛的殘影,竟是一個擅長輕功的武林高手。

正是那七星門長老丁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