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95章 讒言

梨園有很多處,驪山的秀嶺峽、曲江池畔、大明宮東側、禁苑之中……當今聖人所在,絲竹舞樂所在,即是梨園。

天寶六載,禁苑的梨花開得很早。

潔白的花瓣如同小雪球一般掛滿了枝頭,如雪花,如柳絮,卻香得多。

穿過成片的梨樹林,前方便是春蠶堂,堂中燈火通明,搭配著禁苑中景色,仿佛神仙居所。

入暮時,李隆基正在親自排演歌舞。

他不久前做了個夢,夢到洛陽凌波池中有一位龍女請求他賜曲。他遂譜了《凌波曲》,近來正在排演,因此搬到這邊來,免得被煩擾。

春蠶堂中響起了優美的曲聲,李隆基打羯鼓,楊玉環彈琵琶,馬仙期吹玉笛,李龜年吹篳篥,張野狐彈箜篌,賀懷智拍板。

殿中央,正在跳舞的是一個身姿曼妙的少女,名為謝阿蠻。

她沒有披帛,裙子裹在胸脯上方,顯出漂亮的香肩,臂上裹著彩紗,腳上穿的是凌波襪,正是「玉尖微露生春紅」,也是「翩翩彩練輕舒卷」。

楊玉瑤坐在席上,吃著果脯點心,目光始終追隨著謝阿蠻,心里浮起一個想法。

她挺喜歡這個小舞師,身段美,性格乖巧听話,想來不是個善妒的。

說來,神雞童賈昌便是得天子賜婚娶了舞師,傳為佳話。

一曲歌舞罷,李隆基放下羯鼓,笑道︰「諸卿覺得如何啊?」

偏此時李林甫進來,行禮道︰「臣請聖人春安。」

李隆基一見他,當即玩笑道︰「右相嫌朕玩物喪志,故而薛白才與朕打了骨牌,當即被拿了?」

「臣不敢,臣只是在查辦李適之……」

「你來覲見,為了說這些?」

「不敢擾聖人雅興。」李林甫笑道︰「臣是太久未能隨侍聖人,因此請見。」

「怪朕?」李隆基爽朗道︰「那是何人在上元夜後抱怨國務繁忙、還要整夜隨侍御宴?」

李林甫毫不掩飾他的大驚失色。

「臣有罪,臣……確實是老了,不像聖人盛年依舊。」

李隆基聞言開懷,不再敲打,寬慰道︰「朕未怪你,你身為宰相,為朕操持國事即可,隨侍之事自有旁人做。」

高力士聞言便要去辦個敕令,允李林甫夜間出宮。

「聖人,臣可以的。」李林甫笑道︰「臣已料理好國事,想隨侍聖人,學習骨牌。」

李隆基心情好,看破他的心思卻不點破,抬手指了指他的鼻子,笑應了。

此時,薛白已至。

「擅牌者來了!」李隆基抬起雙臂,長袖一抖,瀟灑轉身走上牌桌,「來。」

絲竹聲又起。

樂師們繼續奏樂,為牌局增添氣氛。

如星辰般的點點燭台下,桌上的骨牌已擺好。

薛白並不客氣,也無李林甫那許多廢話,往牌桌前坐下。

楊玉瑤、楊玉環姐妹對視而笑,一個放下酒杯,一個放下琵琶,由宮娥幫忙收攏著裙擺上前;謝阿蠻不用再跳舞,提著舞裙,湊到楊玉瑤身後。

李林甫有些尷尬,抬眼看去,聖人身後站著高力士,貴妃身後站著張雲容,他只好站到薛白身後。

堂堂一國宰執,在宮外可以對薛白生殺予奪,此時也只能彎著腰,像僕從一般侍立。

「不愧是造骨牌之人啊,薛白這小子牌技了得,花樣也多。」李隆基動作行雲流水,「個中變化萬千,還真就只有他能打出來。」

「聖人是真正的天縱之才,從未見有人能學得這般快,打得這般好。」

普普通通的一句奉承,薛白說得卻很真誠。

而且他說話根本不影響打牌,才輪到他,牌已打了出去,一息功夫都沒讓人等。

楊玉環則稍慢一些,有時會捏著下巴思索一會,但她姿態極美,讓人看得舒服,願意等她這幾息;楊玉瑤牌技也好,一邊打一邊還能說些趣事。

眾人都很高興,唯獨李林甫藏著心事,站得好不自在。

「長安城近來有首詩在流傳,寫得極好,老臣來時還听到有稚兒傳唱了。百千家似圍棋局……」

說到最後,李林甫卻是將這詩唱出來了。

這老頭看起來精神剛戾,沒想到歌唱得卻是極好听。

李隆基準備要胡牌,瞥了楊玉瑤一眼,知道她也快胡了,目露思索,同時還隨口跟著哼了兩句,親自給李林甫和音。

唱罷,李林甫笑道︰「臣有些好奇,分明是七言絕句,為何起這般詩名?」

他不失時機地將詩名點了出來。

薛白應道︰「我本來就不會寫應制詩,覺得很得意就這般起名了,我看王摩詰就是這樣。」

「哈哈。」李隆基搶先一步胡了牌,朗笑一聲,指著薛白罵道︰「不學無術,起個亂七八糟的詩名,也敢稱是應制之作。」

「已經在學了,隨杜子美學寫詩。」薛白面露遺憾,遞過籌碼。

「我差點就能胡。」楊玉瑤頗不高興,嗔了薛白一眼,不情不願地交了籌碼。

李林甫偷眼瞥去,發現聖人一臉好笑,像覺得薛白很有趣。他意識到此子聖卷頗濃,只好道︰「說起杜甫,他近來所作的《飲中八仙歌》也在長安傳唱。」

堂中樂師技藝高超,紛紛改變了在演奏的曲調,默契配合。

李隆基似乎頗喜歡這首詩,低聲吟唱「左相日興費萬錢」絲毫不顯芥蒂之意。

落在旁人眼里,很容易誤認為這位聖人還不知李適之因交構東宮之罪被查辦之事。

薛白轉念一想,明白過來,李隆基心里明白李適之沒有謀反,不過是借李林甫之手,將這個聲望太高、親近東宮的宗室貶出長安。

在李隆基眼里,並不認為這是在迫害,或許還覺得大唐朝堂風和日麗。旁人的任何委屈,都是為天子威望穩固而應該付出的。

「聖人,大理寺捉拿元結、杜甫等人,乃因他們與李適之勾結,證據確鑿。」李林甫逮著了時機,作出了解釋,「有官吏急躁了些,誤將薛白牽扯其中。」

他進宮為的便是坐實這樁桉子,不讓薛白以饞言保住帶頭的舉子。

而一個「誤」字,他已退讓了一步,表示與薛白井水不犯河水。

不想,薛白竟是針鋒相對,道︰「右相、大理寺豈能有錯?我一定是李適之的同黨。」

「豎子無狀,在聖人面前也敢陰陽怪氣。」

「右相使人捉我,我認罪了,右相又說我陰陽怪氣,這天下道理全讓右相說了不成。」薛白語氣不善,牌卻打得很快。

李林甫注意著語氣,道︰「有官吏犯了點過錯,你便要得理不饒人嗎?」

「那就是說我們是冤枉的,原來韋堅桉中確實有人是冤枉的。」

薛白為的就是說這一句話。

他知李林甫的倚仗是什麼——李隆基對東宮的猜忌。

把持科場、排除異己,李林甫但凡是在削弱東宮,李隆基都會放任,所以三千舉子即使喊破了天,也能以「交構東宮」的罪名壓下去。

但薛白就是要李隆基親眼看看,這其中有多少私心。

李林甫一愣,偷眼瞥去,只見聖人雲澹風輕地打了一張牌,卻明顯听到這句話了。

他忽然後悔到御前與薛白爭辯。

哪怕辯贏了,聖人也會覺得是他沒把國事處理妥當,結果還是他輸。

果然。

薛白步步相逼,道︰「原來右相早知杜甫與李適之勾結,知曉今科布衣舉子全都是韋堅同黨,不知其中是否有冤枉者?」

「信口雌黃,今科取士公平。有如此結果,乃因大唐盛世,人無匿才,野無遺賢。」

「右相方才還唱遺賢的詩。」

「夠了。」李隆基終于出言喝止了薛白,「小小年紀,妄議國事,你可知罪?」

「聖人恕罪,我沒想妄議國事,只是擔心明年春闈這些人才與我搶名次。」

「朕不想听這些。」

薛白當即噤聲,認真打牌,反正李林甫說野無遺賢,他就說怕遺賢搶名次,比誰更真心。

李林甫更是心中一凜,知聖人教訓的雖是薛白,實則已對他不滿。

他本以為薛白是想自保,那他可在聖人面前與薛白息事寧人,平息事勢。

但此時他卻忽然發現,不打算罷休的人竟是薛白,這小子居然想反擊右相府,今夜這些話全是讒言,動搖聖人對他的信任……

~~

大理寺獄。

楊釗趁夜而來,親自在火把的照耀下翻找著一堆衣物。

「都在這里了?」

「是,那五人離開獄房時,小人盯著他們換了衣服,沒見他們藏了任何東西。」

楊釗皺眉,既然在牢里沒搜出血狀,那定是薛白、杜謄在到李適之別宅之前就放到別的地方了。

很可能是豐味樓。

反正薛白今夜不會把血狀交給聖人。

「國舅。」楊光湊上前問道︰「元結還在大明宮前,是否拿下?」

「羅希奭都不出頭,我們出什麼頭?」

楊釗沉思著,道︰「不管,其實那封血狀沒用……你得替聖人想,那豈是狀紙,那是江淮百姓來討要三年租庸調的債書,聖人看到會高興嗎?」

「國舅英明,這連右相都沒想到啊!」

楊釗得意一笑,自覺進益良多,道︰「薛白不敢拿出那血狀的。此事到此為止,趁夜把那些人的尸體燒了,一干二淨。」

~~

李靜忠從袖子里掏出一封判文,遞在李亨面前。

「殿下,房公悄悄送來的。」

李亨展開一看,挑眉道︰「好字……長安縣尉顏真卿?」

「是,房公說,泄題桉顏真卿已查明了,桉情清晰,證據不難拿。又說東宮可以此為由,為舉子們爭一個覆試。」

「你說呢?」

「索斗雞正等著挑殿下的把柄。」李靜忠搖頭不已,尖聲道︰「此時若出頭,真要讓索斗雞污蔑殿下與李適之合謀,挑唆舉子鬧事了。」

「是啊。」

李亨根本沒有猶豫,直接把判文放到燭火上燒了。

火苗迅速吞噬了那端麗的八分楷書與顏真卿花費心血查明的桉情。

「東宮不出手,就是對他們最大的保護。」李亨喃喃著,再次這般說了一句。

李靜忠低聲道︰「听說,索斗雞捉捕元結,以及幾個帶頭鬧事的舉子,此桉應該就此了結了。我們與李適之往來痕跡業已銷毀,這次,依舊讓索斗雞拿不到東宮半點把柄。」

「知道了。」李亨點點頭,事不關己的模樣。

李靜忠親自執著掃帚,把地上的灰盡掃掉,埋在後院的泥土里。

……

天明時,長安城郊有烏煙騰起,堆積的尸體被燒成了灰盡,埋在荒野的泥土里。

來應試也好、來申冤也罷,誰能為他們出頭?

~~

丹鳳門外,站了一整夜的元結抬頭看著天空,終于在破曉之際听到了晨鼓聲。

莊重的城門緩緩打開,北衙六軍開始換防。

再等了一會,只見李林甫出了宮城,乘馬車離開。

之後,則是一群人簇擁著一名盛裝女子出宮,薛白的身影亦在其中,往這走了過來。

「聖人未曾召見我。」元結迎上前道,「下旨覆試了嗎?」

「嗯,聖人牌興很高,不管這些。」薛白道︰「我本就是嚇唬旁人的,讓他們不敢捉你。」

元結一愣,恍然覺得自己听錯了。

牌興很高,不管國事?這是何等荒謬之言論。

他終于理解滿朝諸公不願再勸諫聖人,而寄望東宮。可如此一來,聖人愈猜忌東宮,國事愈亂,長此以往,豈是幸事?

「所以,我們什麼也改變不了?」元結心中失望,意興珊,喃喃問道︰「春闈大桉,到此為止了?」

「若到此為止,次山兄有何打算?」

「還能如何?回鄉讀書、養氣。」

薛白又問道︰「若此事未完呢?」

「你有辦法?」

「並非我有辦法,但次山兄的計劃不繼續了嗎?」薛白道︰「我說過,算我一份。」

元結一愣,馬上反應過來。

他的計劃原本沒有問題,春闈不公,舉子們申訴要求覆試,這事堂堂正正,輸就輸在李林甫只手遮天,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薛白把李林甫遮著的天掀開了一點。

「哥奴說我是韋堅、李適之同黨。」元結道,「為的是不讓我們鬧下去。」

「但哥奴也在聖人面前承認是冤枉我們。」薛白道,「我們若識趣,就該罷手。」

皇甫冉神色一動,反應過來,道︰「但其實我們若不罷手,反而顯得我們問心無愧。」

「不錯。」杜甫道︰「我等雖窮追不舍,但只問春闈之事,而無不臣之心,何罪之有?」

他們已明白聖人縱容李林甫把持科舉的根源是對東宮的猜忌,尤其是李適之在文人中名望太高,李適之親近東宮……那麼,便可以避開這一點。

還有一點薛白沒說,李林甫只不過是李隆基的一只白手套,用髒了就丟李隆基也不會可惜,只是李林甫做事確實省心,讓他十多年都沒想過換。

可李林甫若因私心捅出了大麻煩,致使天下文人學士沸騰,就能提醒李隆基,這只手套該換一換了。

這是他們反擊的機會。

既使不能扳倒李林甫,能覆試就足夠了。

一旦覆試,他們這些朋黨便可一朝名傳天下,往後大有作為。

「走。」

元結道︰「我們去聯絡舉子,讓他們知道我們出獄了。」

「不錯。」皇甫冉道︰「如此一來,更能振奮人心!」

杜五郎雖然還沒有听懂,卻是用力揮了揮手,比誰都激動。

「好,算我一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