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

蹇義身為百官之首,朱棣已經幾次話里話外,詢問立儲的事宜,出于謹慎,蹇義一直沒有表態,但是很顯然,他沒法沉默太久。

這是一道必考題。

「徐通政,你看二皇子要是成為儲君,八成用不了三年,這朝堂就會一地雞毛。要是三皇子……我看可能三個月足矣。」蹇義憂心忡忡道。

徐景昌一笑,「我看天官還是太保守了,沒準三天就夠了。」

蹇義臉色驟變,想想那兩頭豬的德行,還真沒準。三天時間,足夠他們弄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了。

「徐通政,咱們該想個辦法才是。」蹇義的語氣近乎哀求。

徐景昌反問道︰「蹇尚書,與其琢磨誰更適合成為儲君,還不如問問咱們自己,大明需要什麼的天子?」

大明需要什麼天子?

放在當下的語境里,大約可以理解為朝臣需要什麼樣的天子,畢竟徐景昌也是大九卿之一啊!

蹇義渾身一震,立儲這種事情,多半都是天子做主,尤其是朱棣這麼強勢的皇帝,朝臣只能揣測天子心思,努力逢迎。

至于幫著天子做主,推舉心儀的人上位,就算有這個心,也沒有這個膽啊!

他又看了看徐景昌,發現這小子神色澹然,彷佛就在談論中午吃什麼一樣,毫無波瀾。

真是好大的膽子!

過了許久之後,平靜下來的蹇義才橫下心道︰「太祖皇帝起自布衣,英明神武,橫掃煙塵,奠基立業,三十年英明神武,勵精圖治,大明朝方有洪武盛世。若是懿文太子能多活些年,承襲基業,讓大明朝廷偃武修文,延續盛世,必能民生富裕,遠邁漢唐。」

說到了這里,蹇義停下來,沒有繼續講。

但是誰都听得明白,文武之道,張弛有度。

經過朱元章秋風掃落葉似的治國方式,應該有一位溫和的皇帝,修補朱元章鐵腕治國留下來的創傷。

奈何朱標早死,朱允炆又接不住。

此時朱棣登基,毫無疑問,他又是個強悍的天子,朱棣在日,必定會狂飆突進,雷厲風行。許多不敢想的壯舉,都會在朱棣手上實現。

修書,下西洋,改革稅制……光是已經鋪開的東西,就已經讓人心驚肉跳了。

所以接下來的天子,絕對不能這樣狂飆突進,大明朝已經太累了,需要改變一下風格,讓大家伙停下來喘口氣。

「大明的儲君必須謙恭友愛。」徐景昌緩緩道。

「還要仁慈節儉,不鋪張浪費,好大喜功。」蹇義斟酌著補充。

「還應該尊重大臣,相信賢臣治國,不會動不動就把大家伙關起來。」徐景昌笑道。

「尤其是要讓文武朝野都能接受,不會挑起內亂,保證皇權平穩過渡……大明朝經不起更多的亂子了。」

一個靖難之役,已經讓大明元氣大傷,如果再來一次,那還不天崩地裂,江山大亂啊?

他們越說,理想的太子輪廓就越清晰。

既不是朱老二,也不是朱老三。

「大殿下他行嗎?」蹇義疑惑道。

徐景昌笑道︰「天官不在通政司,其實大殿下領著幾位參議處理政務,已經很嫻熟了。只是他做的事情,不容易出名罷了。」

「所以就需要讓大殿下趕快做幾件事,提升他的名望,爭取更多的支持?」蹇義問道。

「錯!」徐景昌搖頭道︰「恰恰要讓他老實低調,什麼事情都不干,除了來通政司,那也不要去,針對任何事情,都不要發表看法。」

蹇義沉吟了一下,立刻點頭,「沒錯,此時說得越多,留下的把柄就越多……為保萬全,必須有人時刻叮囑殿下才行。徐通政,這事交給誰?」

徐景昌微微搖頭,他並不合適。

那兩位皇子都在通政司,而且徐景昌這個身份,明顯偏袒大胖子,也會有結黨營私的嫌疑。

「我有個合適的人選。」徐景昌讓人把參議胡儼請來。

這位本來是負責邸報的,但他為人嚴謹,寫出來的文章四平八穩,連徐景昌都受不了,更遑論朱高燧了。

因此他被架空了,成了一個大閑人。

所幸胡儼寵辱不驚,竟然能安心讀書,不為所動。

「胡學士,我打算讓你專門侍奉大殿下,保證他不犯任何的錯誤,從言談話語,到舉止坐臥,都無可挑剔。」

胡儼愣了一下,「通政,大殿下一直以來,就是這樣的人,還用得著我費力氣嗎?」

「用得著!」徐景昌認真道︰「因為這一次非常不同!」

「是對殿下不同?還是對下官不同?」

「你們兩個!」徐景昌嚴厲道。

蹇義下意識拉了拉椅子,和徐景昌靠的更近一點,然後盯著胡儼,「別出差錯,做好了,你就是未來的帝師!」

帝師?

胡儼自然不傻,他能抵御住幾乎所有的誘惑……只是帝師這兩個字,讓他渾身顫栗,難以抑制。

文人最高的成就,不是當皇帝,而是培養出一個天子。

比如姚廣孝,他以僧人之身,輔左藩王,靖難成功,登上帝位,哪怕千百年後,史冊上依舊要有他一筆。

難道說下一個帝師,竟是自己?

這麼大的福氣,竟然落到了頭上?

胡儼下意識打了個激靈,用力頷首,「卑職一定竭盡全力。」

而此時的朱高熾,正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他有史以來,第一次早早回家,並且讓夫人給他多準備幾個菜,還有一壺好酒。

朱高熾一杯接著一杯,沒有太長時間,他就半醉了。

張氏嘆口氣,憂心忡忡道︰「殿下,你何苦自己糟蹋自己,每天這麼多事情,起早貪黑的,瞧瞧你進京之後,都瘦了一圈。」

朱高熾無奈長嘆一聲,「這幾天我就在想,我萬事不會……你看老二做放貸的事情,風生水起,不但自己發了財,還利國利民。老三針砭時弊,關心民生。他們干的都是為國為民的好事。唯獨我這個大哥,每天就是面對亂糟糟的公文……從通政司搬到宮里,再從宮里搬去六部。有一天我看見有泥瓦匠修宮里的大殿,我就在琢磨,你說我跟他們有什麼區別?」

朱高熾又 灌了一杯酒,然後道︰「過去我覺得老二好武,魯莽粗野,不是人君之相。老三小肚雞腸,習慣搬弄是非,他們都不適合當太子,更何況我又是皇祖父親自冊封的世子,成為太子,順理成章。可自從年後以來,他們兩個月兌胎換骨,反而是我毫無建樹,或許……我真的不行。」

張氏頓時把臉一沉,「殿下,你說什麼呢!這還不是他們倆攤上了露臉的活兒,要不你去接手放貸,估計比漢王還要好很多。」

朱大胖子連連搖頭,「你不能這麼說,放貸是搶士紳大戶財路的事情,也只有二弟有膽子,又有勛貴支持,他能做得出來,我卻是不行的。」

「那你去管民間邸報啊?」

朱高熾愕然少許,也搖頭道︰「專門揭露人家的短處,也不是君子所為。」

張氏急了,高聲道︰「你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憑什麼當太子啊!」

朱高熾慚愧低頭,可就在此時,門口有腳步響起,朱瞻基從外面進來,後面跟著胡儼。

朱高熾一愣,「胡學士,你怎麼來了?」

胡儼沒有直接回答問題,而是湊到近前,俯身道︰「殿下,正因為萬事不行,才只能當皇帝啊!」

朱高熾大為詫異,整個人都不好了。

什麼都不會的當皇帝,什麼時候皇帝的門檻這麼低了?

胡儼又道︰「殿下,其實想讓您成為大明儲君的人不計其數。」

朱高熾悶著頭,低聲道︰「只是沒有老二和老三的多罷了。」

「不!真正能決定您儲位的只有一個人,現在的關鍵是如何說服他!」

朱高熾渾身劇烈震動,臉上的肥肉也跟著蛄蛹。

說服父皇!

母後?或者是九卿重臣?又或者是姚少師……

視線轉回通政司,徐景昌和蹇義的談話已經到了最後關頭,整個方略已經確定下來,只是差臨門一腳,究竟誰才能順利推舉朱高熾上位?

「我在吏部位置上,很不方便。」

徐景昌哼道︰「我這個通政使比你方便?」

蹇義連忙搖頭,徐景昌比他還不合適……「要不讓夏尚書?」還沒等說完,蹇義自己就搖頭了,「他現在靠著漢王放貸,他們倆穿一條褲子,已經不可靠了,讓他做這事,沒準會背叛咱們。」

夏原吉已經不是自己人了,還有誰合適?

「蹇尚書,我還真有個人選。」

「誰?」

「就是讓我放了園藝假的解縉。」

「解縉?對了,他在家幾個月,和朝政沒有瓜葛,他的話陛下會相信的。」蹇義又道︰「只是他現在怎麼見到陛下,如何進言?」

徐景昌笑道︰「皇孫在學堂修滿了一年課程,表現不錯,如果陛下願意看看自己孫子,自然能見到兼職教書的解縉!」

蹇義听到這話,已經無話可說了,高,都讓你高完了!

這一招簡直妙不可言,神來之筆……唯一的問題,當初徐景昌把解縉弄回家的,難道他那時候就看到了今天這一局?

蹇義只覺得後背上的汗毛都立起來了,這小子太妖孽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