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六章 橫生變故

大業殿之上,臉色難看的皇帝,面對著匆忙趕來的朝廷重臣,開口問道︰

「北平府,還有多少兵馬可以調集?」

大殿之中,百官沉默以對。

兵部尚書硬著頭皮上前,道︰

「遼西在冊兵馬,精銳兵將有十三萬,地方衛所兵馬二十萬。」

「只是地方衛所兵,久疏戰陣,老弱病殘充斥其中,又兼名冊……名冊不實,只怕不堪大用。」

朝廷每年下發的衛所兵軍餉,都不足全部的兩三成。

再加上喝兵血的地方衛所軍官,這地方衛所的二十萬兵馬,能夠湊出五千人來,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皇帝聞言,渾身一顫,死死抓著龍椅扶手,咬牙道︰

「所以說,如今真正能夠調集的兵馬,就只剩下了那殘余的五萬遼西大軍了?」

兵部尚書滿臉苦澀地低下頭去,道︰

「是……」

「那山西行省的兵馬呢?抽調出來,立即前往北平府!」

兵部尚書頭都不敢抬,澀聲道︰

「山西兵馬也需駐防沿線,以防瓦剌入侵山西。」

相較于北平府,距離神京更近一些的山西,顯然更需要防備,以防瓦剌兵馬長驅直入,直抵京畿之地。

皇帝有些慌了神,又問道︰

「那河北、山東行省的衛所兵,可能抽調出來一些?」

兵部尚書已經不敢回話了,死死埋著頭。

朝廷武官,已經腐敗到連遼西的衛所兵都敢偽造籍冊喝兵血了,更何況河北、山東這些未有兵亂的太平之地?

若說遼西地方衛所還能湊出五千兵馬,那河北、山東如果加起來能湊出兩千可用之兵,那皇帝就得感慨,地方衛所武官之中,尚有忠正之臣……

大業殿中,再次沉默了起來,此時只听得皇帝那如風箱一般,呼哧呼哧的喘息聲。

有大臣受不了這死寂的氣氛,出聲打斷道︰

「瓦剌、高句麗大軍,足有四十萬,兩路來襲。僅憑遼西現在殘存的五萬兵馬,只怕難以抵御。」

「還請陛下,速作決斷啊!」

皇帝聞言,眼楮一瞪,粗喘著反問道︰

「決斷?你們想讓朕做什麼決斷?」

被問到的大臣,此時只能硬著頭皮,道︰

「遼西巡撫吳楷,臨戰而逃,罪無可恕。陛下應立即下旨,抄家查辦!」

皇帝聞言,氣極反笑道︰

「好,朕這就下旨,然後呢?遼西那邊的爛攤子,該如何處置?」

大臣聞言,被噎住了一下,遲疑猶豫了一會兒,方才繼續道︰

「是戰是和,陛下應當拿個主意!」

這就是如今的大梁朝堂重臣,邊境局勢已經如此糜爛了,他們卻除了彈劾,別的什麼主意都拿不出來。

此時詢問皇帝是戰是和,就是一句屁話!

瓦剌、高句麗大軍共計四十萬,而遼西僅剩五萬殘兵,這仗怎麼打?根本打不了!

可求和,又要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大臣不開口,反問皇帝,就是想著不擔責任,將所有責任扔給皇帝。

皇帝看著沉默著不願開口的百官,心中既是失望,又是憤怒。

最後心中實在氣不過的皇帝,掃視毫無擔當的百官一眼,干脆心中一狠,厲聲道︰

「草原蠻子、番邦小國,竟敢進犯我大梁。」

「即刻下旨,著令兵部抽調天下兵馬,發兵遼西!朝中官吏,若有貽誤戰機者,朕一律嚴懲不怠!」

不是不想擔責任嗎?

好,朕成全你們!

這全力一戰的旨意,朕下了。

可若是有誰貽誤了戰事,導致遼西戰敗,就別怪朕拿你們的人頭,平復天下人的怨氣了!

不得不說,這大梁君臣也是絕了。

臣子沒有擔當,皇帝也想著甩鍋……

一眾大臣聞言,心中頓時一個咯 。

這群人混到如今這個位置,哪個是好相與的?

皇帝打著什麼主意,他們又豈能看不出來!

遼西戰事,是必敗無疑。這時候誰攤上了這事兒,之後鐵定是要被當做替罪羊的!

人精似的百官們,又哪里願意如此?

大業殿上,再次沉默了起來。

而就在這個時候,剛剛那位不敢說話的兵部尚書,此時心中一橫, 地咬牙出聲道︰

「陛下,而今北方戰事緊急,遼西巡撫吳楷臨戰而逃,都督桂玨戰死。遼西之地文武主官盡去,官吏將士人心惶惶,如何抵御敵軍?」

「還請陛下,效彷開國皇帝之制,分封皇子,就藩邊關,以節制文武,抵御外敵!」

媽的,皇帝你想讓老子背鍋?那老子就拉你的兒子下水!

到時候遼西戰敗了,也是你哪個倒霉兒子承擔最大責任!

站在百官前列的一眾皇子王爺,听得心中一驚。

沒有城府心機的,此時臉上已經忍不住露出驚慌之色,眼神恨恨地朝那位兵部尚書瞪去。

老匹夫,當真是一肚子壞水,竟然想拉本王頂罪!

一眾大臣此時也 地反應了過來,不少人紛紛出列,朗聲道︰

「臣附議!」

「兵部尚書,所言甚是!臣請陛下,即刻晉封皇子,鎮守遼西!」

「太祖時期,邊塞安寧,便是因為有九大藩王鎮守,打得諸國倉皇,不敢侵犯。」

「……」

皇帝聞言,不由一愣。

和百官們暗地里斗了幾十年的皇帝,顯然也猜到了百官們不願被皇帝借機拿捏的心思。

但真說起來,皇帝他顯然是不願遼西兵敗的!

如果派一個皇子節制文武,說不定還真有一點希望,保住遼西……

而看到皇帝眼露斟酌之色時,有幾名皇子突然心中一動,齊齊看向了站在旁邊的楚王。

如今的楚王,勢力最大。若是借機將他趕出神京,那豈不是……

而感受到一眾兄弟投來的視線,楚王更是後背冒汗,心中一急,連忙強迫自己靜下心來思索對策。

好不容易走到如今這個地步,他若是離京前往遼西,那本就即將到手的儲君之位,可就飛了!

而一眾皇子心懷鬼胎,準備出列上奏之時,楚王腦中突然靈光一閃。

二話不說,楚王搶在一眾兄弟前突然出列,朗聲道︰

「父皇,昭明太子血脈,鎮國將軍李玉鑒,血脈尊崇,允文允武,果勇剛毅。可封遼西王,前往邊境坐鎮!」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