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八章、明王的武裝【求收藏,求追讀】

「劉家怎麼就得了大清的官了,那大清朝不是從來都不管南洋這邊的事情嗎?」

在坤甸。

葉家的家主葉道奇也是急的團團轉。

從三發傳來的消息很不好。

劉家這些天是發了狠的撒銀子招人手。

有大清朝的招牌。

劉家這邊招人要比羅家這邊順利許多。

坤甸這里別說是招人了。

手底下這些打手還得哄著,不然怕是都要跑到劉乾興那邊去了。

朱道樺雖然有擊敗荷蘭人之威。

但是這大清天兵的威名,誰人不怕啊?

「荷蘭人都被大王一戰破之,他劉乾興算什麼?他要是真的厲害,當時就不會做荷蘭人的狗!」

「蓋上清韃的皮他就能變厲害了?」

羅芳伯吆喝著在坤甸的圍樓內給麾下的打手們打氣。

圍樓上掛著的荷蘭、蘭芳旗都已經降了下來,換上了大明的日月旗。

「大王已經得了消息,點兵出發,不日便到!劉乾興和婆羅洲諸國那是自尋死路!」

羅芳伯其實也沒有多少信心。

他最開始也是讀聖賢書的讀書人,並不是好勇斗狠的黑社會頭子。

要說是指揮手下打手去搶個礦山、水道什麼的。

那他還是在行的。

但是正兒八經的指揮一支軍隊作戰。

羅芳伯就沒有什麼辦法了。

不過他也從大明陸海軍軍官學院得了基本教材。

其中拿破侖編撰的,結合明軍實際情況融合歐洲的步兵訓練的兵書。

都是非常實用的兵法學問。

不過這些書在大清朝是沒多少人敢看的,除了部分武官可以看看,要是通常的豪門大戶的讀書人敢看這個被人舉報的話。

那可真的是吃不了兜著走。

雖不至于和私藏鎧甲一樣被九族消消樂。

但也是一個把柄。

關鍵時刻可是要命的。

在看了這些兵書之後。

至少羅芳伯對于如何編制軍隊,如何安營扎寨等還是有所了解,不至于事到臨頭手足無措。

現在他是把手中的兵力分成了三個部分。

主要是在三發到坤甸的一條必經之路上挖土建壕,然後是要派人護著港口,事有不對就得揚帆起航逃命,還有一部分就依托兩個大圍樓擺出了一副死守的姿態了。

和劉乾興那邊是燧發槍、火繩槍、刀盾長矛混編不同。

羅芳伯手里的六千羅家打手清一色的帶著刺刀的燧發槍。

當初朱道樺在加爾各答的工廠里面購買了大量的燧發槍,這些燧發槍本來是供應歐洲戰場的,算是當下的主流裝備了。

不過在明軍開始「黃火藥」改裝之後,明軍就開始使用巴澹島兵工廠生產的明軍制式火槍了。

那是一種經過了改良之後,發射有雷酸汞火帽作為擊發藥,黃火藥作為發射藥的火槍。

雖然同樣沒有膛線——這主要是朱老板不知道米涅彈是什麼。

但是這種火槍的激發率更高,射程更遠。

使用黃火藥作為發射藥,在比黑火藥作為發射藥的時候減半藥量的情況下也能有更強的威力。

而在明軍換裝之後退下來的燧發槍。

一方面是出售給了南洋諸國。

另外一方面。

就是用來援助蘭芳了。

和西山朝這樣的外藩不同。

蘭芳算是內藩了。

以後的蘭芳大公,或者是蘭芳王,那可是要封給朱道樺的兒子來當的。

因此朱道樺也沒有吝嗇手中的這點武器邊角料。

經過一番武裝之後。

這些羅家打手們倒是沒有像是蘭芳諸地的華工們那樣驚慌。

現在都抱著手中的火槍,等著大清天兵的到來呢

與此同時。

朱道樺也在巴澹島點兵出發了。

不過和劉乾興、林國良等人想象的傾巢出動不同。

朱道樺只出動了一個旅和一個炮兵營。

陸軍第二旅全體出動,再加上一個炮營。

這個炮營使用的不是射程比較短的炮擊炮,而是新研發的專門發射開花彈的榴彈炮。

有了雷酸汞,也就可以制造雷管這樣可靠的點火裝置。

所以現在明軍的開花彈的可靠性是很高的。

開發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大口徑火炮也是水到渠成。

而這這就是朱道樺這一次針對劉乾興、婆羅洲諸國聯軍出動的兵力了。

一共也才四千人。

事實上,拉上一個炮營都還是朱道樺太保守了。

如果不出什麼意外。

這個炮營是不會在這次戰爭之中參戰的——這是朱道樺為了攻擊內地的那些擁有高大城牆的城市準備的秘密武器。

「大王,人數會不會太少了一些?」

顧松有些顧慮的說道。

「至少可以把陸軍第一旅也拉上,有個差不多七千大兵才算穩妥。」

朱道樺還沒說話呢,拿破侖就用已經相當熟練的漢語連連搖頭說道︰「軍師,你怎麼能有害怕區區烏合的想法,那劉乾興和婆羅洲的土人的人馬能算是軍隊嗎?我們手中的是四千經過了數個月嚴格訓練的正規軍,手里裝備使用雷酸汞火帽的黃火藥定裝紙彈,手榴彈,迫擊炮彈,甚至還有榴彈炮。」

拿破侖頭搖得像是撥浪鼓。

顧松說是軍師。

其實更像是朱道樺的「中國政治顧問」。

在軍事上他根本沒有什麼有效可靠的建議。

「這樣的一個旅,兵力足有三千,火力遠超對手,還是防守方,敵人方甚至可笑的要主動出擊這一戰怎麼可能會輸呢?」

朱道樺笑道︰「軍師,婆羅洲一戰只是北伐之戰之前的熱身,根本沒有什麼難度。倒是如果把兩個旅抽調走了,巴澹島那邊只剩下一個旅難抱某些勢力不會有什麼想法。」

顧松聞言也是點了點頭︰「婆羅洲並不是太重要的地方,巴澹島才是當前根本。」

當然是根本了。

現在的陸海軍軍官學院、各種新技術的工廠、蒸汽機改進研究工廠可都在巴澹島。

不容有失。

甚至退一萬步。

婆羅洲哪怕這里打輸了也無關精要。

但如果丟掉巴澹島。

那可真的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陸軍出動了一個旅加上一個榴彈炮營。

海軍方面則是出動了南洋艦隊護衛運輸船隊。

現在海軍也分成了三個艦隊。

一個是裝備單桅縱帆船,用于拱衛海峽總督府的海峽護衛艦隊。

一個是裝備了5艘新開發的三桅縱帆船、20艘雙桅縱帆船,還有數量達到了兩百多艘用于運送物質、兵力的大廣船、大福船的北伐艦隊。

還有一個就是用來控制南洋海面的南洋艦隊了。

南洋艦隊的主力裝備就是二十艘雙桅縱帆船。

如今在明軍麾下,陸軍總數有一萬人,海軍的人數也有一萬余人,再加上一支人數五千多人的運輸船隊。

明軍全軍人數也膨脹到了兩萬五千人。

不過這並不是朱道樺能夠拉出來的極限作戰力量。

陸軍軍官學院在訓學員一千兩百人,海軍軍官學院在訓學員六百余人。

還有一支隸屬于道樺商行的捕鯨隊,其實也可以算作是一支武裝力量。

捕鯨隊裝備的是單桅縱帆船,也裝備了火炮,不過數量沒有軍隊那麼多。

捕鯨業是道樺商行下一個投資的行業。

鯨魚全身都是寶,肉可以作為蛋白質的補充,而最重要的是鯨魚的脂肪。

無論是制造黃火藥必須的甘油,還是制造各種潤滑油等。

都需要用到鯨魚油脂。

直到後世石油大規模開發使用,鯨魚的作用才被取代——否則的話後世恐怕就得靠人工養殖鯨魚了。

朱道樺麾下的武裝人員的總數。

已經達到了三萬五千人。

而這一次出動的,僅僅只是四千人而已。

經過兩天的裝船,從巴澹島出發的大軍很快就浩浩蕩蕩的乘船前往坤甸港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