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六章、米,煤,鐵,奉清反明?【求收藏求追訂】

第三十六章、米,煤,鐵,奉清反明?

五年?

松平家利心中不是太相信。

但是他參觀了軍官學院和兵工廠之後。

卻也認為朱道樺至少有在大陸割據一方的實力。

「大王今日高論,必能說服日本朝諸公,然日本如今依舊是鎖國政策,這些武士出國要以什麼名義出國呢?」

松平家利有些顧慮。

朱道樺聞言,嘴角微微上揚。

和他猜測的不錯。

松平家利是個聰明人,他很自然就從德川幕府的利益出發去思考——這個世界上有愚蠢的腦袋,但沒有坐歪的。

德川幕府這樣的體制下,日本其實和大清朝一樣,也是一個自弱的制度建設。

幕府號稱「尊王攘夷」,然而又不敢取公家而代之。

名義上。

幕府還是天皇的臣子。

這就給了其他的地方勢力機會。

德川幕府之所以會堅定不移的執行鎖國政策。

其擔憂之一,無非是擔心各地強藩通過對外貿易積攢足夠的實力後。

高呼一聲「尊王攘夷」,然後德川家說不定就會被別家武士給「天誅國賊」了。

幕府體制下。

日本哪怕有三千萬人口,數十萬乃至上百萬的武士精英階層。

其國力也更多的在其國內內耗。

根本無法轉化為真正的對外的實力。

因此。

朱道樺對日政策的核心。

就是要維持德川幕府。

讓日本維持這種自弱體制。

同時通過招募日本武士進行對外征戰,消耗日本國精英階層的力量。

乃至于在未來利用手中的武士軍隊介入到日本的國內政治,徹底瓦解日本對中華的威脅。

「可以以滿姬旗本的名義」

德川治國這小年輕已經是激動的不行了——種族主義民族主義這種東西就是雙刃劍。

但不得不承認。

這是最直接,最方便,最有效率取分「敵我」的辦法。

「旗本?能有怎麼多旗本嗎?」

松平一愣,不由得說道。

「怎麼不能有,有人規定旗本不能多嗎?」

這倒是沒有。

因為也沒人養得起那麼多旗本啊。

不過在日本沒人養得起這麼多旗本。

不代表明王養不起!

「是啊」松平眼前一亮。

「殿下這位是日本國大君之女,是我國武家公主,日本國大君欲與明王秦晉之好,不知明王殿下意下如何?」

朱道樺看了看羞答答的德川滿姬。

個子不高。

但是熊鼓鼓囊囊的。

臉上卻還帶著幾分稚女敕

「本王正有此意,滿姬,不如本王封你為德妃,排在明王後和明王妃之後如何?」

「滿姬全憑明王安排滿姬能與明王同枕,此生足矣。」德川滿姬羞紅著臉,說話都有些不利索了。

朱道樺不由得好笑。

都說日本國女子開放。

這德川滿姬卻是比漢家女還要害羞啊。

松平家利聞言頓時大喜。

明王後宮,羅芳梅代表著擁護明王的嘉應州客家人,雖然大明陸軍第一旅的士兵大多是潮州人,但由于蘭芳諸姓依附明王,諸姓的子弟也佔據了陸軍軍官學院的大多數。

因此可以預見的是。

嘉應州的客家人會在明王體系內形成「陸軍派」。

而同樣的。

石香姑將會代表數萬名歸附明王的胥家人。

常年在水上生活的胥家人則是當前大明海軍的骨干。

未來大明海軍高層會有很大一部分出自胥家。

在大明軍隊之中將會形成客家武士胥家水兵的基本格局。

更加重要的是。

這兩人都是漢人。

明王後和明王妃都得是漢人,而且朱道樺在未來是要稱皇帝的人。

他的太子也必然是要純正漢家血統才行剛——大明朝是要復興漢家天下的。

在接班人的血統這件事情上可不能含湖。

因此。

德川滿姬如果能在大明後宮位列第三,這地位已經是相當高了。

德川家齊和松平定信肯定會滿意的。

就憑這,日本國也不會拒絕朱道樺的那些要求的。

「哈哈哈!好!如此便說定了,具體之事到時候我會遣人前往日本國與日本大君、松平老中商談。」

成功哄得日本這一頭惡狼入甕。

到時候必可得一條好獵犬

在搞定了日本之後。

南洋貿易大會就已經成功了百分之七八十了。

接下來朱道樺還接見了西山朝的兩家使者。

西山朝是安南國內的農民起義政權。

在歷史上只存活了二十多年。

就被南方的原來安南南朝貴族阮福映勾結法國人給滅掉了。

而且歷史上西山朝也被清國敵視——作為靠著農民造反推翻黎朝建立的新政權,清帝國這樣的封建地主大本營肯定是對這樣的政權沒有任何好感的。

而且這西山朝南北皆有外患。

流亡北方的鄭主遺老遺少希望能得到清國的支持反攻。

而南方的阮福映則是和法國人勾結上了,得到了法國人支持的阮福映很快就佔據了安南南方的嘉定省。

而西山朝內則是有阮文岳、阮文惠兄弟相爭。

雙方各有地盤,軍隊。

眼看著就是一場內部的火並。

內憂外患之下,西山朝在歷史上的敗亡也一定不奇怪。

不過在這個時代。

朱道樺卻認為西山朝可用。

阮福映投靠了法國人,黎朝鄭主在清國那邊。

所以朱道樺選擇扶持西山朝也就順理成章的事情。

朱道樺給西山朝阮文岳、阮文惠兄弟提出的解決方桉是「一朝兩主,各自稱藩」。

也就是一個西山朝下。

阮文惠、阮文岳兄弟各霸一方,互相承認對方的統治合法性的同時。

兩人再各自向朱道樺稱藩。

而朱道樺則是以宗主的名義各自冊封二人。

對于西山朝之主,雙方則是擱置爭議,各自表述。

雖然只是相當于把矛盾暫時給掩蓋了。

但是在當前階段。

這也是西山朝自保最好的辦法了。

而且稱藩之後,大明可以以相對優惠的價格向西山朝提供武器,訓練軍官,甚至可以直接駐軍。

而朱道樺之所以對安南這麼上心當然不是因為他是好人。

而是

他看重的是紅河三角洲的米、廣寧的煤、河靜的鐵!

紅河三角洲的農業稟賦就不用說了。

後世的越南可是以這麼狹小的土地養活了一個億的人口的。

而廣寧煤和河靜的鐵也不得了。

廣寧煤礦、河靜的鐵礦,是整個東南亞,甚至把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一起算進來。

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都是最好的。

而且廣寧、河靜靠近北部灣,有大海、河運可以方便的把煤鐵資源運到廣東。

朱道樺的伐清計劃的第一步。

就是要立足廣東,積蓄實力,發展工業——如果要北伐的話,至少需要一個穩固的後方,以及有一支可堪使用的騎兵。

清國現在的騎兵軍隊還是挺強的。

八旗的馬隊、喀爾喀騎兵、索倫騎兵,數量尤其眾多。

北方平原、草原征戰,沒有騎兵遮護是很難有什麼大的戰果。

因此朱道樺要在廣東發展工業的話。

就近從安南獲得優質的煤鐵資源就顯得非常的關鍵了。

隨著日本、安南之事確定。

朱道樺的南洋貿易大會也非常順利的召開了。

各國的使臣們先觀看了一場精彩的閱兵式、閱艦式。

再听了一場明王關于神州諸國共抗西夷的演講。

然後各家使臣就紛紛在的條約上簽字了。

就在大會順利閉幕的同時。

一個驚天消息傳來。

蘭芳劉家和婆羅洲諸國結盟。

打出了「奉清反明」的口號。

正在集結大軍,威脅坤甸。

當朱道樺在大會上將此事公布之後便邀請各國使臣前往西婆羅洲。

「八萬大軍,烏合之眾,本王一戰破之!」

朱道樺目光灼灼。

這麼多國家,不但有抵御西人入侵的需求,互相之間還有齟齬。

不讓這些客戶們看看以手榴彈、迫擊炮為核心的新陸軍戰術的威力。

他們怕是很難下定大規模購買軍備的決心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