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二章、忒進步的自由貿易【求收藏,求追讀】

第三十二章、忒進步的自由貿易

毫無疑問。

這樣一隊士兵穿著紅色軍服,打著綁腿,穿著橡膠底牛皮靴踏著整齊的步伐非常的吸引眼球。

尤其是一些來到港口的歐洲人,更是目光灼灼的看著這一隊士兵。

「如此整齊,這樣的精銳即使是在歐洲也是一等一的軍隊了。」

「明王朱道樺麾下的士兵都是這樣的麼?」

「荷蘭人輸得不冤啊!」

這些從歐洲來的商人是有見識的。

別的不說。

就是這行軍的整齊程度,就絕對稱得上是強軍了。

甚至放在歐洲也沒幾支軍隊能與之相比。

其實這也正常。

歐洲各國常年戰爭,人口又少,哪里有資格挑選兵源?

基本是什麼人類渣滓都會被趕上戰場。

依靠的是軍官的軍棍來進行高壓統治。

這樣的兵源當然算不上好。

而在南洋這邊。

來南洋謀生的基本都是華人青壯。

再加上明王府和天地會各堂口、胥家海寇都有聯系。

因此是可以很輕松的得到老實巴交的福建、廣東的青壯農夫為兵的。

農民兵雖然在個人勇武上沒有什麼優勢,但是一方面在保證了軍餉發放,又有分地政策激勵下。

這些華人農民的紀律性是可以得到保證的。

「這些武士很強嗎,家利?」

德川治國見松平家利的目光一直跟著已經走遠了的那一隊明王軍,湊過來問道。

「也許一對一的話,那里面沒有人是我的對手。」

松平家利自信滿滿的說道。

這是自然的。

這位「巨武士」雖然在巴澹島就顯得有些迷你了。

但是他的砍人的手藝是很強的——和清國的士大夫們不同,日本的武士階層一方面要讀書,一方面砍人的手藝也不能落下。

也許這就是在後來清國的改革失敗,而日本的維新卻成功了的一小部分原因——日本那邊的武士再不濟,也能有一手上戰場砍人的手藝,而清國這邊的士大夫們就沒有這個手藝了。

「不過若是我帶一百武士和他們對陣的話輸的十有八九是我們。」

「為什麼?」

德川治國問道。

「武士可是從小就修煉武藝的,我看明王府招募的兵壯也只是一些農民而已。」

「戰場之上,個人武藝基本沒什麼用處,講究的是令行禁止」松平家利手指那些已經走遠了明王陸軍第二旅的新兵,「看看他們的行軍步伐如此之整齊,上百人如同一人,這等精兵,幕府上下,也湊不出一千之數!」

三人正說著,明王府外事司便已經來到。

在遞交了日本國書後,一名很是年輕的官員匆匆迎了出來。

松平家利也發現了。

明王府官員最大的特點便是年輕。

互相見禮後。

迎來的官員頗為愧疚的說道︰「貴使見諒,這些時日來訪的使團太多,我等同僚實在是抽不出人手人力出來了。」

「貴使是先入住驛管,還是先去各處參觀?明王如今正在接見各國來使,貴使還需等待一兩日方可。」

「參觀?」德川治國頓時來了興趣。

「參觀什麼?」

「可以參觀工廠生產軍校訓練、兵工廠兵器展、海軍火炮射擊訓練等。」

「貴使若是想去參觀,我現在可安排人手做導游。」

松平家信听聞可以參觀軍校、兵工廠的兵器,甚至還能去看海軍的火炮射擊,頓時就來了興趣了。

「我等願先去參觀。」

就在德川兄妹和松平家利在明王府官員的帶領下前往參觀軍校、巴澹島軍工廠的武器展的時候。

朱道樺正在石香姑的陪同下觀摩從胥家海寇之中挑選出來的精壯進行的操帆訓練。

中式的硬帆船和西式軟帆的操作區別還是挺大的。

這些經驗豐富的海寇們也要經過一番訓練之後才能熟練掌握。

更何況。

雖然說加入明軍之後,有軍餉,又有分地的激勵。

這些胥家海寇不至于還想著去海上做沒本錢買賣的日子——就算搶到錢了,這些普通的海寇也分不到多少。

還不如當明軍旱澇保收。

有優握的待遇不用擔心這些海寇們逃跑。

但是也要有嚴格的訓練老磨滅掉海寇們的海賊習性才行。

「不錯,短短一個月已經有模有樣了,等他們訓練出來就可以取代那些印度水手了。」

朱道樺很是滿意的點點頭。

石香姑在一旁微笑道︰「我們胥家人能得明王厚恩,豈能不思回報,明王之恩猶如再造。」

胥家人之所以只能淪為海寇,是因為他們的身份本來就不受待見。

他們不被允許上岸。

只能生活在船上。

如今朱道樺廢除他們的賤籍,又允許他們和普通的漢人一樣,立功,升官,受賞。

胥家的海寇們當然對朱道樺千恩萬謝了。

「香姑,本王對自己的部下自然是一視同仁,有功則賞,有過則罰!」

說著。

朱道樺翻身上馬。

和石香姑並轡而行。

他接下來的目的地是視察鑄幣廠,然後是回到明王府一一接見各國使者。

朱道樺現在真的是忙得連軸轉了。

每天都必須要抽出半天時間接見各國來使,將南洋貿易規則先和各國使者私底下進行溝通。

畢竟明王府召開的「南洋貿易大會」,必須是個成功的大會,勝利的大會。

怎麼才能成功,怎麼才能勝利呢?

那就要在台面下多溝通,多做工作了。

從後世穿越而來的朱道樺當然清楚。

任何所謂的大會召開的時候。

基本只需要舉手表決就好了。

大事情都是私底下開小會解決好了。

而對于南洋諸國而言。

朱道樺雖然規定了貿易地點,貿易的貨幣。

但是他沒有限制貿易的規模和對象。

和荷蘭人的獨佔壟斷貿易比起來。

這個規矩簡直是自由得不像話。

所以這一套在後世看來幾乎就是「貿易霸權主義」的貿易規則。

現在完全可以稱得上是開了進步的「自由貿易」的先河。

這麼進步。

能得到南洋諸國的擁護也就不奇怪了。

事實上現在南洋諸國也沒有什麼「金融主權」、「貿易主權」的概念。

因此對于朱道樺要求的使用明元貿易、指定地點貿易的要求基本都全部接受,沒有什麼障礙。

至于西洋人

在沒有把握擊敗明軍的海軍之前。

他們也只能接受這一套規則——因為本質上,這一套規則讓大部分的西洋人也能享受到「自由貿易」的好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