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章、人口,殖民,工業化。

第十章、人口,殖民,工業化。

「你們都是從中國出來南洋闖蕩的,可知道這南洋華人的情況?」

二羅對視了一眼。

大羅羅遠山拱手說道︰「回稟監國,我們華人要在南洋立足,大多都得要在荷蘭人手下討生活,哪怕是蘭芳國的羅劉葉陳四家的寨子上,也得掛上荷蘭人的旗幟。」

「所以,在南洋做大生意的華人甲必丹基本要麼賣礦,要麼賣豬。」

「賣礦?賣豬?」

「賣礦就是挖礦,礦石賣給荷蘭人,賣豬就是賣豬仔。」

「賣豬仔」朱道樺沉吟片刻,然後點了點頭。

他前世也是廣東人,老家也是僑卷之鄉,當然知道賣豬仔是怎麼回事了。

「這個買礦和買豬仔的生意,我們能做嗎?」

朱道樺問道。

南洋的華人在利益上和荷蘭人進行了一定的綁定。

荷蘭人要礦產和勞動力。

這些南洋土著是提供不了的——南洋土著人雖然多,但是卻相當懶散,不如吃苦耐勞又內卷的華人產出這麼高。

「這個華人挖礦基本上集中在婆羅洲,那是荷蘭人的地盤。至于賣豬仔這倒是能做,不過卻有些昧良心。豬仔都是賣到種植園,像是奴隸一樣終日勞作,每月也不過得一兩塊銀圓。」羅定山插話道。

「昧不昧良心的這個我管不著,你們說這些豬仔願意當兵嗎?」

朱道樺問道。

二羅對視一眼。

羅遠山說道︰「如果比做工賺錢多,自然是願意的!」

「那就行了!」

朱道樺拍拍手。

「我可是做大買賣的,一萬人不嫌少,百萬人不嫌多!兩位羅兄弟,你們可幫我聯絡一下做豬仔生意的華人頭領,就說我很需要人,越多越好!」

無論是擴軍還是擴大生產。

都是需要人啊!

無論是搞工業化還是搞殖民。

人口都是基礎!

南洋之地,朱道樺暫時不取。

但是也不意味著他會把這塊地留給西洋人。

二羅咋舌。

這位爺可當真是大氣魄。

一百萬人不嫌少

莫不是。

真的有復明之志?

招兵只是朱道樺在巴澹島辦的第一件事。

朱道樺對于南洋沒有多大的地盤要求。

因為南洋地方土著太多,想要佔領的話又牽扯太多的精力——有這個精力去佔廣東不香嗎?

因此。

對于朱道樺來說。

他在南洋的地盤要求,就是馬六甲海俠而已。

這是戰略要地,必須要佔領。

同時。

除了擴充軍隊。

朱道樺也同步進行的是籌建陸海軍軍官學院和工匠營的招募。

其中陸海軍軍官學院的招募要求最高。

十六歲以下、粗通文墨,至少要求識字。

這個要求放在現代並不高。

但是在這個文盲率百分之八九十的時代,那能達到標準的可就不多了。

除此之外。

工匠營的要求則是二十歲以下手腳伶俐的年輕人。

熟練的技術工人在這個時代的重要性朱道樺太清楚不過了。

如果沒有足夠多的技術工人。

軍械廠、造船廠、冶鐵、練鋼等產業就無法擴大規模。

南洋並不是鐵礦帶。

缺少像是鞍山那樣的超級大鐵礦。

但是各種小鐵礦資源是不缺的。

所以現階段朱道樺可以很方便的通過海運從婆羅洲、爪哇島獲取鐵礦資源。

建立起初步的冶金工業。

負責冶鐵項目的是一名名為皮埃爾•埃米爾•馬丁的法國人。

他是法國一家大型煉鋼廠的技術負責人。

在听到這個名字的時候。

朱道樺還以為是歷史上那位發明了平爐煉鋼法的皮埃爾•埃米爾•馬丁,不過他很快就反應過來——那位發明了平爐煉鋼發的馬丁還沒出生呢。

兩人只是同名而已。

不過這位馬丁也是資深的練鋼專家。

其掌握的「坩堝煉鋼法」也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煉鋼術了。

朱道樺對煉鋼沒什麼研究。

所謂的平爐煉鋼他也只是知道個名字,並不知道具體的過程。

能夠從法國拐回來一個練鋼工程師已經算是非常幸運了。

「馬丁,道樺商行會在前期投資10萬英鎊建立煉鋼廠,你可以以技術入股。前期除了保證我的鋼鐵需求之外,另外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培養工人」

在朱道樺旁邊。

一名頭頂上只有四周留下幾根長發,但卻有著濃密的棕色胡子,身軀彷佛葡萄酒的酒桶一樣圓潤的白人男子連連點頭。

「沒問題,殿下,只要能保證鐵礦石的供應,煉鋼廠很快就能建立起來。」

朱道樺滿意的點點頭,隨後扭頭看向了另外一邊。

「詹姆斯,你考慮得怎麼樣?我很看好蒸汽機的前途。」

朱道樺微笑道。

詹姆斯.瓦特。

英國人。

發明家,企業家。

他手下有一家機械制造廠。

同時

他在歷史上更出名的是,他是改進蒸汽機的重要人物。

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以後又經過一系列重大改進,使之成為「萬能的原動機」,在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他開闢了人類利用能源新時代,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不過現在的詹姆斯.瓦特很是郁悶。

和大多數新發明剛剛誕生的時候一樣。

瓦特制造的蒸汽機根本沒有多大的市場。

目前只是在煤礦、鐵礦等礦區當成是抽水機來使用。

因為現在的蒸汽機雖然勉強算是可以投入實際生產使用了。

也就是可以做功輸出了。

但是現在蒸汽機的做功效率太低。

要持續改進的話,則是需要持續不斷的資金投入進行研發改進。

在歷史上。

瓦特就長期因為缺乏資金而導致蒸汽機的改進之路進行得非常坎坷。

直到他得到了伯明翰的一名商人馬修.博爾頓的投資,

使得瓦特得到了更好的設備資金以及技術上的支持,特別是在加工制造工藝方面。

而在這個時代。

瓦特得到的是朱道樺的支持,在朱道樺的支持下,這幾年瓦特的研究工作有了非常大的進展。

朱道樺在瓦特看來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好的老板。

因為朱道樺堅定不移的看好蒸汽機的前途。

「使用蒸汽機牽引的車輛和船如果得以實現的話,那將會是人類社會的一次飛躍!」

朱道樺又在給瓦特描繪蒸汽機的使用藍圖了。

朱老板別的不會。

畫大餅。

狗都會。

「老板,您放心如果硫化橡膠真的擁有您描述的那些特性,那蒸汽機的能源使用效率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詹姆斯.瓦特拍著胸脯打包票。

朱道樺微微點頭︰「我們購買了大量橡膠,南洋這里的氣候也非常適合橡膠生長,我想橡膠來源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