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章、富有的朱老板,真正的人才。

「萬眾景從?」

朱道樺不置可否。

他當然沒有造反這方面的經驗了。

他前世是一名海員,也是一名醫生。

根本就沒想過自己會有朝一日成為一名大清朝的造反派。

而且這一趟歐洲之旅。

他可是和英法德都簽了不少的條約的。

開放市場啊,互設使館之類的。

這些條約要是流傳出來,怎麼也得被扣上一個頭號帶路黨的帽子——在英法德等歐洲列強的支持下去找大清朝的麻煩,這不是帶路黨是什麼。

「主公可是擔憂那些和英法諸國簽訂的條約?」

顧萬青微微一笑,問道。

朱道樺撇撇嘴︰「我們現在腳下無片土,談何履約?」

這些條約至少是朱道樺能夠得到一兩個省之後才有可能被履行。

不過到了那個時候。

這些條約還會不會被履行,那就要看當時的情況了。

按照朱道樺的估計。

不需要多。

只要他能得到廣東一省。

憑借廣東的人力物力。

就足以和任何一個歐洲強國掰手腕了——更何況,現在歐洲各國要向東方天朝投放兵力非常困難。

萬里海路。

可不是開玩笑的。

現在想想。

就是在對方勞師遠征,武器兵器沒有根本性代差的情況下。

清朝居然在鴉片戰爭之中戰敗。

簡直有些難以置信。

不過這樣一來自己似乎要造清朝的反也相對容易一些。

「而且,簽訂的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

朱道樺沒有把這些條約當一回事。

他很清楚現在歐洲各國沒有什麼力量向東方投射。

法國的波旁王朝自顧不暇,路易十六過幾年都要被巴黎人民送上斷頭台了。

英國這邊也在北美面臨美國人的壓力。

他們當然無法阻止美國獨立。

保住加拿大,就是英國的底線了。

至于德國呃,現在沒有一個統一的德國。

倒是有一個名叫「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國家。

這個國家既不神聖,也不是羅馬,更非帝國。

德意志統一還要再過半個多世紀才會實現。

現在在德意志地區最強大的國家就是普魯士。

英法都沒有暫時沒有力量向東方投射,普魯士就更加沒有了。

因此朱道樺簽下這些條約,根本就沒打算履約的。

開放貿易?

不可能!

朱道樺就算得到了廣東一省,也不可能開放貿易的。

這個時代就不可能有自由貿易。

大家都是實行貿易保護主義。

割地?

想屁吃呢。

朱道樺深吸一口氣。

哪怕在心中已經做好了準備。

但是當真正開始踏上歸途。

他還是略有些忐忑的。

「皇爺勿憂,咱們三百多兄弟每一個都是在西洋人的軍事學院里面學過的,除此之外還有三千瑞士雇佣軍,有這些人馬在手,先在南洋取一塊地盤立足易如反掌!」

趙四拍著腰上的短管火銃說道。

「雇佣軍終究是非我族類,到了南洋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擴軍!」

朱道樺手指微微敲擊著船舷盤算道。

事實上。

現在的南洋雖然是以荷蘭人的勢力最大。

但是華人勢力也不小。

其實如果南洋華人勢力能夠得到本土政府的支持。

無論是荷蘭人還是西班牙人都不可能競爭得過近在遲尺的華人勢力的。

現在在完全無法得到本土政府的支持的情況下。

華人勢力依舊能夠在南洋佔據一席之地。

人數上是要比荷蘭人多太多了。

因此。

朱道樺原本的計劃,就是先在南洋取得立足之地。

編練一支軍隊。

再圖謀北上。

「主公,南洋方面華人海盜勢力眾多,不過大多是攀附在荷蘭人的勢力下生存,稍微能有些自主權的華人實力只有蘭芳國了。」

「華人在南洋人數眾多,但是卻泥沙俱下,一盤散沙,就是這蘭芳國,也不過是幾個嘉應州大家族互相抱團而已」

說到這里,顧松不由得連連搖頭。

如果在南洋的華人有一個領袖,能夠將華人的力量擰成一股繩,荷蘭人的力量根本就不夠看的。

但可惜

「一盤散沙好啊,一盤散沙正好利于整合!皇爺,咱以三百老兄弟為軍官,短期內就足以擴充數萬軍隊!」

趙四笑道。

顧松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笑意。

西洋練兵之法,首重軍官。

現在朱道樺手下有三百熟知西洋兵法的軍官在。

何愁大事不成?

「練兵不難。」朱道樺擺擺手說道。

確實是不難。

道樺行憑借著H;Y這個「拳頭產品」(在這個時代,鴉片都是當成藥品在使用的),道樺商行的生意做遍了歐洲。

在離開歐洲之前。

朱道樺就把歐洲地區和北美地區的代理權記性了分割出售。

歐洲地區代理費每年為一百萬英鎊。

北美地區代理費每年為一百萬英鎊。

而且,如果朱道樺願意,在東方——包括印度、大清朝在內的這一大片廣袤的區域,他還能得到每年兩百萬英鎊的代理費用。

只是朱道樺暫時只出手了歐洲和北美的代理權。

這代理費其實並沒有多高,如果是道樺商行自己運營的話,肯定能從這兩個市場之中攫取到更多的利潤。

不過朱道樺也清楚。

自己如果離開了歐洲。

是不可能繼續遙控在歐洲的生意的。

還不如出售給當地的地頭蛇來得爽快。

每年兩百萬的代理費。

一次性給付五年。

也就是一千萬英鎊!

這在這個時代可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按照現在英鎊兌白銀的價格。

一兩白銀可兌10英鎊左右。

一千萬英鎊可是一百萬兩白銀!

而且這一千萬英鎊只是代理費,朱道樺還保留了在歐洲的生產部門,也就是說,只要朱道樺和歐洲各國的關系還能維持下去,在短期內他還能繼續從歐洲獲得巨量財富。

當然了,白銀在歐洲和在大清朝的購買力是不同的。

至少

朱道樺不可能真的帶著一百萬兩白銀從歐洲回到中國——這太浪費了。

除了保留部分現金外。

這些財富全部換成了貨物和人才。

各種機械設備、機床。

直接出大價錢從各大學挖人,從工廠挖熟練的工匠。

這個時代的歐洲人還是挺有冒險精神的。

只要舍得給錢。

不愁挖不到人。

可以說。

古往今來的造反派。

怕是沒有比老朱更富有的了

「主公,康德先生、波拿巴少校、英國特使、法國特使來了。」

就在朱道樺盤算著從哪里獲得一塊地盤,將自己從歐洲帶回來的機械設備和人才轉化為真正的生產力的時候。

道樺商行大班錢橫快步而來。

在朱道樺身邊說道。

正說著呢。

一陣腳步聲響起。

幾名白人登上甲板。

朱道樺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

要說人才。

這位康德先生。

還有這位波拿巴少校

這才是真正的大才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