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三章 吵得頭疼

十四篇一區論文的成就很扎眼。

但鄭道光卻還是搖搖頭,「孫教授,還有林教授,我知道你們的意思,年輕確實不能輕視,我也從來沒有輕視過年輕人,更何況這位叫李牧的年輕人這麼天才,我還擔心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呢。」

「但這些論文吧,我看了,基本都和咱們經濟金融沒有關系,甚至也沒有一篇純數學的。」

「而這個模型固然很好,但一旦放到國家上來的話,那就是牽一發則動全身,馬虎大意不得。」

「太激進,不好,這個年輕人給出的模型,也確實太有年輕人的味道了,氣盛。」鄭道光搖搖頭,「你們也別覺得我太過保守,我四十年的經驗告訴我,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更加符合我們這十四億人口大國的國情。」

「除非這個年輕人還能拿出什麼讓咱們全國都震驚震驚的成績,我也許還會重新考慮,當然寫一區論文這種事情,我覺得就不算了。」

林思陽皺起眉頭,他每年都會和這個老家伙爭吵,甚至之前他們的爭論還上過新聞,被整個學界和社會所關注。

只不過每次鄭道光這樣的態度,都讓他氣的不行。

沒什麼好說的,繼續吵吧。

反正開會就是這樣。

于是他帶頭,認可孫紫萍這篇文章的學者們紛紛表態,而鄭道光那一派的人自然也毫不退讓。

嘴皮翻飛,唾沫飛舞。

每一個新政策都是利益的再分配,他們的爭吵,既是為了學術理念,也有一部分是為了自身的利益。

而見到果然又吵了起來,孫紫萍不知道說啥好,她算是看出來,鄭道光除了對保守政策的堅定之外,心中還是不認同李牧的年輕。

和她當初擔心的一模一樣。

但沒辦法,社會始終存在這樣的現象,哪怕年輕人做的再出色,有些老人也不會認可,甚至總覺得年輕人不中用。

這種社會學上的問題,盡管被社會學家們討論了一遍又一遍,但卻也始終是一個暫時無解的問題。

特別是鄭道光居然還說什麼除非李牧再做出什麼讓全國都震驚的事跡。

這條件擺明了就是在逗你玩嘛。

震驚全國的成就,在座的這些經濟專家們,又有幾人能做到?

他們再厲害也不過是震驚震驚圈內罷了,普通人哪會關注他們這些專業的東西?

想到這里,她心中微微嘆了一口氣。

再這樣吵下去,恐怕她原本想著在今年的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這項經濟政策的想法,也要落空了。

唯一的幸好的是,他們這里的爭吵,影響不到李牧。

她搖搖頭,不想參與到這種無意義地爭吵當中,就干脆拿出手機,忙里偷閑。

忽然刷到了一個數學討論群,這個群由國內一些數學學者們組織而成,她雖然是金融學家,不過也在里面。

而後她就看到有一個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的數學教授,在群里面透露了一個消息。

這條消息頓時就引起了一片討論。

不管听沒听過阿達馬猜想,見到德利涅和薩納克這兩位當代數學大佬都親自擔任審稿人之後,就基本上能夠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不簡單。

當然,以這個群的專業程度,听說過這個問題的人自然不少。

這個問題一出來,便對這個群造成了半分鐘的沉默效果。

之後總算有人回復。

一時之間,群里面的人都表示了希冀。

國內的數學學者們都知道國內基礎科學現狀很差,所以也都希望出現一位這樣的少年天才,來為國內這樣的環境帶來一股新動力。

只不過表面上的話是這樣說,他們心中也很難相信這個年輕人真的會是他們的人。

終究是幻想吧?

這些人都不約而同地心中想。

手機屏幕外,孫紫萍看著群里面的這些消息。

十九歲,不得不讓她想起了李牧。

畢竟李牧就是十九歲。

甚至于她的心中也期望這就是李牧。

十九歲證明了一個數學中較有名氣的數學猜想,這一旦說出去,當然會形成一種轟動全國的效應,甚至于在國際上都有可能產生影響。

這樣,自然也就符合剛才鄭道光說的那個條件。

但這也只不過是心中期望了。

她倒是自認為明白,要用正常一點的眼光去看待李牧。

不能把他想的太天才了,甚至是神才,不然這樣以後會給他帶來壓力的。

只能承認,世界很大,人口很多,天才也並不僅僅只有一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重新抬起頭,看向鄭道光這些人。

爭吵仍然繼續,她的心中嘆了口氣,人家的天才已經證明了世界級難題,而他們的天才還在因為太年輕而被否認呢。

吵的她頭疼。

甚至想站起來罵一句︰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