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五十五章天地法則演變論

躺在棺材里的存在眨了眨眼,眼里靈性充沛,顯然不是毫無理智的怪物。但漫長的沉睡讓他反應略顯遲鈍,像是一個剛剛睡醒的普通人一般,搞不清楚這是什麼情況。

為何自己的家被突然踹開?

布置的那些陣法呢?

還有這把劍,怎麼感覺有些熟悉?

想清楚這些疑惑只用了不到一個呼吸,未知存在 然驚醒,他感覺到周圍恐怖無比的雷霆與劍意,自己布置的陣法已經十不存一。而這把劍……

是天劍!

自己未入忘川之前,天下一頂一的至寶,甚至被稱為攻伐至寶之巔峰。這把劍至天劍道人以後不知斬殺了多少強者,其中的殺氣即可讓元嬰癲狂,化神退避三舍。

這個人是劍主,他為何會來到忘川?

按理來說忘川5000年前就已經徹底被天地法則封鎖,縱使有通天手段也進不得。不像自己生活的那個時代,元嬰期就有能力進入忘川。

越往後天地法則越完善,一些能夠撬動天地法則的地方將會被掩埋。試問一下,只要熟悉忘川的法則,元嬰都能活上5000多年,化神上萬年都不成問題。

哪怕大部分時間要在沉睡中度過,也足以讓大部分人為之瘋狂。而過多長壽的強者對于天道來說並不是好事,所以許多能夠活幾萬年的種族越來越少。

一些早在忘川沉睡,不知道多少年的老前輩曾與他說過。太古年間,遠古之初等等久遠的年代,強者數量眾多,化神同時帶有雙手之數。

有一部分原因是天地法則寬松,但更多的是強者的壽命悠長。

他本來大概率是無法化神的,但忘川這種特殊的環境讓他能磨上去。

萬千思緒閃過,老者逐漸從沉睡的恍忽中緩過神來,喉嚨滾動了一下,多年沒有說話導致嗓音異常沙啞。

像喉嚨里含了一口痰,其中夾雜著些許沙子。

「這位道友有話好說,你我二人應該並無深仇大怨,若是我布下的陣法不小心冒犯到道友還請見諒。」

「這忘川往來萬萬里,妖魔鬼怪眾多,都是一些古之聖者死後留下來的遺骸。他們如同凶獸一般毫無理智,加上老朽修行功法緣故多年沉睡,故見人就伐。」

老者言行與他的外表截然相反,謙和有禮短短幾句話就說明了前因後果,讓人很難怪罪起來。

如此自然是他高尚的品德,而不是對方將劍架在自己頭上。

李長生再次問道︰「你可有起死回生之法?」

「若是老朽沒有呢?」

老者試探性的開口,目光微微往上挑打量著這個白衣道人。氣息如外貌一般年輕,沒有絲毫衰老之氣,甚至可以說是朝氣蓬勃。

如此年輕就有這般修為,是為大才也。

可他眼中有執念,恐怕已經生了心魔。

「有就是有,莫要與我拐彎抹角。」

李長生眼中凶光不減,天劍微不可察地向前,一滴鮮血順著劍刃流出。滴落地上,剎那間本就荒蕪的土地,瞬間遍布寒霜。

這一滴血若是落入凡俗,能夠讓方圓十里化為凍土,持續時間短則數月,長則數年。

陰氣過盛,落地而使陰陽失衡。

這也是為何一些邪修死的地方會變成一塊死地,哪怕經過專門的人清理相較而言也容易誕生邪祟。

老者稍加思考,若是搖頭保不準對方會殺了自己,反之對方肯定不會殺自己。

可問題自己並沒有起死回生之法,緩兵之計吃力不討好,也斷了自己的後路。

最終他委婉地表示道︰「老朽並沒有起死回生之法,我只是在忘川中苟延殘喘之人,非大神通者。不過我听說過一個類似的法門,名為輪回轉世。」

「佛門之法?」

李長生聞其名便想到了之前佛門與自己說的事情,輪回轉世一直以來都是佛門的概念。

這也是他前往忘川的主要目的之一,尋找故人的轉世之身。

「沒錯,就是佛門的輪回轉世。不過在談論此事之前,道友是否能把這天劍挪開?」

老者趁機提出要求,沒人想被天劍抵著腦門。

李長生松開了握住天劍的手,樸實無華的古劍也隨之消失,遁入虛空。

老者見對方逐漸收斂起殺心,暗自松了口氣。

繼續說道︰「轉世輪回雖然是佛家說法但佛道兩家千萬年間不知互相借鑒了多少次。下面的小輩斗得厲害,指不定誰家師祖以前當過道士或和尚。」

「與我說道輪回轉世即可。」李長生冰冷冷的打斷。

「這忘川盡頭可有輪回?」

「據我所知有……」

老者剛一點頭,李長生便轉身離去,沒有絲毫拖泥帶水。如此堅決的舉動讓他愣了一下,隨後連忙追出去。

「道友,請留步!我話還沒有說完呢。這往後的路都是絕地,往後不知道有多少恐怖存在,你這樣硬闖是會死的。」

為了避免對方吃鱉跑回來後怪罪于自己,老者運用力聲音傳蕩百里。對方肯定是听到了,但並沒有扭頭回來。

老者望著灰蒙蒙的忘川河,最終只能搖頭返回棺槨。

其實在對方放下劍後,他也想多聊兩句。畢竟這麼多年沒有外人進入忘川,正好趁此機會了解一下外邊的世界,以用作消遣。

可惜了。

他閉上眼楮,過了多久突然棺槨再度被踹開。

那個身穿白衣的道人將他從里面拽了出來,說道︰「絕地有多少個?」

眨了眨眼,打量著面前這個略顯狼狽的道人,看得出來對方受了一些傷。

修為確實了得,竟然沒受什麼傷就跑回來了。

「你走了多遠?」

「一千里。」

「兩百里?請問于道友而已,這一里要走多少步?」

老者眼神中透露著懷疑,不但相信李長生走了一千里才受這點傷。除非對方對距離的計算與自己不同,畢竟相隔幾千年,可能一成不變。

「徒步約1500步。」李長生如實回答,此話讓老者身體微微向後仰,臉上的懷疑更加濃郁。

又問道︰「敢問道友可否遭遇不測?比如強敵。」

李長生點頭道︰「確實遭遇了幾個,一番斗法下來消耗頗大,于是便退了回來。」

「看來道友非常擅長遁法,走一千里還能完好無損的回來。」

未等李長生說完老者就給他找到了理由,任何生靈都或多或少均從過往的經驗,于是便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

要知道他們這些人里,不是沒有走過一千里路的,但殺穿一千里絕地的聞所未聞。

「不知道友具體遭遇了幾個?」

通過遭遇的遺骸,他能夠判斷出對方的實力,至少在遁法方面的能耐。

李長生回答道︰「十余個,還有許多氣息傳來,未到場我拼殺三個便退去了。」

「十個古之聖者的遺骸?道友真乃神人……」

老者頓了頓,忽然感覺不對勁,道︰「殺了三個?」

「三個。」李長生點頭道,隨後看出對方的懷疑,衣袖一揮,巨大的陰影籠罩兩人。

宛如山脈般的白骨龍頭砸落,其重量讓整個島嶼為之震動,大地微微塌陷。

龍骨呈金黃色,上邊七彩華光流轉,時不時傳來陣陣龍吟。

龍頭上落下一條漆黑色的 梁,七彩華光瞬間被黑氣壓下,耳邊只听聞尖銳的鬼笑。

最後一具遺骸在李長生手上,半腐爛的火紅色小鳥,細微的真炎燒得老者滿頭大汗。

老者呆愣了幾秒,隨後拱手深深的彎下了腰。

「前輩,賀喜您活出第二世,莫要拿晚輩開玩笑了。」

這哪里是外來者,就是古之聖者活出第二世。

——

現代。

大橋底下,不老人也跟著李易蹲在此地,說不定有需要他幫忙的地方,他也需要第一時間進入忘川。

期間不老人與瓊羽交談,在征得李易同意後,說出了他們兩人相遇時的事情。

「……那時仙人向西千里之地,以一敵十殺其三,起初我還以為是哪個古之聖者復活。」

瓊羽好奇問道︰「已經死去,不知道多少年的人真的能復活嗎?活出第二世具體要如何實施?」

她作為修天道的,非常清楚活出第2世的不可行性,天道自古以來都不允許有人能活出第二世。但通過觀察人類,她的觀念稍稍有了些改變。

她明白了一個道理,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天道定下的規律就像現代的法律,原則上肯定是不允許,但卻有操作的空間。

比如瓊羽所在的時期,忘川黃泉是受到一群神祇掌控的,有人掌控就會有漏洞,就會有人走後門。

說不定轉世早就存在了。

可惜她那時只是一團氣,都沒怎麼接觸外界,所知甚少。現在由于轉世的緣故,瓊羽或被迫或主動的開始接觸外界。

嗯……

瓊羽抬頭望了一眼旁邊平平無奇的男子。

也不是那麼壞,與人交流道行大增。

不老人此時回答道︰「我也只是道听途說,曾經我與仙人深入討論過輪回轉生,覺得極有可能。」

瓊羽又看向了李易,對方一如既往的坦然,點頭道︰「正因為種種跡象表明輪回轉世的可信度,于是我便有了心魔。」

但凡有一樣事物能表明轉世輪回為虛假,李長生也不至于深陷心魔,在忘川中虛度了幾百年。

李易自認從凡人開始就有一顆大心髒,不會因為故人都死了也去尋短見,如此反而是辜負了他們。但造化弄人,老天爺總是讓自己看到一線希望。

于是乎他便不顧一切的去抓。

不老人略顯尷尬的撓頭︰「我們這幫老家伙也有一份責任,為了古之聖者的遺骸,出謀劃策多少帶點私心。」

「各取所需罷了。」李易神情依然平靜,哪怕是當初他也沒有遷怒到不老人等人。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仙人前輩如此執著?」瓊羽更加好奇了。

「天地法則演變論。」

——————————

忘川河。

擺放著龍骨的小島之上,不老人站在岸邊接待著他遠道而來的朋友。

有騎著葫蘆的,有游過來,更多的則是背著自己的床(棺材)而來,他們都是與不老人一樣將自己埋在忘川之下求長生的修士。

各個時代,各個種族都有。部分比較極端的千年不醒一次,壽命可達數萬年不止。

不老人屬于是醒來的比較頻繁的那種,每幾十年一次,最長也不過200年。

「不老道友。」

一個與不老人交情頗深的鬼修用傳音問道︰「真的是一個徹底復蘇的古之聖者?我在這里少說也待了上萬年,可從未見過古之聖者復蘇。」

「那具完整的帝尸都不曾有過理智,也沒有任何復蘇的蹤跡。」

不老人回答道︰「我在傳信中已經說的很明白了,這位前輩孤身一人深入千里,遭遇10個古之聖者遺骸。非但沒有受到重創,反而強殺了三個全身而退。」

「你說如此實力,怎麼可能是從外邊來的?你看看掛在那里的三具遺骸,做得了假嗎?而且人家前輩願意將這些遺骸分于我們,只要回答一些問題。」

「嘶!」

鬼修望了一眼那宛如山脈般的龍頭,以及其余兩具遺骸的氣息,內心已經信了五成。

不管不老人所說事是否屬實,能夠殺死三具遺骸就已經說明實力非同一般,不是他們所能抗衡的。

「真的予我們?這可是難得的寶物。」

「我已經拿到一塊火雲鳥的頭骨。」

「那還不趕緊的走走走。」

很快小島中央妖魔鬼怪聚集,李長生環顧四周,到場的人單論外表放在外邊大概率會被自己一道雷霆轟死。不過氣息卻詭異平和,沒有絲毫邪修的混亂。

相反每個人內外兼修,陰陽平衡,如同上清宮的道士。

稍加思考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邪修不是靠一口陰氣,正道也不是靠一口真氣。陰氣之所倚成為邪修的代名詞,主要是其產生的條件需要血祭,而這里陰氣比空氣還要多。

也由于環境的緣故,極陰為陽,這種環境修行魔功太容易失去理智了。

李長生清了清嗓音說道︰「各位可有起死回生之法,若有我以大道起誓,我將拿出畢生所學和三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作為報酬。」

眾人眼神微動,許多人難忍激動的神情,但沒有一個人站出來。

因為他們是真沒有。

世界上有兩件事情需要誠實,一個就是對本我坦誠,免得心境出問題,這就是所謂的知行合一。另一件事是對比自己強的人誠實,免得被人打死。

(本章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