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孫立恩在電話里和梅英絮絮叨叨了差不多半個小時,才把自己覺著最重要的經驗基本轉述完畢。

這些內容基本都是孫立恩在這幾天時間里積累下來的一些經驗。也有最近連續幾次研討會上,幾個醫療隊的帶隊專家們的共識。當然,最關鍵的核心因素只有兩條。

千人千策,關口前移。

「要治療這樣的病人,光靠重癥科或者呼吸內科的醫生是不夠的。」孫立恩在結束對話之前,對梅英認真道,「一定要綜合多學科,集中全院力量對病例每天進行研究和研判。對于患者必須要及時處理,重視監測。我們這邊遇到過很多類似的病人,一開始看著人沒什麼問題,血氧飽和度什麼的也還好。但一插管就心髒停跳了。這樣的病人身體潛能基本上就都被耗干了,一旦停跳就很難搶回來。」

「好的好的。」梅英那邊過了大概十幾秒,然後回應道,「這個情況我都記下來了,這個電話打完了我就去通知其他同事。」她頓了頓道,「疏散住院患者的這個事情,我們爭取在今天之內完成。」

要把正在住院的病人「疏散」出去,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工作。但再怎麼困難,該做的也必須得做。無論如何,不能讓正在住院的患者面臨院內感染的風險。

下午三點,孫立恩帶隊出發去上小夜班了。帶隊的過程中,他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同事們似乎精神狀況不是太好。

不用想也知道,這都是累出來的——來雲鶴四天,大家一天都沒休息過。而且上班還是小夜-大夜-白班這麼個反人類的順序。一個小夜班時間還稍微短點,其他兩個班加在一起十八個小時。用小夜班作為休息和調劑的效果並不怎麼好。再加上北五區自從他們接手開始到現在為止,一個康復出院的患者都沒有,大家的士氣也確實比較低。

得想個辦法才行。孫立恩皺著眉頭開始沉思,目前的人手確實不夠,一百多號人輪流照顧四十八名重癥患者,人手實在是有些騰不開。三個主任帶三個班,這也是目前最合適的方案——總不能讓副主任醫師帶隊吧?

可是這麼下去,年輕的醫生護士們也許還能再多撐幾天。呂志民主任和李承平教授恐怕是撐不下去的。事實上,這兩位現在已經不會跟著隊伍一直泡在紅區里了。除非有什麼特別緊急或者麻煩的病人,否則而這兩位基本都是在黃區的監控室里待著,然後用對講機遙控指揮在紅區里的同事們。

有些身體不太好,或者感覺自己可能撐不住的醫護人員也會和組內溝通,先在黃區駐守。等紅區里有同事因為身體原因準備出艙,他們再換上防護服進去替班。

這一次來雲鶴的醫生們每一個都是自願報名的。大家不計得失,不顧個人,在疫情最緊張、研究最開始的階段選擇來到最前線,當然是不可能搞什麼「出工不出力」這種事情的。但是每天都在黃區駐守的醫生數量越來越多,孫立恩已經開始感覺到了一絲不妙的氣息。

再這麼搞下去,恐怕北五區的病人還沒出院,寧遠過來支援的醫生們就要出問題了。

「咱們今天搞個新章程先看看效果。」在抵達了雲鶴市傳染病院之後,孫立恩並沒有帶著組里的成員們馬上進入醫院。而是在門口宣布了自己的決定,「所有的醫生、護士抽簽分成兩組,第一組直接進紅區,工作三個小時之後出來,在黃區協助。第二組進去替換,一樣是三個小時出來。」

指望每個人都能在紅區工作六小時甚至九小時,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年輕撐下來了,長時間帶著N95工作的疲勞也會積攢下來。第二批第三批醫療隊正在源源不斷的馳援雲鶴,但很難說什麼時候才能有人來支援北五區——現在的醫療隊主要目的地還是以新改造出來的醫院病區為主。傳染病院是目前最重要的基地,這里的壓力最大,患者病情最重。按照現在這個人人腦袋頂上都掛著顏色深淺不一的「疲勞」狀態來看……再按照原來的排班搞下去,不出一周,就得有小一半的醫生開始生病。

「護士們的工作任務比較重,咱們醫生還能在外面指揮一下,可里面的具體醫療過程基本都得護士們經手。」孫立恩在這場臨時召開的小會議上說道,「所以我要求,護士們分三組抽簽,每一組工作兩小時。三十歲以下的男護士可以三小時之後再回到紅區,但女護士和年齡超過三十歲的,必須嚴格按照兩小時輪班。」

「我就不換了。」胡佳舉起手要求發言,在得到孫立恩的批準後她說道,「在手術室里一口氣站六七個小時對于手術護士是常態。而且我要是和其他護士們一樣縮短工作時間……這個影響不太好。」

孫立恩本來想拒絕胡佳的要求,但看著自家女朋友堅定的眼神,他最後還是選擇了妥協,「你……行吧。不過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又不舒服的就趕緊出來。」

作為剛入組的護士,胡佳又是孫立恩的未婚妻。如果她也跟著一起縮短了工作時間,恐怕會給其他人一種「孫立恩的調整是為了讓自己未婚妻輕松一點」的念頭。胡佳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她才主動提出了自己維持原有工作時間的要求。

而孫立恩同意,一方面是因為他不敢拂了胡佳的好意。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實在是打不過自家的未婚妻。

開完會後,大家一起進入雲鶴市傳染病醫院準備上樓,而周策則偷模 了過來,拿著手機壓低聲音道,「孫主任,我今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一個消息,我覺著咱們也許可以參考一下。」

周策手機上顯示的是個朋友圈,內容則是他的一位老同學發出的截圖。

孫立恩接過了周策的手機仔細看了看,然後挑起了眉毛。

截圖上說,李蘭娟院士提出了一個新的治療方向——要保護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狀況,大劑量使用腸道微生態制劑。

這個大劑量指的是正常使用劑量的十倍以上。

「這個方案雖然看上去有些莫名其妙,但是我進中午研究了一下,確實感覺有些道理的。」周策認真道,「院士的水平確實很高——我個人感覺,這種方向主要是朝著調整免疫系統,和防止急性胃腸損傷(AGI)去的。」

孫立恩看完了大概的說明,然後把手機還給了周策,「這個……我還真的沒怎麼注意過。」他認真的說道,「腸道黏膜上皮是有ACE2受體的,如果患者的血液里已經有了新型冠狀病毒,那確實有可能對腸道黏膜上皮組織造成損傷。」他一邊說著,一邊整理著自己的思路,「大劑量使用腸道微生物生態制劑,這個方向肯定沒有問題。微生態調整過來了,一方面可以減少腸道黏膜上皮的損傷,防止急性胃腸損傷發生。另一方面,還能緩解患者因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而產生的月復瀉。減少水分和鈉鉀丟失……這個提法很重要!」

說到最後,孫立恩來了精神,「走,咱們趕緊進去看看患者情況。要是有比較嚴重的消化道問題,現在就得趕緊著手處理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