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議論這些大事後,在皇帝的詢問下,蕭儼這才開始述說自己的這半年來的行政。

首先,他廢黜了自唐末以來的苛捐雜稅,去繁就簡,與轉運使司衙門一起,重建兩稅制。

甚至,為了杜絕胥吏的欺騙,他一次性請來上千人的耆老,里正,在濟州大肆普及兩稅制,以及大唐的善政。

其後,他又考察州縣的官吏,一番淘汰後,雖然不說是個個清正廉潔,但起碼也是中庸之官,有效的樹立了山東府衙的權威,為接下來的善政打好了基礎。

淘汰一些官吏後,他則任用一些地方名士,以及胥吏,即使眾人對他月復議難平,但卻很好的建立了統治秩序。

最後,自然是安撫百姓,分發土地,農具,流民數量大為減少,社會秩序恢復,生產也逐步開始恢復,一切都走上了封建社會的正規。

農業是一切的根基。

農業安穩了,商業,百工,自然繁盛,加之運河的流暢,讓山東府逐步從困境中走出。

听得這番匯報,李嘉不由得點點頭。

這都是封建社會的常規操作,但就是這些粗淺的操作,往往是許多人應付不來的,魄力,能力,缺一不可。

而且,蕭儼抓住了一個核心——人心。

無論是廢黜苛捐雜稅,還是召集鄉老,皆是為了重拾人心,恢復朝廷的威信,只要朝廷在百姓中有了威信,那麼就會主導整個秩序。

這是一個合格的封疆大吏。

沉吟片刻,李嘉這才說道︰「治民先治吏,無須贅言,王相公此行也是如此,配合你一起治理胥吏。」

「而恰如南方一般,胥吏不再入雜戶,皆為良民,所以,須得選派有操守,能力強的讀書人接替,告訴他們,胥吏照樣可以成為坐堂官。」

「朕,不拘一格用人才——」

「臣等謹遵聖諭——」官吏皆拜下,對于皇帝如此言語,由衷地感到激動,古時的明君,不就是這般嗎?

揮了揮手,在眾人的贊嘆聲中,李嘉開始沐浴休息,這次,他要一打二。

不怪他如此,實在是二女太過于無力,即使長途跋涉,他依舊雄風不減。

王溥隨著眾人退去,他慢了半步,與蕭儼並肩而行︰

「方正兄,今後還得多多相助才是。」

「相公哪里的話!」蕭儼搖搖頭,說道︰「這正是下官應該做的。」

「某還是目光狹窄了,以為治的官,就能萬事大吉,殊不知胥吏才是關鍵,聖人算是將我打醒了,真是慚愧慚愧啊!」

「哪里的話,這世上,及得上陛下的沒有幾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些許錯漏罷了,補一補就是了!」

王溥拱手,謙虛道︰「某這次,也只是協助蕭兄罷了,主要還是以蕭兄為主。」

「相公居下官之上,豈能為輔?」

蕭儼認真地說道︰「下官自當盡力,以助相公查驗。」

「這般的話,某就卻之不恭了。」

王溥笑了笑,說道︰「有了蕭兄相助,這點困難,算不得什麼了。」

兩人相談甚歡。

王溥長袖舞風,什麼人沒見過,一番言語,就成了好友。

第二日,王溥前往知府衙門,查看起關于官田的信息。

他心里明白,田地問題,就得從官田查起,因為它名正言順,誰也不能說個不字。

結果,讓他大失所望。

山東府的官田數量,不堪入目。

僅是濟州,官田三萬余畝,關鍵是其他縣,對于官田僅僅只有數字而無位置,也就是說,已經無法求證了。

對于此,他倒是毫不慌亂,署理過民政,他自然有一套辦法。

眾所周知,朝廷收稅,縣令接下任務,但實際操作的,卻是一群胥吏,衙門的戶籍,其實並不作數。

換句話來說,胥吏們才掌控著真實的田地,戶籍,他們從中漁利,賺取差價。

衙門的賬薄既然算不得數,那就去弄胥吏的不就是了?

天底下過目不忘的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還得是依靠賬本來的,只要弄到賬本,自然一清二楚。

王溥笑了笑,將濟州各縣衙門的胥吏請來,開始了「商討」模式。

隨即,濟州各縣的土地情況,他完全知曉。

誰家吞並了多少土地,開墾了多少,賬本上記錄的明白,胥吏們對于一切賺錢的機會,從來不會放過。

按圖索驥,他立馬就知曉濟州三萬余畝官田的去向,然後派遣捕快,直接將這群豪右抓捕而來。

隨即,一一確認後,他直接看押,抓捕入京,等候秋後問斬。

這下子,真的把山東府上下嚇到了,豪右們這才明白,這位王相公,真不像個文人,手段是真的狠毒。

亂世中,人命總是最不值錢的。

不到半個月,濟州的官田完全被索取回來,附近幾個州縣也慢慢地遞交了官田數目,地契。

如此主動,王溥反而更不放心,他對于地方官吏的心思愈發的懷疑。

于是,他身在濟州,卻派遣手下的僕從,以及皇帝撥給他的兵卒,去往各州縣打探消息。

果然,這些人帶回了不好的消息。

因為官田之事,山東府許多州縣已經亂成一團糟。

原來,胥吏們自然舍不得將吃進去的吐出來,也不敢催促豪右,只能使用轉移大法,將正常人家的土地,一律按照官田處置,交于任務。

甚至,他們借著這個由頭,開始侵吞良善人家的地。

至于理由,非常簡單,偽造一份地契,就說你家土地,幾十年前就屬于官田,如今借給你種很不錯了,收回來正當其實。

而你說是買來的,那就算你倒霉,買到了官田了。

好好的善政,反而成為了胥吏們魚肉百姓的利器。

「胥吏誤國,陛下果然所言極是。」

王溥默然,這還只是冰山一角,其他亂的更夸張。

索性,他與蕭儼開始配合,對于濟州的胥吏重新進行任免,再以濟州為標本,向全山東府推廣。

土地勘察,這是個艱巨的人物。

而皇帝一行人,則攜美登泰山,一路東去,來到了登來地區,山東府的最東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