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厘清

關中從安史之亂到現在差不多兩百年了,昔日近百萬戶口的關中,如今不過二三十萬戶,人口不過百萬。

土地荒蕪了,那些山川也開始慢慢繁盛,不過,人口的減少,並沒有讓觀眾糧食自足,反而是藩鎮雜多,更是貧窮,勞動力嚴重不足。

所以,關中填補一些人口還是有必要的,堂堂的西京長安,不到十萬人,說來也可笑。

況且,從戰略角度來看,河西地區,以及西域,都是以關中來作為基地的,關中人口不足,對于西域,河西走廊的控制力定然會不足。

北宋就是面對這樣的情況,宋初人口不足,漢人讓出了生存空間,黨項人就會佔據了,從而壓縮漢人。

李嘉越想,越覺得可行。

關中的土地富裕,這些宋兵去關中,他也不可能吝嗇,讓他們三五成群,建立莊落,開墾荒地,增加賦稅。

能夠解除憂患,還能加強對于關中的控制,實在是太好了。

不過,這事不急,沒有高效的官僚系統維持,好事都能變壞事,如今還只能將養著。

「未來的建設兵團,西域,河西走廊,都可以沿用。」

越想越美,李嘉感覺自己太過于天才。

不過,如今養著二十萬俘虜,又有三十萬的唐軍,壓力實在太大。

「陛下,從長沙而來的錢財,已經抵達汴梁,可先獎賞淮南的江南之兵,讓其回歸故里,如此即可解十萬負擔。」

孫釗連忙訴苦道,言語這些江南兵卒,將淮南都快吃空了,還是趕快賞點錢與他們,讓他們回家吧。

李嘉也不得不听從。

「政事堂與軍機處,盡快厘清淮南的功勛,盡快發放賞錢,淮南不能再被糟蹋。」

李信手底下的浙江府,江寧府以及江西府的兵馬,超過了十二萬,再加上歸降的數萬宋軍,規模超過了十五萬。

糧食消耗只是一個借口,實在是他的手上掌握那麼多兵馬,朝廷上下寢食難安,即使他忠心不二,但難保其他人忠心。

一不小心,江南糜爛,那就是個笑話了。

通過射聲司,李信那里倒是一直安穩,沒有什麼不好的動靜,不過射聲司又不是萬能的。

況且,造反這種事,中下層的人物反而是最熱心的,脅迫造反的又不是沒有,騎虎難下也有之。

所以,為了避免君臣隔閡,還是盡快地削其權吧!

皇帝的疑心,永遠是最多的,李嘉也不能免俗。

趙誠率先領會其意思,連忙說道︰「如今北伐大功告成,汴梁穩定,可召李侯爺歸汴,厘清其功勛,也是應有之事。」

「那就盡快厘清淮南兵卒的賞賜吧,然後就讓兵馬回歸,勞累了大半年,也該讓他們回去修養了。」

李嘉擺擺手,他是個決策者,干事情還得政事堂來辦。

「說到兵馬,某就想起,齊魯地區,因為宋之苛政,亂民四起,李威並高懷德兩人,還在平定,听說亂民的規模達到了百萬之巨。」

「陛下,還是糧食問題。」

孫釗發言道︰「微臣已經嚴令閩南府,江寧,浙江三府,發糧百萬石以海而運,只要糧食一到,民亂自然就會平息。」

「唉,辛苦江南百姓了。」

李嘉感慨萬千,又出兵馬又出糧,還得出錢財,我江南百姓犧牲太多了。

「為大唐復興,我想,江南百姓定然不會委屈,反而歡喜異常。」

趙誠以嶺南人的身份,代表江南百姓發表感言。

眾人紛紛頷首,表示江南人值得嘉獎,不過,免稅是不可能的,這頭大唐女乃牛養精蓄銳數十年,該付出時,絕不能慫。

我北方打了幾十年的仗,殘破不堪,正需要江南女乃牛來接濟。

「就免除江南三府三年的徭役吧!」

免稅的話,到了嘴邊,李嘉硬生生地咽了下去,汴梁的供應,洛陽的重建,都離不開江南。

「陛下英明!」

眾人齊齊歌頌,在場沒一個江南人,自然也沒有幫忙說話的。

關中從安史之亂到現在差不多兩百年了,昔日近百萬戶口的關中,如今不過二三十萬戶,人口不過百萬。

土地荒蕪了,那些山川也開始慢慢繁盛,不過,人口的減少,並沒有讓觀眾糧食自足,反而是藩鎮雜多,更是貧窮,勞動力嚴重不足。

所以,關中填補一些人口還是有必要的,堂堂的西京長安,不到十萬人,說來也可笑。

況且,從戰略角度來看,河西地區,以及西域,都是以關中來作為基地的,關中人口不足,對于西域,河西走廊的控制力定然會不足。

北宋就是面對這樣的情況,宋初人口不足,漢人讓出了生存空間,黨項人就會佔據了,從而壓縮漢人。

李嘉越想,越覺得可行。

關中的土地富裕,這些宋兵去關中,他也不可能吝嗇,讓他們三五成群,建立莊落,開墾荒地,增加賦稅。

能夠解除憂患,還能加強對于關中的控制,實在是太好了。

不過,這事不急,沒有高效的官僚系統維持,好事都能變壞事,如今還只能將養著。

「未來的建設兵團,西域,河西走廊,都可以沿用。」

越想越美,李嘉感覺自己太過于天才。

不過,如今養著二十萬俘虜,又有三十萬的唐軍,壓力實在太大。

「陛下,從長沙而來的錢財,已經抵達汴梁,可先獎賞淮南的江南之兵,讓其回歸故里,如此即可解十萬負擔。」

孫釗連忙訴苦道,言語這些江南兵卒,將淮南都快吃空了,還是趕快賞點錢與他們,讓他們回家吧。

李嘉也不得不听從。

「政事堂與軍機處,盡快厘清淮南的功勛,盡快發放賞錢,淮南不能再被糟蹋。」

李信手底下的浙江府,江寧府以及江西府的兵馬,超過了十二萬,再加上歸降的數萬宋軍,規模超過了十五萬。

糧食消耗只是一個借口,實在是他的手上掌握那麼多兵馬,朝廷上下寢食難安,即使他忠心不二,但難保其他人忠心。

一不小心,江南糜爛,那就是個笑話了。

通過射聲司,李信那里倒是一直安穩,沒有什麼不好的動靜,不過射聲司又不是萬能的。

況且,造反這種事,中下層的人物反而是最熱心的,脅迫造反的又不是沒有,騎虎難下也有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