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百六十八章江豬

無論何時,皇帝出行都是一趟極為麻煩的是,為了體現軍國大事,他甚至沒有帶妃嬪。

當然,那些年輕貌美,膚白翹臀的宮娥,只是服侍皇帝的起居,偶爾幫助皇帝暖床罷了,畢竟梅雨季節,被子很濕。

為了安全考慮,皇帝的鑾駕,並沒有走陸路,而是走湘江而上長江,再逆流而上。

湘江的貢獻實在太大,但又寬窄不一,每年的夏糧、秋糧,都需要排隊入長沙,將湘江擠地滿滿當當。

而且,梅雨季節,湘江又容易泛濫成災,威脅長沙,朝野上下都在議論疏通湘江的,李嘉以戰事頻繁為由,制止了這項提議。

疏通湘江,太耗費人力,一邊打仗一邊弄大工程,而且人又聚攏太多,一個不好,就容易出事。

不過,待近千艘船,浩浩蕩蕩,排成數十里的長隊時,李嘉震驚了。

甚至許多的商船無奈地靠邊,乃至于被迫拉上岸,為船隊讓行時,皇帝才真切的意識到,湘江的確不合時宜了。

全國十幾個府,上百州,數百縣,運送夏糧、秋糧,成百上千萬石,湘江不足以承受這般的貨運。

當然,陸運也行,只是成本耗費太高,得不償失。

亦或者說,長沙達到了極限,再也無法滿足作為國都的功能,遷都需要提上日程表了。

「可是,遷都需要錢啊!」李嘉陷入了沉思︰「朝廷打完這仗,怕是府庫得空,搬遷都城,是一項極大的工程。」

「管他呢!」李嘉回想過來,反正自己內庫有錢,朝廷缺錢頭痛的是那些宰相。

波濤起伏的湘江,隨著細細的毛雨不斷地落下,似乎已經降服在人類手下,顫顫發抖,不敢有絲毫的耍威風。

兩岸的堤壩,足足比江水高上一丈有余,但仍舊顯得有些低矮,從船上居高臨下,能夠望見堤壩下的村落。

皇帝的龍船,位于船隊中間,左右護衛,所以動作極慢,走了大半天,哪怕是順流而下,也不過兩百里,湘江還未過一半。

越是這般,他對于遷都的念頭,越發的強烈。

長沙府優點他拋之腦後,只記得其皇宮逼仄,屋舍低矮,宮殿也少,雖然富麗堂皇,但卻不壯美,不符合他這個皇帝的身份。

打下開封後,肯定得暫居開封,作為行在。

然後,就得思考國都長久的所在。

開封只是暫居,肯定不會考慮的,無險可守,只是輸送錢糧方便,歷史可鑒,作為穿越者,他肯定不會去犯這樣的錯誤。

況且,其皇宮大內比長沙大不了多少,住的憋屈。

幽州太遠,還在契丹人手里,而且,元明清時代證明,幽州養活不了國都,沒有大運河就是玩完。

金陵更不會考慮,帝王氣太短,不吉利。

所以,只有長安和洛陽可以考慮。

「長安不行!」李嘉瞬間就否決︰「且不說長安宮殿都被拆毀,城池都縮減了九成,就言關中的藩鎮,耕地殘破,根本就養不活百萬人口的國都,到時候又赴安史後塵。」

「所以,只能去神都洛陽了。」

洛陽好啊,後唐時期的宮殿還保留不少,而且,只需要疏通運河,就能重新讓其煥發生機。

經濟上給力外,政治上也毫不遜色,其本來就是前唐時期的東都,神都,再次充任都城,簡直順理成章。

而是,其位于天下之中,距離長沙荊南府很近,而且通過長江,可以與西川,巴東聯系,有通過運河與江南聯系,錢糧不缺的。

況且,河南本來就是產糧大省,日後開發湖廣地區,更不會缺糧。

地利上,其北枕黃河,隔河遙峙太行、王屋等山,又有北面的邙山作天然屏障;南有險峻的尹闕,再南遙峙熊耳、少室諸山。

向西,觸手可及貧瘠且殘破的關中,也可伸手入西域,向東,大運河就就可直達淮南,江南。

這里真是一個好地方。

心中打定主意,李嘉又發現,自己恐怕得創建個遷都記錄,歷史上也是頗有幾分名聲,比漢光武肯定要強。

從廣州,在到長沙,然後開封,再到洛陽,來回折騰,以南統北,打破歷史記錄。

心中想著,在昏昏沉沉地氣氛中,吃了晚膳,不知不覺李嘉就頭枕著美貌豐腴宮娥的大腿緩緩睡去。

到了第二天醒來,船隊就到了洞庭湖。

寬廣平靜地洞庭湖,讓船隊的速度陡然加快,不過一日功夫,就到達了長江。

從江陵到揚州,這一段的長江極好,江中礁石很少,水流又不怎麼湍急,哪怕是逆流,也速度極快。

這是李嘉第一次來到長江,這一世。

寬廣,波濤洶涌,長。

這是長江留給李嘉的第一印象,水流比後世強太多了,也寬。

長江水師甚至打了幾筐大江魚,獻給皇帝。

「這是什麼魚,那麼大?」李嘉詫異,這魚怎麼感覺那麼眼熟呢?

「陛下,民間俗稱此魚為江豬,個大,肉少,肥多,與家豬一般,江中甚多,活潑的很,漁夫們偶爾捕捉,味道只能償鮮。」

「江豬,豬,豚,江豚?」李嘉詫異。

「陛下賜名,此乃江豚鴻福!」田福笑著奉承道。

豚就是豬的意思,這般江豚就是江豬,原來這般來的。

「放了吧!」李嘉搖搖頭,說道︰「昔日我從海上走船,經常見海豚,與其類似,極為聰慧。」

寬廣平靜地洞庭湖,讓船隊的速度陡然加快,不過一日功夫,就到達了長江。

從江陵到揚州,這一段的長江極好,江中礁石很少,水流又不怎麼湍急,哪怕是逆流,也速度極快。

這是李嘉第一次來到長江,這一世。

寬廣,波濤洶涌,長。

這是長江留給李嘉的第一印象,水流比後世強太多了,也寬。

長江水師甚至打了幾筐大江魚,獻給皇帝。

「這是什麼魚,那麼大?」李嘉詫異,這魚怎麼感覺那麼眼熟呢?

「陛下,民間俗稱此魚為江豬,個大,肉少,肥多,與家豬一般,江中甚多,活潑的很,漁夫們偶爾捕捉,味道只能償鮮。」

「江豬,豬,豚,江豚?」李嘉詫異。

「陛下賜名,此乃江豚鴻福!」田福笑著奉承道。

豚就是豬的意思,這般江豚就是江豬,原來這般來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