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百四十八章

偷偷 出宮游蕩了一圈,李嘉裝作若無其事的模樣,繼續自己的政務處理。

作為皇帝,忙里偷閑,放松一下心情,這是可以理解的。

等到後來,封建禮教,尤其是理學的盛行,皇帝被捆綁在皇宮中,想出來都難了。

長沙皇宮屬于昔日的楚王宮,各殿的名稱,由于李嘉的入住,也更改了名字。

為了追本朔源,亦或者是樹立正統的大唐繼承法統,李嘉將大部分宮殿,恢復到了前唐時期的模樣。

如,皇帝朝見群臣、處理政務的太極殿;舉行「內朝「的兩儀殿;舉行朝會朝賀的宣政殿;听政議政的延英殿,其殿院外設有中書省、殿中內省等中樞機構,乃是皇城的中樞。

皇帝休息睡覺的長生殿,皇後的立政殿,公主居住的鳳陽殿,

這里說一下,唐朝皇宮,由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三大建築群殿組成。

唐朝的皇宮,一開始只是繼承隋朝的太極宮,著名的玄武門就在這,還有凌煙閣;後來高宗有因患風痹病害怕潮濕,所以在高地龍首原附近的建立了大明宮來養病,形成了一套避暑干燥的建築殿群,政治中心遷移到這。

後來,唐玄宗繼位,把自己的藩王府納入皇城,形成了興慶宮,唐玄宗最後老死的地方。

如今楚宮太狹小,只是沿用了宮殿名稱罷了。

李嘉一般處理政務,基本上在甘露殿,這是皇帝讀書地界,若是在西漢,就是天祿閣,清朝就是御書房,名稱不同罷了。

皇帝的忙碌程度,決定于皇帝放手的裁度,若是像杜如晦、張九齡這般的賢相,他基本上就是沒啥事,只要最後進行蓋章罷了。

但如今這個亂世,他怎能懈怠,一上午的時間,他都在忙不迭地處理政務︰

宰相們的決定是否正確,地方官吏的奏書、御史的彈劾、將校的議論。

如今又多了一項,密折。

只要踫到比較信任的,位置比較重要的官吏,亦或者將校,他都會給予一個木匣,盛放密折,可以直接呈交到他的書桌上,而不必由中書門下審核。

所以,李嘉日常還得多處理一些私物。

或許是密折剛剛興起,這些人都比較慎重,並不像清朝那般的廢話請安折,語言也比較簡短,如某地有民亂,亦或者有山賊出沒,上官貪污等事件,作用還是不錯的。

一般這種情況,李嘉都會寫個簡條,十幾個字,讓政事堂處理,如,某州刺史貪腐,查之,某地有亂民,查之……

反正,普通的事,一律推給政事堂,讓他們處理。

一上午的忙碌後,他歇息片刻,去林玳兒那里,享受了一頓午餐,然後睡了一覺,起來悠哉樂哉了。

這時候,射聲司和皇城司,會挑幾樣重要的事情匯報,李嘉直接讓人朗讀,懶得看。

相比于射聲司這樣的軍國大事,皇城司就比較簡單,就是皇城腳跟的事。

如,四月初十︰

長沙,斗米二十五錢

鹽,每斤三十錢

各衙門的大小事,民間的輿論,以及邸報的內容等。

「等等,你是說湘江春景哄傳整個長沙城了?」

李嘉連忙打住了田福的朗讀,驚訝道。

「是咧!」田福興高采烈地說道︰「陛下一首詩,讓整個長沙城的讀書人奔走相告,一時間洛陽紙貴,誰都想知道長沙李復是誰呢!」

「听聞,那個王符,說誰要是知曉李復的身份,就可得五百貫錢呢!」

「哈哈哈哈!」

李嘉聞言,再也抑制不住,大笑起來,好一會兒才止住,說道︰「他這是心有不甘,千貫錢,為他人作了嫁衣,要是我,我也忍不住想打人。」

「陛下的才華那是天地可鑒的,厲害的很,比較李杜的大才,那般俗人,自然眼拙認不出!」

田福笑著恭維道。

「拾人牙慧罷了,況且,那詩也是靈機一現,再也難得了!」

李嘉搖搖頭,對于出名並不熱衷,他是皇帝,本身就具有偌大的名聲,並不需要文采來點綴,文治武功就夠了。

再者,他摒棄了前唐時詩歌為先的科舉制度,反而提倡策論,並之以明算、明法為輔,考試的內容早就變了許多,詩歌的重要性低了數籌。

當然,如此一來,進士科的含金量自然增大,算是復合型人才了。

若不是前唐科舉重詩歌,唐詩也不知能否盛行,而他這般重策論,那麼辭賦議論就會盛行。

「讓鄧斌過來!」

玩笑了幾句,李嘉收斂一些,隨口吩咐道。

「是!」田福連忙應下。

「相公,請——」在宦官的帶領,鄧斌低頭而行,他身軀較為精瘦,衣袖顯得寬大,反而帶有一種別樣的風采。

不愧是宰相。

田福見其從容不迫,不由得心中贊嘆。

「陛下已經等候多時了!」

「多謝!」鄧斌微微一拜,顯得格外的尊重,田福心中不由得添了幾分好感。

「坐吧!」見到鄧斌來了,李嘉放下手中的書,笑道。

鄧斌半邊挨著椅子,一臉的恭敬。

李嘉見之,微微點頭。

鄧斌在政事堂中,存在感不強,加入宰相行列也才兩年功夫,雖然由吏部尚書升入,但到底是資歷淺薄,話語權敵不過趙誠、孫釗,甚至比不過老謀深算的孫光憲。

但,誰讓他年輕,四十有二,哪怕六十歲致仕,還有十幾年的時間,只要身體跟得上,遲早能當首相。

不過,如今政事堂這種兩強對立,已經保持了太久,如同一攤死水,李嘉心里並不滿意。

所以,削強扶弱,就成了選擇。

心中思量著,看著他,李嘉輕聲道︰

「如今朝堂中,可有要事?」

「回稟陛下,除了荊南府須面對宋兵外,並無他事,大唐國泰民安!」

鄧斌低頭,輕聲道。

「恩!」李嘉點頭道︰「信賴諸位相公輔政,才能有此境況,鄧卿的功勞也是不小。」

「微臣慚愧!」鄧斌謙虛道。

寒暄了一陣,李嘉這才步入正題︰「科舉乃朝廷掄才大殿,不可疏忽,須得德才兼備之人才能為主考官。」

聞言,鄧斌心里如沸騰的開水,再深的城府,也抑制不住,臉色驟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