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四十五章朝貢

八月初的率賓府,早已經步入了秋日,涼風習習,城牆上滿是血腥味,直嗆鼻子。

不遠處,紅色的巨大落日,在天邊徘回,天空中的火燒雲,仿佛是血液一般鮮紅,令人感慨萬千。

李致遠就這般屹立在牆頭,身上著著一件袍衫,雖然他體格健壯,但仍舊被這冷風吹拂得難受。

「這鬼地方,才申時三刻,就快天黑了,留那麼長時間睡覺干嘛!」

罵罵咧咧地說道,李致遠轉過頭,下了城牆,狹窄的街道上,依稀還能看到一些碎肉和血液,他不以為意,對于緊閉門窗的房屋,更是看都不看一眼,徑直回到了城主府。

從五六月開始,他就從安邊府開始試探,先將治所遷移到了定理城,然後不斷的派遣探子巡查打探。

隨即,得到金山、濟州島的援助後,在七月末,他帶領兩千騎兵,三千步兵,一鼓作氣,直接攻打率賓府。

渤海人築城而居多年,早就習慣了守城,所以這一次比奪取安邊府還要困難,耗費了數日功夫,拼殺,才堪堪拿下。

因此,死傷的兵卒,約莫千人,所以是士兵已經精疲力盡,再也難以進軍了。

所以,李致遠雖然得隴望蜀,想一舉拿下龍泉府,滅亡渤海國,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兵馬使,少府寺傳來命令,要求咱們停止進攻!」一旁的文書,連忙拿著後方傳來的信件,匯報道。

「就算不來信,我也攻不了,兵力不足啊!」

李致遠嘆了口氣,拿過書信一瞧,印章沒錯,只是除了停止進軍的命令外,還要求他築城,在一處半島港灣之地,名字都取好了叫海參崴。

「少府寺這是搞什麼鬼?」李致遠頗為疑惑︰「現成的定理府和率賓府不用,還耗費大力氣來造城,真是搞不懂!」

「至于讓渤海國朝貢,怕是還更有可能一些!」

這些命令若不是少府寺傳來,還加蓋了皇帝的印璽,他早就開罵,亂七八糟的玩意,在一個陌生的地方造城,後果極其惡劣,你哪知曉那里有水有田,不然就坐吃山空。

不過優點還是有的,至少靠海,可以運轉不少的糧食。

「派人去按照這個地界去找,以後咱們得搬到那里去了!」

李致遠搖搖頭,雖然說山高皇帝遠,但他可不敢惡了少府寺和皇帝,畢竟黑水都護府還要靠金山、濟州的糧食來供養呢!

「兵馬使,渤海國的使臣求見!」這時,突然親兵來報。

「讓他進來——」真是送上門來了,李致遠連忙說道。

隨即,一個穿著裘衣,披散著長發的中年男人走了過來,渾身散發著羊羶味,左手抱胸,彎腰行禮道︰「渤海國使臣孫參,見過李都督!」

「你認錯了,某不是都督,不過是兵馬使罷了!」李致遠擺擺手,隨口說道︰「不知貴使前來,可有什麼要事?」

「某國主派我問詢,貴國為何無故侵佔我國領土,難道這是要開戰嗎?」

「渤海國雖小,但卻百萬之眾,兵雖弱,但卻有三十萬,若果真開戰,渤海國絕對會不惜一戰!」

渤海國特使語氣倒是強硬,絲毫不落下風,就這樣直愣愣地看著李致遠嘆了口氣,等著他的話語。

李致遠聞言,突兀地就笑了,言道︰「貴國有三十萬兵卒不假,但大部分卻在扶余府,長嶺府,鴨綠府一帶吧,若是調兵東來,怕是契丹人做夢也會笑醒。」

特使目光一滯,但仍舊 著脖子,不肯認輸。

「我們大唐此番前來,乃是由大氏韋邀請,助力其復國,倒是不願與貴國為敵,更是滅亡渤海國的野望!」

李致遠一本正經地說道︰「如今兩國交戰,純屬誤會!」

「大氏韋賣叛國之人,將軍又何必在意?」使臣立馬反應過來,進一步說道︰「只要將軍退出三府,渤海國願傾盡國庫,贖回三府,絕不吝嗇金銀珠寶!」

「三府乃是我國將士用鮮血換來的,豈有讓與你們的道理!」

「那將軍還得用兵?」

「自然要用,只要朝廷命令還在,某就不能停止!」

「那怎樣才能退兵?」

特使臉色有些慌張,終究還是唐軍兵鋒太利,自復國以來,渤海國十幾年來不曾用兵,雖不至于文恬武嬉,但終究還是荒廢了太多。

率賓府距離龍泉府,只有兩百余里,若是騎馬,不過數日的功夫,對于渤海國來說,駐兵率賓府的唐軍,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聞言,李致遠心中笑了。

他故作為難地說道︰「北地苦寒,征戰辛勞,某也不願意再起爭端,更不想兵指龍泉府,只是皇帝微末時,就與大氏韋相識,私交甚好,其一意孤行,某實在沒得辦法,只能听從!」

「不過……」

「不過什麼?」使臣果然進了圈套,心中好奇地很,接著發問道。

「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雖然退出三府不可能,但停止進軍倒是有法子的!」

李致遠輕聲道,一臉猶豫。

見此,孫參連忙拍拍手,只見數個木箱被抬進來,打開一瞧,金光閃閃,滿滿的金銀。

見此,李致遠嘿嘿一笑,瞬間一副垂涎三尺的模樣。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

「也就是說,只要我們稱臣,上貢,唐人就不再出兵,甚至願意拆掉率賓城,不再進兵龍泉府?」

烈萬華坐在龍椅上,穿著短襖,年老的身體縮成一團,臉上滿是褶子,一臉病態。

渤海國滅後,世子大光顯在西京鴨綠府繼位,然而其弟,大光義則同時在龍泉府稱王,一時間渤海故地兩王並立。

南海府的烈氏則聯合大光義,夾擊大光顯,逼迫其率領數萬百姓去往高麗避難,而烈氏則擁護大光義為王,渤海國又復起了。

但,烈氏怎麼甘心屈下,又起兵造反,殺死大光義,建立安定國,但世人依舊稱其為渤海國。

「正是如此,唐人言語,並沒有滅我國之心,更不願意佔據我國之土,只要我國朝貢,他們甚至願意援助我們對抗契丹人!」

「咳咳!」听到這,烈萬華咳嗽一聲,沉默了許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