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七十七章淫祠(上)

朝廷上下,對于真臘國,其實並不怎麼看重,距離太遠,許多都是道听途說,經過商人的嘴知道的,沒有啥子真實感。

但,皇帝卻很明白,這個真臘,其實就是高棉帝國,這個佔據後世泰國、柬埔寨、老撾的東南亞強國,其實也屬于地域小強吧!

只是可惜,屬于分封王國,難怪一直爭佔城,卻難得手,體制決定了一切。

真臘距離佔城、交州太近了,交好遠遠大于對敵,李嘉目前也沒有對戰其國的意思,都是原始森林,嶺南、交州都沒開發好,再佔據,也統治不了。

況且,婆羅門教,的確惡心,這東西要是傳到中國,要是與士農工商進行融合,那李嘉真的是民族罪人了。

不過,馬六甲海峽卻可以提前佔據,遏守港口,收一收過路費,建個都護府,然後以點擴面,將馬來半島拿下,收一堆南亞的屬國撐場面,獲得市場,促進出口。

轉眼間,李嘉就開始謀劃南下了。

國內不宜進行戰爭,所以,海外倒是可以,當作練兵也不錯。

勉強開個朝會,接見了真臘的使臣。

冊封其國主真臘郡王,賞賜金銀各百兩,郡王、王妃、世子,春秋衣裳各一套,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至此,大唐手下的番屬國,百萬人口以上的,超過了三個,真臘、吳越,大理,其他小國無數,頗有幾分大唐盛世的氣勢。

高麗和倭國則毫無感覺,一點行動的意思都沒有。

北宋就比較可憐了,雖然佔據中原,但本來經濟不咋地,番屬國又沒幾個,名義上被壓了一層。

…………

「丁道長,您慢點!」

朗州,武陵縣,丁懷山穿著麻衣,身材修長,宛若富商,烈日之下,他撐著傘,帶著幾個手下,正不斷地走著。

幾個崇福司的大漢,大汗淋灕地走動著,瞅著健步如飛的丁道長,連忙喊道︰

「這太陽正熱,咱們歇歇腳吧!」

「拿著——」丁懷山看著氣喘吁吁地幾人饑渴難耐的模樣,嘆了口氣,從懷中掏出來幾個梨子,說道︰「你們吃這個梨,就暫且歇歇吧!」

「听聞那馬大姑正在聚合百姓,傳其鬼怪之說,咱們須得快些前去,錯過就不好了!」

「那咱們就直接去拿下他們嗎?」一個黑臉大漢啃了口梨,有些猶豫地說道︰

「不是滅我方士氣,就咱們這幾個人,遇到那上百號村民,而且還是一個個悍勇的山民,實在是沒把握……」

「咱們只是打探虛實,我師兄早就去巡檢衙門求兵,待咱們看住那馬大姑,其來後就立馬行動,這可是大功一件!」

丁懷山找個處樹蔭下,啃食手中的梨,津津有味地說道。

丁懷山是個道士,年方三十歲,供職于崇福司,這是專門管理佛、道、拜火、綠、沃等教派的宗教組織,由皇帝一手建立,名義上歸屬于禮部,實際上由皇帝和禮部雙重領導。

平日里道士、佛徒等,由于出家,所以不需要服徭役,兵役,名額很是稀缺,需要擁有度牒,再進行管束。

崇福司就是發度牒,管理道士和尚,而皇帝還對各州縣的佛寺、道觀進行數目要求,崇福司也須對地方進行監督,防止有額外的荒山野寺誕生。

其中,還有個最重要的,就是鑒別休神,打擊婬祠,這是朝廷與地方嚴格要求的,也是崇福司首重之任。

何為婬祠?

就是地方百姓,祭祀不被朝廷承認的鬼神,就會被打成婬祠。

有人說,普通百姓信仰個鬼神,安撫一下受傷的心靈,這不是應該的嗎?

儒家講究敬鬼神而遠之,所以對于宗教的管理,也是很有必要的。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在封建時代,祭祀祖先英烈、天地神明,被等同于用兵打仗一樣的國家大事。

每個朝代都有一部《祀典》,其中明文規定了可以享受世人祭拜的祖先英烈、天地神袛、歷代名人名臣。《祀典》之外,民間自行濫建的、供奉名不見經傳的各路「毛神」,或者奸雄、奸臣的祠廟,統稱「婬祠」。

比如,你在當時建廟供奉石敬瑭,那就是婬祠,還有咱們課本上學的西門豹治鄴,懲治給河神獻女的巫婆,這就是婬祠。

首先,婬祠會對百姓進行斂財,試百姓困苦,久病無醫,民受其害,如人殉等。

其次,婬祠會破壞風氣,危害世道人心,控制輿論導向。

如唐初,河北軍閥竇建德死後,河北百姓給他興建夏王廟。在朝廷眼中,明目張膽給這些國家公敵立廟,簡直就是為他們翻桉,等同于把這些國賊視為英雄,起到了誤導輿論導向的壞作用。

這不是說咱們大唐皇帝是反派了?

最後,這些宣揚鬼神的人,會對百姓進行人身控制,把控地方鄉里,危害朝廷統治。

比如歷史上漢中的張魯,北宋末年的江南方臘,洞庭湖的鐘相、楊ど,再加上鼎鼎有名專業戶白蓮教,可以說,都是婬祠,家族傳承。

像婬祠,尤其是南方,更加嚴重。

吳楚多好鬼神,巴峽、嶺南、荊湖地區便多有以人祀鬼的婬祀風俗。

《宋會要輯稿》中有︰「湖南北兩路風俗,每遇閏月之年,前期盜殺小兒,以祭婬祠,謂之‘采生’。」

朝廷這幾年一直在打仗,所以地方去參與不多,只要能收得賦稅就行,如今,開始進行內政時期了,婬祠自然就不能放任自流。

丁懷山來自于岱宗派,得益于皇帝的扶持,如今其已經超越了上清茅山,樓觀派,天師派等,位居第一,掌控崇福司大權。

因此,岱宗派大盛,天齊王之名,也名傳各府,百姓畏懼死亡,又羨慕靈界之福,紛紛慨康解囊,岱宗道觀已有數十座,已不可同日而語了。

「走吧,時辰不多了!」

暢想了一下岱宗派的未來,丁懷山立馬就精神百倍,他自己的未來,也需要去抓去了,可不能懈怠。

「我倒是要看看這馬大姑,究竟是何許人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