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漢國強盛

此言一出。

汪由校、公孫桑的臉色就變了。

汪由校長呼出了一口氣,氣定神閑地站在隊列中。按照大王的性格,大概是不會與蠻夷一起,進攻楚國的。

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現在好了。這個蠻夷自己犯錯了。

大王是絕對不會把女兒嫁給蠻夷的。這不就成了和親了嗎?

大王是和親的人嗎?

哪怕國破家亡,大王也不會和親的。

公孫桑也是這麼想的,不由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

銀安殿內。官員們都已經篤定了,紛紛抬頭看向吳年。

吳年坐在御座上,臉上露出似笑非笑之色。

他現在已經斷定,這是蒙元人的禍水東引之計。但可能斯拉夫人的想法,與蒙元人略有不同。

蒙元人巴不得漢軍南下,攻打楚國。

而斯拉夫人則想要保住蒙元,遏制漢國。同時。他們也希望能與漢國聯合出兵,進攻楚國。

如果讓他們得逞,就會回過頭消滅漢國、蒙元。

斯拉夫人的目的很明確,消滅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國家。征服所有的土地。

所以。斯拉夫人才想要求娶公主,獲得漢國的短暫信任。

也就是說。現在的斯拉夫人是有信譽的。只要漢國嫁出公主,他們就與漢國聯合進攻楚國。

攻入楚國後,可能就會翻臉。

吳年並不生氣,這些蠻夷就是這德行。想了一下後,吳年才說道︰「告訴這個蠻夷。」

「寡人同意與斯拉夫人結成親家。但是。」

「為什麼一定要寡人嫁女呢?他們的皇帝,就沒有公主嗎?如果沒有。那擁有皇帝血統的,也行。就像劉漢時候,漢朝皇帝用宗室的女兒,冒充公主。」

「總而言之。讓他們的公主嫁過來。嫁給寡人除了太子以外的兒子。」

「寡人用自己的信譽起誓,一定不輕視、薄待這位兒媳婦。」

「結締了血脈盟約之後。我們聯合出兵蒙元,平分蒙元的土地。豈不美哉?」

殿內的大臣們,都是眉毛一挑,驚訝的看著吳年。大王的脾氣,變化了很多啊。

要是以前。大王可能說出。

「吾家虎女,豈可嫁給蠻夷」這樣的話。

但是現在。

然後,大臣們搖了搖頭,這番話就把路堵死了。到底是嫁女兒還是娶媳婦,這都好說。

但是斯拉夫人一定不會與漢軍一起吞並蒙元的。

蒙元的領土當然也是一塊肥肉。但是漢朝做大,那就是心月復大患了。

扶桑、高句麗、遼東、半個蒙元。漢朝的疆域、國力,都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當年蒙元以一己之力,防守住了斯拉夫人的進攻。更何況,這樣的漢朝?

果然。

听了翻譯官員的話後,威爾伯爵皺起了眉頭,然後搖著頭,對翻譯官說著話。

翻譯官員對著吳年彎腰行禮道︰「大王。威爾伯爵說。他們可以嫁公主給大王的兒子。但他們不會背叛蒙元人。因為他們是兄弟之國。」

「哈哈哈哈。」吳年笑出了聲,真是厚顏無恥,還兄弟之國。知道什麼是兄弟之國嗎?

寡人出兵扶桑,幫助琉球復國。

這才是兄弟之國。

「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安排這位威爾伯爵去館驛歇息,好生招待。以免讓蠻夷說,大漢朝沒有待客之道。」

吳年收住了笑聲,神色淡淡的說道。

「是。」禮部的官員應了一聲,然後翻譯官員幫忙翻譯。威爾伯爵似乎還想說什麼,但翻譯官員連連搖頭,不再翻譯。

很快。威爾伯爵便被帶走了。

「只是以禮接待使臣罷了。對我們的戰略並不影響。國家繼續準備糧草、輜重。秋後發兵,殄滅蒙元。」

吳年沉聲說道。

「是。」官員們都是彎腰行禮,恭敬應是。

吳年點了點頭,站起來打算離開。便在這時,一名太監從外闖了進來,稟報道︰「大王。禮部的官員來報。說是楚國的兵部侍郎陳定進入了江縣,目前正接受禮部的招待。」

吳年坐了回去,露出驚訝之色。

官員們眉頭緊鎖。

劉知行對吳年一拱手,說道︰「大王。如果是正規的使臣團。那麼他們出山海關,縣、府的官員就會得知消息,稟報朝廷。現在他忽然出現。可能是之前微服,來到江縣之後,才打出了使臣旗號。」

「嗯。是想暗中打探一下,我們的國力。」

吳年微微頷首,然後露出冷笑之色。對劉知行說道︰「寡人當年起兵的時候,就殺了楚使,尸體就埋在北山堡一帶的山上。從此之後,寡人與楚國決裂。互相攻伐。」

「現在這個時候,楚國卻派遣來了使臣。」

「看來。他們也害怕寡人與斯拉夫人聯合,南下攻楚。」

「大王說的是。」劉知行點了點頭,贊同道。

「來都來了。那就見一見吧。」吳年朝著太監抬了抬手,說道︰「去把陳定請上來。」

「是。」

太監懷抱拂塵,彎腰應聲。官員們列隊整齊。過了不久。身上穿著楚國朝服,年紀四十歲出頭的中年男子,從外走了進來。

他身材高大健壯,氣質剛健,看起來與普通的楚國文官略有不同。

站定之後。他朝著吳年彎腰行禮,恭敬說道︰「皇楚兵部侍郎陳定,拜見漢王。」

「免禮。」吳年抬了抬手,然後說道︰「寡人性格直爽。也希望你能直爽一些。」

「你為什麼來見寡人。楚國的意圖是什麼?」

陳定對吳年的性格,早有耳聞。但仍然露出驚訝之色,定了定神後,他越發恭敬,說道︰「漢王。」

「論民族。皇楚與漢國,都是漢人。」

「論仇恨。雖然皇楚曾經與漢王為敵,但皇楚沒有傷害平民。」

「其實皇楚與漢國可以和平共處。」

「外臣帶來了我大楚皇帝的善意。」

說罷。陳定朝著吳年深深彎腰鞠躬。

「果然啊。」吳年笑了笑,輕輕搖頭。

對他來說,漢國與蒙元勢不兩立。

但對楚國君臣來說,國家與國家之間,沒有永恆的敵人。

以前的事情,可以放在一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