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千零四十章 君前對策

進入御書房後,吳年沖著大臣們擺了擺手,示意他們不用行禮。然後他讓太監們下去,關上了門。

自己來到御座上坐下,抬頭說道︰「事情你們都知道了。寡人打算御駕親征扶桑。」

大臣們聞言大吃一驚,頭發都快豎起來了。

劉知行上前一步,振袖說道︰「大王。臣反對。」

「為什麼?」吳年平靜問道。

劉知行語塞了片刻,太著急了,沒想過對策。反正是反對。不過他腦子好使,想了片刻後,便有了對策,說道︰「回稟大王。」

「第一。經過多年的戰亂,遼東漢人已經銳減。尤其是民間青壯。現在我們的軍隊還沒有恢復元氣,卻要出征扶桑。恐怕遼東漢人要打光了。」

「第二。蒙元人也漸漸恢復元氣,虎視眈眈。如果他們得知大王帶兵去了扶桑,臣恐怕蒙元大軍,會卷土重來。」

「克頓王海達,並非綿羊而是豺狼。」

「第三。跨海作戰,十分凶險。大王不要忘記了。扶桑自從立國之後,就從來沒有被外敵攻破過。從沒有亡國。」

「有以上三點。臣以為。大王不該御駕親征。」

劉知行說完,都察院左都御史汪由校立刻站了出來,抱拳說道︰「大王。臣贊同劉大人的觀點。」

說罷,他又撂下話道︰「當然。如果大王好大喜功,不撫恤軍民困難,強行出兵,就當臣沒說。」

群臣紛紛側目,這話說的很嚴重了。就差指著吳年的鼻子罵,好大喜功的昏君。

不過他們也習慣了,汪由校這人就是正直敢說。

吳年沒有動怒,只是平靜的看著大臣們一一發言。除了公孫桑之外,其余人清一色的反對出兵。

附議劉知行。

不過這很正常,劉知行說的很有道理。但是吳年,也有吳年的考慮。等眾人說完,吳年才對劉知行說道︰「劉大人說的對。但是寡人也有話要說。」

「其一是利。」

「扶桑有白銀。白銀換銅錠的生意,當年賺了多少。就不用寡人多說了。再加上扶桑也算地大物博。如果能兼並扶桑,帶來的利益,無窮無盡。」

「其二。扶桑是沒有被攻破過,從沒有亡國。但是寡人很有信心,攻破扶桑。以扶桑為臣。」

「其三。這一戰,寡人不以遼東為主力。以幽燕人為主力。」

說到這里,吳年的臉上泛起少許笑意,說道︰「寡人怎麼會不知道,遼東漢人損失已經極大了呢?又怎麼會不知道,克頓王海達在虎視眈眈呢?」

「寡人在遼東五府,有十個守備萬戶的兵力專門防守。加上十幾個萬戶的野戰軍。數十萬兵馬,擁擠在一起。哪怕斯拉夫人、蒙元人、楚國人聯合進攻寡人。都討不到便宜。」

「寡人這一次只帶著部分大內侍衛。幽燕的四位將軍,高句麗人出身的呂留良、諸葛勛、張才、李良臣渡海進攻扶桑。」

「而對外。並不聲張。反正寡人日常都在深宮中,從不打獵游玩。你們就當寡人還在王宮中,照常運轉朝廷。」

「不露出蛛絲馬跡。蒙元人、斯拉夫人、楚國人也不敢來進攻的。」

「這!!!!!」大臣們面面相覷,想不到劉知行的三個「不可征討扶桑」的理由,眨眼間便被吳年連消帶打的化解了。

劉知行很快反應過來,拱手說道︰「大王。盡管大王有大王的理由。但臣還是反對出兵。」

「如果用幽燕兵馬,加上部分大內侍衛,也就五個萬戶的兵馬。加上海軍,也才十一個萬戶。」

「豐臣將軍地位已經穩固,又剛剛掃平戰亂。屬下都是能征善戰之將。」

「而且我們不熟悉當地地形。」

「又跨海作戰,補給困難。」

「稍有不慎,萬劫不復。」

「大王不應該以萬金之軀,萬乘之君的身份,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前往險惡之地。」

隨著劉知行話音落下,大臣們除了公孫桑之外,全部反對出兵。張海平還不顧體面,跪了下來,堅決表示。

我反對出兵。

「哎。」吳年嘆了一口氣,當然知道這其中的凶險。孤軍深入啊,不熟悉地形啊,糧草運轉困難啊。

兵家大忌,全佔上了。

但是。

我不上。誰上呢?

吳年站了起來,說道︰「你們忘記了一件事情。當年遼東干旱,如果不是京極雪里的鼎力支持。寡人沒有今日。」

「大丈夫顧念舊恩,天經地義。」

「寡人說過,要幫琉球人復國。是時候兌現了。」

「因此。京極家很熟悉扶桑,在扶桑還有人脈。寡人這一回,也不算是黑燈瞎火的出征,有那麼點基礎。」

「最後。現在蒙元人受傷,在舌忝舐傷口。」

「楚國人不敢出山海關,進攻我們。」

「我們不趁著這個機會,掃滅扶桑,壯大自己,豈不是可惜?」

說到這里,吳年目中露出厲色,聲音斬釘截鐵道︰「好了。寡人該說的都說了。」

「也不是來詢問你們意見的。」

「秘密籌備出征事宜。寡人要做第一個攻滅扶桑的人,也是最後一個。」

話說到這個份上了,雖然大臣們都反對。但吳年氣場太強,而且百戰百勝。

他們有的不敢再說,有的對吳年的能力,極有信心。

而如果真能攻破扶桑。

那哪里是什麼銅錠換取白銀。只要直接把扶桑銀礦、金礦據為己有,再調動扶桑的人力物資。

漢朝的力量,能獲得極大的增強。

隨著光復遼東,驅逐韃虜。

隨著高句麗覆滅。

隨著斯拉夫人參戰。

剩下的對手,越來越強,越來越強。漢朝本身相對羸弱,力量單薄。

總而言之,成功的話,大大有利。

「是。」劉知行等人想到這里,一咬牙,全部硬著頭皮,躬身行禮。

「很好。」吳年的臉上露出了滿意之色,坐回了御座,與大臣們商議出征的事宜,細節。

攻滅扶桑。

已經提上日程,誰也無法阻止了。

不過這偌大的事情,雷聲小,雨點大。除了朝廷重臣,以及吳年的王後、妃嬪之外,幾乎無人知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