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百六十五章 決戰黃龍(四)

吳年從不與蒙元通使臣。

對于蒙元來使,是殺是埋,由他心意。

純遠反其道而行,對于吳年派遣來下戰書的大內侍衛。雖然算不上是使臣,但卻好生招待,酒足飯飽,才放了回去。

大內侍衛拿著純遠的回信,離開了蒙元大營,策馬飛馳向漢軍大營。

很快,他來到了中軍大帳外。來不及喘息一聲,他拿著純遠的回信,翻身下馬,匆匆進入了大帳。

「大王。這是純遠的回信。」

大內侍衛微微喘氣,低著頭把精致的小匣子,遞給了吳年。

吳年伸手接過,打開了小匣子後取出了純遠的回信,逐句看去。眉眼間露出喜色,站起來走到了衛襦的面前,把信交給了對方,說道︰「十幾年的廝殺,三天後,就要落下帷幕了。」

「嗯。」衛襦輕輕嗯了一聲,既喜且憂。純遠這麼爽快的答應了決戰,這就越證明純遠的手中,真的有底牌。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不好再火上澆水了。

衛襦想了一下,抬頭問大內侍衛道︰「純遠還說了什麼嗎?」

「沒有說什麼話。只是很客氣。好酒好菜的招待了我。」

大內侍衛用很奇怪的語氣,形容了當時的場面。

吳年、衛襦稍稍一愣,然後就明白了純遠的用意。衛襦重新拿起了回信看去,蹙眉不止。

純遠這漢字,寫的真好。

吳年說道︰「蒙元妄稱是炎帝之後,隆重的祭祀炎帝。以期偷天換日,入主中原。現在又玩這些小把戲,真是賊心不死。」

「不過這些都是小把戲。自古成敗論英雄。這一次寡人贏定了。」

「把蠻夷,重新變成蠻夷。」

「傳令下去。讓將軍們停止操練,戰兵以養精蓄銳為主。十幾年的廝殺,是騾子,是馬。就在這一戰了。」

說到這里,吳年抬起頭來對大內侍衛露出了無比嚴肅的表情。

「是。」大內侍衛應了一聲,轉身下去了。

「衛小姐。也回去好好休息吧。戰場上,發生什麼事情都是有可能的。一旦遇到危險,親兵不如自己可靠。衛小姐的傷勢恢復的越好,寡人就越放心。」

吳年轉過頭來,對衛襦柔聲說道。

「嗯。」濃濃關切的話語,讓衛襦心中一甜,順從的嗯了一聲,笑著站起走了。

隨著吳年的一聲令下,漢軍沸騰了。

衛襦軍中。

操練已經結束。衛弘把衛破虜叫到了自己的帳篷內,傳授各種領兵的經驗。

衛破虜學習的很認真。

就在這時。衛弘的親兵從外走了進來,一臉喜色的稟報道︰「報大人。大王下令。三天後與蒙元決戰。」

衛弘、衛破虜都呆住了。

決戰是肯定要決戰的。

是早與晚的區別。

當這一次吳年舉全國之力,十一個萬戶的大軍,兵臨黃龍府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會有大決戰。

衛弘、衛破虜早就做好了,死在這里的準備。

將軍難免陣前亡。

馬革裹尸,是他們的夙願。

死有輕于鴻毛,有重于泰山。死在黃龍決戰,成為光復遼東,驅逐韃虜的一塊磚。

他們非常的樂意。

還有新仇舊怨。

海天城一戰。衛長青率領衛家一半的族人,戰死在了海天城。

國仇家恨,一雪前恥。

但是當這一刻真正來臨的時候,巨大的沖擊力卻還是讓衛弘、衛破虜心神恍惚起來。

二人原本是站著的,各自神色恍惚的坐了回去。花了很久的時間,才平靜了心情。

衛弘抬起頭來,露出了一雙充滿了血絲的眼楮。對衛破虜說道︰「破虜。海天一戰,你忘記了嗎?」

「不敢忘。」衛破虜瞬間紅了眼楮,淚花在眼角閃爍。

「你的祖父。衛將軍。乃是大英雄,大豪杰。在遼東淪陷的情況下,率領孤軍鎮守海天城。衛家死者無數。衛家的血,一定要血債血償。」

「黃龍之戰,只是開始。」

「以後,我們一定要率兵掃滅蒙元,犁庭掃穴。」

「但是黃龍一戰很關鍵。如果我們輸了。別說是掃滅蒙元,能保住大漢朝就不錯了。」

「我已經準備好了。你呢。」

衛弘目視佷子,問道。

衛破虜深呼吸了一口氣,臉上盡是決絕之色,說道︰「蒼天為被,大地為床。我已準備好,長眠在此了。」

「好。」衛弘的臉上露出了欣慰之色,然後又覺得自己似乎太嚴厲了,語氣緩和下來道︰「下去休息吧,養精蓄銳。」

「至于死不死。好死不如賴活著。這一戰我們贏定了,我們也能一起活下來。」

「有朝一日,一起去蒙元大都玩玩。」

「是。」衛破虜大聲應是,然後站起來走了。

等衛破虜走遠,衛弘抬起右手撫模著自己的左胸,感覺自己的心髒,跳動的頻率很不正常,身體漸漸燥熱,汗如雨下。

衛弘的臉上,露出了亢奮的笑容。

「完了。我的血液已經沸騰起來了。接下來三天,可能要失眠了。這可不行。要是三天不合眼,等打仗的時候,豈不是成了軟腳蝦。」

「但我又怎麼能,不熱血沸騰呢?」

「哈哈哈哈哈!!!!」

衛弘絕非個例。

衛家也不是個例。

龍且全家被蒙元人所殺,只有他一個人逃出來。為了能起兵復仇,他做起了刺客,收集資金。

軍官、戰兵。有太多太多的人,與蒙元仇深似海了。

有家人被蒙元人所殺,所以披掛上陣的。然後父兄當兵被殺,弟、子繼業,操刀上陣,與蒙元人繼續廝殺。

漢人。

遼東的漢人。

為了今天,流了不知道多少血。死了不知道多少人,付出了不知道多少代價。

在吳年沒有攻滅高句麗之前。吳年只有四府二十六城,一直在窮兵黷武。

喝的是百姓的血,吃的是民脂民膏。

百姓沒有一天好日子。

還得送自己的兒子,父兄,佷子踏上戰場。活生生的走,骨灰回來。有的連骨灰都沒有。

下葬的時候,只有衣冠冢。

十幾年。

十幾年。

光復遼東,驅逐韃虜。

吳年用了「短短」十幾年的時間,終于到了今日。

黃龍決戰。

既分勝負,也賭國運。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