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百一十三章 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

文武聞言莫不碎魄,當即冷汗流下來。

「大王。大王十幾萬大軍,兵伐黃龍,一定能斬破黃龍,安定遼東。何必托孤呢?」

劉知行站了出來,對吳年拱手行禮道。

「是啊大王。此戰我們必勝。只有勝利,沒有失敗。」

「是啊。大王。說托孤太不吉利了。我們十幾年前以三百精兵起家,連戰連捷,從沒輸過。更何況現在十幾萬大軍在手?蒙元人也不是當年無敵的蒙元人了。我們能取勝的。請大王收回成命。」

文武百官,官職小的不敢說話,官職大的,清一色的勸諫。

他們覺得很異常。

戰略上輕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自古領兵出征,無不夸耀自己的武力,虛報自己的人馬。

十萬人翻一倍,號稱二十萬人的比比皆是。

往年。

吳年出兵,也都是如此。

這一回。吳年為什麼先激昂的說了一大堆話,最後卻要托孤。這不合常理啊。

吳年笑了起來,擺了擺手,然後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俗話說得好。九分靠人謀,一分靠天命。」

「再厲害的將軍,也不能保證自己百戰百勝?更何況我區區吳年?」

說罷。吳年用眼神制止了想說話的文武大臣,然後目光從朝堂上的文武身上,掃視而過,最後落在了劉知行的身上,說道︰「諸卿。」

「寡人讓太子監國只是個形式,實際上朝政交托給了劉首輔。」

「當年寡人起兵,劉首輔帶著家眷來投奔,被任命為長史。多年來,兢兢業業。把國事大事理的井井有條,寡人也可以安心軍事。在外征討。」

「昔日昭烈皇帝得丞相諸葛亮,駕崩之前,舉國托孤。而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是可以托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的社稷之臣。」

「劉首輔。就是寡人的諸葛亮。」

「諸卿。如果寡人不幸戰死沙場,請諸卿好好輔佐劉首輔,輔弼少主,安定國家。」

「臣惶恐。請陛下收回成命。漢朝可沒有臣,而不可沒有陛下。」劉知行內心惶恐,跪下叩拜道。

吳年朝著他擺了擺手,然後目光落在了李勇身上,稱贊道︰「次輔李勇。老成謀國,是為駑牛,可載重赴遠。」

「大臣張海平,方正清廉,乃我大漢能臣。」

「左都御史汪由校,正直敢諫。寡人的魏征。有他在可震懾百官,使得正直的官員,如魚得水。宵小之輩,也不敢陰險犯上。」

「戶部尚書公孫桑,一時俊杰,有他管著戶部,錢糧問題,就不用憂心。」

吳年先夸獎了自己的文官,又逐一夸獎了自己的武將。從提督、將軍到守備萬戶。

衛襦、張聲、王貴等人,一一稱贊,褒揚。

剛開始文武們都覺得惶恐,但慢慢的聰明人就品出了味道了。這不是對局勢表現悲觀,而是真的托孤。

也不是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這是變著法子的,夸獎滿朝文武。給朝野增加信心。我大漢朝人才多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

文官不貪財。

武將不怕死。

又有諸葛亮、魏征。

我們大漢朝怎麼會戰敗?怎麼會失敗?無法想象。

因而。當吳年對文武大臣一個個夸獎過去之後,大殿內鴉雀無聲,落針可聞。文武百官們都是激動的看著吳年,神情極為亢奮。

被叫到名字的文武大臣,也都是人人昂首挺胸,露出了榮幸之色。

吳年又說道︰「將軍馮沖。雖然與群臣不和,但忠心善戰,有萬夫不當之勇。他可撫,可敬,而不可欺辱。」

「他日如果國家有難,他必定率兵悍戰。即使不能救國家危難,也必定殺身成仁,以報國恩。」

「將軍趙曼成、李允寵。雖然二將出身高句麗,但我視高句麗人為漢人。你們不可以欺辱他們。」

「李將軍一時將才,忠誠可靠。」

「趙將軍有萬夫不當之勇,號稱雪麒麟。為人如白雪,不染塵埃。可為國家柱石。」

等把所有人夸獎了一遍之後,吳年的目光定格在了劉知行身上。鄭重說道︰「首輔社稷之臣,宰相之才。而群臣都是一時俊杰。」

「我兒吳彧,目前看來也是賢主。」

「只要首輔輔弼少主,統籌群臣。哪怕寡人戰死沙場,國家也一定能興隆。光復遼東,驅逐韃虜。滅亡蒙元,入主中原。絕非難事。」

說罷。吳年抬頭大聲說道︰「太子。還不進來?」

「是。」吳彧清脆的聲音響起,然後身穿太子冠服,一絲不苟的從旁邊小門進入大殿。

雖然是面對這樣的大場面,但他的一張小臉上沒有半點的驚慌,只有平靜與從容,仿佛智珠在握。

先不管他內心如何,這個表現已經足夠驚艷了。

身為監國,他不需要做什麼。

只要安靜的坐在御座上便是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國家更是如此。

儲君乃是國本。

拋開個人感情不談,國家建立之後,朝廷百官魚龍混雜,多少人像趙鹽亭一樣,追求的是榮華富貴?

沒有太子的皇帝是沒有未來的。

沒有太子的國家,也是沒有未來的。

有太子,有優秀的太子。

國家前程似錦。

吳年把所有文武百官,夸獎了一遍。仿佛我大漢朝,文武精粹,全都是忠心能力強的天下名臣。

到了最後,自然是要放出自己的兒子,夸獎一番的。

吳年把吳彧抱起,然後來到了劉知行的面前。把兒子交給了劉知行抱著,並說道︰「六尺之孤,國家大事。寡人便托付給首輔了。」

劉知行的心情極為激動,雖然君臣共事多年。他知道吳年信任自己,但現在他才知道。

吳年對自己的信任,比海還深,比山還高。

這個時候。

為臣的能退縮嗎?

劉知行緊緊的抱住了太子,然後彎腰說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這番話。便是劉備托孤于諸葛亮時候,諸葛亮說的話。

劉知行以此來回應吳年。

「好。寡人放心了。」吳年笑了起來,然後回到了御座上坐下。劉知行牽著太子,回到了自己的班次上。

吳年目視群臣,說道︰「昭告漢國。」

「寡人御駕親征,北伐黃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