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七十二章 獵殺高句麗軍(四)

吳年軍二十二名探子,有六件盔甲,四把手弩,八張弓。

「嗖嗖嗖!!!!」

弓箭手手持強弓,目如鷹眼,瞄準之後,放開了弓弦。一聲聲震蕩之中,八支箭矢猶如閃電一般,射向了三匹戰馬。

「噗嗤。噗嗤。」

「啊啊啊!」

八支箭矢沒有一支失手,全部命中戰馬。但是馬只倒下了一匹,其余兩匹戰馬受傷驚恐,馬嘶一聲,發瘋一般的掙月兌了高句麗探子的牽引,往前方飛馳而去。

「 嚓, 嚓。」

四把手弩由四名吳年軍探子手持,瞄準之後,扣動扳機。

弩箭筆直射出,威力比弓箭強了許多。但有兩支射空了。只射中了兩名高句麗探子。

「噗嗤。噗嗤。」

「啊!!!」

一名高句麗探子被射中了脖子,當即陣亡。一人被射穿了左肺,發出了淒厲的慘叫聲,倒在了地上。

「有埋伏!!!!就地尋找掩護。」

高句麗探子的首領,大叫了一聲。率領剩下探子,往附近岩石處躲藏。過程中,又有三人被射中,或受傷,或死了。

他們只有六人成功的躲在一塊大岩石的後方,一時間不敢動彈。

「弓箭手、弩箭手掩護。穿盔甲的跟我上。」身披盔甲的小旗李丁站了起來,大踏步的下了山,左右二人隨從。

對面山上的小旗張兵,也率領兩人下山。

六人大踏步的沖向了岩石。

「嗖嗖嗖!!!」六名高句麗探子冒出頭來,朝著張兵、李丁等六人射出了箭矢。

「噗嗤。啊!!!」

張兵、李丁等六人都身穿盔甲,又很警惕小心,但竟被射殺一人,射中三人。

「噗嗤,噗嗤。」

「啊啊啊!!!」

兩旁掩護的吳年軍弓箭手、弩箭手立刻反擊掩護。又射殺射傷了三名高句麗探子。

張兵、李丁等五人看著地上倒斃的兄弟,眼眶一紅,然後怒吼了一聲。迅速的撲向了大岩石。隨即他們仗著身披盔甲,與躲在大岩石後方的高句麗探子展開白刃戰,將對方全部擊殺。

吳年軍傷兵受傷都不重,解開盔甲,處理了一下傷口便沒什麼大礙了。他們立刻剝掉了高句麗探子的戰襖,拿起了兵器、弓箭等物品,然後帶上了死去的兄弟,與秦廣陽兄弟一起離開了這里。

雖然現在天氣很熱,但不用擔心留下尸體會引發瘟疫。

高句麗探子的尸體,很快就會成為走獸的盤中餐。

小旗李丁、張兵還有秦廣陽的活動,並非個例。吳年軍派遣出去的探子,在支持吳年的漢家百姓的幫助下,迅速的、凶狠的拔掉了高句麗軍布置在四周的探子。

過程幾乎都是打埋伏,是吳年軍探子一邊倒的屠殺。

探子與高句麗軍有聯絡,在一隊隊探子敗亡之後,高句麗軍很快就接收到了訊息。

右軍。

「趙」字旌旗下。趙曼成白甲銀槍,騎乘駿馬,雄風英烈。高句麗大軍排列成為長龍,在小山路上艱難前行。

趙曼成神色警惕,右手緊握長槍,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放松。

「噠噠噠。」一名親兵騎著馬從後方追上了趙曼成,臉色難看的稟報道︰「將軍。我們與大部分的探子都失去了聯絡。有少數人逃回來,說是被埋伏了。」

趙曼成雙目圓睜,眼珠子凸起,臉上布滿了震驚之色。探子互相活動,不可能一邊倒的。

更不可能全部被埋伏。

這只有一個可能。對方的探子,能清楚的發現我方探子,繼而進行埋伏。

這不可能。

不。

有可能。

趙曼成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問題,一定有漢民對吳年軍通風報信。他們的探子再厲害,再機敏,在無數漢民的眼皮底子下活動,怎麼可能不成為靶子?

趙曼成牙齒幾乎咬碎,說道︰「我素來知道,吳年得漢民歡心。無數的漢民,樂意為吳年效死。」

「但這里是廣陽府。蒙元人統治了將近十年的地方,為什麼漢民也可以幫他到這種地步?」

「遼東猛虎,真的是以遼東為號的猛虎啊。」

「傳令下去。把探子全部召集回來,不要再往外派遣了。只是白白送了性命而已。讓戰兵們加強戒備,隨時準備作戰。」

說到這里,趙曼成的臉色很難看。沒有了探子的幫助,這崇山峻嶺,吳年可以埋伏在任何的地方。

遇到埋伏,他們只能硬抗了。

別無他法。

「是。」親兵們的臉色也十分凝重,多人應命,策馬下去傳達了命令。右軍的高句麗戰兵得到命令之後,頓時如臨大敵。行軍速度變緩,神色警惕的看著兩旁的山峰。

仿佛隨時都可能有一頭斑斕猛虎,從山上飛撲而下,吃了他們

高句麗斷後人馬。

後軍。

前鋒、中軍、後軍是沿著官道走的,排列成一條直線。道路平坦、寬闊。

後軍的戰兵,排列成五排,擺成長蛇形。相比于走小路的左右二軍,陣形要厚重許多,抗打擊能力大大加強。

但是他們的探子是一樣的,也是散開在崇山峻嶺之中,充作耳目。

探子仿佛是高樓上家家戶戶的燈火,一盞盞的熄滅了。

「李」字旌旗下。李允寵的臉上再也不能保持從容,多了一抹凝重。

「趙曼成說的對。要是不抱著全軍覆沒的心理準備撤兵。就真有可能全軍覆沒。吳年的軍隊很強,但再強我也有信心應付。我們人多。」

「但是。地形、人和都站在吳年那邊。」

「我現在是孤軍深入敵國啊。」

「大意了。大意了。這一次出兵我們真的是大意了。只看到了蒙元許諾的二府土地的利益,沒有深究其中的風險。」

鴨綠江不好過啊。

要是還有下一次。李允寵絕對會激烈的、堅決的反對出兵。

風向變了。

變得很可怕,很可怕。高句麗的四萬兩千大軍,就像是瞎子、聾子,沿著道路往東方撤兵。

而有探子的吳年軍,對于高句麗的行軍路線一清二楚。

高句麗軍在他面前,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