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七十章 獵殺高句麗軍(二)

高句麗大營。

所有的高句麗戰兵,總計四萬兩千人左右。以山谷為中心,散布在附近的山谷、山頭上,安營扎寨。

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軍營集群。

中軍大營。大帳內。

李允寵、趙曼成站在書桌的兩端,低頭觀看著書桌上的地形圖。

他們已經做好了撤兵的準備,向下傳達了命令,現在只是看看,思索有沒有遺漏的地方。

廣陽府與高句麗相隔鴨綠江。他們沿著大道,可以直撲高句麗鴨綠江而去。渡河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雖然現在有消息傳來,吳年的水軍正在集結。但是高句麗的水軍也很強大,足可以護衛他們成功渡河。

問題出在這陸路上。雖然從這里回去鴨綠江,只需要幾天工夫。但沿途山巒重重,小路縱橫交錯。

吳年可以騷擾他們,襲擊他們,吃掉他們。

這一路必定是險阻重重。

他們已經分配好了戰兵。有人為前鋒,有人為側翼,有人斷後,有人居中。

居中的人,戰斗力差一些。他們保衛糧草輜重,沿著大道走。

前鋒、側翼、斷後都是戰斗力很強的戰兵,擔任護衛。沿著小路走。

李允寵、趙曼成都很有擔當。李允寵身為主帥,親自率領精兵斷後。趙曼成率領精兵,護衛右翼。

吳年的大軍在南方。

當高句麗撤兵的陣形擺好之後,南方便是右翼。

首當其沖。

「我們已經把我們能做到的都做了,接下來就是看戰斗的情況了。」李允寵低著頭看了許久,沒有發現破綻,輕輕搖了搖頭。隨即振奮起來,說道︰「根據探馬來報。吳年派遣了三個校尉統帥三萬戶精兵北上,去堵截蒙元人。這帶走了我們很多的壓力。」

「我們至少不會全軍覆沒了。」

趙曼成看李允寵有松懈之心,當即勸說道︰「將軍。吳年雖然兵力少,但不可以小覷。他當年可是三百精兵起家,抗衡蒙元十個萬戶的。」

「現在他的名聲鼎盛,漢人信服他。這沿途的村莊、城鎮內的百姓,都是他的探子、耳目、手腳。如果我們不抱著全軍覆沒的恐懼來面對他。我們可能真的會全軍覆沒。」

李允寵聞言凜然,頓時壓力陡增,不敢放松。立刻斂容抱拳道歉道︰「趙將軍言之有理。是我輕忽大意了。」

「將軍言重了。」趙曼成搖了搖頭,抱拳還禮。

將帥之間,互相尊重,一條心。

回去。

我們要平安的回去高句麗。

過了不久。沒有發現遺漏的趙曼成,便離開了中軍大帳,下去準備了

吳年並不知道蒙元人已經開始跑路了,該做的他都做了。如果蒙元人還是屠城,那也只能鞭長莫及。

哀痛無用。來日屠了蒙元,給這三城百姓報仇了。

他的心思完全放在了高句麗戰兵上。

他要吞並、統治高句麗。這是一個好機會。留下這精銳的四萬二千戰兵,還有李允寵的項上人頭。

可以立刻使得高句麗地動山搖。王太後的家族,可能會被撕成碎片。

再不濟也要減少高句麗戰兵的數量,為之後的吞並做鋪墊。

回去的路只有一條,打仗的方法,大家都懂。

陽武城。

縣衙,前院書房內。

吳年與王貴、張聲,還有新到的鐵牛,各據一方,圍在書桌前,觀看地圖。

「我要是李允寵。一定會把戰斗力差的軍隊保護在中間,作為押運隊,護送糧草、輜重。而把最強的軍隊,分散在中軍四周,作為護衛。」

「戰斗的戰斗,運糧的運糧。」

「探子會散布的很廣。以免中了埋伏。」

「而最強的。應該是斷後的人馬。所以我們不襲擊他們的。襲擊他們的前、左右軍。」

「至于對方的探子。」

說到這里,吳年抬起頭來看向三個兄弟,冷笑道︰「現在。廣陽府是我們漢人的地盤。這沿途的村莊、城鎮,都是我們的眼線、探子。」

「我們派人去村莊、城鎮,告訴百姓幫我們觀察,教他們怎麼傳遞消息。高句麗人派遣多少探子出來,我們就殺了他們多少探子。把他們打成聾子,瞎子。」

「接下來。我分配任務。我與張聲從南往北攻打高句麗軍的右翼。鐵牛你從東往西攻打高句麗人的前鋒,王貴。你率領精兵,繞道去北方,攻打高句麗軍的左翼。」

「山路地形復雜,沒有可能大規模決戰。不用想一戰功成。我們多襲擊他們幾次。有機會就滅了他們。沒機會至少也要吃掉一二萬人。」

「別客氣。盡管張大嘴巴,大口去吞吃吧。」

「戰功在向你們招手。」

說完之後,吳年眉宇間布滿了銳意,看向三人的目光,充滿了鼓勵。

「好的很。這一次我坐在江縣後方,久久沒能上戰場。大刀早已經饑渴難耐了。我的兵,也已經蠢蠢欲動了。我保證撕扯下一大塊肥肉。」

鐵牛昂起頭來,擼起了袖子,摩拳擦掌道。

「吃掉他們的軍隊,打過鴨綠江。」張聲冷笑了一聲,腰月復挺直,渾身上下散發著凌厲的殺氣。

「我一個人單獨領兵,進攻他們的左翼?」王貴捏了捏自己的下巴,臉色有點凝重。

他很有自知之明。

沒有武力值的他,當然也沒有沖鋒陷陣的能耐,只能依靠帳下強兵,須得小心謹慎一些,免得陰溝里翻船。

侵略如火。

打仗這種事情就像是鳥兒吃蟲一樣,早起的鳥兒才有蟲吃。吳年一錘定音的布置好作戰任務之後,張聲、王貴、鐵牛立刻下去準備了。

在主場作戰,還有一個好處。

他們不需要帶太多的糧食,只要帶上足夠用的輜重,輕裝上陣就好了。行軍速度很快。

如果沒有糧食,隨時可以招呼一聲。相信百姓會熱情的「簞食壺漿,犒勞王師」。

三人離開後,吳年一個人留在了書房,繼續觀看地形圖,看有沒有遺漏的地方,仔仔細細半點也不敢馬虎。

覺得萬無一失之後,吳年便大踏步的去了臥房。

養精蓄銳。

等待吃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