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零七章 教子

眾女看到吳年來了,都是松了一口氣。包括柳香,都讓到了一旁,讓吳年處理這件事情。

柳香是府中大婦,大小事情,都是她帶著眾人一起商量,然後她親自點頭的。但是這件事情,她真不好管。

「爹。」

吳敏看到吳年之後,仿佛看到了大救星,叫了一聲後,掙扎著從吳氏的懷中沖出,撒開腳丫子撲向了吳年。

吳年第一時間沒有說什麼,張開手臂,把兒子抱在懷中。抬頭看著吳氏、陳氏。

這打死,打骨折是不可能的。

到底是娘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很少有親娘,真要把兒子打死的。

陳氏當然也一樣。

「都消消氣。姐。那麼粗的棍子,你拿在手里頭也吃力。小金。你把夫人手里頭的棍子拿了。」

吳年看了一眼氣喘吁吁的陳氏,轉頭對一旁的丫鬟道。

「是。」小金應了一聲,走上前去,伸手拿陳氏手中的木棍。陳氏沒有掙扎,順從的把棍子給了小金。

「爺。這一回,你得做主,怎麼也得給他一個教訓。」陳氏一臉堅定的對吳年說道。

吳敏縮了縮脖子,往吳年的懷中藏了藏。

「弟。你別听她的。又不是什麼大事。」吳氏連忙說道。

陳氏看了一眼吳氏,嘆了一口氣,真的是「慈母多敗兒」啊。

「自己說吧。犯了什麼事兒?」吳年沒有回答二女,而是低下頭問懷中的吳敏道。

「爹。我拿石頭扔先生。先生頭上腫了好大一個包。」吳敏平日里調皮搗蛋,經常挨陳氏的罵,但被這麼粗的棍子追著打還是頭一次,心有余悸,更不敢隱瞞,小聲說道。

說完後,他緊張的看著吳年。生怕老子也拿起木棍打自己。

吳年當然沒有拿木棍打兒子,雖有句話叫做「棍棒下出孝子」,但太簡單粗暴了。

但吳年也是皺起了眉頭,好家伙,拿石頭扔老師?他耐著性子,問道︰「為什麼拿石頭扔先生?他無緣無故罵你了?打你了?還是輕視你了?」

「沒打我、沒罵我、也沒輕視我。」吳敏搖著頭,老老實實的說道。

「那你為什麼拿石頭扔先生?」吳年奇怪了起來,問道。

「他逼我學習。」吳敏小聲說道。

李雅看熱鬧的不嫌事大,拿著粉色的手絹,捂著嘴偷笑了一聲。

吳年歪著頭看了一眼兒子,明白了。這小子養在深宅大院之中,是他的大兒子。

吳氏寵著。

陳氏雖然打罵的厲害,但也寶貝的緊。平日里皮猴子似的,幾乎無法無天。

上學?

這是觀音菩薩,往孫猴子頭上套了緊箍咒了。

孫猴子能不反抗嗎?

吳敏是皮猴子,更是聰明,早知道今天自己是做錯了。迎著吳年的目光,不由的別過臉去,不敢看向吳年。

這滿院子的人,都對他極好。他最喜歡爹,但也最怕爹。

他喜歡什麼,爹就會給他弄來。

他犯錯了,爹不會打他,不會罵他,但是爹把臉一擺,可真是嚇死他了。

「說起來。你小子扔錯人了。那先生是爹請來的,你要扔石頭,也該沖著爹的腦袋扔。」

吳年平靜的說道。

「爹。我不敢。」吳敏聳拉著腦袋,小聲說道。

「嗯。不敢就行了。爹也不跟你講那麼多的道理,你也听不明白。只要你听爹的話就行了。我帶你去給先生磕頭道歉,你以後乖乖上學。」

吳年說道。

吳敏很不情願,上學?真的很煩的好不好。不如四處玩,抓抓蝴蝶,翻翻牆,鑽鑽狗洞什麼的。

但他偷偷看了一眼吳年,發現老子面無表情,頓時畏懼,委屈巴巴道︰「是。」

「好了。都回去吧。這小子我接管了。」吳年抬頭看了一眼眾女,然後轉過身抱著吳敏走了。

陳氏看了看吳氏,長嘆了一口氣,輕輕福了福,轉身走了。

吳氏拿起手帕,擦了擦眼淚,也轉身走了。

柳香等人左看看,右看看,嘆了一口氣,也走了。

吳年抱著吳敏,沿著走廊,來到了私塾里。李平坐在太師椅上,頭上綁著藍色的布條,包腫的很大。

吳年看了看他的表情,可能是被學生給打了,覺得很灰心,垂頭喪氣的樣子。

「將軍。」李平看到了吳年抱著吳敏進來,連忙站了起來,抱拳行禮道。他的心里頭,很是忐忑不安。

不管怎麼樣,他這個西席先生,不稱職啊。

「先生免禮。坐。」吳年彎腰放下了吳敏,很客氣的對李平說道。

李平看了看,私塾里只有一個座位。但既然是吳年讓他坐,他便也只能一拱手,坐了下來。

「嗯。」吳年低頭看著吳敏。

吳敏有些不情不願,但還是跪了下來。

「磕個頭,說我錯了。」吳年說道。

「先生。我錯了。」吳敏磕了個頭,說道。

「先生啊。犬子頑劣,干出這種事情,都是我教導無方。我在這里,給先生賠不是。也請先生不要放棄他,繼續擔任西席先生。教導他成才。」

吳年雙手抱拳,很是誠懇的彎腰行禮道。

「將軍言重了。我一定把我一生所學,傾囊相授。」李平不敢受,連忙站了起來,彎腰還禮道。他的心中著實是呼出了一口氣。

幸好,幸好,這混世魔王,還能听將軍的話。還有將軍能制他。將軍也沒責怪我不稱職。

真是萬幸,萬幸。

吳年點了點頭,讓吳敏起來。然後四處看了看,發現了茶幾上放著一把大戒尺。

吳年走了上去,伸手抓過戒尺,遞給了李平,說道︰「先生。我還是那句話。他要是犯錯,你別吝惜。該打就打,該訓斥就訓斥。」

「兒子。這把戒尺是我給先生的。先生拿著戒尺打你,就當是我在打你。知道了嗎?」

吳年回過頭,對吳敏說道。

「是。」吳敏不敢不听,老老實實的說道。

吳年很滿意的點了點頭。

「棍棒底下出孝子。」真的要不得。

他娘也打啊。那麼粗的一根棍子,打在這小子身上,他還不服氣。

關鍵是拿出一個態度。

我現在不打你,但我可能會打你。

收起的拳頭,比揮舞出拳頭更有威力。

這麼小的孩子,跟他說尊師重道也不懂。先規規矩矩的把學上了,慢慢的他就會知道尊師重道了。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是每個讀書人的理想。

對于吳年來說,更有非凡的意義。

他是王,是家天下。

要是不把兒子教好,這偌大家業,恐怕要二世而亡。

吳年在家里頭教兒子,把遼東三府的大事,全權委托給百官處置。

但這遼東,卻因他再起風暴。

十八個萬戶的戰兵,足夠讓他的敵人,感覺到凜冬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