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48章 想打,那就打!

張義陷入沉思。

他望著遠處的山巒,茂密的樹林中,不時飛起一群鳥兒,讓人羨慕它們的逍遙生活。

而人間就不一樣了,人在吃飽喝足之後,還有無窮無盡的。

對大中華的領導人,張義一直沒有太大的好感。他們的內部斗爭實在是太激烈了,十八個創始人死的死、倒台的倒台,最後只剩下幾個人。

掌握實權的是領袖趙俊熙、總理蔣耀和元帥朱浩。

如今,朱浩元帥也靠邊站了。

蔣耀總理去長安時,給張義留下的印象還是不錯的,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或許他更擅長偽裝呢?

三國之所以在磨盤城簽訂《中華和平發展條約》,前提有兩個,一是張義提出聯手征服倭國,平分戰利品。二是張義擁有鐵甲戰船和火炮,極大的震懾了兩國。

現在看來,大中華的領導人改變了想法,做出新的決策,孫副總理的死應該是一個導火索。

眾所周知,孫副總理是一個小人,但他卻一直得到重用。

這里面是有大問題的。

領袖趙俊熙深居紫禁城,感覺和革命尚未成功,就提前享受帝王生活的洪秀全一樣。

洪秀全需要壞人,像瘋狗一樣去咬人。

張義殺了這條惡狗,主人肯定會惱羞成怒的。

想要和洪秀全講道理,沒用的,他自以為掌握著真理,自以為是上帝的次子,老大是耶穌。

所以說,張義認為,趙俊熙就是一個這樣的人。

自以為是、目空一切、看不起任何人。

那麼,彼此之間就沒有什麼溝通的必要了。

想打,那就打!

……

張義坐在石頭上,想了足有一個小時,終于下定決心。

他站過來,轉過身,看到小柳、蕭寒、石敢當、瓦吉姆和李常之都面色凝重,一臉焦急的望著他。

「諸位,」張義鎮定自若道,「我們從來沒有害人之心,也不想給任何人添麻煩,現在有人卻為難我們,卡著我們的脖子敲詐勒索,我們別無選擇,只有一個字︰打!」

沒想到,大家都笑了。

「這就對了麼,義哥,我忍他們忍了好久,打就對了!」小柳舉雙手贊成。

其他人哈哈大笑,都贊成義哥這個決定。

如小柳所說,張義拋棄了所有的幼想,他要先解決中華的問題,再出兵去征服倭國。

隊伍一路急行軍,來到漢城。

付祥出城迎接,他的表情很凝重,因為事態忽然變得如此嚴重,中華即將陷入一場內戰,讓他感到憂慮。

大軍在漢城休整一日。

張義等人在指揮部聚會議事。

「付兄,大中華的要求實在是過分,如果我拒絕的話,會發生什麼情況?」張義故意問付祥。

「如果義哥拒絕他們的要求,他們就會封鎖鴨綠江,把義哥困在半島上,然後去攻打長安。」付祥推測道,「與此同時,他們會控制上海港,與小中華洽談聯手對付義哥。」

張義啞然失笑。

付祥的推測是對的,假如他拒絕,大中華肯定會這麼做。

好在他有先見之明,建立安康造船廠制造戰艦,不然的話,戰艦和火炮都會落入大中華之手。

看來,永遠要有防人之心,留一手總是對的。

「義哥,您怎麼想?」付祥問道,「我們遠在海外,現在手上也沒有船只,無法和內地取得聯系,真要打起來,豈不是被動?」

張義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他想知道付祥的立場。

「付兄,過分的要求,我是不會接受的。中華內戰一旦爆發,我想知道的是,你會做出什麼選擇?」

眾人都去看付祥。

義哥對他那麼信任和器重,他要和義哥作對的話,那可就讓人寒心了。

只見付祥握緊拳頭,難過而堅定道︰「義哥,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讓我背叛小中華,我是做不出這種事的。但是,只要義哥不要讓我參與和小中華的戰事,我就永遠站在義哥的這一邊,和大中華開戰、和倭國開戰,我都願為義哥赴湯蹈火!」

哈哈哈,眾人大笑。

這個要求不過分,是理所當然的。

張義十分高興,他沒有看錯人,付祥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好,好,好,」張義連說三個好字,「付兄,中華內戰,付兄無需參與,我交給你一個更重要的任務,就是鎮守漢城,並擬定對倭國作戰的計劃。」

渡海攻打倭國,是一件極為復雜的事。在哪里登陸,如何粉碎倭寇的防御和反擊,都需要事先仔細規劃。

這恰恰是付祥的長處。

付祥是徹底沒有顧慮了,用力點頭,激動道。

「打倭寇,是我們所有人的夢想啊,請義哥放心,我會搜集倭國的情報,拿出一套詳盡的作戰計劃!」

張義滿意點頭。

他相信付祥的能力,會拿出一套好的計劃,最後在此基礎上商討決定,進攻倭國的節奏就會加快。

隨之,付祥又擔心的問道。

「只是,義哥,目前您正是用人之際,想要沖破大中華的封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不,我還是先隨您打敗大中華再說?」

張義笑著搖搖頭。

「付兄安心在漢城擬定計劃就好,有需要的話,你也可以去釜山調研,和黃文黃秀兩位大將磋商。至于大中華,付兄就不必多慮了,他們是封鎖不住我們的!」

張義充滿了自信。

大中華的戰略思想落後、指揮能力低下,張義有足夠的把握擊敗他們。

一旦有了和大中華開戰的想法,張義的大腦就飛速運轉起來,他的目標,是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擊敗大中華。

只有速戰速決,才能避免更多的流血犧牲。

接下來的半日,張義、付祥和李常之一起處理漢城的事務,召集世家開會、安撫百姓、組建朝鮮軍團等,和在釜山一樣,把事情安頓下來。

次日,張義帶領大軍奔赴柳京。

漢城的主力沒有動,一萬狼騎兵駐扎在這里,起到穩定半島秩序的作用。

而一萬朝鮮族戰士,回到李常之的指揮序列里,一起北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