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45章 拿下釜山

張義率領大軍朝釜山進發。

主力包括八千磨盤城鐵軍、一萬八千斯拉夫騎兵、一萬朝鮮族戰士、一千新軍、一千娘子軍和八百御林軍,另有十門火炮和十輛裝甲車。

人馬雖然不到四萬,但戰斗力絲毫不減。

有李常之帶隊,不用擔心走錯路的問題。從漢城到釜山約400公里,大多數是山地,地勢崎嶇復雜。

如果倭寇認真防守的話,那我軍還是要費很大力氣,才能打通這條道路的。

但黑田薩摩似乎失去了勇氣,統帥都失魂落魄了,手下人也都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沒心思打了。

一路往東南行軍,遇到的據點,倭寇往往是發射幾輪箭矢,嘰里哇啦大喊一通嚇唬人。然後我軍火炮一響,倭寇就倉皇逃竄。

張義無語,小柳都要笑死了。

不過,倭寇干了一件壞事,那就是破壞道路和橋梁,遲滯我軍的速度。

這時多達五萬人的朝鮮族民兵,就發揮出巨大的作用,他們清除道路上的積石、修復橋梁,效率也是杠杠的。

「柳兒,你現在知道,半島為什麼易守難攻了吧?」張義說道。

「義哥,我知道了,半島上一多半兒是山,外人來了根本不了解地形,很容易就被穿插分割、切斷後路。」小柳回答道,又感到奇怪,「那倭寇為什麼能長驅直入呢?」

「自古以來倭寇就多次入侵半島,早把地形模清了,」李常之感慨道,「另外,我們之中出現大量的叛徒,投靠倭寇為他們賣命。」

「叛徒最可恨了,一定要讓他們得到懲罰。」小柳生氣道。

說到這里,張義就想,為什麼倭寇很少投降,很少見到叛徒,而中華和朝鮮的叛徒卻層出不窮?

一定是有原因的。

想來想去,張義忽然想通了。

因為倭寇一致對外,十分的團結,而中華和朝鮮的內部充滿斗爭,一團散沙,很容易受到敵人的分化和引誘。

這是一個大問題!

……

2104年4月22日,張義大軍順利抵達釜山。

這是半島最大的港口,與倭國隔海相望,直線距離不過200公里。

大軍扎下營來,張義等人觀察敵情。

張義走過那麼多的地方,到處是一片廢墟,相比之下,釜山算是保存較好的一座海港城市。

城外修造起一道石頭防線,高不過五米。城中還屹立著許多高樓,玻璃什麼的都掉了,許多的房屋里住著人,冒出股股青煙。

「釜山居住的人多達幾十萬,」李常之說道,「大劫之後,我們的人主要集中在柳京、漢城和釜山三地,佔到總人口的一半。」

事實上,半島上的人口就剩下200多萬人。

豐富的魚類資源,養活了城市許多的人。

但張義早就發現了,他們的人均壽命超不過40歲,這是因為魚類都受到污染的緣故。只有地里新種出的糧食,是健康的食物。

港口里,停泊的船只寥寥無幾。

「黑田薩摩逃回倭國了,」李常之嘆了一口氣,說道,「我們根本無法阻止他的,我想,釜山只留下了少數倭寇把守。」

「逃就逃吧,等我們海軍建立起來,打到倭國去,直接摧毀他們的老巢!」小柳說道,又覺得奇怪,「常之,我明明看到城里守軍數量很多啊,難道說,他們都是投靠倭寇的叛徒?」

「是的,柳公主,他們是叛徒。」李常之氣憤道。

張義點了點頭,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如果倭寇在此聚集幾萬人馬的話,他們走投無路,勢必絕地反擊,有一場惡仗要打。

眼下看來,守衛釜山的敵軍已經不堪一擊。

心里不由得輕松許多。

……

李常之去招降守軍。

守軍在倭寇的威逼下,向他射來一陣亂箭。

不投降,是吧?

蕭寒指揮新軍,火炮齊發,炸死不少囂張的倭寇。

張義不想耗費太多的時間和兵力攻城,假如守軍頑抗到底的話,那每攻佔一座大樓都要付出血的代價。

他讓朝鮮族民兵抄寫招降令,綁在箭矢上射入城中。

又讓朝鮮族人在城外唱歌跳舞,瓦解守軍的戰斗意志。

發起一系列心理戰。

三天後,期待的一幕出現了,守軍起義,擊殺數千名督戰的倭寇,出城投降。

兵不血刃,張義就拿下半島最後一座大城。

至此,朝鮮半島被張義徹底征服。

……

接下來,同柳京和漢城一樣,張義安撫世家、名人和百姓,懲治罪大惡極的叛徒,讓百姓們民主選舉出市長,實現自我管理。

半島從此納入中華版圖。

張義的施政綱領,早在磨盤城時期就已成型,那就是在民主選舉制的基礎上,形成一個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文明聯盟。

柳京、漢城和釜山,以及其余的城市、城鎮和鄉村,全部由當地人選舉出管理者。平均十萬人選出一位議員,半島200多萬人就有20多位議員,構成半島議會。

重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決策,由半島議會商討決定。

而半島議會又屬于中華聯盟委員會。

半島議員在中華事務上,也有發言權、建議權和投票權。

通過這一種體制,實現深度的民族融合。

張義的理念,在半島得到徹底的貫徹,沒有遇到什麼阻力。

李常之被張義任命為半島最高軍事長官,負責組建半島的軍事力量,主要任務是防備倭寇的入侵。另外,就是配合不久之後發起的攻打倭國的戰爭。

軍事體系是獨立的,李常之及朝鮮軍團宣誓對張義效忠,接受張義的直接領導,從而確保本地區的穩定發展。

張義在眾人的陪伴下,登上龍頭山,眺望海峽對岸的倭國。

這座山峰的形狀就像一條騰雲駕霧的龍,從海平面飛向空中。

此時,張義想起曹操寫的詩詞《觀滄海》,不禁心潮澎湃。

他手指位于大海以南的倭國,朗聲道。

「諸位,今年,就在今年,我們一定會征服那個以武力稱雄的野蠻國家,我們要打斷他們的武士刀,把他們變成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