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58章 三方會談之二

「和平統一是中華最好的出路!」

張義說出他的想法。

「我們首先應該成立一個聯盟委員會,來推動統一的進程。在委員會的協調下,三方開展經濟、軍事和文化等多領域的合作。在條件成熟時,我們可以成立中華議會,通過選舉制,層層選出議員,作為最高權力機構。元首由議會投票決定,在議會監督下組織政府,開展各項工作。」

張義說罷,會場一片沉寂,眾人都陷入思索之中。

這讓張義的感覺不好了。

想讓人們放棄手中的權力,是一件比登天還難的事。

張義的提議,推倒了三國的權力體系,讓在場的人坐立不安。

「成立中華議會這件事,值得商榷,」蔣總理謹慎的說道,「這無疑抹殺了許多人的心血,要知道,在世界還是一片廢墟時,是一群英雄志士挺身而出,帶領百姓走上發展的道路。」

他的意思,在張義看來,就是指大中華的十八個創始人,白手起家建立了一個走共產主義道路的國家。

問題是,他們奉行的理論是落後的,張義早就在新輝城時就發現這一點,他們的理論水平停留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

看來,他們很難接受張義的提議。

「我們本身就是推行選舉制的,也有自己的議會,但是我們有一套機制,確保開拓者的權利。」何副總統沉吟道。

張義知道,小中華最初的開拓者有99人,走出末日堡壘後,帶領幸存者奮斗了19年,才過上文明的生活。

不能否認這些開拓者的功勞,他們可以保留自己的榮譽和待遇,但因此躺在功勞簿上,緊緊攫取著權力不放,那就不對了。

張義還沒開口說話,蔣總理就嘲笑道。

「所以說,小中華的選舉制是虛偽的,大費周章的舉行選舉,選來選去,坐在台上的還是那些人。」

何副總統立刻反擊道。

「您這麼說就不對了,蔣總理,我們的領袖和官員都是選舉出來的,連選連任也代表了民意,而你們……」

「諸位,請冷靜!」

張義急忙制止兩人的爭吵。

假如不制止的話,雙方能吵個三天三夜,因為彼此積怨太深了,相互之間誰也看不慣誰。

三方會談出現一個巨大的障礙。

大中華和小中華都對中華議會制有意見,一個反對,一個想修改,基本上是不可能達成一致了。

這在張義的預料之中,說實話,就算他想到了,心中也不免涌出深深的失望。

但他必須表明自己的觀點,這是他對未來中華的構想,他會努力掃除障礙,最終變成現實。

「諸位,爭吵不可能解決問題,只會傷害我們之間友誼,」張義強調一點道,「我們三方第一次坐在一起,想要一下子取得圓滿的成果,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才提出三步走。目的就是求同存異,循序漸進,在發展中尋找契機。」

「這點我贊成,」蔣總理緩和神色,說道,「聯盟委員會的成立,我認為是有必要的,能為三方提供一個長期穩定的合作渠道。」

「我同意設立聯盟委員會,」何副總統點頭道,「不過,最好由三方輪流主持,地點相應的設在長安、臨安和京城。」

依照張義的想法,這個機構設在磨盤城最好,位于三國的中間地帶。不過,他可以放棄自己的這個想法,三方輪流主持,也是公平的。

經過一番討論後,最終確定下來,先由老中華主持聯盟委員會,為期一年。接下來,由大中華和小中華競猜,獲得第二輪主持者的資格。

沒錯,是競猜,不然的話,兩家為此爭吵不休。

張義是聯盟委員會發起者,又擁有巨大的發展優勢,所以由他來擔當第一任委員長,這是沒有疑問的。

副委員長是趙俊熙和李昊堂。

執行副委員長是蔣耀、何千年和小龍。

委員包括朱浩元帥、楊庭元帥、陸州長、陳一路、蕭寒、王正、阿斯爾等數十人,都是三國的絕對精英。

經過一個上午的討論,三方會談終于取得一個成果。

到了午休時間,會議告一段落。

吃罷午餐後,各自回房間休息一個小時。

……

「張委員長辛苦了!」小柳欣喜道。

這是張義的新稱呼,相當了不起的一個稱呼。聯盟委員會集中了三國的領袖,在名義上,張義這一年會排在第一位。

張義呵呵一笑,他也很自豪,盡管只是一個虛名,但擁有莫大的榮譽。

他躺在臥室的床上,小柳給他按摩頭部。張義有些頭痛,坐在談判桌上說一個上午,比打一天仗累多了。

「柳兒,想做成一件事,真的很難啊。」張義嘆道。

「哈,我是第一次听你說這種話,」小柳揉捏著他的太陽穴,笑道,「你已經開了一個好頭,取得一個前所未有的成果。鼓起勇氣來,我的夫君,爭取在這一年里邁進一大步,把虛名變成實名!」

「哦,哈哈哈!」張義大笑。

小柳是擔心,明後年輪到別人做委員長,他們可不像張義這樣謙虛,難免會擺架子,讓人覺得不舒坦。

張義當然想在一年內,在政治上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但是,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我只能保證一點,柳兒,我擔任委員長的一年內,三國之間不會爆發戰爭,」張義握住小柳的手,笑道,「我還能保證,在這一年的時間里,我們會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說來說去,實力才是硬道理,張義早就清醒的認識到這一點。

「義哥,他們叫你委員長不會白叫的,肯定要索取好處。我們援助他們的話,你一定要把好關,不能答應他們的無理要求。」

「我知道,柳兒,你就放心好了。」

這是明擺的事,大中華和小中華都迫不及待的想得到張義的幫助,引入全套的工商業計劃。

但是,他們只知道張義在實施巨龍工程,對工業時代計劃還是一無所知的,後者才是決定未來的關鍵所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