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24章 中華的兩大敵人

和平統一中華創立新文明,是張義執著的信念。

有人反對,有人覺得他幼稚,張義從不辯駁,他只會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去實現這一個看似不可能的夢想。

以前,陳一路就覺得這個想法很空洞,但是現在他不這麼想了。現在,坐在他面前說話的可是一國之主!

事實證明,張義有先見之明,他率先發展起工商業,別人想追可不是一句話的事,領先半年就會造成巨大的差距。

事實證明,張義不是一個熱衷于理論的人,而是實干家,他崛起于荒蠻的磨盤城,又登上老中華的寶座,這一切的奇跡的發生,歸根結底在于他的實力。

「義哥,我是和平統一的支持者,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走到一起。」陳一路誠懇表態道。

他會盡最大努力去影響朱元帥,再請朱元帥影響那些政治家,當然,會有一個艱難的過程。

孫副總理就是一個不小的障礙。他是一個典型的投機分子,口是心非,自私自利,卻最愛拿理論來打壓人。

「難就難在,中華三國的意識形態截然不同,這是統一的最大障礙啊。」陳一路嘆道。

張義笑了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陳一路。

「最大的障礙不是意識形態,而是落後的觀念,」張義一針見血道,「因為觀念落後,所以才會從西方、從國外照搬某些現成的理論,殊不知,那些理論早就落後于時代的發展。」

「義哥言之有理,但想要創造新的觀念,還要讓人們接受,太難了。」陳一路感嘆道。

「我們不需要創造,而是繼承,陳兄,」張義指出,「中華文明是偉大的,大同社會,天下文明,就是我們要繼承的觀念。大同社會,人人平等。天下文明,百花齊放。在這個框架下,一切好的意識形態都可以存在,由民眾選擇自己的信仰。」

「那各種斗爭依然存在,而且會愈演愈烈,這樣的社會並不穩定,最終還是會四分五裂的。」陳一路說道。

「斗爭的根源在于不平等,只要權力和財富屬于大眾,任何人或集團都無法壟斷,同時有健全的法律做保障,斗爭就會變成和平的爭論。一個社會沒有爭論的話,就會成為一潭死水,失去活力。」

「這麼說,義哥是打算放棄王位了?」

「為了天下文明的理想,我可以舍棄王位,」張義斬釘截鐵道,「但我不會犧牲個人的幸福權、生存權、話語權和自由權,我和每個人一樣要享有這些權利。我們要創造的,就是這樣的一種新文明。」

「我懂了,義哥。」陳一路用力點頭道。

小柳吃驚的望著義哥,這是她第一次听張義深入的講述自己的理想,但她並不排斥這種想法,說到底,和父王「像秦始皇一樣統一天下,像堯舜一樣治理天下」的思想是殊途同歸的。

「那麼,公主怎麼想呢?」陳一路問道。

「夫唱婦隨,我听夫君的,」小柳自然而然道,「實現天下文明的理想後,就像堯舜一樣讓位,我和義哥回磨盤城去種菜養花,那是求之不得的幸福生活啊!」

「我知道了……我可以做你們的鄰居嗎?」陳一路憧憬道。

三人擊掌大笑。

……

這次暢開心扉的談論之後,陳一路就成為張義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意義重大。

在此之前,陳一路只是從私人感情出發,暗中幫助張義。但往後,他要站在中華的大局上,為促進和平統一去努力,去影響朱浩元帥,進而影響那些把持大中華權力的政治家。

在這種情況下,張義就要調整原來的策略,比如說聯合小中華進攻大中華。不能說是背棄父王的意願,三國之間或戰或和,都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總之統一才是目標。

和平統一是上策,武力統一是下策,張義兩種手段都會用。他很理智,也很清醒,隨著和平統一力量的增長,武裝斗爭就會少一些,就能減少同胞之間的傷亡。

拘泥小節是書生所為,而張義是智者,既要掌握道義,也會勇于行動。他確實越來越成熟了,概括起來就兩個字︰靈活。

「陳兄,倭寇的情況到底如何?」張義問道。

「不要听他們亂說,什麼小患不值一提,」陳一路氣憤道,「事實是,倭寇越來越猖獗,牽扯了我們大量的兵力。」

陳一路講道,倭寇和漢奸勾結,大舉入侵江浙一帶,橫行搶掠,來去如風。大軍前去圍剿,他們就流竄到別的地方。

最近,倭寇力量明顯增強,他們造出巨大的木船,連在一起,如飄浮的島嶼。而大中華的海軍實力薄弱,水戰屢屢失敗。下一步,倭寇想必還有更大的入侵計劃。

「如楊庭元帥所說,沙皇和倭寇自古以來就是中華的兩大敵人。小中華也受到倭寇侵襲,不過暫時沒我們嚴重,閩粵一帶多山,倭寇更想霸佔地勢平坦的長江中下游平原,乃至華北平原。」陳一路講道。

「等我們打敗沙皇後,就派兵去幫助你們打倭寇。」小柳說道。

「公主啊,」陳一路忍不住笑道,「你們拒絕大中華出兵相助,大中華自然也會拒絕你們出兵相助,道理是一樣的。」

「呵呵呵,是啊,是一樣的。」小柳無奈道。

小柳天真的可愛,張義笑了,隨即正色道︰「打敗圍城的敵軍後,我會考慮是先去進攻沙皇的老巢,還是先去攻打倭寇的老巢。我們會建造一支強大的海軍,沿河而下進入大海,直指倭國。」

陳一路和小柳驚愕的望著張義,許久都說不出話,有雄心壯志是好的,但無論打沙皇還是倭國,都是難于登天的事。

張義的底氣,來自于自己掌握的文明知識,他要通過巨龍工程,把落後的農業國改造成工商業大國,然後建立起強大的陸海軍,乃至于初級的空軍部隊。

硬實力,是和平統一中華的基礎。

發動對外戰爭,是聯合其他兩國的一種方式。

有了更多的信任和合作的基礎,就能得到兩國軍界的鼎力支持,那樣的話,政客們怎麼想就不重要了。

張義的謀略和高度,遠遠的超越這個時代的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