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18章 軍事觀察團三

「諸位,最初我們並不了解沙皇帝國的實力,」張義坦誠道,「入侵者號稱五十萬,又有賣國賊吳芮父子引路,因此父王和我一致認為,我們死守北境長城的結果,只會被敵人合圍。」

小龍和蕭寒兩人展開軍事地圖,張義講解作戰的經過。

在座之人都是中華軍界的頂級大佬,又是相互競爭的對手,假如張義隱瞞作戰經歷的話,別人也無話可說,畢竟這是軍事秘密。

但張義不這麼想,他不怕泄露自己的戰略思想,也不怕別人了解他的作戰風格。

掖著藏著顯得太小家子氣,張義認為,他的戰略部署是軍界大佬們最想知道的,那麼,他就講給大佬們听。

這樣才能贏得其中某些人對他的尊重。

不可能是所有的人。

張義目光如炬,早看出來大中華的孫副總理,小中華的鄧雲大將都對他懷有敵意。

而朱浩元帥和楊庭元帥都是城府頗深之人,就像父王那樣深藏不露,張義畢竟年輕,一下子還真揣摩不透兩人的心思。

不過,兩位大元帥的臉上都露出贊許的微笑,這讓張義頗感欣慰,只要大帥們認可他就好。

……

「所以說,我們的總體戰略思想,就是誘敵深入,一路堅壁清野,牽著敵人的鼻子走。」

張義越講越激動,事後總結一下,就連自己都難以相信,所有的計劃都得到了順利的實施。

他的口才本來就好,此刻更是繪聲繪色的描述,從戰略講到戰術,從全局講到細節,讓人們身臨其境,仿佛置身于硝煙彌漫的戰場。

在座的軍界大佬們都听呆了。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說實話,他們還沒有和沙皇帝國接觸過,對他們的軍事力量一無所知,不免有些忐忑。

這時听張義一講,感覺那些家伙都很愚蠢,而且戰斗力也不怎麼樣,于是人們的心理壓力都減輕不少。

張義講罷,兩位大元帥頻頻點頭,你一言我一語,興致勃勃的點評起來。

兩位大元帥講話,兩國的人員豎起耳朵傾听,連連稱是,就連孫副總理和鄧雲大將都不敢多嘴插話。

鎮北台之戰先打後跑,準備充分,時機把握的極好。

子午嶺之戰堪稱教科書,想敵之所想,料敵之所料,死死掐住了吳芮的命脈,斬殺他的那一段情節真是精彩極了。

三原之戰則是一招險棋,利用狹窄的山口堵住敵軍二十多萬人馬,硬是殲滅了三萬敵軍,大膽之極。

最後誘敵到長安,利用堅城消耗敵人,看準時機再發起雷霆一擊,目前看來沒有比這更好的戰略。

「張首輔,您還沒有正式登基稱王,楊某姑且這麼稱呼您,」楊庭元帥笑道,「楊某私下認為,劉愷大王平生最重大的一個決定,就是選擇了您做接班人。這一系列戰役,戰略部署出人意料不說,最關鍵的是全部實施到位,楊某深為佩服!」

大人物就是大人物,毫不吝嗇對別人的夸贊,讓人听了他的話,心里感到格外的舒暢。

張義兄弟不禁對楊大元帥多了幾分好感和尊重。

「殺得好!」朱浩元帥拍腿道,一看老帥當年也是性情中人,「朱某知道,對老中華來說,吳芮也算是開國元老,沒想到他竟然賣國求榮,這種惡徒就不得好死!」

眾人紛紛點頭,說起來可惜,吳芮的兒子吳良跑掉了。眾人都表態,一旦見到吳良必將誅殺,中華雖大,卻永無漢奸落腳之地。

一時間,民族情緒高漲,張義心里歡喜極了。

先不說三國只見的對立,這種同仇敵愾的意志,是中華能屹立世界幾千年不倒的重要因素之一。

「朱某和楊兄所見略同,」朱浩元帥又說道,「戰略是一方面,能把戰略執行到位,這才是實打實的真本領。張首輔一馬當先沖鋒在前,給將士們起到最好的表率作用,朱某甚是敬佩!」

全場頓時掌聲雷動。

能同時得到兩位大元帥的至高評價,這是了不起的榮譽啊!

張義的兄弟們開懷大笑,各自想,往後若在戰場上遭遇的話,無論如何也要保證兩位大帥的個人安全。

說到陳一路司令,那更沒什麼好說的,早就把他看成了兄弟。

而孫副總理和鄧雲大將,這兩人從開始到現在,就一直懷著惡意,往後遇到了沒人會對他們客氣。

至于張義,在深感榮幸的同時,想的更長遠。在打敗沙皇帝國的侵略者後,他就會致力于中華的統一事業。

目前看來,兩位大元帥都是可以爭取的人。當然,這件事要從長計議,畢竟他們也身處險惡的政治環境之中,在他們之上還有最高領袖,所以,即使張義有這個想法,也不能表示的太明顯。

這個時候,張義看到愛妻小柳又出現在大殿一側的帷幕後,站在那里笑成了一朵花。

她知道自己不能參政,也不想參政,但她就是有些擔心,總想來看看夫君能否應對復雜的場面。

現在看來,擔心是多余的,夫君能駕馭這種大場面。他以心換心,贏得了兩位大元帥的認可。對老一輩英雄來說,哪怕是對手,彼此尊重也是十分重要的。

張義做到了這一點,徹底改變兩位大元帥之前對他的看法,從某種角度來說,具有無比深遠的意義。

「朱元帥,楊元帥,諸位將軍和領袖,」張義朗聲笑道,「關于敵我兩軍的戰況,我已講述完畢。現在有請諸位移步,隨我前往城樓上觀看敵軍的情況。」

「甚好。」朱浩元帥大笑起身。

「好,讓我們看看那些家伙長了幾顆腦袋!」楊庭元帥風趣道。

兩人相互恭讓一番,隨後並肩跟著張義大步往外走。

其他人跟在後面。

孫副總理和鄧雲大將有意無意的走到了一起,邊走邊寒暄,說罷客氣話後就開始嘀咕什麼。

這就叫臭味相投。

小龍等人走在最後面,警惕的注視著兩人。

出了王宮,眾人騎馬直奔北大門。

敵人遲遲沒有攻城,長安百姓保持著正常的生活秩序,人們的神態都很平靜,甚至還說說笑笑。

一看到張義,百姓們就呼喊他的名字,向他揮手致意。

這種發自內心的愛戴和崇敬,讓軍事觀察團的成員們都感慨不已,張義這個年輕人算是坐穩了寶座,任何人都無法撼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