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91章 風雲突變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

在兄弟們看來,張義是有先見之明的,他在艱險的環境里踩出一條大道,還得到三國的尊重和認可,這已經很不容易了。

接下來的形勢變化,就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

這半年的發展時間,已經讓磨盤城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張義有足夠的魄力和本領,創造理想的社會。

只是這種理想遇到了障礙。

「義哥,在我看來,障礙就是機會,翻過去,你就能登上更高的境界。」小龍說道,他自有一套理論。

「義哥現在是中華的第四號大人物,沖上去,打敗前面的三個人,義哥就能成為中華之主!」牛牛說道,他覺得張義能做到。

兄弟們大笑,連張義忍不住都樂了。

「往後這話可不敢說,大牛,要是傳出去會招來兵災的。」張義說道,「現在,咱們趕緊商量一下正事。」

拿到中立協定書後,兵部就撤銷了,軍人們轉變為平民,現在需要重新整編,還不能讓三國的探子們發現。

磨盤城現在是公開透明的,但凡有點兒風吹草動,都會引起軒然大波,甚至成為別人出兵的理由。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兄弟五人商議起來,最後決定以開發北方大山里礦藏的名義,把挑選出來的人馬拉到深山里訓練。

分批進行,選拔精銳之士,每批人員控制在千人以內。

經過一番討論,決定成立四個軍團。

鐵虎團,這支重騎兵部隊由牛牛擔當指揮官,編制1000人。

獵豹團,這支山地勁旅仍是由蕭寒擔任指揮官,編制1000人。

青鷹團,全部由弓弩手組成,小龍來指揮,編制1000人。

黑熊團,這支重步兵部隊由石敢當指揮,編制1000人。

秘密代號就是虎、豹、鷹、熊。

除這4000精銳之士外,磨盤城、各山寨和百姓之家,都以強身健體的名義組織防守力量。

這個動員計劃實施以後,不一定能徹底阻擋某國的數萬大軍的沖擊,但能起到爭取時間的作用,張義就會向另外兩國求助,根據協定書,他們應該發兵援助。

兄弟們各自領命,開始行動起來。

……

天下的形勢,說變就變。

張義判斷出暴風雨即將到來,卻沒料到暴風雨說來就來。

三國各懷異心,通過協定書來緩和緊張的地區局勢,利用冬季的時間完成了動員和部署。

不是對張義這個人有意見,事實上,張義這個名字在三國流傳極廣,沒有人公開說他不好的話。而磨盤城的名字也家喻戶曉,在三國百姓的眼里成為富庶的象征。

不幸的是,這個地區的位置太重要了,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最先感覺到變化的是三國的商人,他們開始變賣貨物,急匆匆的攜款而去。

隨後,前來磨盤城游玩的三國百姓,數量也銳減。

最後磨盤城的百姓們察覺到異常,是不是有大事要發生?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張義分別召來三國辦事處的人員,試問一番,這些圓滑的家伙無不敷衍,只說好話,信誓旦旦的保證本國沒有政策上的變化,讓張義盡管放心就是。

怎麼放心?

張義兄弟加快四個軍團的組織和訓練任務,人員都挑選出來了,但鎧甲和兵器嚴重缺乏。原來的許多軍械物資都被三國買走了,他們口口聲聲說中立地區,永遠不需要這些凶器了。

磨盤城的庫房里,只保留著千人左右的裝備,這還是張義特意留下來的,都是最好的鎧甲和兵器,但只能武裝起一千人。

想武裝起幾千人馬,沒有幾個月的時間根本做不到,張義焦慮不安,一夜之間幾乎白了頭。

如果戰爭真的爆發,他將永遠無法原諒自己,是他太相信三國了。他沒見過三國的元首,听孫副總理、陸州長和王將軍說,他們的元首都是多麼的英明偉大。

張義竟然相信了,他畢竟還是一個年輕人,對人抱有一線希望,有時候還有點兒理想化。

他寫信給孫副總理、陸州長和王將軍,回話都是冠冕堂皇的外交語言,安慰他說沒有任何意外,他完全可以高枕無憂。

高枕無憂?

張義徹夜失眠,茶飯不思,面對地圖苦思冥想。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他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自己眼楮看到的事實,磨盤城的游客日益稀疏,不安的氛圍籠罩了這一座山城。

更不用說,情報人員傳回三國大軍向邊境集結的消息。

戰爭看來是不可避免了,就是不知道哪一國會先動手。最壞的情況是三國一起動手,在磨盤城地區爆發一場血戰。當地民眾的安全是沒人在乎的,辛辛苦苦蓄積起來的財富也會被掠奪。

怎麼辦?

張義逼迫自己振作起來,面對他生平遭遇的最大一場危機,原來他只需要位少數人著想,現在他要考慮6萬多人的命運。

現在,是不顧協定書的約束全面動員,還是繼續秘密的籌備防衛戰,張義必須盡快做出決定。

……

2103年4月11日,深夜,來自萬春寨的流星馬給張義帶來一封信件,是大中華的某人秘密轉交的,通篇只有一首岳飛的滿江紅。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萬里春。」

這是什麼意思?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

張義湊近燭光細看,辨認出是陳一路的字跡,兩人交流過書法,也提到過這首詩詞,他感到莫大的驚喜。

陳一路是一個好人,他的信仰是純潔的堅定的,無奈他只是一名將軍,對國家大事沒有發言權。

他是不會背叛國家的,但他也不會背叛朋友,他早就說過,他認定了張義這個朋友。

所以在當前緊張的局勢下,他不會煞費苦心,想方設法送來一首詩詞。

他一定有話說,他想說什麼?

反復瀏覽,張義發現,從字跡上看陳一路是懷著激憤之情一氣寫成的,個別字的力道之大幾乎穿透紙張,如怒、莫等、駕長車、踏破、山缺。

最後一句應該是「朝天闕」,卻改成「萬里春」。

陳一路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

他對即將到來的一場戰爭感到憤怒,卻無能為力,他讓張義不要空等,趕緊行動起來,大中華會突破萬春寨的防御長驅直入!

下面還寫著日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