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01章 論開放商業的可行性

甄氏的鹽,還有楊昭後來讓甄儼釀的酒,不僅在大漢流傳,早就出口到鮮卑了。

這些東西在鮮卑等地,頗受追捧,想買的人不少,甚至會供不應求,就算拓跋力微家里用的,也是大漢的鹽,喝大漢的酒。

但是出口的量不是很多,又有各種限制,就算步度根能買到手的也不多,所以就提出這個要正式通商的要求。

「通商嗎?」

楊昭听了拓跋力微的話,又想起自己那些,備受追捧的鹽,心中頓時有了主意,點頭道︰「互相通商,能增進我們大漢和鮮卑的友誼,便于維護未來的和平,步度根單于這個提議很不錯。」

拓跋力微興奮地問︰「大將軍是同意了?」

楊昭點頭道︰「回去之後,我會安排人和你們聯系,我們之間通商的場所,暫時設立在雁門之北,大漢和鮮卑之間,一個月開一次市,作為我們兩國交換商品,一起富裕所在,怎麼樣?」

「好啊!」

拓跋力微大喜,又用大漢的禮儀,作揖一拜道︰「多謝大將軍!」

「客氣了!」

楊昭表現得,還是滿臉和氣的樣子,又道︰「你們回去等消息吧。」

把通商的事情確定好了,拓跋力微兄弟二人,帶著期待離開,趕緊回去告訴他們的大單于。

送走了這些鮮卑人,諸葛亮好奇地問︰「我們需要經商嗎?」

「就在剛才,我想到了一個,還算不錯的辦法。」

楊昭整理了一會想法,又道︰「鮮卑人在北方放牧,養得最多的是羊,如果我們把交換的貨幣,和鮮卑的羊掛鉤,到北方經商的商人,專門用鹽、酒來換鮮卑的羊,包括羊毛,接下來的鮮卑人會做什麼?」

賈詡瞪大雙眼道︰「鮮卑人看到利益,會只養羊,而忽略了戰馬、練兵等,只要能得到足夠多的鹽和酒等東西,哪怕是軍隊,都會去養羊,渴望能用更多的羊,來和我們交換更多東西。」

「沒錯!」

楊昭又說道︰「一個只知道養羊的國家,到時候可能連騎兵都沒了,還能成為我們的威脅?」

這個方法,讓賈詡他們三人,驚訝了好一會。

如果能實行下去,未來幾年之後,鮮卑人可能再無威脅。

他們要滅了鮮卑,易如反掌。

「我們用那麼多鹽、酒,甚至是錢去換羊,換回來之後,消耗不了那麼多,豈不是虧了?」馮明問道。

「適當地提升一下,鹽和酒的價格,未來的交換,主要是鹽,因為釀酒需要不少糧食。」

除非是土豆、紅薯這些培育出來了,否則楊昭不會大量地釀酒去換羊,又道︰「換回來的羊,我們以高出成本價不多的價格,賣給大漢百姓,我們大漢人多,只要價格不高,每年能消耗一大批,另外我還會把羊當作糧食,用在軍中。」

這樣一來,士兵也能吃肉。

補充足夠的肉食,不僅能讓士兵更強壯,還能鞏固軍心,凝聚士氣。

「如果這樣還消耗不掉,還有剩下的羊,可以用作未來的社會保障,鼓勵生育。」

「多生孩子的家庭,定期獎勵一頭羊。」

「不過這樣做,最後虧的,可能是麋家和甄家。」

楊昭說到最後,又微微皺起眉頭。

現在為楊昭經商賺錢的,就只有麋家和甄家。

就算甄儼、麋竺能同意,他們背後的家族,可能也有人反對。

他們世家大族的背後,也是有利益相關,族人甚多。

諸葛亮說道︰「要不我們從商業開始,開放商業,彌補他們的虧損?」

「不可!」

馮明第一個反對道︰「如果我們太重商業,會導致很多人看到經商的收益更高,全部走去經商,忽略了生產,丟荒農田,糧食就得不到保障。」

糧食得不到保障,主要還是產量低。

做不到小部分人種糧,養活大部分人這個狀態,都是小農生產。

但是現在的生產狀態,很快會被土豆那些打破。

楊昭對此,還是有信心。

就算做不到像一千多年後的高產,改善一下糧食問題,完全可以做到。

「商人經商,不會只留在一個地方經商,他們需要到處走動。」

「人一旦流動起來,就很難管理。」

「如果商人的群體過大,流動的人口多了,也會造成很多麻煩,甚至會出現,商人干擾統治的情況。」

賈詡對于開放商業,也不是很贊同。

古代的重農抑商政策,是各種因素造成的結果。

商人在古代地位不高,不是沒有理由的,畢竟古代生產力低下,交通水平、通訊水平等都跟不上,必須把人口控制在一個地方,才能維持穩定。

田地就是控制人口,最好的做法。

「發展商業的同時,再對商業加以控制,可以解決很多麻煩。」

楊昭是贊同諸葛亮的建議,對于商業,並沒有像古人那麼抵觸,又道︰「不過這些以後再商議,和鮮卑人經商一事,我準備落到實處,至于造成的虧損,我會處理好,不會帶來太大麻煩。」

听到他這麼說,他們互看一眼,知道沒辦法改變,只能同意了。

主公的想法,有時候比較特別。

說不定這次的想法,也能為他們帶來意外驚喜。

「得到的一萬匹戰馬,送五千匹去雁門關給子經,剩下的帶回去。」

「兩萬頭羊,留下一萬頭在河套地區,給將士們加餐,犒勞全軍。」

「五千頭用作種羊,在河套地區養殖、繁殖。」

「按照我之前的想法,北部養殖,南部種植。」

「到時候種植用的作物種子,我會讓人送來,這些暫時交給駐軍去種,還有養殖,畢竟人口暫時還不夠多。」

「等差不多了,我再安排,遷徙部分百姓進河套。」

「以後會用百姓耕作,代替軍隊。」

「剩下五千頭羊,帶回臨淄,分發給各個官員。」

楊昭最後又說道︰「三天之後回去,安排好駐軍,烽火台不能忘了。」

「是!」

眾人齊聲說道。

和鮮卑的恩怨,暫告一段落。

以後再來打!

但是駐軍必須要留下,如果鮮卑人再一次南下,也能抵擋一段時間。

不過要守住那麼綿長的北邊,還不容易,需要的兵力很多。

楊昭只能把駐軍,安排一部分在受降城,在長城也建造了好多個烽火台,派人駐守,大部分駐軍,分別守住長城各個通往漠北的城門。

一旦發現敵人南下,受降城北邊的烽火台先示警。

如果鮮卑人繞過受降城,那麼示警的地方,只能是長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