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千二百章 接應

韓百航有時會想,自己要是不知道民國的這一段歷史該有多好,如果他的生命從那年被玉帥收留的那一刻起就是空白的,也不至于像現在一樣的苦惱了吧。

中華民國的歷史,說到底不就是一部戰爭的歷史,軍閥跟軍閥打,軍閥跟革民軍打,共產黨跟國民黨打,中國人跟日本人打,中國人跟中國人打!可是現在,他韓百航什麼時候才能等到中國人一致抗外的那一天呢?這些年軍閥之間互相殺伐,死的不都是中國人嗎?受傷的不都是中國的老百姓嗎?吃虧的不都是中國人嗎?

有的時候,韓百航甚至會想,不管是自己的老上級玉帥吳佩孚,還是張作霖張大帥,忽然有一天都改弦易轍加入了革命的行列,他們一致的目標都是那些野心勃勃的外國列強,可是這只不過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夢罷了,要是真的有那麼一天,他韓百航估計做夢都會笑醒吧。

可是現實就是現實啊,他韓百航縱然有再大的本事,也只能跟著現實一步一步的走,而人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此,他知道事情的發展走向,知道國家會面臨的災難,可是就是無力改變,這令人心痛。

韓百航只能面對現實。

當听到吳佩孚與奉軍達成結盟的消息之後,原本就把軍隊交給了韓百航的少帥張學良這次是徹底的撒手不管了,每天只是在北平城里轉悠,尋花問柳,到處玩樂而已。韓百航無奈,只能把一切的重擔都挑在肩上。

現在的局勢,他就不必要那麼縮手縮腳了。韓百航對于自己的這次帶兵打仗感到有些好笑,別人都是害怕打不過對方,而自己卻害怕把對方給打跑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不過這也是時局需要嘛!

既然如此,他也就必須得改變自己的作戰方略了。要是玉帥吳佩孚的軍隊到來,那還不對馮玉祥的國民軍給予毀滅性的打擊,兩方的仇怨可以說是比天高比海深,要不是當年馮玉祥倒戈,玉色吳佩孚也不至于落得個兵敗而走的下場。

對于張學良的不管不問,韓百航也多多少少有些理解。他現在是越來越佩服張學良了,因為他想的很明白,既然自己打仗片兵布陣趕不上韓百航,那就索性把一切的權利都交給他,再者說了,打敗了責任由韓百航擔著,大勝仗了自己也有一份功勞,何樂而不為呢?更重要的是,這樣就可以避開與直軍的直接面對,真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這些都不是重點,最讓韓百航佩服的是,少帥張學良舍得放權,這一點可是與張作霖張大帥如出一轍。張大帥能夠把奉系所有政務上的事情全部交給楊宇霆處置,足以說明他對楊宇霆的信任,而少帥張學良先是能把自己手中最精銳的部隊完完全全交給郭松齡,現在又能把第三軍團的實際指揮權交給自己,看來他對自己已經非常信任了。

要知道把自己手中的權利交出去是一件多麼為難的事情,也是多麼冒險的事情,從這點上就可以看出來他對待自己部下是不是誠心的,欲做大事者,必先相信他人,韓百航深深的感覺到,張學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如果換做另外一個人,在剛剛被自己最信任的人背叛之後,他還會把兵權交給下一個人嗎?當然不會,因為這種事情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千年怕井繩」,這是一個尋常人的心理,可是張學良卻反其道而行之,不但把這次軍隊的所有兵權都交給了自己,而且還交了個干干淨淨,真是讓人不能部隊他的胸懷感到佩服啊!

韓百航終于能夠明白,為什麼當有一天蔣介石不願意抗日的時候,張學良能夠憑借著自己的個人魅力一呼百應,在陝西臨潼脅迫蔣介石聯合抗日了!難道跟著他的那些人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國家元首嗎?難道張學良的部下都是不怕死的漢子嗎?都不是,那是因為張學良相信他們,他們也就相信張學良,他們相信張雪玲不會欺騙他們,就像他們也不曾辜負張少帥的信任一樣。

果然是將門無犬子啊!韓百航嘆了一口氣,將來的中國還更需要的這樣的人啊!

既然張學良撂挑子了,韓百航就只能自己擔負起來。他命令高洪義率領一個師的兵力前往火車站保駕護航,又命令石頭虎子兩人再帶領一個師第二十八師如此如此,等到安排完畢,韓百航這才安心了下來。

韓百航最怕的是雨帥吳佩孚的兵力還沒有到達北平的戰場,就被馮玉祥派兵偷襲了,到時候雨帥有要怪自己考慮不周了。

搞半路伏擊可是自己的拿手好戲,可是這一招用的多了,難免就會被別人偷學到手,為了以防萬一,韓百航還是派出了自己的部隊進行接應,盡管他以為玉帥的部隊是應該有這方面的防範措施的,可是他並不知道對方的將領是誰,萬一是一個眼高于頂的,可是要吃大虧的。

得了!還是辛苦辛苦自己,總比矮雨帥和張作霖張大帥兩人的一頓訓斥好得多。

南上的火車遠遠地駛來,在一間安靜而裝飾良好的車廂里,吳佩孚靜靜的看著報紙,他不時的問一邊的警衛時間,盡管他有懷表,但是他還是要比對一下,這是戰場打仗多年以來留下來的習慣,為了防止自己的表出現了問題而耽誤了戰機。

估模著差不多還有不到半個小時就能夠抵達北平了,吳佩孚的心里還是有些忐忑的,他本來是不用到北平來的,可是他還是來了,名義上是帶兵出戰,其實他只是想要見一個人而已。本來,那個人是應該來見他的,可是他指揮著軍隊,實在是走不開,他吳佩孚也就只能「屈尊」嘍!

除此之外,吳佩孚此次到達北平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見一見張作霖張大帥,兩方必須把結盟的事情好好地敲定敲定,有些話,只能他們兩個人說。而他選擇的地點就是北平,他不能主動去奉天見張作霖,這會讓人覺得自己低聲下氣,因此到北平來,兩人都平等相待,當然,選擇天津可能會更好,只是他有一點私心罷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