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八十一章 戰再起

「其實,諸君何不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為什麼一定要選擇最近的距離,而不是最合適的路線。」

武藤章望著地圖說道︰「從銅陵一線,一直到黃河以北,難道就找不到一條相對隱蔽的路線?」

听到武藤章的話,德川好敏,今澤恰次郎,儀峨徹二,管原道夫,藤田鵬,都是眼楮一亮,對著地圖尋找。

不久,他們的眼楮幾乎都匯集到一條空線上面。

蕪湖,湯溝鎮,陡溝鎮,無為縣,蜀山鎮,白湖鎮,廬江。

然後是,300千米的莽莽大別山。

——

4月18號。

在這一天的清晨6時,日軍瀨谷支隊(33旅團為核心),長瀨支隊(第8旅團為核心),阪本支隊(21旅團為核心),國崎支隊(第9旅團為核心)。

動用了大量的火炮,戰車,飛機。

總共超過2萬日軍,6千偽軍。

如同潮水一般的朝著韓莊城東,嶧縣城南,蘭陵-向城一線,臨沂城北的中國陣地。

發動了猛烈的攻擊。

在鬼子步炮戰車戰機的聯合攻擊下,被打得發懵的中**隊,大片丟失陣地。

節節敗退。

沿途拋下大量的尸體。

尤其是守衛臨沂的龐炳勛部(40軍),四五千殘軍面對著日軍國崎支隊的近七千精銳日軍步兵,6千偽軍。

大量火炮,戰車,飛機的聯合攻擊。

打得40軍毫無還手之力。

而在韓莊大運河西線,長瀨支隊動用騎兵,戰車集群開路,火炮延伸覆蓋,步兵緊隨跟進。

只是一個突擊,就稀里嘩啦的打垮了于學忠的東北第51軍。

直奔台兒莊東去。

而嶧縣的瀨谷支隊,蘭陵的阪本支隊,也和湯恩伯軍團,西北軍田鎮南30軍30師,劉汝明68軍,馮安邦43軍,湘軍譚道源的第22軍,冀北石友三的第69軍。

展開了激烈的對戰。

因為瀨谷支隊和阪本支隊,之前在臨沂,台兒莊損傷慘重,雖然得到了第二軍的兵力補充,但是火炮,戰車,機槍,迫擊炮這些重火力奇缺。

所以近萬鬼子雖然打得熱鬧,然而火力烈度要遠低于建制完整的國崎,長瀨支隊。

再加上面對的又是武器精良,兵力充足的中國重兵集團。

結果不但沒能攻下一塊陣地,反而被壓制著打著丟失了不少的陣地。

直到日軍大量戰機在戰場出現,雙方戰線才暫時穩定下來。

得到電報的李宗仁,是又驚又喜。

驚的是沒想到鬼子的攻擊爆發的如此突然,而且似乎動用了日軍兩個師團的所有兵力。

喜的是自己的‘致勝’法寶,‘口袋大陣’,有可能會成為現實。

18號下午,李宗仁得知51軍潰敗,40軍已經丟失臨沂。

急令于學忠收攏潰軍,到台兒莊和池峰城的31師(原1萬3千兵力,只剩下近3千士兵),聯合防守台兒莊。

同時電令滇軍盧漢60軍(3師6旅),火速兼程,趕往台兒莊,對抗隨之將至的長瀨支隊。

電令龐炳勛,從臨沂到郯城,一路設防抵抗,阻延日軍國崎支隊的進度。

同時,把在徐州修整的張自忠請到第五戰區長官部,李宗仁和張自忠談話,要求59軍立即啟程,奔赴東北110千米處的郯城,穩住徐東戰局。

此時,經過兩次臨沂戰役,59軍也是損傷慘重。

主力第38師,1.5萬兵力,打得只剩下3千余人。

180師,只剩6千余人。

只有姚景川的騎兵第13旅,建制完整。

得到命令的張自忠,毫不猶豫的敬禮接令,並且在當天天黑以前,全軍1.4萬軍隊,全部出徐州城。

李宗仁在張自忠離開以後,又電令老蔣的甲種軍,樊松甫第46軍(第14,18,49師),盡快趕到第五戰區,守衛郯城。

——

而在這一天,津浦北線中日軍隊大打出手之際,蚌埠淮河一線的日軍,卻如同往常一樣的安靜。

日軍華中派遣軍的第6,9,13,101師團,依然守著淮河。

和河對面的淮北廖磊第21集團軍,李品仙第11集團軍,東北軍繆澄流第57軍。

隔河相望。

然而,在馬鞍山,蕪湖長江一線的日軍第3師團,則是極為反常的大舉出兵,朝著正西大別山東部邊緣的廬江,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得到電報的薛岳,認為這是日軍要徹底的切斷皖南方向和長江上游的聯系。

而此時,這條沿江通道,已經沒有太多的實際作用。

薛岳反復思考,決定還是不要去撩撥已經夠平靜的日軍華中軍隊,電令廬江縣的守軍,分別向桐城,舒城撤離。

4月19號,日軍第3師團順利佔領廬江,隨即派出大量的軍隊,對廬江-白湖鎮-蜀山鎮,再到沿江的無為縣,陡溝鎮,湯溝鎮,進行全面的掃蕩。

——

這一天,盧漢的60軍經過一天一夜的急行軍,終于到達台兒莊。

此時,日軍的長瀨支隊已經到達西16里的馬蘭屯。

幸虧張珍的101師及時渡過大運河,在路途一路不計傷亡的血戰攻擊延遲。

不然台兒莊指著池峰城的3千殘軍,甚至低檔不住日軍戰車,騎兵的一個突擊。

盧漢到了台兒莊,就看到于學忠面對著漫山遍野的51軍潰軍無計可施,急的抓耳撓腮,兩眼血紅。

看到盧漢的4萬精兵,喜歡得于學忠當時就直喊盧漢‘哥哥’,恨不得現在就和盧漢燒黃紙,拜把子。

隨即,60軍完全接過台兒莊防御。

池峰城31師駐守台兒莊東26里的岔河鎮,警戒蘭陵方向的日軍。

而于學忠則是全力收攏潰軍,然後將北進20里,駐守泥溝鎮,牽制威脅即將到來的長瀨支隊的左側翼。

這時候,在臨沂方向,40軍已經完全撤離臨沂,一路奔逃到郯城。

在龐炳勛的命令下,4千殘兵拼命的構建工事。

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血腥攻擊。

59軍的一個步兵營,還有張自忠本人,則是在下午近夜時分,乘坐11輛軍車到達郯城。

看到張自忠來了,龐炳勛頓時兩眼熱淚滾滾。

這一對難兄難弟,從臨沂戰役開始,總共4.5萬兵力,打到現在,已經不到2萬人。

——

在這一天的半晚,杜劍南從航委那里得到了津浦北線,長江廬江縣的消息。

他看著地圖沉思很久,下令開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